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陈立夫家事_2 >

第17节

陈立夫家事_2-第17节

小说: 陈立夫家事_2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立夫不仅不对别人发脾气,也不允许别人对自己发脾气。陈立夫常常在蒋介石的公馆里,见蒋对学生和部属大发脾气。于是,陈立夫不仅要求蒋介石不准对自己发脾气,还劝说蒋能学一学德国的兴登堡将军,兴登堡将军在一生中都没有发过脾气,兴登堡将军说:“发脾气是自己责备自己”、“要做到常自责,才是修身之道”。蒋介石听了之后,默默不语。陈立夫又对蒋介石说:“校长如果对我发大脾气,我第二天就辞职不干。”因此,在陈立夫任职的25年中,蒋始终没有对陈发过大脾气,陈立夫因此也很感激蒋介石。“怒伤肝”,中医上最讲求这一点,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不发脾气”很符合中医上的养生之道。    
    1。3记忆力强    
    陈立夫的记忆力是非常强的。小时候在私塾中读书时,陈立夫便记忆超群。例如,一本《孟子》,其他同学需要半个月才能背熟,陈立夫只需要三四天就差不多背熟了。私塾先生沈若臣认为陈立夫是一个好学生,常常带他去南门外,做买动物放生这样的游戏。因为记忆力强,陈立夫平时往往不带书包回家,在私塾中便把课本背的滚瓜烂熟。后来到上海进入南洋路矿学校中学部,陈立夫除了英文学得很迟,比不上其他同学,国文课则常在班中其他同学之上。其他功课如数、理、化,考试时也在其他同学之前,总分数总是名列全班第一,每一学期可以得到一张奖状。陈立夫之所以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一是由于他学习很努力,二则是由于他的记忆力强。陈立夫在四年中共获得八张奖状,他家的墙上贴满了奖状,其他人见了都赞美不已,夸奖陈立夫学业有成。    
    后来,陈立夫在北伐军总司令部担任机要科长,对前方拍来的军事电报,每日必须把回电发清之后,他才能休息,而且每晚必须干到十二点钟,才能睡觉。兵贵神速,陈立夫领导下的机要科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为协助加强记忆,陈立夫还发明了“五笔检字法”,按照五种不同的笔型,分成五五二十五类,将密码名称分成二十五类,一下子就可以找到,非常方便,也可以帮助记忆。后来国民党中央党部党员姓名的排列;就是按照陈立夫的“五笔检字法”排列的,要从五百万党员中去找一个党员,只需要一分钟的时间,就可以找到,比原来的老方法快多了。    
    陈立夫夫妇70岁生日时合影    
    2。后天的保养    
    晚年陈立夫,在撰写自己的人生回忆录《成败之鉴——陈立夫回忆录》时曾将自己的养生之道用诗歌的方式做了一个总结:养身在动,养心在静;饮食有节,起居有时;物熟始食,水沸始饮;多食果菜,少食肉类;头部宜冷,足部宜热;知足常乐,无求常安。对这些养身之道,陈立夫还做了一些解释与阐述。    
    


