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事件 >

第24节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事件-第24节

小说: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事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刖涞牟幌率恕F渌敖獭澜獭⒛δ峤桃捕荚诔ぐ采栌兴略海浣陶だ希灿烧环珠粲颍谝怨傥黄分啊。CarringtonGoodrich之《中国人民简史》引一现代学者的观察称:“长安不仅是一个传教的地方,并且是一个有国际性格的都会,内中叙利亚人、阿拉伯人、波斯人、达旦人、西藏人、朝鲜人、日本人、安南人和其它种族与信仰不同的人都能在此和衷共处,这与当日欧洲因人种及宗教而发生凶狠的争端相较,成为一个显然的对照。”    
    打开这局面的,当以太宗李世民的一人的力量为多。或许因为他本身带有少数民族血统之故,因此无论胡汉,他一视同仁。这作风对有唐一代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李世民自己对侍臣说:“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原,有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则过之。所以能及此者,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因之唐代番将特多,也经过赵翼的《陔余丛考》书内提及。    
    7世纪初期是帝王将相树立功业的黄金时代。“第二帝国”的粗胚胎,胡汉混血,从小自耕农作基础的范畴业已创建就绪。即算杨隋将之滥用,从技术的角度看来其高压政策仍在长期的历史上有组织的功效。况且经过炀帝末年及唐高祖初年的厮杀,人心望治,有如魏征所说:“譬如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也。”李世民在这时候勤于听政,勇于就谏,是以彻底的运用了机缘,而达成历史上的“贞观之治”。据称“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最为历史家艳称。西方的汉学家对中国的皇帝向来批评的多,但对于唐太宗李世民,几乎一致的恭维。公元628年,李世民出宫女三千余,令之“任求伉俪”。633年纵狱囚应死者390人归家,命令他们秋后自来就死,至期皆至,如是全部赦免。白居易有诗,歌颂太宗德政:    
    怨女三千出后宫,死囚四百来归狱。    
    贞观之政之源    
    唐太宗即位后,因亲眼目睹隋朝的覆亡,所以常用隋炀帝作为反面教材,来警诫自己及下属。他像荀子一样,把人民和君主的关系比作水与舟,认识到「水则载舟,亦则覆舟」,因此留心吏治,选贤任能,从谏如流。他唯才是举,不计出身,不问恩怨。在文臣武将之中,魏征当过道士,原系太子建成旧臣,曾谋划过暗害太宗;尉迟恭做过铁匠,又是降将,但都受到重用。太宗鼓励臣下直谏,魏征前后谏事二百余件,直陈其过,太宗均虚心接纳,并择善而从。魏征死后,太宗伤心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    
    太宗在经济上特别关注农业生产,实行均田制与租庸调制,「去奢省费,轻徭薄赋」,使人民衣食有余,安居乐业。在文化方面,则大力奖励学术,组织文士大修诸经正义和史籍;在长安设国子监,允许四夷君长遣子弟到来留学。此外,太宗又屡次对外用兵,经略四方,降东突厥、平薛延陀、征高丽、服吐蕃、平回纥,使唐之国威远播四方。太宗则被西北诸国尊为「天可汗」,成为当时的国际盟主。    
    总之,在太宗执政的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出现了一个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武功鼎盛的太平盛世,史称「贞观之治」。看完贞观之治,大家必然会明白为甚幺到了今天,中国人仍自称为「唐人」,亦会了解到为何世界各地都会有「唐人街」了。


