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本宫只想种田 >

第27节

本宫只想种田-第27节

小说: 本宫只想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礼部派来的人进了朝华宫,片刻之后,却是带着两个小太监一起出来。一路上,谢昭昭连头都不敢抬,直直往西华门而去。
  西华门外,礼部的马车还等着,谢昭昭猫着腰钻进马车,一抬眼,就看到了端坐在里面的谢执。
  谢执还穿着靛蓝色的官袍,乍见钻进来的小太监还有些蹙眉,待看清来人眉眼,只无奈的摇摇头。
  昨日,朝华宫派人来找他,说是谢凝身子不适,眼下风口浪尖,不放心宫中太医,想让他寻个得靠得住的医师。这两日宫中的传言他自然也有所耳闻,正想寻个时机当面问问,可朝华宫的这番说辞,落入他耳中,谢执便知道,事情恐怕不简单。他放心不下妹妹,不但派了心腹来,自己也跟来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谢执想不通,妹妹若是对身孕之事不放心,大可找袁嘉瑞诊脉,怎的非要冒险出宫。
  谢昭昭攥着衣角,每每对上谢执,她都觉得自己的脑子不太够用。眼下被这么一问,不自觉的就有点紧张,“也……没怎么回事……就是觉得,宫里的太医……靠不住。”
  “胡说。”
  谢昭昭心中一跳,谢执看似温润实则半点容不得他人糊弄自己,还好她原本就有求于谢执,且不是寻医师这一件。
  马车一路从西华门向礼部驶去,谢昭昭便这这几日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给谢执听。从太医院失窃,到平氏暴毙,再到自己大闹慎刑司和最近宫里的传言……谢昭昭说的口干舌燥,末了,还十分委屈的看向谢执,“哥哥,你说我这日子……是不是过得忒惨了。”
  对谢执,她总忍不住亲近。
  谢执不置可否,只将其中的利害关系点明,“你可曾想过,你这般故意放出流言,又大闹慎刑司,于自己名声有损?而且,那人若真是从明太妃寿宴时便有意设计你,可见城府之深非寻常人可比,你这一通胡闹,对方不上钩怎么办?”
  果然是个狐狸啊。谢昭昭心想,名声什么的,她并不是很在乎,反正贤妃素来也没什么好名声。至于谢执后面所担心的,却正中她下怀。
  谢昭昭看向谢执,嘿嘿一笑,“这不是敌我力量悬殊,我就赶紧来搬救兵了么。”
  谢执:……
  见谢执并没有不悦,谢昭昭干脆大着胆子蹭到他身边,挽住谢执的手臂,“既然哥哥说此人城府极深,并非可以轻易撼动之辈。那不妨咱们就给他再添一把柴,让火烧的更旺些?”
  从小到大,谢执似乎都拿这个妹妹没办法。
  他只气定神闲的往后靠了靠,有些任命道:“那你想怎么办?”
  谢昭昭瞥了眼马车里的另外一人,见谢执并没有表态,才将这次出宫的目的和盘托出。
  ——
  而此时,翠微宫中,丽妃捏起一颗鲜红的石榴籽,正在听宫人向她禀告朝华宫的一举一动。
  “照你这么说,皇上前脚刚走,贵妃娘娘后脚就出了宫?”她挑着眼角,嫣红的唇角勾着一抹笑,完全没有了往日那副好姐妹的模样,“既然姐姐这么心急,咱们不妨帮帮她。”
  “娘娘的意思是……”
  丽妃直起身子,将捏起的石榴籽丢了回去,“走,带着这石榴去一趟御书房,听说皇上还在同钟将军议事。”
  丽妃勾着笑,私自出宫事小,可若是联合钟谢二家骗了皇帝,这便是欺君的大罪。皇上不是偏袒谢贵妃吗?若蓄意蒙骗他的不是谢凝,而是钟谢两家……皇上还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吗?
