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那个女巫-第57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委托露西亚小姐分解了其中的一小块,发现它的成分跟沙子没有太大区别。”
“跟……沙子……?”罗兰惊讶道。
“很难想象,对吧?它只是看起来像石头——或者说大点的沙砾,本身却有着一定的柔韧性,压缩时还会发光,世界上大概没有比这更古怪的东西了。”
“唔……”他把玩着手中的样品,沉思许久后才开口道,“也不能这么说。”
“莫非您知道这东西是什么?”
“那倒不是,只不过稍稍想到了别的东西……”罗兰缓缓道,“物质既然是元素的组合体,那么除了元素本身外,结构也是影响其性质的一大要素。我们觉得奇怪,只是因为了解得太少罢了。”
就好比碳元素,在四面体结构下被称作金刚石,拥有着极高的强度;而呈六边形层状结构的石墨,脆得可以用手掰断。若撕下一层来则是石墨烯,拥有极佳的导电性,但两层石墨烯叠在一起,并相互旋转一个细微的角度,它便会发生截然不同的变化——变成绝缘体。而将其降低到一定的温度并注入电子后,它又会转化为超导体。
从头到尾,都只有碳一种元素在表演。
这便是材料的奥秘。
事实上哪怕是后世,对微观世界的探索也仅仅只掀开了微小的一角,在这片没有理论指导的黑暗领域中,人们所做的事和千年前没有任何区别——排列组合、随机摸索,哪怕是再常见不过的元素,糅杂在一起时也可能出现令人震惊的现象。
“发光石碑”也好、希尔维的各种涂层也好,或许并不是因为魔力而神秘。
而是因为人们知道得太少才神秘。
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历史的推测
“了解得太少……吗?”赛琳全身的细须垂落下来,似乎颇有感触,“的确,我在探秘会待得越久,便越觉得自己知之甚少。还有您从梦境世界带回来的那些书籍,都让我大开眼界。听您这么一说,或许我不该用不可思议来形容它——因为有种东西比它不可思议多了。”
“哦?是什么?”
“我们啊。”赛琳轻笑道,“按书上的说法,大家不都是由一堆元素构成的么?碳、氮、氢什么的……和树也差不了多少。但我们能哭能笑还能思考,比发光要神奇多了。”
“那本书我也看过,但怎么样都很难相信啊。”夜莺叹气道,“一点儿也不想承认,我身上的皮肤和粗糙的树皮没多大本质区别。”
“这大概便是陛下所指的结构之秘了。”
赛琳望向罗兰,他却没有接话。
“陛下?”
“喂,你怎么了?”
罗兰这时才回过神来,“赛琳,你之前说的那句话是什么?”
“我们比石碑还要神奇?”
“就是这个……”他感到一个想法在脑海中呼之欲出,“所谓的石碑,会不会并不是由谁放置在那里留作纪念的产物,而是它们就是火柴人本身?”
“您的意思是——”赛琳的声音有些惊讶。
“火柴人就是石碑,我们所见到的,正是它们遗留下来的躯体。”罗兰一字一句回答道,同时身体抑制不住地打了个激灵。没错,一种全新的、和碳基生物截然不同的生命体——硅基生物。
一开始他还未联想到这个方面,但一旦浮出该想法后,不仅“发光石碑”自身的一些特点能得到解释,神庙中遗留的那些壁画也有了更深一层的含义。
首先,碑体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纹路?不只是表面,内部也同样如此——如果都是用工具刻出来的,那么即使是觉醒了黑火的安娜,亦不容易在短时间内办到,更别提根据发现者口述,每块石碑都是如此了。
若换一个角度思考,那些都是它们自己生长出来的话,便显得不足为奇了。
纹路里也许曾源源不绝地流淌着“血液”,在血液的挤压下,硅氧化物产生了局部的压电效应——而这些电信号交杂在一起,最终形成了思维。另外电流通过某种机制可以转化为可见光,那么它们就拥有与外界交流的能力。
罗兰不禁想起了壁画上巨大的合体火柴人和血液流淌成的湖泊……
单从稳定性方面考虑,油液自然比水更合适。
再往深一点想,火柴人最大的敌人放射族或许也不是无缘无故对放射性物质产生出崇拜之情的。
强辐射能对电路产生干扰,甚至令“电子设备”失灵——这说不定才是放射族信仰的来源!