第五部分:先天的禀赋养身在动 养心在静

    2001年1月,陈立夫在与中国学者陈秀惠畅谈中国文化时,曾对自己有关养身在动的观点做了一个解释,他说:“古人说的‘户枢不蠹,流水不腐’,这是因为常动的关系。人体亦然。”因此,早在年轻时,陈立夫就非常注意锻炼身体,在自己的回忆录里,陈立夫也这样总结:我的健康良好,确是运动的功能。早年读中学时我就喜欢运动:举凡网球、篮球、游泳、足球、滑水、跳高、跳栏、赛跑等,我都参与活动,他如:形意拳、太极拳我也都打过。可以说各项运动,我都有浓厚兴趣。读大学时我也喜欢运动,主要还是为了锻炼体魄,我确认身体健康原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故有人邀我演讲时,如一时未特定题目,便作临时性的养生经验讲话,告诉大家如何运动。为了保持身体的健康,陈立夫对报纸杂志上有关介绍养生之道的文章也特别留心。    
    在美国居住期间,养鸡之余,陈立夫一次偶然在《华美日报》上读到一篇有关保健方面的文章,这是一个姓秦的中国妇女写的,她在报纸上说“内八段锦”有强身健体的功能,属于“中国功夫”中的一种。陈立夫读过这篇文章之后,觉得有一定的道理,于是专门到纽约拜访这位妇女。陈立夫见到她之后,得知她是东北人,她告诉陈立夫,她做过“内八段锦”八九个月之后,发现这种功夫有三大好处:    
    第一,她的胃口变得特别好;    
    第二,原来她的耳朵经常流黄水,做过“内八段锦”之后便痊愈了;    
    第三,从前她的腿上有红筋暴出,现在也不出现了。    
    秦太太口授的“内八段锦”动作要领如下:    
    (一)头部    
    1用两手盖住耳朵,再用食指和中指打击脑后一百下。    
    2用双手的食指和中指在两方太阳穴处摩擦一百下。    
    (二)眼部用两只手盖住双眼,左右移动一百下。    
    (三)耳部    
    1用双手盖住两个耳朵,开开关关一百次。    
    2用两手的食指按住两耳朵上下一百次。    
    3用食指插入耳孔里旋转一百次。    
    (四)鼻部用两个食指在鼻子两边上下摩擦一百次。    
    (五)胸部和腹部    
    1以右手转圈,在右胸部同时用左手转圈在腹部一百次。    
    2用左手转圈,在左胸部同时用右手转圈在腹部一百次。    
    (六)腰部用左右两手同时上下摩擦腰部共一百次。    
    (七)腿部和脚部    
    1用双手摩擦左右两大腿及小腿各一百次。    
    2用右手摩擦左脚心,以左手摩擦右脚心各一百次。    
    (八)睾丸部    
    1用两手摩擦睾丸两边一百次。    
    2用两手搓阴茎一百次。    
    陈立夫很快学会了这些动作,而且,自己又附加一项运动,就是起立、蹲下,上下做二十次。    
    自获知这项运动后,陈立夫觉得很适合自己。于是他“三十五年如一日,每早起床就做,一直持续不断。运动毕即大小便,然后淋浴。此运动最初是在床上做,自十二年前开始,我就利用淋浴时一并做,那就是水冲到哪一部位,就用手摩擦那一部位。淋浴与运动并做以来,我感到效果更佳;因为在淋浴时做此运动,必更能促进血液循环,此就是我所创见。回溯自做这项运动起,我的宿疾腰疼,已完全痊愈,摄护腺不心开刀而愈”陈立夫:《陈立夫回忆录——成败之鉴》,正中书局1994年版,第444页。    
    陈立夫自称不好政治,因为争权夺利,要采用各种卑鄙的手段,无所顾忌。陈立夫说,如果不是蒋介石强留他任职,那么他可能早已在中兴煤矿公司担任采矿工程师了。陈立夫认为,养心在静,静则主要在于淡泊明志,他自称确实不想在仕途中干,对于勾心斗角之争,非常讨厌。此外,陈立夫有一个特点,就是他的心思能够做到非常集中,对外界听而不闻。即使有人在他旁边大声喊叫,高谈阔论,他也可以做到不受影响,照样思考,冷静地写文章。例如,陈立夫从家中到孔孟学会上班期间,在路上要花费大约四五十分钟,他便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在车中批阅公文,外界车辆的嘈杂声丝毫干扰不了他。陶渊明曾有一句诗句:心远地自偏,对于陈立夫来说,他的淡泊与心静使他常常超然于俗世之外,也使他的身体健康不会因为心情的起伏而受到伤害。    
    台湾《财讯》杂志记者曾采访陈立夫,发现老人的视力很好,看书不必戴眼镜,在护士的扶持下,缓步行走,根本不像一个百岁老人。记者好奇地打探养身之道,陈立夫说:“我有一个原则是‘不迷’。吃东西是,打麻将、看电影也是。还有就是‘淡泊’。”    
    2。2饮食有节,起居有时    
    陈立夫年幼时,与中国其他家庭相比,略显富裕。二叔陈其美在上海起事做了沪军都督之后,陈家的家庭境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但是不久,由于陈其美反对袁世凯称帝,之后又遭到杀害,陈家的家庭境况每况愈下。陈立夫之所以能维持着学业而没有辍学,是因为他的三叔陈其采在银行工作,全力支持他的缘故。    
    古人说:“早起三天当一工。”在上海读书时,陈立夫每天很早起床,然后步行去学校,他不坐车。这样长期地早起步行,无疑对身体很有好处。70岁过后,陈立夫这样描述自己的健康生活:“我生活很有规律,早晨五时三十分起床,晚间通常九时三十分入睡,有八小时睡眠。起床后排便、淋浴、运动、洗脸等约占一小时(运动三十五分钟),至六时三十分就一切完毕。然后用早膳,早膳后开始散步五百步,庭院中花木很多,空气清鲜,漫步其间,颇心怡情悦目之效。每天晚饭后看电视,在家都是六时三十分进晚膳,然后边吃边看电视新闻和其他节目;但在插播广告时,我便利用此间隙在屋中散步:自客厅、厨房、卧室,来往踱著步子,合共约五百步。”陈立夫:《陈立夫回忆录——成败之鉴》,正中书局1994年版,第444页。    
    


