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剩女归田-第10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晓园:“这事不用你操心,好了,你们早点睡吧,我走了。”
“喂,别走啊。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袁远向外追去。
呜……
威威低声吼叫了几声,袁远立刻站住不动了。
接下来的两天,袁远和老康神出鬼没,吃饭时田晓园都找不到他们的身影。
两天后,两人一身疲惫地出现在田晓园家里,袁远将一个封好的纸卷交给田晓园:“这里就是山庄的图纸了。我们完工了。”
“这么快?”
“我们哥俩连续忙活了两天两夜,能不快吗?”袁远话还没说完,人就躺下去了。他实在是太累了。
老康也好不到哪里去,他靠着田晓磊宽厚的肩膀休息。
在雄壮的田晓磊面前,老康就像个小鸡子。
被他靠的很不舒服,田晓磊推了老康一把,不料直接把老康推到在地。
田晓磊一愣。连忙转身向老康道歉。
然而老康没说话,回应他的却是老康的呼噜声。
他实在是太累了。站着都睡着了。
田晓园和田晓磊安顿好老康,走出院门,又见到倒地的袁远,他在院子里睡着了。
他们姐弟俩又把袁远安顿好。
等他们睡醒后,饭桌上已经摆满了漫漫一桌子菜,还有好几瓶酒。
“你们醒了,来,吃饭吧。”田晓园见袁远走出房间,招呼道。
袁远揉着迷糊的眼睛,走到饭桌旁,扫了一圈饭菜:“恩,今天这饭菜很丰盛,我喜欢。”他做到桌子旁,拿起筷子就往嘴里送菜。
田晓园和田允正相互看了一眼,她又一挥手:“就这样吃吧,不用讲究那些规矩了。”
其他人也大块朵颐起来。
“哎呦,你们这群讨厌鬼,吃饭也不叫人家,呜呜……”老康捂着脸走出来,嘴里大呼小叫,眼里却没见一滴他痛苦的泪水。
田晓磊递给他一双筷子,他连椅子也没坐,站在桌子边,用筷子夹菜不断地往嘴里放,嘴巴吧唧吧唧地嚼着:“好吃,好吃。”
“啊,你们这的饭菜怎么这么好吃呢?”饭后,袁远和老康捂着肚子,斜塘在椅子上,这顿饭他们吃的太饱了,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只想斜躺着休息。
“我们这的饭菜全部是用纯绿色无污染的绿色蔬菜制作的,当然好吃了。”田晓磊给他们解释饭菜好吃的原因:“对了,我们的蔬菜商标已经下来了,叫做绿园蔬菜。怎么样,牛逼吧。”
他拍着胸脯,把注册商标看做一件很光荣很光荣的事。
就在三天前,田晓园他们注册的商标终于通过了各种手续,审批下来了。
以后他们就可以大胆地给自己的蔬菜做广告了,不用担心被别人模仿了。
哼,有了商标就是有法律保护的,谁敢模仿就是盗版,就是抄袭,要收到法律的制裁的。
“刚才咱们饭桌上的菜都是你们自家大棚里种的?”老康还是有些不相信。
这么多年来,他也是走南闯北,出国留洋都做过的,可是从没吃到过这么美味的饭菜。那么多美丽的地方,都做不出这么好吃的饭菜,难道这穷乡僻壤能做出这种好菜,他怀疑。
一六五 大黄瓜
不相信?不相信就去菜地里看看去。
田晓园带着老康和袁远去菜地里实际查看。
小青山下,一大片白色的大棚,远远看起来很是壮观。
“这些都是你种的菜?”这么大一片菜地,规模很庞大,难道田晓园一个小姑娘能有这么大的阵势,老康有些难以置信。
袁远脸上也是一副震惊的表情。
眼前的姑娘长的漂亮能看出来,可是在他认识的这么漂亮的女孩子里,大多是花瓶,也就是只有一副好模样,金玉其外。
像田晓园这么漂亮的女孩子,如果还有这么大一片菜地,如果这不是她爹妈给他的,那么说明这姑娘很有能力,能打理好这么多的蔬菜。
“好了,不要在外面发呆了,跟我进大棚看看吧。”田晓园掀开最近的一个蔬菜大棚,招呼袁远和老康进入。
这是一个黄瓜大棚,大棚里面长满了绿色的菜叶,绿叶中间夹杂着黄色的小花,像小擀面杖的黄瓜挂在黄瓜苗上,黄瓜上面白色的粉刺,衬托的黄瓜很健康很绿色。
田晓园随手摘下一个黄瓜,用袖子撸了撸黄瓜上的白色粉刺,放进嘴里吃起来。
“你们也吃。”她招呼老康和袁远,让两人不用客气。
“不用洗就能吃?”老康捏着鼻子,对田晓园生吃黄瓜的做法有些不认同。
田晓园肯定滴点头:“我这里的蔬菜都是绿色蔬菜,不打农药,不用化肥,是纯绿色蔬菜,你们就放心地吃吧。”
老康和袁远相互看看,眼神交流着。
老康示意袁远先吃,袁远用眼神告诉老康。还是你先来。
“放心吧,黄瓜没毒的,吃一根不会死人的。”田晓园好像看出了两人眼神间的交流。
袁远努力做出一个自信的笑容:“我们没怀疑黄瓜有毒素,这就吃。”
袁远硬着头皮,摘下一根刚刚长成的黄瓜。
在他意识里,即使这些黄瓜有毒素也没关系,他摘的黄瓜是新长成的,即使有毒素也没多少毒素。
蹦!
