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的红包群-第7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他们都进来吧。”太子点头吩咐道。
第105章 听政
随着太子的话落; 陈福领着人进去,然后带着内阁的阁臣和众人走了进来。如今大魏的朝堂,内阁的阁臣也就是宰辅一共是三位; 分别是章三姑娘的祖父章万钧,另外两位分别是彭阁老彭时和杨阁老杨廷和。
剩下来的几位重臣; 分别是户部和刑部的两位尚书; 以及大理寺卿和左都御史。
在大魏; 农事都是归户部掌管的,而如今的土地兼并之案频出; 身为主管案件的刑部和大理寺自然也要派人前来。
薛夷光坐在屏风后面; 太子给她选择的位置很是巧妙,她能够看见外面的朝臣,但是这些朝臣却看不到她。
这是薛夷光第一次听政; 难免有些紧张; 说起来她对政事的了解多是来自史书中,但是史书的记载很多不能全信,至于她前世,只听过新闻,观看过每年的两会; 看着那些代表提出的一个又一个观点; 薛夷光觉得那是值得人敬佩的,因为代表们提出的很多问题都十分客观; 也是广大群众迫切希望解决的。
她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够像那些人一样,真真正正地为人民,为百姓办实事。
关于土地兼并一案; 薛夷光做了很多的功课; 她请教过自己的老师张微; 也看过太子给她的很多案例,所以做足了功课后,再听这些大臣们议政最起码能够听懂。
另一边,众人进来后对着太子行了礼,太子指了指自己下面的位置,让朝臣们落座。
朝臣们落座后,首先说话的便是首辅杨廷和,“殿下,这是近日各地方报上来的土地兼并之案,其中最瞩目的便是宋国公府的案子。”
“孤看到了。”太子点头,说道:“孤之前不是让宋国公的案子移交大理寺处理吗?怎么到现在都还没有结果吗?”
薛夷光听到宋国公府,便知道太子为什么让自己来听今日的议事了,宋国公府和安国公府一样是开国就有的爵位,只是宋国公府这两代不行了,家中没有太拿得出的子弟,本来这样的府邸会沦落到和宣平侯府一样,但是宋国公府会走捷径,他们选择了走后宫的路子。
如今的五皇子之母安嫔便是如今的宋国公之女,而且颇得圣宠,五皇子虽然在一众皇子中母妃的嫔位最低,但到底是皇子,景祐帝对五皇子还是颇为宠爱的,而安嫔之所以是嫔位,主要还是因为四个妃位已满,安嫔无法进位,所以至今还是嫔位。
而以安嫔的资质又不是和文贵妃一样是潜在府邸的老人,所以即便圣宠眷顾,也坐不上贵妃之位,在后宫上,景祐帝从不糊涂。这也是薛夷光觉得周皇后除了有太子这个儿子外,唯一值得安慰的一点了。
有了安嫔和五皇子,宋国公自然在朝中有了职位,而且仗着安嫔和五皇子,宋国公府这些年才没有从顶级的圈子中被清除。宋国公府如今所有的底气都来自安嫔和五皇子。
这些年,薛夷光倒是听到过宋国公府的风评不是很好,很有仗着安嫔和五皇子作威作福的意思,却是没有想到如今宋国公会撞上这个枪口。
说实在的,薛夷光对安嫔的印象还是不错的,五皇子给的印象也不错。五皇子生得憨直可爱,很是单纯,都不像是皇宫中养出来的孩子,是个直肠子。五皇子比六皇子大一岁,但是心眼儿什么的,完全没法和六皇子比。当初太后让她考虑五皇子,就是看中了五皇子单纯率真这一点。
若不是薛夷光不想嫁进皇家,又看着五皇子长大,拿五皇子当个孩子,不然以五皇子的性格,确实是个不错的成婚人选。
至于安嫔,在薛夷光的印象中,安嫔其实是个比较淡雅的人,安嫔身上有一种人淡如菊的感觉,安嫔的脾气很好,对周皇后十分恭敬,只从一个“安”字,便能看出周皇后和景祐帝对安嫔的评价,安者,静也,舒适稳妥,没有危险。
安嫔和五皇子不一样,她觉得安嫔是一个很通透的女子,她只是不明白,这样通透的女子为何不对娘家加以约束。后宫之中,无论是周皇后,还是想要儿子夺嫡的文贵妃,亦或是当初的淑妃,都对娘家有一定的约束,因为景祐帝并不希望外戚肆意妄为。
这确实是她想不通的一点,她觉得安嫔一定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薛夷光能够想到宋国公府和安嫔五皇子的关系,大理寺卿自然也能够想到,他听到太子的问话,只能苦笑着起身,道:“臣每次传唤宋国公给,宋国公都以公务繁忙为由推脱,每次只派了管家前来回话,管家自然是全盘否认,宋国公身有爵位,再加上他是安……,”说到这大理寺卿赶紧住了口,他点到为止就好,毕竟关系到后宫和皇子,他还是不能直接说出来。
