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捡到一本三国志 >

第612节

捡到一本三国志-第612节

小说: 捡到一本三国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些时候,他甚至会带着自己的侍卫,随意在王城之内进行一些屠杀,来发泄自己心里的愤怒与不安,这样的举动,使得富楼沙愈发的混乱,贵霜这个帝国,也逐渐走到了灭亡的边缘,宠臣不敢再多说什么了,贵霜王这些时日愈发的残暴,他也不知自己的话是否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贵霜王冷冷的看着他,说道:“我最疼爱的宠臣,他竟然要我换掉努夏,让漠任色腻来担任,哈哈哈,他是真的觉得我傻了?他就是汉军派来的间谍,于是我便杀了他,在他之后,我也杀了很多人,因为他们总是胡言乱语,要么就是针对努夏,要么就是针对别的什么,给不出一个好建议来。。。”
 “他们都是收了汉军的钱啊。。。这是背叛!”,贵霜王愤怒的叫道。
 宠臣,不对,如今不能再叫宠臣了,这个位置,乃是近臣,类似于大汉的侍中令,是整日服侍君王,并且作为君王的顾问,因为这个位置大多都是由国王的心腹来担任,也被称呼为宠臣,不过,如今他已不是受国王信任的宠爱之臣了,光是这三个月里,他已经是上任的第十四位近臣了。
 “今日,你必须也要给我提出一条建议来,若是你说的好了,我便饶了你的性命,若是你说的不好。。。”,贵霜王冷笑了起来,近臣惊恐的看着他,心里却是在思索着该如何去说,在先前的近臣里,有收了汉军的钱财,劝说贵霜王更换努夏的,也有劝大王放权于努夏,将王城的士卒也一并交给他的。
 可无论怎么劝,他们都没有能避免死亡。
 那么,他该如何回答才能避免沦落到与前辈们一样的结局呢?近臣额头不由得冒出汗水来,看到他迟迟不言语,贵霜王渐渐有些恼怒,即将就要开口将他处死,近臣急忙回过神来,匆忙说道:“国王,如今只有一个办法了。”
 “哦?你说,还有什么办法?”,果然,他这么一说,国王顿时就有了兴趣,眼里闪烁着希望,将他拉到了自己的身边,让他坐了下来,近臣心里格外的忐忑,不过,他也只能试试,反正无论怎么说,或者不说,都是难逃一死的,近臣认真的说道:“国王以为,如今的军队是否能与汉军相比?”
 “这。。。”,贵霜王思索了片刻,方才摇了摇头,他说道:“我召集到王城来的这些士卒,整日都说要回家,没有士气,还天天抱怨,甚至只能派王城的士卒来监督着他们,努夏那里,全部都是些叛军,闭门不出,更是没有战斗力。。。”
 贵霜王看的还是很清楚。
 “那大王觉得,我们与大汉的战事,胜算有多少呢?”
 贵霜王此刻,看起来便不大高兴了,皱着眉头,问道:“是我要问你,还是你要问我??你到底有没有什么建议?”,近臣也不敢再继续去问,站起身来,大声的说道:“贵霜与大汉的这场战事,在我看来,已经是没有任何的胜算,贵霜灭亡,只是在不远之后了!”
 “你!!放肆!!”,贵霜王大怒,指着面前的近臣,几乎要咬碎了牙,他愤怒的说道:“莫非你也是想要在临死之前辱骂自己的国君?我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看到贵霜王的模样,近臣似乎明白了什么,连忙摇着头,说道:“大王,我并不是要侮辱你,也不是要将战败的原因推到你的身上。”
 “战败只是因为汉朝太强大。。。这不是我们的过错。”
 “而如今最好的办法,就是与汉朝投降,我觉得,与其等着汉朝攻破城墙,再将我们俘虏了,不如早些投降,我听闻啊,从前投降了汉朝的那些王,在战争之后,继续担任自己的位置,还是能吃喝享用,并不会被杀死,但凡对汉朝有过贡献的人,他们也不会去伤害。。。”
 听到近臣的话,贵霜王反而是没有刚才那么生气了,他迟疑了许久,方才问道:“战争的罪过,并不是在于我,对吧?”
 “是啊,若不是贵霜之前就丢掉了北贵霜,又看着汉军不断的进驻贵霜以北,成了气候,岂能有今日的战败?”,近臣反问着,其实,在心里,却是对这位国王万分的鄙夷,这怎么不是你的过错呢?但凡你让努夏来成为全国的统帅,汉军都不可能在一年之内就占领如此多的地区!
 甚至他们连高附都进不去!