  ——
  马车在礼部门口停下,谢昭昭和碧荷跟着谢执的心腹下了车,一路熟门熟路的摸到了官署的东里。谢执说医师已经到了,让她放心诊脉,其他事情他自会办妥。
  谢执做事,她自然是十分放心的。一件事情落定,谢昭昭现在只惦记着自己的肚子。然而,门一推开,看到矮几旁正在煮茶之人,谢昭昭恨不得时光倒流,自己根本没出这趟宫。
  袁嘉瑞依旧是一贯的素净白衣,脚边放着药箱,正垂着眼,在仔细煮茶。见到来人,他一点都不意外,理了理衣袍,躬身一礼。
  身在宫外,他知道为谢凝遮掩身份。
  谢昭昭却头大如斗。如果到头来还是找袁家瑞,那她折腾这么一大圈做什么?直接躺在朝华宫里宣太医不就好了?可如今骑虎难下,为了不让彼此难堪,谢昭昭只好硬着头皮走上前。
  “还请娘娘移步里间,方便微臣诊脉。”
  温厚的男声响起,谢昭昭却大剌剌的在矮几边坐下,袖子一撸,“不必麻烦了,就在这儿诊吧,诊完了我还得赶紧回去。”
  她可不能让自己和袁家瑞有机会孤男寡女共处一室。
  纤细的皓腕落入眼中,袁嘉瑞有些微怔,但也马上敛了心思,从药箱中取出一方素净的白娟,搭在谢昭昭的手腕上,才按上脉门,心无旁骛的诊脉。
  片刻,见袁嘉瑞一直皱着眉头不说话,谢昭昭心中打鼓,“袁……先生,我是不是……”
  袁嘉瑞抬眼,对上谢昭昭谨慎又探究的眼神,心中五味陈杂。
  “不必担心,许是这些日子天凉,脾胃不和,待我开个方子,着人煎了照例服下,过几日便会好转。”他眉眼低垂,一边收起搭在女子手腕上的白色绢帕,一边仔细叮嘱着。
  “当真?只是脾胃不和?”天知道她听到这四个字的时候有多开心,心中的大石落地,简直喜不自胜。可蓦地捕捉到袁嘉瑞微微蹙着的眉头,谢昭昭才觉出不妥,复又低头道,“真的……只是脾胃不和吗?”
  “嗯。”袁嘉瑞温声道:“不必担忧,只是脾胃不和。”
  得了他这句话,谢昭昭也终于放下心来。她在心中常常舒了一口气,放下袖子,大大方方道:“多谢袁先生。”
  “你我之间,不必客气。”宫里的那些传言,袁嘉瑞自然也是听过一些的,今日看她这副模样,却又有些摸不准她的心意了。她,不想怀上皇嗣?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袁嘉瑞又不禁在心中苦笑,哪有宫妃不愿怀上皇嗣的,是他又糊涂了。她一贯是个有主意的,想来也不想让旁人见到自己空欢喜一场。可是……
  思及此,袁嘉瑞忍不住开口,“娘娘……”
  他突然的欲言又止,让谢昭昭原本放下的心又重新提了起来,“怎么了?可是还有什么?”
  袁嘉瑞微微蹙眉,心中千回百转。他方才在诊脉,才觉出谢凝脉象虚浮。体虚至此,想要子嗣,谈何容易。
  “袁先生有话,不妨直说。”谢昭昭自然也看出了袁嘉瑞的疑虑,事关身家性命,她半点不敢马虎,只希望袁嘉瑞不要有所隐瞒。
  看着面前女子定定的目光,袁嘉瑞微顿。半晌才又开口道:“娘娘身子虚,想要子嗣……并不容易。”
  “你说什么?”袁嘉瑞这没头没脑的几句话,听得谢昭昭蓦地一愣,她下意识的直直开口询问。
  袁嘉瑞抿了抿唇角,他就知道,自己不敢告诉她。后宫之中,最是看重子嗣,若是没有子嗣,这争来这一切,迟早都是过眼云烟。
  “娘娘也不必太过担忧,臣再在方子里加两味药,想来慢慢调养,也是可以的。”
  他这话谢昭昭却并没有放在心上,她这会儿一门心思都在琢磨别的事。难怪自她穿来就没有来过大姨妈,难怪谢凝如此得宠,却始终没有孩子,原来是体虚,不易受孕。
  见她怔怔的不知在想些什么,袁嘉瑞心中轻叹,劝道:“事已至此,也急不得,一切……随缘便好。”
  这话,也不知道是在劝谢凝,还是在说给他自己听。
  闻言,谢昭昭回神,点头应道:“有劳袁先生了。”
  因为今日还有别的事,她不敢耽搁,确诊自己没有身孕后,便乘着马车,悄悄从后门去了。
  小半个时辰后,两个穿着小太监衣服的宫人上了谢昭昭来时的那辆马车,一路往西华门去。


第38章 演戏
  日头渐渐偏西; 御书房外; 丽妃还拎着一篮子石榴站在边上。原本宫人想要帮忙拿着; 奈何丽妃偏要在皇上面前做样子; 眼下胳膊都已经酸了,却还得强撑着。
  九月的天气,一日比一日凉; 尤其是早晚。
  为了面圣,她特意换了身轻薄的宫装,眼下秋风渐起,凉意顺着脊背爬上来,丽妃忍不住打了个哆嗦。若不是方才有宫人来报,说谢贵妃乘着马车往宰相府的方向去了; 她可能早早就被这渐凉的天气劝退; 打了退堂鼓。
  这是动摇谢凝地位最好的一次机会,稍纵即逝,她必须把握住。为了她; 也为了……思及此; 丽妃舒展眉头,眉眼间的那抹娇色愈浓。
  萧淮与钟景祺这一议事,便是将近酉时。期间; 宫人进来通传过一次,说丽妃娘娘求见,萧淮连眼皮都没掀,倒是元宝机灵; 揣着浮尘,三步并两步将小太监拎了出来,低声呵斥了几句,吩咐小太监转告丽妃娘娘,皇上口谕:非召,不得入。
  丽妃等的快没了耐心,便见御书房的门自内打开,一个身着银甲的青年阔步而出。
  “钟将军。”
  钟景祺驻足,瞥了眼眼前这艳丽女子,瞧衣饰当是宫妃,只是没有什么印象,只颔首嗯了一声,算是应了礼。
  望着钟景祺走远的背影,丽妃心中莫名升起一股怅惘。这谢凝,还真是好福气,这么多人,一个个的,都宠着她,护着她,怎能叫人不心生嫉妒?
