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玉虚天尊 完结+番外 >

第209节

玉虚天尊 完结+番外-第209节

小说: 玉虚天尊 完结+番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百一十一章 天星道人的手札
  解决吕清媛的尘缘,又去北斗派看了一场戏,任鸿彻底清闲下来。
  每日除却在三时堂养鱼种花外,便吐纳灵气,研读道书。在这安逸恬静的气氛下,任鸿道心澄静,越发感悟天道妙理。
  这日,他在书房侍弄金河花苞。
  这段时间用三光神水滋润,金河道君的转世身已出现胎儿形体,跟任鸿有血脉相连之感。
  “这就是生儿子的感觉?”任鸿兴致勃勃,把手中一瓶三光神水浇在花苞上。
  随着日月精华吸收,花苞又有一丝缝隙裂开。
  “说起来,也要让菡萏扮起大肚子。”任鸿猛然想到这件事。
  他们在人间弄出一个孩子,回头为任兆老爷子的常识着想,也必须扮演菡萏十月怀胎的模样才行。
  “用变化之术,还是直接用普通人手段弄个软枕?”
  思索间,门外响起敲门声。
  “东家,今天我为您做了一份鱼羹。”
  “东家”,是姚青囊对“任黎”的专属称呼。她并非任家奴仆,也不似花仙们这般亲近。思来想去,用了“东家”这个称呼。
  “进来吧。”任鸿收起玉盆,挥手打开大门。
  姚青囊粉衣长裙,气若幽兰,端着一玉盅进来。
  任鸿挥着折扇,笑问:“今天青囊为我准备什么菜?”
  “今早我见园中菊花已开,便采新鲜菊瓣为东家做了一道‘三秋羹’。”
  打开玉盅,里面不见鱼肉,反倒是一朵合拢的淡金色菊花浮在汤内。
  “这……”任鸿拿筷箸轻轻一戳,那菊花陡然绽放,清香四溢,花蕊处点缀几颗朱红枸杞。
  看着那一缕缕随汤羹散开的菊花瓣,任鸿恍然大悟:“这是鱼肉制作的花瓣?”
  “是。”姚青囊坐在他旁边,笑盈盈解释:“这是我用水汆法,用鱼泥做出来的花瓣。”
  任鸿夹了一筷子,鱼肉滑嫩,入口还带着点点菊花清香。显然,在鱼肉里还专门混杂了菊花露汁。
  “不错。”任鸿不喜甜食,口味很叼。但姚青囊烹饪的菜肴总能合他心意。他也如凡人般日日饮食,专吃姚青囊制作的膳食。
  很快,任鸿喝完鱼羹。
  “对了,她们呢?”
  “云嘉姑娘还在闭关,夫人目前在屋内算账。”
  任鸿有心拉拢姚青囊,关于大家修行练气的事没有瞒着她。而姚青囊明晓事理,没在任兆老爷子处声张,和众人一起隐瞒。好让老爷子安享晚年,让他看到一个蒸蒸日上的任家。
  “那你呢?你的神农秘术修炼如何?”
  任鸿和姚青囊讨论过,姚青囊家传秘术是《农皇策》的零星传承,能修炼到筑基。
  “得东家相助,药行采买各种灵药,已有小成。”
  姚青囊的修炼功法很简单,只要吃药尝毒即可。她体内真气能炼化毒药为法力。
  “过几日,我打算挑一个清空无云之日筑基。”
  “那赶紧好。到时候我为你护法。对了,至于你之后的修行法门,我来帮你推算。”
  “多谢东家。”
  姚青囊和任鸿聊了一会儿,端着玉盅离开。
  走之前,她不经意碰掉任鸿放在架子上的金板。那金板掉落在地,泛起诡异的流光。
  姚青囊连忙俯下身子去捡……
  “不用,我来吧!”任鸿手一探,那金板在玄气裹缠下,飞到任鸿手中。
  看着金板,任鸿若有所思:“青囊,你先下去吧。”
  这块金板就是天星金匣的盖子。当初任鸿打算拿去炼铁,给云嘉制作宝剑。
  但几人轮流用真火烧,甚至扔到南极仙鼎里,也不见金板融化,于是任鸿就扔到架子上,一时间抛之脑后。
  “看起来,这金板也不是凡物。回头炼成金砖,可以砸人玩。”
  摩挲金板的内面,任鸿灵机一动,施展万宝如意神禁,模拟北斗九皇禁。
  咔嚓——
  内面突然打开,落下一本书。
  拿起来一翻,第一页写道:“虽然不知道看到此书的人是谁,但若非我北斗门人,就是颛臾那混蛋的转世吧?先告诉你,我在盒子里留下一瓶毒药。专门针对颛臾血脉,你懂得。识相的,合上盖子。”
  “可惜,我既不是颛臾,也不是北斗门徒。而且——”
  更没有盒子,那盒子已经被星魔盗走。
  任鸿没有半点心理负担,继续往后看。毕竟这本书提及“颛臾”,而他对颛臾很感兴趣。
  往后翻,后面写道:“如果是师弟看到这本书,那就继续看下去吧。其他人看,没有大用。”
  任鸿不信邪,继续往后翻。
  后面都是一些研究资料,但越看任鸿神情越凝重:“人体研究?”
