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禹王擒龙记 >

第10节

禹王擒龙记-第10节

小说: 禹王擒龙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知道凿开龙关山,的确困难重重。但是,你们看到眼前这些波涛汹涌的洪水肆虐,让老百姓怎么生存?我们不能才开始治水,就被困难吓倒啊!”文命语重心长地说。

    “我们是应该不怕困难,但是,凿开连绵不断的龙关山脉,把洪水疏导进入黄河的确困难不少啊!我们是不是从别的地方开凿?”童律不想让文命看出大家怕困难,就委婉地说。

    “好吧!我们在各处看看,选择最能够把洪水疏导进入黄河的地方。”文命望着连绵不断的山峰,心情非常沉重,但又看着挣扎在洪水中的老百姓,心里的滋味就更加不好受了。

    “夏禹伯,我们可以进行分工。因为我们已经决定要把这里的洪水疏导入黄河。我们就一边查看地形,找到最佳疏导洪水的地方,一边去人发动老百姓。我估计,老百姓听说我们来疏导洪水。他们一定非常高兴,那样就人多力量大了。”童律看着各处稀稀落落的人们说道。

    “好,你这个办法好!你就去发动老百姓,请他们到这里来。我和庚辰去周围请教一些老人,希望他们把当地的地理情况告诉我们,然后,我们就好作出具体的决策。狂章就暂时把我们的东西看守一下。”文命当机立断地做出了决定,而且马上开始行动起来。

    “我们的行礼可以随身携带。我就和童律一起去发动老百姓吧!”狂章赶紧请求起来。

    文命想了想,就点头说道:“好吧!你们两人一定要给老百姓说清楚疏导洪水的事情。千万不能够态度不好,做的高高在上的样子。更不能强迫老百姓来,要本着自愿的原则。”

    “好,我们记住了。”童律和狂章几乎同时答应以后就分头行动了。

    文命和庚辰拉着马,驮着行礼,沿着连绵不断的山峰走着,观察着各处山与山之间的情况。以为可以找到一处比较低矮的沟壑,就可以把洪水疏导出去。但是,二人走了好久,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低矮之处。庚辰大失所望地说:“唉,这个龙关山怎么就没有低矮的壕沟?”

    “叹息什么?我们再找找吧!”文命看着各处高大的山峰,不但没有低矮的地方,而且各个山峰都基本上是光秃秃的岩石。心里虽然大失所望,但没有一点泄气的意思。

    文命和庚辰又走了好久,才在东边的高大山顶上遇到了一些老百姓。他看着每个老百姓脸上的忧郁神情,就强装笑颜地问道:“各位乡亲父老,大洪水把大家害苦了。我们能够想办法把聚集在这里的大洪水疏导入黄河就对了。”

    “你们是一些什么人?你刚才说把大洪水疏导入黄河,是什么意思?”一个老人问道。

    “我们是舜帝陛下委任来治理大洪水的。这个人就是负责治水的夏禹伯。我叫庚辰,是夏禹伯治水的助手。把大洪水疏导入黄河,就是文命现在治水的新观念。具体一点说,就是把龙关山的某一个低矮的地方挖开一个大口子,洪水就流走了。我们的目的就是希望将大洪水流入远处的黄河。我们已经找了好久低矮的地方,都没有找到。不知道你们这些当地的人,知不知道那个地方有低矮之处。请你们说一下可以吗?”庚辰急忙解释起来。

    “哟,小伙子,你不是开玩笑吧?往天都是鲧在治水。他利用‘水来土掩’的办法,已经是合情合理的。你们现在又要把洪水疏导入黄河。你知道黄河离这里有好远吗?再说你们疏导洪水的办法能够行吗?”刚才那个老人立刻惊异起来,而且越来越狐疑。