  收拾了心思,她拎着石榴篮子,进了御书房。
  “陛下。”
  “何事?”
  萧淮并未抬眼,视线仍旧落在面前的折子上。对于他这般冷淡的态度,丽妃早就习以为常。这宫里女人无数,可除了谢凝,哪个真正得过皇上的好脸色。
  “陛下,前些日子臣妾母舅从西蜀回京述职,带了些当地的石榴。虽说不是什么稀罕物什,可臣妾想着,贵妃姐姐近日身子不爽利,这石榴口味酸甜,又宜脾胃,当是最合适不过了。”
  萧淮微顿,抬眼看向丽妃。
  他面上没什么表情,可丽妃对上男人看过来的眸子,只觉得通身冰凉,连忙垂下头,又勉强牵出一个笑,“臣妾不才,听闻贵妃姐姐这几日在同陛下使小性子,便想着……陛下不妨用这石榴去哄哄姐姐,姐姐欢喜了,这后宫自然就和睦了。”
  丽妃素来是个直性子,凡事都不拐弯抹角,说是泼辣直爽,有时候说话做事也显得欠妥。比方这皇帝和妃子的这点闺。中事,便不好这般大剌剌的拿在面上说。
  萧淮定定看着御阶下的女子,心里想的却是另外一件事。他依稀记得,丽妃是在昭宁三年进的宫。
  彼时,他刚刚立后,而齐皇后执掌后宫的第一件事便是帮他选妃,以昭母仪之德。丽妃和宁妃便是在那时候入的宫。不比宁妃母家世代荫封,丽妃的父亲不过一个小小的从五品,齐氏看中她,便是相中了她性子直爽,没有母家依凭,于这宫中,也可少作乱些。而这些年,随着丽妃的品阶越升越高,她背后的母家倒是越发不安分了。
  “丽妃倒是有心了。”萧淮合上折子,“既如此,你便同朕一道去趟朝华宫吧。”
  ——
  酉时刚至,朝华宫里便已经燃起了烛火。
  “皇上驾到,丽妃娘娘驾到。”
  随着内侍的一声通传,朝华宫正殿的大门从两侧被拉开,谢昭昭穿着规规矩矩的宫装跪在地上,身姿笔直,面色庄重。
  “臣妾恳请皇上重回御书房理政。”她声如玉珠落盘,掷地有声。末了,更是一个头磕到底,行的是最为正规的叩拜大礼。
  萧淮微微蹙眉,而他身侧的丽妃,却已经白了脸。谢凝不是去了宰相府?怎么又会出现在朝华宫?看样子,还是有备而来。她心中惊愕,却也不敢声张,只得先依着品阶行礼请安。
  谢昭昭却不看丽妃,只眼观鼻鼻观心,出口的每一句都是朝纲大义,“大周立朝百年,历七帝,君臣同心,励精图治,方得这盛世太平。如今皇上理政朝华宫,于公,耽于后宫,有违祖制;于私,即便勤勉,也难逃昏聩之说。臣妾可以不计较名声,不在意众人指责,可却不能不为皇上的声誉着想,故请陛下重回御书房理政,以安百官之心,封缄悠悠之口。”
  这一番话听下来,丽妃的脸更白了。这些话,若是从旁人口中说出,怕是早已经被吓破了胆,可眼前的女子宫装端正持重,鬓发一丝不苟,神色坦荡,不卑不亢。这根本不是她认识的谢凝!
  萧淮先是微愣,旋即挑眉,负手立在谢昭昭面前,“耽于后宫,有违祖制,难逃昏聩之名?”
  他唇角带着隐隐有笑意,“朕倒是好奇,自己怎么就耽于后宫了?还有……”
  萧淮微顿,“收起你文绉绉的那一套,给朕好好说话。”
  谢昭昭抬眼,对上萧淮带着笑意的眸子,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毛毛的。
  她顿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