 不过,近臣也不敢说出心里的这些想法,一个劲的劝说贵霜王投降,又将战争的结果说成了死局,战败的理由也绝对不在他们这里,担惊受怕一整年的贵霜王,此刻犹如找到了主心骨,他一把抓住了近臣的胳膊,说道:“你替我去见汉军的统帅,若是他能保证我之后的荣华富贵,我愿意投降!”
第0917章 老将落泪
 在富楼沙之南的汉南军营帐内,诸葛亮与张辽正在看着面前的舆图,这段时日的战事,彻底打出了南军的风采,陆校尉率领一批人马,一路攻占,已经达到了贵霜最南部的沿海地区,他一路上都是在宣称贵霜已亡,拉拢当地的贵族豪强,行军速度是最快的。
 孙策率领了一支军旅,朝着东南方进攻,据说已经与扬州水师接头,而海外府的周瑜,竟也带着扬州海军与贵霜水师进行了战斗,成功从南部登陆,至于如马超这些将领,则是在追杀南方激烈反对派贵族的军队,整个贵霜,除却王城富楼沙地区,其他地方都已被汉君所占领平定。
 原先,张辽还以为这样做实在是有些冒险,因为将诸多将领分派出去攻占,若是王城此时出城进攻,那就有可能会葬送如今的大好局面,不过,诸葛亮信誓旦旦的告诉他,王城绝对不会出兵讨伐,出于对诸葛亮的信任,张辽还是大胆的施行了这一个冒险的行动。
 果然,就如诸葛亮所言,贵霜完全没有想要出城进攻的念头,甚至,在诸葛亮故意让对方察觉到自己这边士卒数量减少之后,对方却是更加的谨慎了,就连流民都不肯接纳了,或许是这段时日内,诸葛亮给与他们的打击实在太大了,在诸葛亮各种谋划之下,贵霜各方漏洞百出,完全就不是对手。
 而此刻,他们却是迎来了一次最为艰难的时刻,贵霜大多地区都已经平定,可是汉军的各项支出也是不少,在这鬼地方,汉军的补给也有些跟不上,这里的道路实在太恶劣,大汉的乡里之道路,都比这里所谓的大路要平坦的多,国库也已经告急,刘巴的书信里满是哀求,希望诸葛亮能早些结束战争。
 “令公啊。。。这王城修建的实在坚固,而且兵力甚多,若是冒然进攻,只怕就要抽调南部的兵力,会使得已经平定的南部再次陷入动乱,而且,还有个努夏老贼未能诛杀。。。随时可能会反攻。。。令公,到底该怎么办呢?”,张辽皱着眉头问道。
 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如今的他,对于诸葛亮实在是依赖,只因为,这一场战争,诸葛亮很好告知了众人,什么才是战争的艺术,从最初的收集资料,到随后的开战理由,到策反高附城内的贵族,到稳住贵霜王,出其不意的切断王城与其余地区的联系,再通过宣传贵霜王已死的消息,迫使南方投降。
 甚至如今他还源源不断的放一些流民进入王城,宣称努夏称王,贵霜全灭之类的消息,打击王城的士气,诸葛亮几番谋划,一环接着一环,可怜的贵霜人自己都没有想明白,怎么会这么快,就是平常赶路,从高附城走到温德亚山,也需要个一年多的时日啊!!