罗兰仿佛看到一幅令人震撼的图景正在他面前徐徐展开。
两个迥然相异的文明为了争夺神明遗物在极南境展开了最终的决战,一个被彻底剿灭,淌出的鲜血构成了地底冥河与扼喉沼泽。但由于身体不腐,千年之后依旧作为埋葬于地底的墓碑而存在。另一方赢得了胜利,可下落却不知所终,除了笼山中的遗迹与祭典魔方外,消失得更加彻底。后来者只能通过几幅饱经沧桑的壁画,来猜测曾经发生过的历史。
这简直太难以置信了!
“发光石碑是和我们一样的生命体?”赛琳沉吟道,“恕我直言,我很难想象这些方块拥有自己的意识,还能自由行动……您有更多的证据吗?”
罗兰平息下心底的震荡,微微摇了摇头,“这只是我个人的猜测,事实很可能大相径庭,因为从进化角度上来说,这样的事几乎不可能发生。”
生命会变成什么模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孕育它的环境。不管是魔鬼还是邪兽,总还算一个生物圈内的产物,但硅基生物?那完全是另一条进化之路,共用一套自然环境的情况下,怎么想也不应该出现两种本质结构上有差异的生命。
“可按您的说法,壁画上的内容又出人意料的切合……”赛琳沉默了片刻,“既然如此,就把谜题先放一边好了。我觉得只要继续探索下去,总会知道答案的真相——毕竟只有这样,人们才会真正得到成长。”
“听起来很有道理嘛……”夜莺撇撇嘴。
“这也是探秘会的教条之一。”赛琳笑了笑,“话说回来,石碑的发光反应我也做了一些测试,本想试着用它来取代照明用的魔石,但结果并不理想。”
“不行……么?”罗兰皱眉道,他一开始拿到报告时,第一个冒出的想法也是取代灯具。毕竟受到发电的限制,如今灯泡只存在于工厂及周边少数小区,想要普及夜间照明还是一个艰巨的工程。如果石碑能当灯用,那无疑会给无冬城的民生、教育等事业带来极大的便利。
“不是说不行,只是非常麻烦,陛下请看。”她挑出两块样品——很明显,这是经过二次切割的石碑碎片,一块薄得如同纸片,另一块则和豆腐差不多大小。赛琳同时捏紧它们,两团光芒顿时从辅须中迸射而出,薄的那片亮得有些晃眼,而厚的则和魔石相当。过了十来秒后,前者突然暗淡下去,变得不再发光,后者则多坚持了半分钟。“我两只手用的,都是相同的力气。”
罗兰立刻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它的发光亮度和时间,跟变形程度与自身体积有关。”
“正是如此。”赛琳点点主须,“石碑碎片无法一直亮下去,体积越小,灭得越快。之后虽然能慢慢恢复,但需要的时间也颇长——如果我想用它们照亮整个地下大殿,那么恐怕得摆上数百个完整的石碑,并在每个碑体上面堆放好几百公斤重的铁块。光芒耗尽后,还得把那些铁块给搬下来。两者加在一起绝对是个庞然大物。”
若是作为固定光源,且利用滑轮组提升重压物的话,也不失为一个将就的用法,虽然有够烦琐就是了。罗兰望着那片已经失去光彩的碎片,心中若有所思……体积越小越容易变形,但相应的发光时间也短得惊人,简直和一闪而过没什么区别——
等等,一闪而过?
他眼睛忽然一亮。
对于“石碑”的开发或许会持续很久,不过他现在已经想到了一个十分适合的用途。
此问题已经困扰了第一军许久,并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变得越来越明显。
但现在,它似乎有了一个变相解决的契机。
那便是枪支射击的“指示线”——曳光弹。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第三贤学
想到就动手,罗兰离开第三边陲城后立刻去了弹药工厂。
尽管安娜此刻不在无冬,但他的设想若没错的话,这部分改造单凭现有技术也能完成。
或者说,只有这样,它才具备大规模生产的价值。
在亲卫的簇拥下走进工厂,毫无准备的工人们顿时跪倒了一片,现场充满了惊喜与激动的气氛。望着大家狂热的眼神,此时罗兰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或许太冲动了点,不过既然已经来了,他也只好将错就错,将试验之行顺势变成了一场慰问视察之旅。
好不容易让气势高涨的工人们回到岗位,他立刻吩咐负责人道,“把厂里最熟练的工长叫来,我有件东西想要试制。”
“是,陛下!”
