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本三国志-第22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奉先啊,我欲以东濊人组为军旅,便以你为校尉。。。。”
吕布惊恐的摇着头,说道:“我善骑兵,恐是不能率领。。。。”
“奉先啊,东濊人即使不能作战,可是他们对于地形极为熟悉,只要他们能够查清各地逃亡的高句丽士卒的位置与路线,禀告与汉军便可,你最为骁勇。。。谋略无双。。。”
若是张温平日里这般夸赞吕布,吕布定然是答应的,哪怕张温是让他独自一人去砍高句丽王,他也不会退缩,可是此刻,他实在是不想率领一支东濊人军队啊,哪怕把董卓麾下的匈奴骑兵分给自己一些呢?他想了许久,有些肃穆的说道:“张公,布有一言,望公静听。”
“我不知东濊之语,将卒不能交流,可谓兵家大忌,我性子骁勇,东濊懦弱,若是以我为将,只怕难以统领,擅杀士卒之罪,我不愿承担之,不过,我这有一人,可为公所用!”
“何人也?”张温有些疑惑的问道。
“此人乃是幽州人,曾与曹操久居与三韩,又委任与东濊,熟知东濊之言语,为人英勇难当,善骑射,唤作公孙瓒,字伯圭!曹操远去雒阳,此人便与我的账下,担任军侯!我举荐此人,定然可以为校尉也!”吕布信誓旦旦的说道。
吕布这么一说,张温心里也是有些好奇,笑着说道:“那便将他带来。。。”
不久之后,一位身材魁梧,长髯刚须的汉子走进了营帐内,朝着张温大拜,他不知太尉为何要接见自己,心里满是疑惑,也有些激动,这可是大汉太尉啊,总领全国军事,自己只是一个小小军侯,看方才吕布那饶有深意的模样,莫非太尉发现了自己的才能?
或是天子告知了太尉?
他现在前往雒阳的时候,曾与还是太子的当今天子相识。
张温上下打量着面前这个年轻人,笑着说道:“你便是公孙瓒?”
“正是!”
“好。。。。”张温对他的相貌很是满意,颇有大将之姿,这很好,他又说道:“若我以你为校尉,你待如何?”
听到张温这么问,公孙瓒猛地抬起头,浑身都有些激动的颤抖起来,说道:“定以死效!!”
“哈哈哈,你可知东濊语?”
“知!”
“好,我新建一营,便为皇甫嵩驻军之名下,为骁勇营,你为骁勇校尉。。。你可从陶谦那里获取军用物资,稍后令吕布带你去查阅新军!”
“多谢太尉!!”
公孙瓒激动的说道,自己要立功的机会终于来了,他是个高傲要强的人,既然太尉如此信任自己,自己一定要练出一支骁勇强军,让敌人闻风丧胆,他心里想着,又朝着张温再三拜谢,这才离开了营帐,张温通知刺史陶谦给予武装三千人的装备。
公孙瓒又前往皇甫嵩那里,领了军令,日后,他便是皇甫嵩麾下的校尉了。
处理完了诸多事情,他便想要去见见自己的士卒,不过,吕布拦住了他,言之,新军还要武装之中,另外,又提醒他,军令如山,不可违背,吕布如此说,公孙瓒心里顿时有些疑惑,又想起张温曾问他是否懂东濊语,他皱着眉头想着,莫不是要自己率军去打高句丽那边的东濊人?
他心里越是想,便越是低沉,东濊人的性格,他是知晓,若是让自己去攻东濊人,简直就是对自己的折辱啊。
过了三日,吕布便令他去接管新军。
公孙瓒趾高气扬的来到了校场,心里还是极为的激动,这可是他初次独自统帅士卒啊,骁勇营啊,他笑着,走进了营帐之内,走到了将台,看了下去,只见下方士卒全然低着头,神色畏惧,不敢抬头,这模样,让公孙瓒也愣住了,这些也能算是军旅?