    “乡亲们,水来土掩的办法的确有些正确。但在治理洪水这个方面,就不适用了。所以,鲧治理洪水九年多,把神州各处的洪水堵住,就造成了洪水在各处越聚越多,洪水决堤的危险越来越加剧。最后致使洪水决堤以后,给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所以,鲧已经被舜帝处以极刑了。我就是鲧的儿子文命,现在又被舜帝陛下任命为夏禹伯,接着治水。我治水的办法与我父亲是相反的。我采用的办法是把洪水疏导入江河湖海。使洪水有了归宿,我认为就不会兴风作浪了。老百姓的田地,房屋,生命财产就可能安全了。这里一望无际的洪水,老百姓深受其害,我决定应该把洪水疏导入几十里路以外的黄河去。你们想,洪水被疏导入黄河以后,这里的田地不是就可以耕作了?老百姓恢复了生产,生活不是就有了作落了?不过,要把洪水疏导入黄河,就要把龙关山的山峰凿开。这么高大坚硬的龙关山,凿开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们想找一处低矮,又便于挖掘的地方,困难当然就少一些。我们真诚地希望老百姓出谋划策,找到疏导洪水的最好的办法。请大家赐教吧!”文命笑眯眯地说。

    “哟,你鲧的儿子。鲧是唐尧有名的大臣了,治水九年多,都没有治理好洪水。难道你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能够把洪水以疏导的办法治理好?你是不是有点异想天开啊?你那个疏导洪水的办法是你想当然的,还是有人给你出的馊主意?”一个黑大汉奚落起来。

    “我是汇聚了许多人的经验,才得出了治理洪水用疏导的办法。我们并且在小地方验证了疏导洪水的办法是正确的。我真的没有异想天开。”文命向大家解释着。

    “呵呵呵。。。。。。”一个刺猬胡茬的人冷笑着,又说道,“小子,你简直是井底之蛙。你以为在你所谓的小地方实验一下你那个疏导的办法就可以自以为是啦?你难道没有看见这里的洪水是一望无际的吗?再说龙关山高大坚固,是随便可以凿开的吗?”

    “哼!你怎么说话的?他虽然年轻,但已经被舜帝陛下封为夏禹伯,就是朝廷命官了。你一口一个小子,是什么道理?简直是空棺材出丧——木(目)中无人。”庚辰气哼哼呵斥着。

    “庚辰,你说什么?我们是来治水的,不是和老百姓一争高下的。”文命马上把庚辰喝住,接着又笑着说,“各位息怒,息怒!我的确是井底之蛙。所以,我愿意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我们共同的目的就是把洪水治理好。难道你们不希望安居乐业吗?”

    “我们当然想安居乐业!就是不知道你那个疏导洪水入黄河的办法是不是切实可行。你父亲那么有治水的经验,都劳而无功。我们怎么能够相信你一个年轻人?”刚才那个老人说。

    “对,我们要的是治水的行之有效的办法。不是相信你有好大的官职。你能够给我们解释一下疏导洪水的具体办法吗?”这时候,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心平气和地说道。

    “对,把你那个疏导洪水的办法说来听听。如果我们想的通,我们就和你们一起干!再大的困难,我们都为自己有个安居乐业的地方大干一番。”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人附和着。

    其他的老百姓也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然后文命又继续说:“各位乡亲父老,我说给大家听,可能大家一时也不太明白。你们就记住‘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道理吧!然后,我马上给大家做一个实验。大家亲眼所见,就悟出道理了。”

    “好,要得,要得。。。。。。”大家觉得文命说的有理,就七嘴八舌地赞成起来。

    “好,我就示范给大家看看吧!”文命说完,就带领大家到了水边。他选择了一个比较好挖的地方,不一会儿就把泥土挖了一个缺口,洪水就从缺口处,向下面流走了。一股细流不断的流向低矮处。在场的人都看的鸦雀无声。文命乘此机会解释起来:“各位乡亲父老,你们看见了吧!我挖了一个小缺口,洪水一小股就向低处流走了。如果我们挖开一个大缺口,这里的洪水不是流走的就很多吗?如果缺口越大,洪水流走的不是就越多吗?这个就是‘水往低处流’的意思。我们治水采取疏导的办法,就是依着地势的走向,把水导入低矮的地方。龙关山的山峰高大,这里的洪水聚集又多。东南方向的黄河地势低矮,所以,我们想把洪水疏导入黄河。这就需要把龙关山的山脉挖开一条低矮的大河,洪水就流入黄河了。我们这里就没有洪水了。大家的田地房屋就就没有洪水的侵扰了,你们当然就安居乐业了。”

    “好,好,好,夏禹伯治水的疏导办法果然不错。我首先想通了。我第一个就和夏禹伯一起治理洪水了。”那个身材魁梧的中年人好像完全领悟了文命的意思,马上就兴奋起来。接着就是那位须发皆白的老人乐呵呵地说:“哟,小伙子疏导治水的办法果然不错,老汉服了。我不但要进入治水行列,而且要求全家人一起进入治水行列。”

    “对!我们也想清楚治水用疏导的办法了!我们都和夏禹伯一起整吧!”其他人高兴起来。

    “我谢谢父老乡亲的理解和大力支持了!”文命见人们治水的情绪高涨,心里抑制不住高兴,就激动地给大家鞠了一躬,兴高采烈地说。

    “把洪水治理好,是我们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好事情。夏禹伯就带领我们开始行动吧!”