第三部分 隋灭南朝第36节 唐藩和亲

    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有的以游牧为业,有的从事农耕,手工业有一定的发展,以纺织和冶铸业水平较高。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首领松赞干布统一各部,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政权,都城在逻些。公元634年,吐蕃王朝已经是中国西部的一个统一而强大的王朝,这时中国中心部位的汉族王朝是强盛的唐朝,唐朝当时是世界上经济和文化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同一时代的两位天才政治家、军事家松赞干布和唐太宗李世民,都适时地掌握了客观需要,以蕃唐通婚的形式,建立了友好和平关系。    
    松赞干布是藏族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他是吐蕃第32代赞普,统一了西藏各部并使吐蕃发展到极盛。松赞干布还建成了圣城拉萨,并迁都于此。在此之前,吐蕃的根基地是在距泽当30公里处的琼结,吐蕃诸部在此驻留达800余年。传说第一任聂赤赞普是在公元前237年的某天从天而降的,落脚的地方恰好就是雅砻河谷源处的雅拉香波神山。俊美伟岸并且聪慧不凡的聂赤赞普在被雅砻地方的人问及从何而来时,以手指天作答,遂被当地人认为是天神之子,从而拥立他为王。藏语中〃聂〃意为脖子,〃赤〃意为宝座,因发现他的人是以脖子为座迎他而归,故得名。    
    文成公主入藏    
    公元七世纪初,中原地区经过数年的战争,李渊(唐高宗)、李世民(唐太宗)父子于618年以长安为都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大唐帝国,国势非常强盛,成为当时东亚地区文明的中心,对周边民族部落产生了强烈的影响,许多民族部落纷纷与唐朝修好,或称臣内附,或纳贡请封,促进了汉族与其它少数民族的交流。    
    而在这个时候,一代英主松赞干布也已称雄雪域高原,完成了对一些小国的兼并,定都逻娑(今西藏自治区拉萨),建立了统一的吐蕃王朝,并积极谋求与唐朝建立密切关系。从公元634年始,他两次派能言善辩,聪明机智的大相禄东赞出使长安,向唐皇求亲。公元641元,唐太宗终于同意了松赞干布和亲的请求,答应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他。于是文成公主在唐蕃专使及众侍从的陪同下,踏上了漫漫的唐蕃古道。有关禄东赞出使长安的传说,以及他运用聪明才智,勘破了唐皇设的一道道难题,终于为松赞干布娶回了美丽善良的文成公主的故事,在藏族民间故事中有许多记载。    
    松赞干布多年的夙愿得以实现,十分高兴,亲自率军远行至柏海(今青海玛多县境)迎候。在离黄河源头不太远的扎陵湖和鄂陵湖畔,松赞干布建起“柏海行馆”,一对异族夫妇便在这美丽的地方,度过了他们的洞房花烛夜。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至玉树(在今青海省)时,看到这里景色优美,气候宜人,而且长途跋涉,需要休息,两人便在一条山谷里住了一个月。文成公主闲暇时,拿出父皇送给她的谷物种子和菜籽与工匠一起向玉树人传授种植的方法和磨面、酿酒等技术。玉树人非常感激文成公主,当公主要离开继续向拉萨出发时,他们都依依不舍。当地的藏民还保留了她的帐房遗址,把她的足迹和相貌都刻在石头上,年年膜拜。公元710年,唐中宗时,唐室的又一名公主金城公主也远嫁藏王,路过这里时,为文成公主修了一座庙,赐名为“文成公主庙”。    
    文成公主安抵拉萨时,人们载歌载舞,欢腾雀跃,欢迎她的到来。    
    当时,唐朝佛教盛行,而藏地无佛。文成公主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她携带了佛塔、经书和佛像入蕃,决意建寺弘佛。她让山羊背土填卧塘,建成了“大昭寺”。大昭寺建成后,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亲自到庙门外栽插柳树,成为后世著名的“唐柳”。著名的“甥舅同盟碑”,也称“长庆会盟碑”就立在唐柳旁。现在大昭寺大殿正中供奉着的一尊释迦牟尼塑像,也是文成公主当年从长安请来的。大殿两侧的配殿内,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的塑像,十分精美生动。只是他们脸上因布施献金的人太多,而绽开了金皮疙瘩。    
    后来,文成公主又修建了小昭寺。从此,佛教慢慢开始在西藏流传。文成公主还对拉萨四周的山分别以妙莲、宝伞、右施海螺、金刚、胜利幢、宝瓶、金鱼等八宝命名,这些山名一直沿用到现在。    
    文成公主一方面弘传佛教,为藏民祈福消灾,同时,还拿出五谷种子及菜籽,教人们种植。玉米、土豆、蚕豆、油菜能够适应高原气候,生长良好。而小麦却不断变种,最后长成藏族人喜欢的青稞。文成公主还带来了车舆、马、骡、骆驼以及有关生产技术和医学著作,促进了吐蕃的社会进步。    
    松赞干布非常喜欢贤淑多才的文成公主,专门为公主修筑的布达拉宫,共有1000间宫室,富丽壮观。但后来毁于雷电、战火。经过十七世纪的两次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布达拉宫主楼13层,高117米,占地面积36万余平方米,气势磅礴。布达拉宫中保存有大量内容丰富的壁画,其中就有唐太宗五难吐蕃婚使噶尔禄东赞的故事,文成公主进藏一路遇到的艰难险阻,以及抵达拉萨时受到热烈欢迎的场面等。这些壁画构图精巧,人物栩栩如生,色彩鲜艳。布达拉宫的吐蕃遗址后面还有松赞干布当年修身静坐之室,四壁陈列着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禄东赞等的彩色塑像。    
    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后,中原与吐蕃之间关系极为友好,此后200多年间,很少有战事,使臣和商人频繁往来。松赞干布十分倾慕中原文化,他脱掉毡裘,改穿绢绮,并派吐蕃贵族子弟到长安国学读书。唐朝也不断派出各类工匠到吐蕃,传授各种技术。    
    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新君高宗李治继位后,遣使入蕃告哀,并授松赞干布“驸马都尉”,封他为“西海郡王”。松赞干布派专使往长安吊祭太宗,献金十五种供于昭陵(唐太宗墓),并上书唐高宗,表示对唐朝新君的祝贺和支持。唐高宗又晋封松赞干布为“王”,并刻了他的石像列在昭陵前,以示褒奖。    
    文成公主知书达礼,不避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这一切不仅被载入史册,也深深铭刻在汉藏人民心中。


