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妖仙-第1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小子脸一歪,给了他个少见多怪的眼神,随后煞有介事的说道:“你以为这是哪?岚门呐,世俗武道的巅峰,就在这儿啦,起先那些个道姑还不愿意,楚川北一伸手,整整十枚聚气丹!那个不愿意?他要是看上了我,我也愿意!”
夭绕一口饭没吃进去,呛道:“你小子怎么这般恶心?!”
那弟子嘿嘿一笑,道:“那些道姑一个月才五枚聚气丹,境界通伐初期,大部分虹门上来的,基本都在这儿做饭,毕竟两千来人,需要的帮手可不少,十枚聚气丹可是外门弟子一个月的供奉,被搞两次顶几个月的了。”
陈天一愣,心中大骂不是玩意儿。
夭绕半天没有食欲,在桌子上杵着胳膊,问道:“这事儿没人管?”
“谁管哪?食府这里一千来个道姑,培养菜园子的一千个,做杂物的一千,有不少都上了床,自从半年前楚川北来到岚门,食府这边儿被他上的,没有十个也有八个了,你不说,我不说,长老们才懒得管这屁大点儿的事。”
陈天打趣道:“估计那人不敢弄岚门女弟子。”
“谁说的?!”那小子歪眉瞪眼,很是享受几位新蛋子挫败的模样。
“莫非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当然是了。”
夭绕抬眼扫着食府厅堂,熙熙攘攘,热热闹闹,少说有千百人,饭菜味儿浓郁,不由抹了抹鼻子,待得几人吃完,没兴趣再听下去,起身一行人就往外走。
陈天意犹未尽,扭头问他:“那人叫啥?”
“楚川北,擂台一哥!”
(本章完)
………………………………
第17章 事出事终
通天峰,长门苍煌殿。
落霞峰首座于沧海身着一身墨玉道袍,立于殿前。他的身后随着一位窈窕女子,斗笠,黑纱。三峰百位关门弟子,几乎所有人都能认出她的身份。她便是于真人的得意门生,真气玄关九境几近突破甄武大道的封影芸。
飞鹤峰首座何震离何真人身着青玉道袍,站在殿前,背对于真人负手而立,他的身旁站着一位低眉顺眼的男子,早没了那一副翩翩公子的模样。
殿前仅此四人,皆是默然不语。
片刻,殿内走出一行须发皆白的长门长老,长门千傲松是此今掌管灵岚宗大小事务得到执事长老,千长老真气武境深不可测,此时见到殿前四人,轻声咳嗽。
于真人带着封影芸率先拱手行礼,何真人闻声转过身来,带着顾棠进入殿内,复次行礼。
“于真人此番前来长门,可有何事?”
余沧海冷哼一声,道:“此前丹鼎阁怀疑老夫窝藏玄丹一事,有了眉目。”
几大长老闻言,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千长老伸手示意,于真人落于侧座,封影云紧随其后站立。
“何真人,且坐。”千长老淡淡道。
何震离这才坐下。
千长老微微颔首,温言问道:“于真人不妨详细说来。”
余沧海瞥了眼何震离,道:“那日芸儿回来,几位长老也问得清楚,玄丹本是被追缴而回,却遭受妖兽偷袭,百位外门弟子死伤惨重,随后醒来,玄丹就不翼而飞,我这位弟子回忆,那日她精神恍惚,却并未昏迷,倒在地上依稀看到一个人影,从她的行李中盗走了玄丹!”
千长老等人闻言惊讶,问道:“你这位弟子?”
“芸儿,你且说说。”
“是。”封影芸走出来,对几位长老躯身施礼,解释道:“当日弟子所见,确实为师父所说。”
千长老一听,脸色一沉,疑惑问道:“既是如此,那日你为何不将此事提起?反倒声称是自己弄丢?”
封印芸黑纱下的面容看不出什么表情,多数长老都知道原因,并未在意礼数。
“皆因为弟子心中还未确定是何人所盗,还请长老恕弟子多此一事,此下弟子已然查清是何人盗走玄丹。”
千长老闻言一愣,想这女弟子竟有如此心机,不由开口问道:“所谓何人?”
封印芸抬起头来,平静道:“是飞鹤峰内门弟子,顾棠。”
何震离还没有说话,站在一边儿的顾棠似是早就准备好了说辞,突然喊道:“封师姐,你无凭无据,可不要冤枉在下!”