第五部分:先天的禀赋多食果菜 少食肉类

    陈立夫的父亲陈其业这一代,兄弟之间的关系友善,一直没有分家,加上上几代人又都做过生意,家里常有一定的积蓄,所以家庭生活在当地还是不错的,一日三餐饭食未曾发愁。陈立夫的祖母信佛;讲求吃素,家中每天买菜的花费大概是0。3元左右。一般是两荤两素,家里妇女吃素的多,这样的饭食自然也适合养生之道。陈立夫对饭食不挑剔,对任何食物都无所谓。其实,这样的饭食结构正合乎养生之道。由于陈立夫在家里受到宠爱,当饭里有鱼头、鸡头、鸭头这样的肉类时,大家一定让他独吃,而且她们还说,让立夫吃了,书会念得好,能考第一。陈立夫只好说声谢谢,但是素菜吃得还是很多。    
    对于饮食,陈立夫认为应当以素食为主:“我的饮食很清淡,喜吃青菜豆腐,油腻肉类较少;我的胆囊切除后,更不能吃太油腻的东西。我有一点糖尿病,吃东西稍不留意,血糖就升至一百七八十度;一百二十较理想,过二百便须注射因素林。”陈立夫不仅以素食为主,还根据素食的一些特性自制了一个治疗心肌阻塞症的药方:    
    (一)用大白芹菜(降血压通血管)半颗,切成小块,用打果机打烂。    
    (二)加黑木耳(美国认为可使血小板不凝结)浸水后,一饭碗之量,加入打果机内打烂。    
    (三)加冬菇(日本的一个研究所认为冬菇是血管的清道夫)浸水后去蒂,一饭碗之量,加入打果机内打烂。    
    (四)加山楂粉(中国认为可平血压、通血管)二两和水若干,用打果机打烂成薄浆。    
    (五)加丹参粉(中国大陆治心肌阻塞的有效药)二两和黄耆粉二两,在打果机中加水,打烂成薄浆。    
    (六)加黄耆粉(中国大陆治心肌阻塞的有效药)二两和水若干,用打果机打烂成薄浆。    
    (七)将这薄浆倒在锅中煮滚后,倒在瓶中,放进冰箱里,分五六天与燕窝一块儿在早饭前煮着吃。    
    这是陈立夫自己的发明,使心脏不至于发生阻塞,他服六年之久。有朋友按照这个药方服过之后,认为确实有效果。当然,不吃油腻并不意味着绝对不碰荤腥,相反,陈立夫还有一个特殊的爱好——吃动物的脑子。    
    我自小即有一偏好,总喜欢吃鸡、鸭、猪等的脑子,但不多吃,差不多两星期至一个月吃一次,也许有人不相信,比方到现在,我的视力仍甚佳,我觉得这和我喜欢吃小银鱼有关系,我用小银鱼炒蛋,每次总有一二百条吧。在旧时传说中,认为吃什么补什么,如果属实,那么我吃下一二百条小鱼,即有三四百双眼睛的营养,长期下来,便足以使我的视力保持良好,不能说没有道理。    
    我有一个理由很科学,即人的体内不是像农业社会的,而是像工业社会的,它自己能制造其所需要的原料,也就是说吃下什么东西,将经过消化系统供应人体内所需该类东西的部分,使之化合制造,不一定要吃什么补什么,只是到了老年时才需要,有如人在年富力强时,体内有似自己种棉,纺纱,织布,自制衣服穿戴,但年纪老了,已无此能力自力更生,即应花钱买件现成衣服以供内需,如吃鸡、鸭、猪脑。藉以补脑者就是此道理。    
    但这类补品因含胆固醇太高,实不宜多吃,要能恰到好处,即能供其所需分量,便不致有害了。比如我有时买一个猪心吃,通常一月吃一次,再加以隔一二个月吃个猪脑,自应无问题。因为我检查身体的报告中,我的胆固醇只有一百八十,自然可以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