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大门道-第30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俞哥一摆手:“华小兄弟无须多言。事情到了这步田地,难道我俞家还什么选择和讨价还价的余地吗?皮之不复,毛将焉存?夺不回宁海城,保护不了家人,我等也没有面目苟延残喘于世。”
“至于你说的可能的代价,俞家愿倾尽所有,换取家族平安。不管今后还能不能做这个代理,都会对自在万象门和商家感激不尽,但有差遣,无不从命。”
说妥之后,俞哥等告辞回去了自己的船上。
合该俞家家道不当绝,龟母本身的实力无损,它只是受骗后被自己分泌制作的龟苓胶禁制住了,当禁制解除后回复极快,华澜庭在龟岛附近守候了三日,在屠熙珺定下的时间到来之前,龟母苏醒。
龟母布在周围的阵法散去后,华澜庭得以利用龟母承诺救他一次所留的联络之法求见,龟母以上次显化的少女之身接见了他,这时器灵已经不知所踪。
听华澜庭说完来意,归姊咯咯笑道:“你小子不用花言巧语欺哄婆婆,此乃小事,婆婆也不要你什么好处,顺手而为罢了,弄点儿动静出来,唤醒那三个东西,就当老身正式宣战好了。”
“你出去让他们退后,婆婆即刻施法,替你们讨回公道。”
很快,躲得远远的华澜庭等人亲眼见识了海中顶尖大能的法力。
他们也不知道龟母实际的修为层次,肯定是人类修士传说中十方无极境的水准,具体哪个阶段无从得知。
龟母确实接近了修士飞升的阶段,可惜受制于宇宙天地对于妖族兽类的天道规则压制,如无极特殊的机缘,恐怕是此生无望了。
只见不比俞岛小多少的龟母真身显露形成的龟岛在海水翻卷轰鸣声中动作起来,一升一沉,一座“岛屿”倏然消失,再出现时已在数十里之外,沿途海面上翻起滔天巨浪。
几个挪移,“龟岛”就移到了俞岛外围,而俞家船队也被龟母施法,以大浪拖带到了左近。
龟母小岛般巨大的身躯一个向前的探头,倾斜下压,,其后的景象那才叫地动山摇、山呼海啸。
海面下,宁海城所在的俞岛连颤了几颤,水下部分竟自有了松动的迹象,简直比地震还要恐怖。
水面和低空之上,就是彻彻底底的海啸与风暴,几十丈高的巨浪排空,延绵不绝滚动向前,拍向俞岛。
俞岛上空,风雨交加,大雨滂沱,更有数十道海水形成的狂暴龙卷形风暴扑向岛上各个大的建筑。
屠家等三家的强者觉察后纷纷出来察看,俱都面色大变,惊慌失措。
数十道巨浪风暴找准了岛上露面的脱胎强者和玄珠大能,在空中逡巡不落,这时龟母的声音响彻岛屿:
“老身乃昔年东海之主神龟圣母,被那三只自诩为霸主的小崽子暗算封禁,今日脱身,不日将重夺霸主之位,此为我东海之盛世喜事,吾不欲多造杀孽。”
“尔等速速退出宁海,可逃得性命,否则将陆沉此岛,人人死有葬身之地——进我大东海的海鱼之腹吧!”
