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堂前燕归来 >

第264节

堂前燕归来-第264节

小说: 堂前燕归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官驿,他们看是安家的信,也自会快马加鞭。而他们的人,是从广州直接快马就追曾凡的官船,相比较,其实曾凡他们的信收到得还早些。
    正如安太太所想,他们收到了两封,儿女各一封,都是儿女亲笔。儿女的侧向不同,儿子主要写的是见闻,跟安海跟家里的信差不多。不过小猴子跟安海不同在,他大多是诉苦的,说一路上吃洋人的饭快吃吐了。说洋人的馒头实在太让人恶心了,还有他们的番茄汤。他们六人下船时,全都瘦了。
    到了住地,看他们的厨房,也十分的心灰意冷。不过溪儿给他们煮了粥,让他觉得好了很多。他觉得,其它的他都能忍,惟有吃饭这点上,他深深的觉得,洋人实在太糟蹋自己了。
    曾凡看完儿子的信,与妻子交换了,他对儿子的不着调,已经有了一点新的认识。深吸了一口气,看女儿的,女儿果然好多了。溪儿的信写得就客观了很多。基本上,她觉得洋人的很多习惯是好的,比如在红茶里加调料,她觉得跟汉唐时的煎茶也许有异曲同工之妙。她有试过,觉得加了牛奶的红茶味道很香浓,加柠檬的也十分爽口。
    至于说哥哥不喜欢的面包和番茄浓汤,她也觉得没那么难以接受,觉得洋人把时间用在更有用的事上,不像中国人那么在意烹饪,也许是件好事。她在船上就看到很多洋人边吃面包边看书,若是在家里,敢吃饭看书,是要被打的。
    不过,她着重谈的是,她的房东和她们的家庭教师都是老小姐。她们都是未婚的女子,因为没有嫁妆,于是她们要努力工作,给自己存一笔年金。而房东小姐幸运的是有幢还不错的房子出租,这样,招房客也能养老。
    在这里老小姐极不受人尊重,她们大多谈的是,因为没有嫁妆,于是不能成婚。这让溪儿很不能理解。当然,当家教小姐知道,连丁思都有丈夫时,他们都惊讶了,知道在中国十八岁不能嫁人的女孩非常少,几乎不存在嫁不出去这个问题时,这让他们都觉得这件事真是不可思议。很多贫困的女孩也没什么嫁妆,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结婚。因为相应的,只要不收聘礼就好了。这让两位小姐都觉得中国的婚姻更加合理,也更加公平。
    这些她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所以她会教她们做一些中式的点心,她做的中国包子,还是让房东惊艳了。不过他们管她的包子叫饼,这让她很无奈,不过她也找不出更好的翻译。
    另她开始学做洋装了,而是她们太瘦小,而在这里也是分平民与贵族的。不同的阶层界线分明,她不介意去平民的裁缝店,不过显然房东和家教老师非常的不赞同这点,她于是只能自己学着做,顺便露了一手她绣花的本事后,她已经征服了自己的家教。由此,得以认识了几位这位女老师之前的学生,都是嫁得非常体面的贵族小姐。用房东的话说,她们似乎已经进入了贵族的圈子。
    “看来溪儿比猴子适应得好,像你,走到哪都能很快适应。”曾凡点头,他对女儿一直宽容,而自从那个梦之后,他心里最牵挂的,也就女儿了,生怕他有一丁点不适应,害怕自己又没有好好照顾到她,不过看了半天,“为什么她没写惠雅和小思儿?”
    “写什么?她写信只是她自己的想法。至于说小思儿怎么想,那是由善儿他们去想的。而惠雅的心思,就算跟溪儿说了,溪儿也不好写在信里,告诉我们。这非朋友之道。”李萍笑了一下,细细的跟丈夫解释了。
    但她却没说自己的隐忧,因为儿女的信里只有他们自己出去之后,最直观的看法与困惑,连各自的丈夫,妻子都没有更多涉及。是啊,他们都没有提及自己的配偶,这让李萍有些不安了。自己也常给父母写信,信里至少有一半的篇幅在谈曾凡,因为她知道,父母心里,自己的一切幸福都系于曾凡的,只有多提曾凡,他们才会安心。而此时儿女的信里都只有他们自己,怎么让她能安下心。只是,这些,既然丈夫没看到,她也就不要说了。
    “也是,弄不好,也被他们说背后告状。看看他们这样,我倒是安心多了。”曾凡点点头,儿女显然都适应得不错,儿子只提了他不惯饮食,但是曾凡是很能反过来想问题的,显然,在儿子看来,最麻烦的只是饮食而已,其它的都不是问题。儿子用这个法子在告诉他们,他们都很好。
    而女儿更细腻,她都有闲心混圈子了,表明她此时已经能和这些洋妇人们无障碍的交流,并得到了认同。那么他们的生活就更不用担心了。
    “女孩子的适应能力一直比男人强些,不过她们的生活也相对简单。我现在只担心他们的学习,溪儿进了圈子,其实有可能会影响猴子和海儿的学习。”李萍却并没有多乐观,她不喜欢女儿这么快进入一个贵族的圈子。洋人的生活她不了解,但女儿很年轻,没见过什么世面,才成亲就出去闯世界了,这么早就进入一个不属于她的圈子,她怕女儿会被浮华迷了眼。
    “你说得对,你快给女儿写信,我们到了赶紧送出去。”曾凡点头,自己拿起笔,要给儿子写信了,想想又抬头,他现在只看到两封信,却没有最心爱的歌儿的,这让曾凡怎么忍,“歌儿为什么没给我写信?”