大理寺卿的意思在座的都明白,随后大理寺卿接着诉苦道:“臣总不能将宋国公绑到大理寺,臣的品级比宋国公低上不少,就是臣想绑也绑不了。”
旁边的刑部尚书看到大理寺卿一脸苦涩,心中庆幸,幸亏当初太子没有将这个苦差事交到刑部,不然这个时候在太子面前交不了差的就是他了。
大理寺卿的难处大家都知道,毕竟宋国公的品级确实是高,大理寺卿才正三品,可不是低上不少吗?再加上宋国公后面的安嫔和五皇子,没有一个官员想要真的得罪宋国公。
他们按照律例办事,废了千难万难将宋国公拿下,到时候安嫔带着五皇子跑到圣上面前一顿哭诉,圣上再免了宋国公的罪责,到那个时候他们就是里外不是人,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都捞不着,还将宋国公,安嫔和五皇子得罪了,可谓是得不偿失。
就这些小心思,太子又岂能不知道,所以太子看向大理寺卿直接道:“是绑不了,还是不敢榜?亦或是不想绑?”
大理寺卿听到这句话,就知道太子知道他的小心思了,赶紧跪在地上请罪,道:“殿下恕罪。”
旁边的首辅杨廷和看到这样的情况,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道:“殿下,现在的状况就是这样,也不是耿大人一个人有这么多的顾虑,如今地方上的诸多官员将这些案件上报,而不是直接审理,都是因为有顾虑。”大理寺卿名叫耿弘文。
太子当然知道杨廷和说的是实话,大理寺卿是既不想绑也不敢绑宋国公,他虽然理解,但是并不代表他同意,他是储君,他从不需要畏首畏尾不作为的官员。
“你是大理寺卿,若是接下来孤交给你的事你都办不了,那孤就换个人去做,堂堂大理寺,三法司之一,做事畏首畏尾,你们还如何掌天下刑狱?”太子训斥道。
耿弘文身上冷汗连连,他太子向来说到做到,他若是下次还做不好,等待他的绝对会是丢官免职,他好不容易混到这个位置,自然不愿意有人将自己的位置顶了去。
太子看着下面明显脸色发白心中害怕的大理寺卿,就知道达到了震慑的目的,“行了,起来吧,这次孤暂且不罚你,若是你下次还办不好,那便一起从重处罚。”
“谢殿下,臣以后定然好好办差。”耿弘文赶紧保证道。
薛夷光这时候算是看出来太子在朝堂上的威信怎么来的了,太子洞察人心的本事确实厉害,这样的储君,下面官员的小心思一眼就看穿了,恩威并施,在朝堂上建立起威信来再简单不过。
大理寺卿起身后,太子便对着其余人道:“孤知道你们对此事的顾虑,但是孤可以告诉你们,不管是圣上还是孤对土地兼并之案查处之决心都异常坚定,这些案件孤也看过了,除了宋国公外,还有不少勋贵甚至是宗室也牵扯其中,你们不敢抓人,那孤就给你们派个敢抓人的,景王叔会随同三法司一起办案。”
刑部尚书,左都御史和大理寺卿赶紧应是。
听到太子让景王插手土地兼并之案,众人便意识到太子对惩治当下土地兼并之风的决心。景王是景祐帝的皇弟,也是如今最得景祐帝信任的兄弟,在京中威望很高,这下不要说是办勋贵,就是宗室三法司也敢抓人了。
只是章阁老章万钧看到这个情况,眉头皱了起来,仿佛担心地问道:“殿下,您若是真的如此做的话,恐怕朝中反对之声会四起,这土地兼并涉及的不仅仅是几户勋贵人家那么简单,这还有很多地方上的门阀大族,这若是一个不好,会出大问题的。”
严惩土地兼并之风,会触及那些人的利益,肯定是世家大族的利益,只有世家大族才会有权有势地去兼并土地,太子如此做就是在动这些高门大户的利益。
这点薛夷光听懂了,她早就知道土地兼并并非表面上那么简单,如今这根本的问题出来了。这是一场皇权和士族的争斗,历史上这样的争斗屡见不鲜,有帝王胜利的,也有帝王失败的,胜利的帝王成了一代明君推行了改革,失败的帝王,连国都丢了。
薛夷光看向太子,她不知道太子会怎么选择。
第106章 引荐
章万钧提出的这个问题; 在场的人都十分清楚,但是却没有人提出来,主要是因为太子之前的决心; 太子的话已经很清楚,景祐帝和他都有决心清除土地兼并之风; 杨廷和与彭时身为宰辅; 都选择了沉默; 只有章万钧说出,这就值得人寻味了。
太子看向章万钧问道:“那依照章阁老的意思; 应该怎么办?”