第三部分 隋灭南朝第37节 唐律疏议,法律基石

    人类最初的法律脱胎于原始氏族规范。原始规范是氏族习惯,是简单的、非正式的,同原始社会的生产力低下的状况相适应。原始规范的实施主要依靠人们内心信念、习惯、氏族首领的威信,原始规范中没有权利义务之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而建立社会秩序,其调整范围也以血缘关系为界限。    
    古代法分奴隶制和封建制两种。公元前18世纪的《汉谟拉比法典》是奴隶制社会古巴比伦法的代表,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基本完整保留下来的最早的成文法典。中国古代奴隶制法大约出现在公元前21世纪至11世纪的夏商王朝,西方奴隶制法的主要代表是古希腊法(以实行民主政体的雅典和实行贵族政体的斯巴达为代表)和古罗马法(公元前449年的《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以原习惯法为基础制定的第一部成文法;公元前6世纪的《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反映简单商品经济关系的对后世影响重大的一部完备的奴隶制法律文献)。    
    中国最早进入封建社会。战国初期李悝的《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制法典。秦汉后历代都有统一的系统法典,唐律更以其体系严谨、内容详备、风格成熟成为封建制法的典范。欧洲封建社会地方习惯法、罗马法、教会法、城市商法以及国王的敕令多种法律并存。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各有侧重,但一般都经历了由分散的地方习惯法向全国统一的成文法的发展过程。    
    》    
    唐代的》(也叫》)是我国最完整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封建法典》是在总结秦汉以来历代封建统治者的司法经验基础上;根据唐王朝统治的需要而制定的。它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鼎盛时期的产物。》结构严谨;文字洗炼;体例规范;内容完备;是我国封建社会最有代表性的一部法典。    
    《唐律疏议》30卷,唐代长孙无忌等奉皇帝之命编撰。它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法典。《唐律疏议》实际上由两部分组成,即唐律的律文部分及长孙无忌等人对律文的疏释部分。因为文中疏释部分以“议曰”二字开头,所以被人们称为《唐律疏议》,或者《唐律疏义》。    
    唐代法典包括律、令、格、式四部分。其中律居首位,律即刑法典,是用于定罪的。“令”就是国家的制度和政令。    
    “格”就是对文武百官的职责范围的规定,用作考核官员的依据。“式”是尚书各部和诸寺、监、十六卫的工作章程。    
    唐高祖时就命裴寂等人在隋朝《开皇律》的基础上编制了《武德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