  在这上面,是天星道人解剖一些尸体,从而获取的研究资料。
  “颛臾血脉,与烈山族系同源却另有不同。其乃太昊遗族,天皇容器。”
  天皇容器?
  任鸿打起精神,继续往下阅读。
  后面详细解释有关天皇容器的传承。
  “颛臾死后,血脉传于后人,皆以‘大风’为姓。千年之后,必有风氏血脉承感灵神,使颛臾返生。而此等灵婴之体,即为天皇容器。”
  “颛臾?风氏?”
  任鸿神情渐渐严肃起来。
  “是魔教那种寄血转灵之术?”
  魔教有秘法,可以将自己的一部分魔识邪念通过血脉传给后裔。日后自己死亡,则通过魔识在后裔体内复活。
  “这种秘法在天皇阁也有,脱胎于神策体系的巫术。难不成,‘颛臾’用这种法子?他打算夺舍自己后裔?”
  而风姓,自己母亲可不就是姓风吗?
  ……
  “母亲,您写名字的时候,为什么会用‘凤’为开头?您不是姓‘风’吗?”
  男孩趴在桌子上,看着母亲提笔写信。
  “是啊,我姓‘风’,来自一个极为古老的族裔。但‘风’与‘凤’同,母亲更喜欢用‘凤’代指。而我那些同族,也会用‘封’‘丰’‘冯’等姓,很少直接写下‘风姓’。因为,我们的姓氏背负着诅咒。”
  ……
  “母亲有可能是颛臾后裔?没这么巧合吧?”
  任鸿再往后看,后面是关于颛臾的一些记录。
  “颛臾,一体二魂,一攻一守。”
  “据我观察,颛臾应是修行琴乐之道时走火入魔,导致另一个人格诞生。那个人格偏向于琴魔的冷酷、理智,极有进攻性。”
  “颛臾一体双魂?”任鸿回想几次接触颛臾的情况。的确,从颛臾的表现看,仿佛是一个很爱笑的风流公子。
  “这应该是平常状态下的‘守型人格’?”
  往后看,上面有天星道人的记录。
  “颛臾协调两个人格,没有发生内斗,反而和平共处。平日负责人际关系的人格为‘守’,其惯用手段为‘琴乐仙法’和‘天环’。战斗状态下的人格具备攻击性,惯用手段为‘天皇剑法’和‘雷咒’。”
  后面有详细描述有关颛臾的种种战斗手段。
  比如“琴乐仙法”,就是《羲皇琴谱》演化的种种仙乐。
  而“天环”,是天星道人按照自己描述,推测出来的神通。
  在书中,描述天星道人几次和颛臾的交手经历。在颛臾没有转化人格之前,他身边似乎有一种特殊的环形防御壁。任何攻击打过去,都会被这层御壁抵消,十分诡异。
  因此在很多时候,根本不需要另一个人格出面,颛臾便立于不败之地。
  任鸿盯着书中描述沉思。突然出手召唤灵武琴,拨动琴弦。
  随着琴声响动,灵音飞雀在身边飞舞,化作一道圆环加持在身。
  这道灵音圆环能维系一天。一天内遭受攻击时,灵音圆环会为他抵消伤害。
  “我怎么没想到,可以通过每日加持的方式,让自己不受刺客偷袭。”
  这种方法,可以避免沙天楼的突然袭击。
  至于颛臾的“天环”,任鸿也猜出一二。大致就是利用琴乐仙法的“礼天”之术,引发天道之力加护自身,形成一重光环护体,是灵音圆环的终极版本。
  “颛臾很聪明嘛,转修仙道后还能想出这种方法?不知道北斗神君这位天皇阁的后辈,又有什么手段?”