他轻咬一口,嘎嘣脆,一股清香的味道瞬间传遍口腔。
这味道正宗啊。
不一会儿。袁远就吃掉了一根细小的黄瓜,这次不用田晓园招呼,他又拽了一根黄瓜。还是和刚才摘的那根一样,依然是新长成的黄瓜。
见袁远吃的这么如痴如醉,吃的这么忘我,老康伸着脖子看他的面部,想探究明白袁远这是真心吃的还是在忽悠他的。
田晓园却皱眉头。袁远吃黄瓜他不愁,但是她愁袁远只吃新长成的黄瓜。
这些新长成的黄瓜是所有黄瓜中最好的黄瓜,也是长势最好的黄瓜,如果就这么摘下吃掉,那绝对是浪费。
这就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有人年轻。有人年老,如果年轻的时候,出现意外。那是伤心的事,如果到老了,寿终正寝,即使出现伤亡,也是喜丧。
黄瓜也是这样。新长成的黄瓜最不应该摘。
田晓园告诉正在吃黄瓜的袁远和眼巴巴地看着袁远的老康,叮嘱道:“吃黄瓜没关系。但是一定要摘成熟的黄瓜,那些还没长成的黄瓜不要摘,这时候摘这些黄瓜最浪费了。”
袁远用力把嘴里还未咽下去的黄瓜塞进嗓子里:“知道了,晓园。”
“老康,别看了,尝尝,你不会后悔的。”他摘下一根大黄瓜塞给老康。
这根黄瓜都快赶上老康的手臂粗细了,是成熟的老黄瓜。
老康拿着黄瓜,擦了擦上面白色的粉刺,把黄瓜伸进嘴里。
这黄瓜不仅大也很粗,老康的嘴一下子没塞进去。
“这……”老康比樱桃还要小的嘴根本塞不下黄瓜。
老康拿着黄瓜左看右看,越看越喜欢:“这黄瓜真棒,比你那根东西强多了,又大又硬。”
他拿着黄瓜在自己的屁股上比划了下。
见他如此娇柔的动作,田晓园的隔夜饭差点吐出来,这是要爆菊啊。
袁远冲着老康的屁股踢了一脚:“滚一边去,这里不是说哪些话的地方。”他扫了眼田晓园,见田晓园没说什么,才停止惩罚老康。
田晓园又带着他们去了其他的几个大棚,尝了新鲜的蔬菜,知道了正宗的绿色蔬菜味道。
老康和袁远出酒店的时候,是摸着肚子出来的,他们吃撑了,这些看似普通的蔬菜做出来的菜品竟然如此好吃。
老康和袁远也尝了次他们的手艺。
嘿,这些菜饭做的很到位,看来有关系就是不一样。
“我能不能带点绿色蔬菜回去啊?”老康摸着肚子,向田晓园申请道。
田晓园挥挥手:“这么多的蔬菜,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想怎么花钱就怎么花钱。”
饭后,老康又抱着几样新鲜的蔬菜离开了,他不仅吃,而且还带着拿呢。
第二天,老康和袁远就离开了。
设计好了山庄图,他们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剩下的工作就交給建筑队施工吧。
工程的进展很快,仅仅过了半个月,山庄的效果图就做出来了。
田晓园带着一众人去看山庄的效果图。
从效果图上看,整个山庄被剪成一个具体的八卦形,又细分为乾坤吨挂等。
田晓园尽管搞不懂这点到底是个什么意思,既然别人都买了,咱也不好意思不买。
敲定了山庄设计图,截下来就是施工的环节了。
关于这项工作,由镇委书记直接负责。
一个小小的饭店就发生这样的事,这个姑娘究竟是什么样的背影呢?