第101章 庞然大物
    第二更
    “歌儿当然要给父母写信,总得先报平安啊。”李萍怔了一下,下意识的回道。她倒是理解曾凡,他是把歌儿当成心肝宝贝的,结果第一封信却不是写给他的,曾凡心里得多难受。但还是不得不残酷的告诉他,这第一封信当然得先给他的父母。
    “应该给我带个话的。”曾凡还是不乐意。
    “好了,孩子们都没有特意说,表示大家都很好。小猴子还把歌儿带在身边,你就放心吧!”李萍对于丈夫这种心态也无奈得很。
    “不过两个孩子分开住,算什么夫妻?让他们一起出去,就是让他们培养感情的,猴子又多事了。”曾凡皱眉想到什么,准备骂儿子了。
    “我倒是觉得这回猴子是对的!思儿虽说善儿教得不错,但毕竟太小了,你让两个小孩子过家家,谁知道能过成什么样?小猴子带着歌儿,溪儿带着思儿,反正离得也近,慢慢的在那种环境里,反而更容易相处。”李萍都觉得让十一二岁的丁思跟着他们远度重洋是件极不负责的事。只是都不知道他们去几年,不跟着,也影响声誉,还有两家的感情。真是几难!
    “会吗?”曾凡还真没经历过,他们都实过得太顺了,家里定了亲,偶尔见一面,心里都甜甜的。成亲后,他们除了曾凡去考试,就没再分开过一天。他眼睛里也没有过其它人,现在让他去理解那两个小屁孩子,真没法。
    “行了,快写信,让他们自己小心。吃什么不重要,记得吃就好。”李萍摆手,自己拿笔,要写回信了,想想皱了一下眉头,“你说我们要跟孩子们联系这么难,真有事,不是黄花菜都凉了。”
    “你又想做什么?”曾凡盯着妻子的脸。
    “洋人不是有电报吗?我们能用吗?”李萍也早就打这个主意了,只是一直没机会跟丈夫说这个。
    “不能,他们是字母,我们是汉字,他们字母才二十六个,我们汉字千千万。每个都不同。怎么打?你千万别跟我说办法是人想出来的,等你想出来,孩子们回来了。”曾凡举手投降。
    他不会告诉妻子,之前也想过这个事,真有电报,有些事,也不用等着什么八百里加急了。现在他离开京城,好些事也是,南北通讯也就更加重要。
    但是事情没那么容易,跟做钢厂不同。钢厂不用朝廷批准,这个是可以私人来做。只要有钱就成。但电报却得由朝廷的批准,这不仅仅只是一个编码的问题。还有还有电报是要用电缆的。想要用电报,就得先南北铺设上电缆,也是巨大的工程。此时,显然,他们还没有这个能力。
    “那能有多难,我觉得铺线难,让他们先铺线吧?不过似乎有点贵,我得想想找几个合伙的。”李萍想的事儿,一般很难改变她的意思。她觉得铺线这事就是钱的麻烦,其它都不是个事儿。
    “之前英、俄都向先皇建议过,不用我们出钱,他们自己来铺,不过先皇觉得我们用不上,他们把线铺了,弄不好就真的给他们长驱直入的机会。”曾凡还是老实回了,刚刚他没提电缆的事儿,也是因为这个,因为洋人也要联系。他们更需要这个,现在他们其实把线都接到沿海了,只是朝廷管得严,他们进不了内陆。
    “若不铺,他们就不能长驱直入?”李萍平静的看着丈夫,现在她都觉得这是笑话了,怕他们进来,于是不让电报进来。
    “好了,我让人先编码。反正沿海的海关是有线的。我们要用,想来也没人敢不让我用。”曾凡真是拿妻子没法了,只能再投降,他们现在拍电报可以用英文拍,反正通译多得很,编码倒不用太急。
    “你说,让洋人求我们铺线怎么样?他们既然想铺线,就会想法子,只要给他们看到机会,因势利导,我相信他们能把线铺到全国去。”
    “然后呢?”
    “然后我们建立一个电报衙门啊。你也说了,我们自己要编码,自己训练人,然后,这些电缆我们就能用了。”李萍笑着看着曾凡。
    “洋人那么好,他们铺线,让你们用?”曾凡对这些洋人的狡诈有些心有余悸。
    “他们可以先用几年,我们编码还要时间啊。说好几年后,所有的东西都交给我们。我们也可以给他们一些好处,反正我们就算不给,他们也会抢,不如用这些换有用的东西,当卧薪尝胆了。”李萍是生意人,她不会按政治家的角度来想这个事,她永远只会按最有利的法子来做事。
    “我不觉得他们会跟我们好好做生意。”曾凡坦然的看着妻子。
    “是,他们做生意做不赢我们,于是就下套害我们。不过我们现在弱,我们没法子。有时,明知道是套,我们也得往里钻。这就是弱者的悲哀!所以我不可怜自己,我只恨自己不强。”李萍也很坦然,这是她总结了两辈子的,上一世她为什么悲苦?说白了,就是她太弱。弱得只想着生个儿子来靠。而此生,她努力自强,现在她的幸福,大部分来自于她的自强。弱不可怕,弱到不敢站起来才可怕。
    “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一点点变强。电报再等等,跟你说的,等让他们求着我们办。至于说其它,慢慢的做吧!只希望我们多做一点,孩子们就能少做一点。”曾凡也轻叹了一声,他知道妻子的性子太强,不过也是,若不是好强,他们也走不到今天。他也是这性子,不然,他们也不会过得这么好了。
    “我想的是,帮他们踏平道路,他们回来就能勇往直前。我们的孩子,可不能躲在父母的身后,当软骨头。”李萍忍不住一昂头,此时说的可是她的骄傲。
    曾凡笑了,拿起了笔,开始写信,没有谈到实际的事,只说到了李萍才说的,‘弱了就得挨打,挨打不怕,怕的是,挨了打,却不知耻而后勇。’此时曾凡知道,妻子是豪情满怀了,他只能告诉孩子,‘只怕你们回来时,可不要害怕,因为你们的母亲过几年可能会成一个庞然大物。’