章万钧听到太子肯听他的建议; 心中松了一口气,他的孙女即将要嫁给二皇子,他便成为了二皇子最大的助力; 如今支持二皇子的人有很多都被牵扯进了这土地兼并之案中; 如果太子真的要查处,对二皇子来说绝不是个好消息。
在大魏进行土地兼并的多是豪门大族,而且也多是一些后代能力不足的家族,毕竟如果家族真的鼎盛,如英国公府和安国公府; 根本不会用处心积虑算计百姓的土地; 只官员的俸禄,圣上的赏赐和祖上留下来的产业; 就足够一家过上富贵的生活了,但这些老牌又有能力的勋贵并不好拉拢,二皇子现在只能够拉拢那些想要依靠二皇子; 获得利益和从龙之功从而帮助家族起复的人; 虽然这些家族的势力和英国公安国公这样的无法相比; 但是加在一起也是个不小的力量。
“臣觉得只要查处一两例案件,树立典型就好。”章万钧自然对宋国公没什么要帮助的想法,五皇子又不支持二皇子,他废那个功夫干吗?
“殿下可以重惩宋国公府,树立威望,但是剩下的一些却是不能够一样形势,殿下也知道地方上的稳定,不仅仅是需要官府的维护,一些世家大族在当地也有很高的威望,若是贸然行事,引起各地不满,对朝堂也是一大危机。”章万钧故意将结果说的很危险,他真的不想让太子在这件事上下狠手,“到时候朝野动荡,与国不利啊。”
章万钧说的是事实,这一点大家也都知道,但是这结果却有些危言耸听了,最起码和章万钧一直不对付的彭时是看不过他这个说法的,冷哼一声道:“我大魏又不是魏晋南北朝,哪里来得那么多豪强大族,我大魏皇权稳固,就算是要惩治地方的豪强,也不会像章阁老说得那般危险。”
“魏晋南北朝的豪强士族手中有兵,藩王割据,我大魏可不是如此,我大魏自建国以来,除几位国公府可以豢养十几名亲兵外,其余的任何与家族都不允许豢养私兵,再者我大魏的军权都在陛下手中,谁若是有谋反不轨之心,直接派兵,各地方的都指挥使又不是吃素的,只要接连惩办两家,那些人就不会再敢起什么心思了。”彭时答道。
彭时和章万钧不一样,章万钧是家中累代为官,算是清流传家,这样的魏晋时期已经算是士族了,但是彭时不一样,彭时是真正的寒门子弟,科举出身,能够坐到今天这个位置,考得是过人的才识以及帝王的器重,所以两人对世家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薛夷光知道不管是彭时还是章万钧的意见都存在一定的偏激,章万钧太顾及世家,而彭时却看不起世家。其实比起章万钧,她倒是更为赞同彭时的一些言论,大魏所谓的世家远远没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王谢袁萧,唐朝的五姓七望来得可怕,从宋朝开始,士族开始走向没落,寒门学子被冠以“天子门生”,从宋朝没落,到现在的大魏,权倾朝野的士族已经不见,权力高度集中在帝王手中,新兴的世家,绝不会是帝王的对手。
章万钧对这点不可能不知道,却在反复强调世家的作用,这心中的小心思,在场的人谁又看不出来?只不过是碍着其阁老的面子和二皇子的原因,不敢说话,也只有同为宰辅的彭时才敢出言怼上。
至于杨廷和,薛夷光其实是看不透这位宰辅的,这位宰辅多数的时候是不说话的,而且他似乎在章万钧和彭时中间充当的是调和剂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