最后一句用上了无极境的无上修为,震得众人立足不稳。
其实不用它吓唬,各个强者见此场面,哪有不知道厉害的,这就叫做莫之能御、沛不可敌。
在近乎天地之威的存在面前作死反抗,在场的人还没有这个魄力,迅速惶惶然狼狈逃出了俞岛。
事情解决。
善后之事有俞家一应处理,华澜庭等人回转了梦笔生花山。
第384章 蝉音禅意
商家此行收获多多。
俞家得到华澜庭之助,请来神龟圣母发威,他们夺回了家族根本之地宁海城,粉碎了屠家的阴谋,避免了一场人祸大劫,在一天之内经历了大落大起的冰火两重天,对此自然感激涕零,此恩就算倾其所有报答也不为过。
因此,除了原本交易的物品以外,商家获得了俞家半卖半送的过半库存物资,可谓满载而归。
离开的当天,有消息传来,神龟圣母降服了东海三大霸主,重新确立了东海之主的地位,并谕令将海腥帮除名,俞家和鹿家继续保留贸易代理权,两家立即决定借此势头合力剿灭东海之星,还沿海之地一个和平清静。
家宰俞哥做得也很光棍,他马上宣布向殊玄仙洲抗击厚土大陆入侵的前线捐赠大量物资,委托商家商队启运交付,并将屠家列入了交易黑名单。
货物太多,商家特制的车辆已然装之不下,不得不租用了很多当地的车马运输,车队将直奔前线。
为了防止意外发生,特别是兵败宁海的屠家的反扑,商晨曦飞书传音商家堡调集人手前来接应。
寻真带着华澜庭四人协助护送了一段,等商家来人抵达后,他们转道回返自在万象门。
回到门中,华澜庭他们最关心的是前线的战事。
这些天里,厚土大陆入侵之敌大举进犯、四面出击,殊玄仙洲由于仓促应战,而且很多宗门还在观望,表现得并不积极,造成了多条防线被对方突破,直到更多的宗门开始参战才勉强稳住了局面,目前两边正处于胶着混战的状态。
华澜庭等年轻的六十代弟子们都耐不住性子,纷纷请缨出战,但还是被门里给压了下来,说是时候未到。
周翕长老发下话来,只有更多的六十代弟子突破到五气朝元境,相当一部分人达到六丁六甲境之后才会考虑。
周翕还另外在私底下提出了要求,说是为了不让寻真长老修为跌落一个小境界的付出白费,要求林弦惊、易流年和诸葛昀三人尽快进入七星北斗境,否则将推迟六十代弟子们的出战时间。
动力有了,压力也有了,林弦惊三人在各自主修和辅修师父们的指导下加班加点勤修苦练。
三人的资质上佳,毅力亦强,寻真不但让他们提前体验了一把御空飞行的感觉,当时还附送了一道固本培元的精纯真气,更难得的是不惜耗损修为以纯正天雷为他们拓展经脉、淬炼肉身,所以在数月之后,三人都到了突破的临界点。
但是关口就是关口,水到渠成的事情可遇而不可求,尤其是七星北斗境更需要悟性与机缘到来时方可一蹴而就。
三人的师长把各种手段都用上了,有好言安慰循循善诱的,有连打带骂当头棒喝的,有四处求医问药找外力的,可说是一顿操作猛如虎,停下来一看还是原地杵,三人就是卡在最后一突突上。
时间拖得一久,看到别的师兄弟进步如飞,连林弦惊这样心智稳定的都开始心浮气躁起来。
华澜庭对此也无能为力,在七星北斗境关口上,自己的经验感受并不适用于其他人。
这种情况周翕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左思右想之后,他请出了佛道双修的陈履安长老。
请陈履安不是为了修为上的突破,而是想藉由修行上的感悟调整三人的心态。
这一天,陈履安带了华澜庭和林弦惊三人出来,到了后山斗极群峰里的一处树林里。
此时山外业已入秋微凉,而后山里仍是暑热残留将尽的时候,林地里的树上还有蝉声在嘶鸣。
陈履安道:“这里是平时我修炼的一处场所,今日借你们用用。想要突破,天热心不能热,都要给我静下来。你们三个,现在开始打坐入定。”
三人盘坐,运转自在无极功。
开始时他们并没有在意,因为入定是基本功夫,从入门就开始学习了,这么多年下来,已经几乎可以做到在任何环境下都能随时迅速入静的水平了。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无论他们如何凝聚意念、搬运气息,就是心烦意乱,无法顺利进入状态。
华澜庭在一边旁观者清,他抬眼看看树上,秋蝉聒噪,时而此起彼伏,时而百蝉争鸣,声声入耳,扰人心意。
林弦惊等也觉到了异常,按说以他们现在的修为,别说是蝉鸣了,就算在他们耳边敲锣放鞭炮,也不能阻止三人进入忘我之境的。
此蝉有异。
陈履安这时说道:“不错,这是我从招摇峰借来的灵蝉,善发音杀之术,可破体入魂,扰人清修更是不在话下,以此磨砺你们的心性。”