 第102章 新生态

第一更
    李萍没搭理丈夫,自己给女儿写信,她把女儿的信又看了一次,认真的思索了一下,才写道。中外的婚姻之法,并没有孰对孰错之分。世人瞧不起老小姐,可是却因为她们没有财产,于是无人问津。那不是他们的错,错在男人。因为男人不思进取,却想靠着女人的财产过舒服的生活,那么有什么资格瞧不起别人?所以能嫁人不是幸福,而是幸运。幸运在他们有个好父亲,正好有点钱,能给女儿买一个还算体面的丈夫罢了。不过一个买来的丈夫,真那么可贵吗?
    而中式的门当户对,父母包办婚姻也不见得全盘皆好。不幸福的婚姻比比皆是,更何况,在中国男人可以纳妾的。所以,各有弊端罢了。所以在她看来,婚姻跟赌钱没什么两样,父母下注,赌的不过是子女的一生。
    但也不是没有翻盘的机会。比如她与曾凡的婚姻,若真是看父母,可能早就成了怨偶。不过他们夫妇一齐努力,才会有今天。没人可以不劳而获的得到幸福,就算父母给他们费尽心机,但若自己不争气,结果依旧难以预测。她还是希望女儿能看到别人好的地方,然后珍惜自己的手中的幸福。
    曾凡待她写完,在信后也加了几句,而李萍在曾凡的信后也给儿子媳妇加上自己的话,两封信,都是夫妇一齐完成。共同签名。放入信封之中,让人快马送回海关,快点寄出。那是英国人的邮船,在岸上停留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