 诸葛亮对于战局格外的敏感,同时目光又长远,他定下的行军策略,实在非同凡响,让张辽,关羽这样的悍将,都是心服口服,同时,他还是在负责汉军的后勤工作,可以说,昔日萧何,韩信,张良三个人的事情,全部都让他一个人来办了。
 故而,在意识到攻破王城的困难之后,张辽最先想到的就是诸葛令公是否有什么好的计策能够解决目前的这些情况,诸葛亮沉思了片刻,方才说道:“关将军先前献计,想要让贵霜王换掉努夏,不过,这贵霜王,也没有那么的愚蠢,竟然是杀掉了我们安排的内应。。。”
 “要让他换掉努夏,怕是不大可能了,不过,我们还可以从王城的守军身上找到破绽,这些人从一年之前被强行招到王城之内防守,他们的家乡都已经被攻破,我们可以叫来一些南部的百姓,找到他们的家人,进行劝降,若是能说动,王城不攻而破,若是说不动,贵霜王也定会忌惮这些外来士卒,到时候他们之间爆发矛盾。。。。”
 “就是我们攻城的最好时机了。。。”,诸葛亮缓缓说着,张辽大喜,拍打着大腿,笑着叫道:“是该如此啊!”,张辽急忙走了出去,便要去派人去南部带回一些百姓来,诸葛亮坐在营帐内,继续看着面前的舆图,如今贵霜差不多已经平定,只剩下王城。
 而他也亲自看了看贵霜的情况,的确,这里非常的适合耕作,只是这些贵霜人并不懂得耕作技术,耕作技术非常的落后,这片土地如今落在了大汉的手里,诸葛亮觉得,这可以让大汉的粮食收入再上升十倍,如此一来,这场战争倒是算是值得的。
 这里的人也不少,主要问题就是在战争结束之后,该如何的维持这里的安稳,诸葛亮觉得,这里的原先贵族,必须要迁徙到大汉之内,留下那些最底层的百姓来,再通过西州,对这里也施行迁徙,牢牢的从底层开始控制住,如此一来,贵霜基本也就不会再出现太多的动乱。
 何况,这里的百姓也与大汉百姓不同,他们或多或少的,都有些逆来顺受的意思,尤其是那些被称为贱民,足足上万人,面对三四个汉军士卒,竟然是没有半点要抵抗的意思,甚至,他们脑海里也没有所谓家国的大义,无论是贵霜王,还是汉军,对于他们来说,似乎都是一样的。
 战事还没有结束,诸葛亮却已经开始思索着日后在此处的建制,以及郡县的问题,还有就是语言文字的问题,诸多问题还都需要诸葛亮来思索,他正在忙碌着呢,忽有士卒进了营帐,说道:“令公!贵霜有使者赶到!”
 “哦?”,诸葛亮一愣,这还是贵霜初次派出使者来,“让他进来罢。”,诸葛亮说着,过了片刻,便有一个年轻的贵霜人走了进来,身边还跟着一位译者,诸葛亮微笑着问道:“贵客,别来无恙?”,使者大惊,只因这句话,诸葛亮却是用贵霜语来问的。
 使者瞪大了双眼,就连他身后的译者也同样被吓了一跳,使者恭恭敬敬的朝着诸葛亮大拜,这才说道:“拜见阁下!”
 “起来罢。。。不必如此客气。。。”,诸葛亮笑着,言语甚是温和,拉着此人便坐了下来,随后便是寒暄了片刻,问了问城内的情况,使者也是认认真真的回答,没有藏私,诸葛亮这才问道:“阁下这番来,是带来了贵霜王的什么要求么?”
 使者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阁下不知,我早就不把他当作国王了,他是个疯狂的,不守信用的骗子,我这次来,乃是为了投降,他有意要投降,又害怕投降之后会被处死,故而让我前来。。。”,使者便将王宫内的事情全部告知了诸葛亮。
 诸葛亮心里大喜,却没有表现出来,摇着头说道:“他乃堂堂一国之君,怎么会投降呢?”
 “呵。。。阁下不知啊。。唉。。。”,他长叹了一声,没有再言语。
 诸葛亮眯着双眼,说道:“我大汉从不杀投降之人,当然,只要他愿意投降,一切都好说。。。”,那使者又说道:“无论汉军日后打算如何处置他,我只是希望你们。。。能够不要杀害王城之内的百姓,他们都是受到胁迫的,并非是有意要抗拒天兵的。。。若是阁下能够宽恕他们,我愿意劝说贵霜王投降。。。”
 “我们早已攻陷了贵霜其他地区,却从未残杀过任何地区的百姓,哪怕是那些被贵族组织起来反抗我们的,在俘虏他们之后,也是让他们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我们又怎么会杀害王城内的百姓呢?”,一番交谈之后,诸葛亮令人带着使者去看看那些俘虏。
 使者看到了不少被俘虏的士卒,还与他们交谈了许久,果然,汉军并没有杀害他们,甚至都没有虐待他们,他们如今的生活比先前在贵霜当士卒还要好,都不愿意离去了。
 使者非常开心的离开了,他有信心,能够说动贵霜王。
 诸葛亮同样也很开心,不过,还是没有放松警戒。
 始罗斯陀城内,老将看着面前来通风报信的年轻人,眼里满是迷茫,“你说什么?”
 “大王要投降了?这。。。。他怎么能。。。”
 年轻人在宫廷内当差,在过去的战争之中,他曾被老将军救过姓名,故而,在得知宫廷内的事情之后,他便带着人私自跑到了此处,在汉军的追杀之下,死了二十多人,最后只有他带着两个士卒,进了城,而当他将宫廷内的事情告知老将军的时候,他明显的看到,老将军眼里光芒的消逝。
 “这是为何啊。。。”,努夏低着头。
 “大王还要将您的首级献给汉军,作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