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禹王擒龙记 >

第125节

禹王擒龙记-第125节

小说: 禹王擒龙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伯这样的,人们所谓的大官,就更应该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官是干什么的?就是为老百姓办事,为老百姓谋福祉的。因为虞舜陛下赐封我的官职是为老百姓办事的,不是向老百姓索取什么的。所以,我们不能要老百姓任何一点点东西。老百姓送礼物,是尊敬我们,是对我们做的事情的一种肯定。要和老百姓心连心,就只能够领老百姓的心意,不能够领礼物。如果领了礼物,就是把自己看成是比老百姓优越的官了,那就是高高负载上。在无形之中就拔高了自己的身份。如果我们继续下去,就会拔得越来越高。那时候,我们在高处就真的远离了老百姓。我们就听不见老百姓的呼声,瞧不见老百姓的疾苦了。我们就真正的脱离了老百姓。那时候,老百姓把大官当作神来祭拜,我们就没有生命了。所以,我们要把自己这个官的尺度把握好,就是为老百姓办实事。那样,老百姓就拥护你;相反,老百姓就要诅咒你,憎恨你。他们虽然不敢公开诅咒你,但得不到老百姓的爱戴。自己那个官当起来就没有什么意义了。还有的官阳奉阴违,有的官商勾结,有的成为一方豪强,有的把自己的意志当成法律,凡此种种,不胜枚举的官,老百姓都恨之入骨的。特别要注意的就是在某大官身边办事的人,要更加严于律己。我估计往往大官身边的人,借着大官的牌子,狐假虎威,装腔作势,谋取私利,坏事做尽。甚至于去老百姓那里,绞尽脑汁,贪贿受贿。骑在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巧取豪夺,害的老百姓家破人亡。当然,老百姓敢怒不敢言,在暗地里怨声载道。但不论什么人做坏事,也有恶贯满盈的时候。因为人们常说‘人在做,天在看’是不无道理的。所以,无论是官还是在官身边工作的人,都应该严于律己,克己奉公,才不会被老百姓所恨之入骨。你小子跟着我治水几年了,美好的情操怎么就没有一点提高?小子,还是老老实实治水吧!免得在有功之日,还成了老百姓面前的罪人。”文命借着大家喘息的机会,严肃地说出了自己当官的主张和意念,也狠狠地教训了自己的手下人。

    “老舅教训的是。庚辰记住了。”庚辰听了文命的述说,心悦诚服了。

    “夏禹伯教训的好啊!我们当永远牢记您的教导,为老百姓办事,不向老百姓索取什么。”童律、狂章、黄龙都先后说道,认为只有为老百姓办实事才是正确的。

    大家又休息了一阵子,文命说道:“我们下一步就去钩般地区治水。现在就行动吧!”

    “好,我们听夏禹伯的计划。”童律等人答应着就和文命一起向钩般地区前进了。

    文命带领童律、狂章、庚辰、黄龙一路上饥餐渴饮,风驰电掣地赶路,这天终于到了钩般地区。各人看着钩般地区仍然是洪水滔天,老百姓居住的地方已经是寥寥无几。文命看着一望无际的洪水感叹起来:“唉!这里的洪水也让人烦恼啊!不知道情况怎么样?”

    “老舅,我在钩般地区设计开挖的河道,不知道行不行?你们看看吧!”庚辰说着,就拿出了一块不太大的土布,选择了一个比较宽敞的地方铺开了。

    文命等人都集中精力审视着设计了开挖河道的土布。庚辰一会儿又解释几句。他认为大家才能够看的更加明白。各人看了一阵,文命就说道:“庚辰,你在实地去看过吗?”

    “我就是去看了以后,又向当地人了解了基本情况以后才制定了开挖的河道。”庚辰说。

    “好,这样子就不错。各人都要记住,在制定什么的时候,一定要联系实际。我们不能够想当然,凭空想象地整。脱离实际的东西,永远要出现错误。”文命认认真真地说。

    “我们记住夏禹伯的话了。夏禹伯,下一步我们怎么办?”童律说道。

    “下一步,我和黄龙再找到当地有经验的老百姓证实一下钩般地区的地理情况。再肯定开挖的河道。童律、狂章、庚辰就去动员老百姓协助我们开挖河道。你们去动员老百姓的时候,一定要把治水的意义讲透彻,不能强行老百姓协助开挖河道。”文命正儿八经地安排。

    “好,我们立刻就开始行动。”庚辰答应着,就和童律、狂章分头去了。

    文命和黄龙走了一阵,在一个叫“烂龙坡”的地方遇到了好多老百姓。文命在一个年轻人面前问道:“兄弟,我们是来钩般地区治水的。请问你尊姓大名?了解钩般地区的地理情况吗?如果知道,就麻烦兄弟介绍一下,或者带领我们去实地看看,可以吗?”