  再看攻击人格的手段,那剑法来自天皇阁,分明是天皇阁的秘传剑道。而雷咒,跟任鸿的勾陈雷咒颇有相通之处。
  任鸿一页页往下翻,除却天星道人对颛臾的认知外,还有关于“天皇阁道统”的猜测。
  “天皇阁主皆为天皇容器。《天皇策》修行,即以‘人身’蜕变‘天身’,成为天皇容器。然九代传承,诸阁主道体皆无法承载天道本质。”
  “诸位阁主早有察觉之人,已转世重修。”
  对此,天星道人语焉不详。但关于天皇阁主们逃出宿命,转世重修,仿佛不止一二人。
  “师弟为天皇九尊末席,虽避开天皇道染,但万不可大意。颛臾转世后,若可拉拢,当收入北斗派以作臂助。若他执意复活‘天皇’,务必竭尽全力,杀之!”
  看完全书,任鸿面色沉闷。
  “玄门仙道,对天皇一系的排斥力度,比我预想之中更大。北斗派如此,昆仑又如何?”
  “而玉虚上人当初,又为何传授我《紫极书》?”
  任鸿清楚,自己继承《紫极书》这件事本身,并不在玉虚上人的预算中。
  按照玉虚上人预测,自己拥有拜入昆仑的可能性不假。但道路是继承浮黎鸿元镜,跟《紫极书》无关。
  当初求取天书本身,应该也超出玉虚上人的预料。
  “但老师仍把天书给我,是促使我摆脱天皇控制?”
  隐约间任鸿明白,自己已经陷入一盘天地棋局,成为两大势力撕扯的焦点。
  这一刻,任鸿迫切想要找一找天皇阁主转世身的同伴。看看那群人是如何生活,未来是如何行走的。
  “北斗神君是九代,我是他之前的某代,但绝非初代。”虽然记忆没有恢复,但任鸿对初代有一种难以忘怀的敬重之情。
  那是一位真正的长者,值得天下人尊重。


第三百一十二章 五炁玄都
  京城,一处地下密室。
  星光紫气隔绝天子帝气的镇压,将密室裹得严严实实。
  星魔在白玉蒲团上打坐,身边悬浮七颗宝珠。
  此乃七曜星珠,出自太一教的“周天元定星华珠”。这套宝珠暗合周天之数,相传是太一古神于九天群星中所炼,是诞星之宝,承合星象。
  七曜者,太阳、太阴、太岁、荧惑、镇星、太白、辰星。也就是所谓的日月和五行星辰。
  少年身边萦绕七道星光,阴阳五行交相融汇,最终成就一缕太一紫气。
  “五行归真,阴阳交汇,始见太一!”
  太一者,泰皇也,太一教之主。此教统若论来历,尚在太昊九世之前。
  太一紫气除却包容阴阳五行,统御天地万气之外,更可镇压天子帝气,为皇道源头。
  太一紫气在头顶飞旋,凝成一尊泰皇法相。
  此神穿帝袍,带旒冕,手托一口镇压天地的宝印。
  宝印轻轻一扣,有五行之气变化,形成五尊帝君拱卫太一之侧。
  宝印落下,太一紫气洗经伐髓,少年体内污浊尽数褪去,终于跨入修仙之门。
  “以后,再也不用依靠星神剑和泰一珠。我自己就可以施展仙法了!”
  宿钧伸着懒腰,感受体内涌动的紫气星元。哪怕在京城龙气最浓之地,他的法力也不受影响。
  而伴随筑基成功,他头顶出现一颗宝珠,不断将法力真元注入体内。在他身后,有五条神龙形成一道圆环,彼此之间循环转动。
  ……
  任鸿身子一震,天星道人手札脱落。
  冥冥中,他得到一缕先天五行之理的感悟。浮黎道胎产生变化,自下丹田上升至中丹田。
  关于中丹田的认知,玄门各派有截然不同的理论。
  按照昆仑体系,所谓丹田根本不存在,是虚指,需要自行开辟。因此,依托气海、膻中穴以及眉心这三点一线,开辟三处虚拟空间。每一处空间无远弗届,有无限大。
  而部分太清教统则认为,心脏才是中丹田,故以“心为绛宫,神之宇舍,号令万神。”
  任鸿《天宝书》乃玉清天书,中丹田自然是指膻中穴。依托胸口膻中穴,以先天五气开辟虚空,成就一方仙府。
  浮黎道胎轻轻一震,从气海丹田消失,出现在膻中穴尚未真正开辟的丹田世界。
  那一霎,漆黑幽暗的虚空被玉清仙光充填,五色氤氲霞气从道胎涌出,扩展中丹田。
  犹如开天辟地之神,在任鸿体内开辟了一方乾坤宇宙。
  任鸿内视清微仙体。自己的身体内部宛如一座潜力无限的大宇宙。
  这一刻,上中下三处丹田同时扩展,形成三界格局。
  “如果把我的身体看做另一个九天十地。那么,从下丹田到中丹田,岂非对应‘飞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