盯着田晓园的背影,袁远陷入了沉思。
然而这也坚定了他追求田晓园的决心,一个种菜的小农民,竟然能惊动省委书记,如果和田晓园成为对象的话,那名他想要什么样的装备有什么样的准备,想要什么样的职业就要什么样的职业。如果追求上田晓园,以他的聪明才智和圆滑,再加上田晓园背后的实力,那么他完全有条件在短时期内崛起,成为真正的一方大员。
田晓园却不知袁远此事的想法,她带他们看完菜地现场后,就忙着整理档案,准备采访了,这也是她今天最重要的工作。
一六六 田园山庄
小青山热闹起来。
田晓园的山庄开始建设了。
由于之前王总在小青山上搞了一次山庄建设,但是由于他的粗放式建筑,被田晓园带领乡亲们围攻了。他灰溜溜地走了,留下了烂尾的建筑,还有很多建筑材料。
这些东西倒便宜了田晓园。
她以极低的价格将这些材料收购过来。
建筑山庄的施工队,田晓园没有选择城里的建筑队,而是由本村的建筑队承建。
田晓园和建筑队的工头田美林讨论山庄的建设事宜。
她首先拿出袁远和老康设计的建筑图纸,给田美林看山庄的建筑风格。
田美林嘴里发出啧啧的赞叹声,这设计师挺牛啊,能设计出这么别出心裁的风格。
山庄的建筑风格是乡野田园风,所有的建筑基本上是依山而建,依据小青山的走势设计的山庄图。
从建筑效果图上看,田晓园现在的房子赫然在其中,在房子前面的空地上种着菊花,黄色的菊花一直蔓延到小青山上,山上的建筑高低起伏,沟壑起伏,层次分明,有借着山势的空中楼阁,也有弥补山体缺陷的补救性建筑。
整个山庄的建筑就像是根雕艺术家手中的刻刀,将小青山优势的景点更加突出,将小青山不够优美的地方,通过建筑的弥补,人为地营造出山庄的自然美。
对这幅建筑效果图,田晓园也很满意。是以,看到的第一眼,她就决定用这幅图了。
他们又商量了下如何处置王总留下的烂尾工程。
现在的小青山上,有王总建设山庄时留下的一些大坑,有刚成形的水泥墩,也有挖深的大坑。让小青山更加坎坷。
田美林的建议是,将王总留下的烂尾工程全部清除,一切重新建。
田晓园否定了他这一建议。
看看那些水泥墩还有大坑,光清理这些烂尾工程就要个时间了,工程量将会大大增加,相应地,建筑费用也讲增加很多。这是田晓园不想看到的。
虽然她现在也有钱了,可是多年艰苦的生活让她养成了节约的习惯。
走在路上,如果见到地上有个落下的玉米棒子,不捡起来她心里都别扭。
田晓园不同意。田美林也没办法。
站在他的角度考虑,还是清理这些烂尾工程比较好,这样的话会增加工期。他们也将赚钱更多,反正他们是按照时间收费的。
该怎么处理烂尾工程呢?
田晓园手指无目的地在桌子上乱敲着,脑子里想着各种处理的方法。
可是想的脑袋疼,她也没想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想不出问题的时候,田晓园习惯性地眼睛乱转。看向四周,看向屋顶,看向桌子上的报纸。
报纸上的一条信息引起了她的注意:四川地震博物馆火爆,群众争相参观。
报纸上讲述的是,08年大地震后,四川的汶川人民在重建家园的过程中。对于已经坍塌的老城区,采取了就势而建博物馆的做法,最大程度了保留了地震时的原貌。这既能让后人近距离感受地震的破坏性,同时也减轻了重建的负担。
博物馆?原貌?纪念?
田晓园脑子里闪过这几个词,一股念头在她脑子里成形。
她一拍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