“你们三人一壁行功入定,再竖起一只耳朵听老夫讲禅,同时聆听蝉声。如果最后能成功,今天就算圆满了。”
“有前辈高人耿林莽等几位居士曾写过与蝉和禅相关的文章,我和你们讲一讲大意。”
蝉,是最能代表夏天的昆虫。
甲骨卜辞上的“夏”字就是一只蝉的样子,而这个“夏”,是东方古老文明的发端。
很难说夏天是从何时开始潜入生活的。当烈日高照,第一声蝉鸣响彻大地的时候,谁都可以确定地说:夏天,是真的来了。
夏日开始盛大,始于一声蝉鸣。
总有一只蝉先声夺人地领唱,引来万句相和,一句三叠,高低分明,若金声玉振,不绝于耳。
这样的夏天,像一首绝句,蝉声阵阵,平平仄仄平平仄。
蝉与禅,这两个字形近,音似,意同。
蝉与禅,都有一个“单”字,而蝉的古体“蝉”上面的两个小口活像两只眼睛,再披上丝绸似的轻薄之翼,俨然就有形只影单孤独的禅修者身披袈裟之风了。
蝉,是一种昆虫。
禅,是一种修心的方法。
蝉不叫的时候,在那里静止不动。
禅,就像蝉不叫的时候一样,静。由外而内,从身体上的静到心灵上的静。最后就算身体动,心亦静。
蝉是禅者,蝉声即梵音。
蝉“垂緌饮清露”。荀子也曾说:“饮而不食者蝉也。”
蝉的饮食习惯的确与众不同。一说它饮的是叶上清露,一说它饮的是树之汁液,反正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主儿,这便有点修禅者高风亮节的意味了。
盛夏听蝉,声声蝉鸣就是无字禅意。
古人认为蝉性高洁,“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隐身止语,出世发声,恰如君子,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民间则喜欢将蝉称作“知了”。
这个名字更有意思:知是大智慧,是看清世间万象的通透;了是大超脱,是无欲无求无我的彻悟。
修禅者主张以大智慧参透人生,以大超脱回归本真,才能证大自在成就,获得真正的快乐。
小小知了,未必想过这些玄妙之事,它只是秉着本心而活,不贪婪,不苛求。
三千林木,有一枝栖身;漫漫红尘,有清风流响,已经足够。
蝉亦是禅,一个是自然的声音,一个是内心的修行。
一声蝉,也是一生禅。
蝉的一生可谓多劫。
蝉卵产在树枝孔眼上,要躲过蚋的偷食才有机会孵化,若虫刚刚见光,又要赶在降温之前钻入地穴,进行新的“修行”。
这是一段黑暗而漫长的等待。
即使是常见的蝉,也要熬个两三年,在昆虫中已属长寿,有些长至五六年,而有一品种竟甘心苦等十七年!
如果运气好,这么长的时间都没有被人从地底挖出,蝉就迎来了又一次的蜕变──羽化。
地底的旧壳会从头顶至后胸背中央开始裂开,柔软的新身从中脱离出来,颤抖着展开翅膀,感受空气的流动,开始真正的生活——此时离它的死亡,只剩几周时间了。
数以年计的等待,只为换取一季的高歌。
它在地下度过了一生的大部分时光,最终只有几十天阳光下的灿烂生活。想到这一点,你便不觉得那整齐划一的蝉鸣恼人了。积累了一生的热情,在短短的时间宣泄出来,这声音如何能不响亮?
在它的一生里,经历了黑暗与光明,束缚与自由,爬行与展翅,黯哑与高歌……在生与死的两重门之间层层蜕变。
蝉鸣中蕴含着生命的力量,是沉寂之后的爆发,是积累之后的成功。
生而为人,谁不曾如蝉一样坠入泥土,谁又不曾如蝉一样,披上坚硬的盔甲拼搏冲突?
懂得了蝉鸣,或许就懂得了生命。
西天取经人唐三藏和尚乃佛前金蝉子,前世便是蝉。
传闻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讲经,树上有只金蝉,梵音萦绕,蝉鸣不息,扰了神佛,佛祖就一挥手,把金蝉挥入尘世历劫。
其实不论是圣僧还是凡人,生活中总会遇见一段沉闷冗长、如黑洞一般看不见尽头的苦难,但正是这样的时光,才是即将迎来蜕变的生长期。
人生苦难处,正是修行时。
虫成蝉是身体的重生,
人入禅是灵魂的涅槃。
要相信,身外逼仄的禁锢正在断裂,心中孕育的翅膀即将挣出。
庄子曾讲过一个故事,一个驼背的老人用竹竿抓蝉,容易得跟捡东西一样。于是有人问他秘诀时,他说他有道,而所谓得道不过就是训练。在竹竿上绑着石头,直至达成一种“入定”的状态。
那是一种什么状态?“身体就如一颗树,没有一丝活人的气息,眼中只有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