    “咹?你们是治水的人啊?”年轻人看看文命和黄龙,觉得两人威风凛凛的,一下子高兴了。他赶忙自我介绍着,“我叫苏伊仁。钩般地区的地理情况应该说不禁清楚。我用不着在这里介绍。我带领你们俩去实地看看,然后再解释一下,怎么样?”

    “好!我先谢谢苏伊仁小伙子了。”文命马上与苏伊仁握手,乐呵呵地致谢了。

    在文命和苏伊仁说话的时候,周围就围了不少老百姓。苏伊仁马上就在屋里搬来两个大石头,笑着说:“两位大人,我们这些年被洪水整的越来越穷困,只有将就休息一下了。”

    “谢谢您!”文命致谢以后,没有坐下,就向周围的老百姓说道,“我就是虞舜陛下任命治水的姒文命。并且有一个官衔叫夏禹伯。我们治水已经好几年,治好洪水的地方也有好几处了。今天我们来到钩般地区治水,请各位父老乡亲不断地赐教。好的建议我们会积极地采纳。我们的共同目的就是把钩般地区的洪水治理好。以后您们就叫我文命吧。我身边这位叫黄龙,是我治水的助手。我治水的助手还有几个,他们去动员老百姓协助我们治水去了。我诚恳地希望钩般地区的老百姓积极地协助文命开挖河道,把大洪水疏导进入大江啊!”

    “哇!您就是夏禹伯?是治水的高手啊!您的事迹早就如雷贯耳了。我们钩般地区的老百姓真的有幸,能够见到治水有方的夏禹伯。”小伙子苏伊仁惊讶地看着身材魁梧的文命,激动的叫起来以后,发自肺腑地表达着心里的敬意。

    “好,有夏禹伯带领我们治水。我们钩般地区的田地家园,重见天日的时候就为期不远了!夏禹伯,您需要什么,我们老百姓竭尽全力支持。”苏伊仁的老婆乐不可支了。

    其他的老百姓也七嘴八舌地积极地支持起来。各人表示愿意竭尽所能,支持夏禹伯的治水事业。文命被大家的热情感动了,他激动地说:“文命谢谢钩般地区的父老乡亲们!”

    大家又高高兴兴地吹了一些治水方面的壳子,苏伊仁的老婆就端出来一砵砵指头大的巼洋芋。在热情之中有些惭愧地说:“夏禹伯和黄龙大人,我们这些年的确没有什么好收成。您们本来是贵客,应该好好地招待。但我们拿不出什么好东西。请吃几个小洋芋吧!”

    “谢谢您们!您们如此穷困,都是大洪水惹的祸。文命受命治水好几年了,今天才到了钩般地区。文命是罪莫大焉啊!”文命致谢以后,就和黄龙拿着巼洋芋一边学着主人的样子撕掉洋芋皮,一边吃起来。吃的津津有味的样子,让人感慨万千。

    “夏禹伯,您这样和老百姓同甘共苦,让人佩服啊!”苏伊仁心里既苦涩又觉得欣慰了。

    “请大家都来吃几个巼洋芋,吃一个热闹的气氛吧!”文命吃了两三个,看见周围的老百姓眼碌碌的。心里有些不自在了,就向主人家说道。

    “好啊!大家一起吃个热闹吧!各位父老乡亲就自己动手,不要客气。”苏伊仁马上热情地招呼周围的老百姓。但老百姓清楚苏伊仁家里也不富裕。那些小洋芋已经的全部家底了。招待夏禹伯可能都是苏伊仁尽一份地主之谊。所以,大家那里敢随便拿洋芋吃?

    “来,来,来!洋芋虽然少了一些,大家吃个热闹啊!以后夏禹伯带领我们把洪水治理好了,田地家园美好了,我们的日子就好过了。”苏伊仁的老婆见大家迟迟的不动手,就给每个人手里塞洋芋了。那场面把周围的老百姓几乎感动的流泪了。

    “唉,我们把洋芋给人家吃了。以后苏伊仁一家子的生活怎么办啊!”有人感叹起来。

    文命和黄龙当然听见了人们的感叹。文命心里立刻就知道了,于是,他大声说:“父老乡亲们,我知道你们的生活非常艰苦。为了解决大家生活的燃眉之急。我将派人去京城,向虞舜陛下说明情况。给大家解决一些粮食,以解目前的苦境。我估计就是后天吧!”