    “小伙子年纪轻轻的,治水的办法就如此老道。我们心服口服啦!”

    “我们重建家园的时候到了。。。。。。”

    “。。。。。。”人们治水的激情不断地高涨,各人议论纷纷。文命赶紧趁热打铁地说:“乡亲们!你们治水的积极性,让我感动啊!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疏导洪水的缺口啊!这个无边无际的洪水,不是一个小缺口能够解决的。找到既能够很快疏导洪水,又能够不费大力气就能够凿开的缺口就事半功倍了。我请乡亲们都各抒己见,说办法吧!”

    老百姓又是好一阵热烈的讨论,然后才找到了一个比较低矮的地方。文命和庚辰带领几位有经验的老百姓勘测了通向黄河的河道以后,就带领老百姓全线开工了。童律和狂章又把附近几百里范围内的老百姓都动员来了。龙关山到黄河,那么长的河道上,到处是欢天喜地挖掘泥土和岩石的人们。加上文命和童律,庚辰,狂章在工地各处带头劳动。人们开凿河道的热情越来越高涨。但是,龙关山的山脉高大坚固是名不虚传的。开始一些时间,人们把泥土和好挖的岩石都基本上解决了。人们就是再劳累,手上打起了不计其数的血泡,整的汗流浃背,疲惫不堪,都还是乐呵呵的。后来河道上的岩石就越来越坚韧。人们往往是叮叮当当凿了好久,整的岩石火星四溅,都只能够整脱一小块,或者根本把岩石整不脱。许多往天乐观欢乐的劲头慢慢地消失了。取而代之是无可奈何。往天欢乐的劳动场面越来越冷落。甚至于有些人开始泄气了。唉声叹气的人几乎随处可见。

    昨天下工以后,童律,狂章,庚辰都累得筋疲力尽。各人胡乱吃了一点点食物,就倒在地铺上睡觉了。这时候,文命也一身泥糊糊的进来了。他没有看人,就说道:“唉,兄弟们,你们这些天看见开凿河道的老百姓的情绪低落了吗?我们要想办法激励士气啊!”

    “咹,怎么都不开腔啊?”文命说了以后,没有人回答,心里疑惑,就又问道。

    “夏禹伯,你不觉得累啊?还是先休息一会儿再说吧!”狂章懒洋洋地问道。

    “累,当然累啊!但是一想到我们治水的第一个工程,就有那么多老百姓支持,心里就无比的欣慰。我希望打好治水的第一仗。我发现这些天老百姓遇到了高大坚固的岩石,开凿起来越来越艰难。所以,老百姓的情绪就开始低落了。我们想想办法激励士气吧!”文命说道。

    “老舅啊!我简直累了,让我们休息一会儿再说吧!”庚辰似乎厌烦起来,烦躁地说。

    “好,大家就休息吧!”文命见童律等人这些天的确太劳累,就给大家整吃的去了。好一阵之后,文命把食物整熟了,正儿八经地摆在一块比较平顺的大石头上。他就坐在那里,等着童律等人醒来以后,共同吃夜宵。但是,他等了一阵,觉得越来越疲劳,眼睛努力地想睁开,都支撑不住,后来还是渐渐地进入了梦乡。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文命恍恍惚惚地听见有人喊道:“下雨王快些跟着我来!”

    “咹?谁叫我啊?去什么地方?”文命好不容易才懒洋洋地起来,向门外去了。他到了门外,才看见一位柳眉星眼,体态轻盈,天生丽质的女子。他一下子惊愕了,赶紧跪下去,诚惶诚恐地说,“不知九天玄女娘娘驾临,罪人有失远迎!请恕罪,恕罪!”

    “起来吧!在我这里恕什么罪?我知道你私自下凡已经好几天了。我估计玉帝还不知道。所以,我希望你赶紧治水。等你治水有了一定的成绩,玉帝想治罪,他都没有那个心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