曳光弹的原理并不复杂,简单来说就是将实心弹头挖空,并填入发光剂、助燃剂与延迟火药,再用尾管和铝箔片封口。子弹被击发时,发射药燃气会冲破箔片,点燃延迟火药,直至令发光剂燃烧,最终形成明亮的尾迹。
对于各类化工业齐全的后世而言,这不过是多加一条生产线的问题,但换成工业项目极度不均衡的无冬城,就显然很头疼了。发光剂一般是硝酸锶、镁铝粉和过氧化钡的混合物,这意味着若想大规模生产曳光弹,首先要攻克这几种化合物的工业生产线。而自家地盘的化工业处在什么水平,罗兰自然心知肚明——直到现在,化工部也不敢说一定能满足第一军的机枪弹药供应,更遑论其他了。
负责人很快找来了一名工匠——有些出乎他意料的是,对方并非头发花白、颤颤巍巍的老者,而是一位年纪二十五六左右的青壮年。他激动地单膝跪下,宛如骑士一般行礼道,“陛下,请问有什么能为您效力的?”
罗兰随即反应过来,没错,无冬城已经进入了机械生产时代,学习能力更强的年青一代正在成为工业化浪潮的主力军,这也是手工业作坊难以看到的景象——技术进步的速度超越了年龄带来的优势,在全新的生产工具面前,过去的经验已不再适用。
现在想来,工厂里忙碌的大部分人都在二三十岁左右,想到他们已在关键岗位上担任要职,灰堡的未来还真是值得期待。
罗兰满意地点点头,“我想在子弹上添加点新东西,你按我说的做就行。”
他的想法很简单,既然“石碑”在剧烈变形时会发出耀眼的光芒,那么只要借助火药燃气的冲击力,或许便能实现同样的曳光效果。
其具体的原理和冲压机类似——在弹头内部削出一个逐渐收紧的葫芦口,底部填上一层薄薄的石碑切片,当子弹发射时,膨胀的燃气将直接把切片挤压进葫芦口中。由于中间卡口的存在,即使子弹出膛后,切片也没办法恢复原状,相当于一直处在缩小状态,从而不断发出光芒,直到耗尽电势为止。
稍微解释了几句,对方便完全明白了他的意图,并一口应诺下来。
仅仅隔了一天,一份验证报告就送到了罗兰的办公桌头。
结果证明,该方法确实可行,在多次尝试后,改造成功的二十来发子弹皆能看到明显的闪光,弹幕在众人面前留下了一条清晰可辨的光痕。
他不由得大为振奋!
一直以来,看不到射击落点的夜战始终是第一军要塞化战术的一大软肋,哪怕用上照明弹,想在昏黄的光照条件下达到白天的射击水平依然困难无比。另外把机枪搬上飞机的话,这一问题只会更突出——即使是万里无云的晴天,飞行员很可能也不知道自己把子弹打到哪里去了。若能用如此简单的方法实现指示效果,对即将到来的神意之战无疑大有好处。
何况传统曳光弹由于发光剂不断消耗,重量和重心都会发生变化,最终导致弹道的偏离,因此在其面世之初,也有着“曳光弹命中的话,就意味着其他子弹没有打中”的说法。而利用不会消耗的“石碑”碎片作为指示灯,性能反倒比传统方法更优秀——只要稍微加长弹身,新型曳光弹的飞行特性就能和正常子弹相差无几。
唯一的问题只剩下极南境到底有多少“石碑”可供使用了。
……
一周后,沙漠遗迹的两位发现者抵达了浅滩海港。
在会客厅中,罗兰重新询问了一遍他们在水洞下所发现的奇景。
两人的回答也大致和报告中的内容一致——在遭遇铁甲巨蝎之前,他们的探索距离仅有数百米,而所谓的“石碑墙”后方有什么,完全一无所知。
换句话说,他们看到的“石碑”很可能只是其中的一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