何真人皱了皱眉,看了眼顾棠。
顾棠随即退回身后。
千长老更是皱紧眉头,问道:“何真人,且让你那位弟子近前说话。”
何震离坐在椅子上不动如山,片刻略微点头。
顾棠见状走出,对几位长老拱手行礼。
“封影芸。”
“弟子在。”
“你且说,为何认定所盗玄丹之人是顾棠。”
封影芸道:“弟子一开始并不确定,所怀疑之人有两位,后来请专修天机气脉的孙长老前去虹门一看,先是去了那人的住处查探,后来又去了道衍场,发现此人并无任何异样,根本不可能盗走灵气四溢的玄丹。”
“那人是谁?”
“依掌簿姓字,名为夭绕,此今已是岚门弟子。”
千长老没有说话。
“所以师姐就认定是我?”
封影芸并未看向顾棠,只是点头。
“呵呵,师姐,你别忘了,我当时可是晕过去了,如何有本事从你身上盗走玄丹?”
顾棠还未等封影芸说话,又道:“再说,当时唯一清醒的只有你,你怎么说都行,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封影芸淡淡道:“你怎么知道只有我一人清醒?”
顾棠心中一惊,忙道:“是在下猜测,来前你便指定是我,我当然这么认为。”
千长老看了看顾棠。
封印芸道:“即是如此,你是打定主意不承认了?”
顾棠沉声道:“本就不是我做的,如何承认?”
封印芸道:“好,那为何我去请孙长老时,你却知道了消息?你若心里没有鬼,为何非要随我前去?”
“我自是在关心玄丹下落!”
“好,不说你哪来的好心,但对我下药,可是你的主意?”
“你,你信口胡说!”
封影芸冷声道:“当日所带外门弟子,如何拥有飞鹤峰的五行复气散?”
何震离闻言一惊,脸色阴沉的看向顾棠。
千长老走上前来,封影芸伸出手臂,上面仍有一道暗绿色的印痕。
“哼,何真人,你教的好徒弟!”千傲松冷冷道。
何震离的脸色青红不接,怒道:“你这个孽畜,亏我还相信你。”
“来人,将顾棠丢去屠灵璧!”千长老沉声喝道。
片刻,殿内冲进数十位长门弟子,将顾棠拖出殿外。
“不可能,你不可能察觉出无色无味的五行复气散!师父救我,她在撒谎,当时还有一个人,一定是他,我看到他将兽潮逼退,当时封影芸也看到了。”
何震离听了这话,心中已全然知晓,五行复气散只有他自己知晓气色状相,顾棠如何知晓?果然是这小子干的,怪不得回来一趟,竟是突然提升了整整一重真气武境。
何震离看都不带看顾棠一眼,起身上前,颔首沉声道:“恕老夫教徒无方。”
千长老摆摆手,叹道:“量你也不会傻到为了区区一个玄丹做此事。”
于真人起身挥袖,带着封影芸向殿外走去,淡淡道:“即是真相大白,老夫便离去了。”
千长老道:“于真人请留步。”
“还有何事?”
“你教的这位徒弟,当真是聪慧伶俐啊!”千长老笑着赞赏道。
“承蒙千长老夸奖!”
待得何震离一直拉着脸离去,千傲松终于沉声吩咐道:“那个叫夭绕的小子,现在是岚门弟子?”
掌管弟子的执事长老名叫介一风,他回道:“确有此人!”
“竟是能逼退妖兽,看来并不简单,严密盯紧此人!”
“是。”
(本章完)
………………………………
第18章 新知故人
夭绕与几位哥们进了道场院门,四处一逛,发现岚门道院的讲法道场众多,眼花缭乱,但规模都不大,几人商量一番,依着所修功法和招法的不同,便分道扬镳了,最后离开的是陈天,他问道:“聚气丹的事儿?”
夭绕摆摆手,道:“你掌握了方法,你就去安排。”
“可这毕竟是你研究出来的。”
夭绕笑问道:“怎么?我是老大不成?”