    “夏禹伯,您说的是真的啊?那样子我们就感激不尽了。”苏伊仁握住夏禹伯的手惊愕了。心里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周围的老百姓都窃窃私语起来,不知道怎么感激夏禹伯了。

    文命在钩般地区和苏伊仁以及有经验的老百姓,勘察了钩般地区的地理情况。转眼之间就到了第三天早晨。那些老百姓当然把夏禹伯的话牢牢地记住了。所以,大家一大早就赶到了苏伊仁的院子跟前。大家看着堆积如山的粮食口袋,都欢呼雀跃了。特别是那个苏伊仁两口子到了龙门外面,看见山坡上堆的粮食就惊讶了:“哇!这么多粮食啊?夏禹伯,我怎么连一点点行动都不知道?”

    “我怎么去打搅你?我派人去虞舜陛下那里说了。就在近的地方就把粮食运来了。对了,小伙子认得钩般地区的老百姓,就带头给大家发放粮食吧!”文命说道。原来,文命向老百姓说了以后,为了不泄漏九天玄女娘娘赐给的宝物,就在半夜以后,把粮食准备齐全了。

    苏伊仁和黄龙发放着粮食。老百姓越聚越多,文命就在高地方大声说:“父老乡亲们,虞舜陛下知道老百姓的日子过的苦。所以很快就派人把粮食运来了。我们有了粮食以后,希望大家明天就带上开挖河道的工具,一早就在这个地方聚齐。你们看好不好?”

    “好!好!好。。。。。。”老百姓几乎异口同声的呼喊起来,场面非常的激动人心。

    “文命先谢谢父老乡亲们的大力支持啦!”文命激动了,拱着双手,表示谢意。

    第二天,一大早,文命和黄龙吃了干馍馍以后,就收拾好,迎接着到了的老百姓。天亮以后,老百姓几乎都来了。文命就宣布:“父老乡亲们,请大家一定要按照施工人员的指点开挖河道。在劳动过程中,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注意劳逸结合。现在就出发吧!”

    在文命简单的宣布以后,几个助手就带领老百姓去了各自的工地。文命和黄龙就在一个叫“李家包”的地方开挖河道。到了快要中午的时候,整个钩般河道的劳动场面就干的热火朝天的了。新河道在飞快的形成。好些天以后,人们都开挖河道,整的一帆风顺的。这时候,文命和黄龙正在休息。文命喝了一阵开水,向黄龙说道:“兄弟,你觉得开挖钩般河道这些天是不是过于一帆风顺了?我们不能够放松自己的警惕性啊!”

    “就是,我也认为太一帆风顺了。未必然蛟龙他们就真的良心发现,不与我们开挖河道,疏导洪水作对了?”黄龙回味着这些天开挖河道的情况,似乎也有些不解。

    “我看你去狂章、童律、庚辰各处,提醒一下子。特别是注意老百姓是生命安全。你快去快回,在路上你也要高度警惕啊!”夏禹伯叮嘱以后,黄龙就飞马而去了。

    文命的提醒,又过了两天。当时整个钩般河道正在热火朝天的开挖河道。突然在大好的晴天的情况下,悉悉索索地落下了雨滴。那些雨滴一落在人们的身上,就奇痒无比。整个钩般河道里面的老百姓几乎都遭到了雨滴。特别是那些脱了衣服开挖河道的人,被雨滴上以后,就开始搔痒。转眼之间,整个河道的老百姓都在搔痒痒。更加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搔痒以后的地方就开始破皮,接着就发炎,流浓流血了,就像人们常说的脓疱疮一样。没有半天,整个河道的老百姓都叫苦连天了。文命被突如其来的怪症惊呆了。他也深受其害,不断地搔痒以后,就流浓流血的。疮口处越来越痒,当然就越去搔痒,越搔痒的地方,流浓流血就越严重。开挖河道的工作没有多久就瘫痪了。甚至于有些人疼痛的叫唤起来:“唉哟!我的身上痒得很啊!疮口也越来越疼痛啊。。。。。。”

    “夏禹伯,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事情发生?”黄龙痒的两只手不断地搔痒。从头到脚都在流浓流血。把他疼痛的龇牙咧嘴的,就痛苦地询问起来。

    “我还是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啊!这下子把老百姓害苦了。”文命焦急不堪地埋汰起来。

    “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