陈天‘嘿’了一声。
“行啦,你以为只有我能炼出聚气丹?那些长老都是吃干饭的?不过是顺坡下驴罢了,便是日后我们不炼,聚气丹都会多起来,修道一途,各凭造化,别对我马首之瞻。”
陈天道:“也不全是这意思,我是说这秘方需不需要分给哥几个儿。”
夭绕道:“你想给就给呗,我日后用不着炼这玩意儿了,太费心神。”
“那你要干嘛?”
“这几天去擂台晃悠几圈儿,看看别人打架,何况赢上两场,聚气丹不就有了?”
陈天打了个响指,转身离去,笑着喊道:“行,感觉真的要分道扬镳了。”
夭绕没做理会,继续往前走。
天涯无故,只为故人。
此时将近晌午,夭绕一路兜兜转转,发现道场并非露天,而在室内,旋即望了望不同的道场分类,大概看去,似是每一个道场所讲功法都不一样,不由拐进了长廊,经过一个道场门口时,辗转回望,立在外面听了一会儿,这才明白过来,原来里面的长老只讲总纲,随即就换一门功法再讲,倒是让他犹豫起来,本来还想寻到一本与《沧海饮浪》差不多的功法听上一两天,看来这个打算倒是落空了。走在长廊里的男女弟子颇多,往来穿梭倒是安静,道路二丈许宽,打量一番,算是青石玉砌,雕梁画柱,夭绕望着上面巧夺天工的辞画,一时入了神。
待得他回过神来,忽然一阵香风袭来,夭绕注目望去,发现是一位身穿道袍的女子,不由皱眉,先前一路走来,发现就属他们这几个新来的才穿岚门道袍,稍想一会儿,便站起身来追了过去。
“姑娘!”
那道倩影闻声止步,转过身来,看见夭绕长得着实诡异别扭,不由月眉轻皱,问道:“你叫我姑娘?”
夭绕见她转过身来的容颜,气质如姣好青娥,脸蛋儿如白皙美玉,心中打完了分数,追上跟前问道:“莫非我称呼错了?”
女子闻言轻轻摇头,转而问道:“你有什么事么?”
夭绕道:“我想问问有没有详细讲解气脉功法的道场。”
女子见他穿着岚门道袍,心中明白过来,原来这是个新来的弟子,随即回道:“有啊,怎么,你要去听?”
夭绕点了点头,道:“还望姑娘给我指个路。”
女子往前走去,道:“你跟我来。”
夭绕抬脚跟着,说道:“不劳姑娘移步,道场并不大,知会一声就行了。”
女子没再看他,回道:“我知道,只是我也要去那里。”
夭绕随在她的身后,一直闻着香风,如青叶芙蓉,幽香淡雅,倒是凝神静气,不由心中赞赏一句好品味。
夭绕恍然大悟道:“即是如此,那就随着姑娘了。”
女子走了半天,虽然知道他在后面跟着,但总有股莫名的别扭,不由道:“你走在我旁边。”
夭绕与她并肩而行,寻了个话题,问道:“姑娘来到岚门多久了?”
女子一听微微皱眉,并未回答。
拐过三道门,穿过一池塘,一路上遇到的弟子都会对她略微颔首行礼,夭绕四下观望,欣赏着院中风景,池中水三三两两开着不合时节的荷花,雨露珍藏,晶莹剔透,几座小假山零零散散,摆放位置奇特,侧目低眉倒是觉得另有乾坤,想来这庄严肃穆的讲法道场,也有那么一股恬淡闲适的意境,夭绕一时来了兴致,背着手嘴角一直噙着淡淡的笑意。
不过在一些经过的弟子看来,这小子有些得意忘形了!
一路七拐八拐,终于来到一处道场,见多了外面殿宇的恢弘大气,才觉得室内的门牌低的有些过分,夭绕不算七尺男儿,倒也有六尺高,这在修道人中属于中等偏上,可评为身材挺拔,即便不觉得能撞上门头儿,也下意识的矮了身子,待得进去了道场,才发现另有洞天,地面四墙白玉铺就,阶梯成斜坡,一排排依次叠了近三丈高,座位席地蒲团,间隔一丈,大概望去,能坐个百十来人。
而另夭绕略微讶异的,便是道场里仅有几位弟子,与方才经过那些人满为患的道场想比,着实少得可怜,夭绕随便挑了个座位,扫了一眼就数得过来,才寥寥八个弟子,加上自己也凑不到十个
他为何这般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