一旁的军侯说道:“公孙校尉,此些乃是高句丽所送来的东濊人。。。。还是他们之中较为勇敢一些的。。。”
公孙瓒险些喷血,东濊人组成的军旅?还赐名骁勇营???
他当场便要暴走,离开校场,去找张温,走了几步,却又停了下来,吕布言语过,军令如山啊。。。。太尉把这只军旅交给自己,是不是就是信任自己,能够把他们带成一支强军呢?
公孙瓒心里想着,又回到了将台上,他皱着眉头,盯着下方的士卒们。
东濊人是不善战的。。。不对,不是不善战,是他们从来就不战,东濊地形原先是不予周围接壤的,他们这里物资丰富,有鱼虾,有果子,有盐,他们不愁吃不愁喝,从未与外作战,故而养成了这样的性子,以他们组建为军旅,这是没有人敢想象的。
不过,公孙瓒心里相信,这世界上绝对没有操练不好的军旅!
只要自己加强训练,让他们召回勇气,他们将来也定然能变成大汉的一支强军,能够对得起这骁勇旗帜!
自己若是能够把这些懦弱的东濊人带成强军,自己将来也绝对会名扬天下,想想,能把东濊人练成强军,还有什么强军是练不成的呢?公孙瓒皱着眉头,心里想着,将来,自己要给他们每人都给一匹白色骏马,组建一支强军,让敌人闻风丧胆!
他心里决定之后,冷酷的看着这些东濊人,大吼道:
“我便是你们的校尉!公孙瓒!”
“日后,尔等为我之士卒,为大汉之士卒!”
听到公孙瓒说出东濊语,这些东濊人都有些诧异,抬起头,看着公孙瓒。
“我知道,所有人都看不起你们,认为东濊全然都是一些懦夫,可我,公孙瓒,并不这么认为!”
“你们也是人,也有家庭,也有子女,高句丽与你们之仇恨,你们如何能忘?”
“我会严格的操练你们,让天下人看看,东濊人也有勇士!你们不是懦夫!!”
“若是有人自认受不得这般操练,承认自己便是懦夫,便将手中的戈矛丢了!现在便离开军营!!!”
公孙瓒怒吼道。
“哗啦啦~~~”东濊人欣喜的丢掉了手中的戈矛,拔腿就跑,没有留下一人。
公孙瓒身边的军侯大吃一惊,大吼道:
“快来人啊,公孙校尉晕过去啦!!!”
第407章 太皇太后
寒冬已至,东部战事尚未结束,熹平元年却是走到了尽头。
东部的战事,也因为这寒冬而停歇了下来,在这样的寒冬季节,外出作战,对于汉军士卒是极为不利的,所有的汉军,都是大汉辛苦培养出的精锐,张温不能用消耗他们的代价来获取胜利,当然,他还是加强了对于包围圈的固守,使得高句丽的散兵也不能那么轻易的逃离。
进行了部署之后,张温又将战事做了详细的笔述,交于雒阳。
天子并不担心东部的战事,有张温,董卓,吕布,皇甫嵩这些大将在,区区一个高句丽,简直就是手到擒来,经过孝康皇帝长达二十一年的治理,如今的大汉,可不是域外小国所能仰视的,在自己的手里,大汉定然更加迅速的发展!
在熹平二年的年初,天子也是再一次清闲了下来。
在他心里,也有自己的打算,还是朝中的任免问题,首先就是从三韩调来的曹操,曹操对于整个倭国局势,都有庞大的影响力,如今三韩只留下太史慈一人,担任三韩水军校尉,实在是有些不合适,好在还有刘备,田丰来协助,这两个都是能人,想来也不会让太史慈束手无策。
曹操可以代替郑玄的位置,这是天子早就想好的,他本来是想让曹操入驻尚书台,接替邢子昂,让邢子昂担任司徒的位置,可是思索了许久,他还是觉得,邢子昂和曹操虽都有才能,但是还达不到这种的高度,何况他们还年轻,若是现在就让他们坐上了三公的位置,那么日后,不就是无可赏赐了麽?
经过许久的观察,在司徒的位置上,他想到了另外一个老臣。
此人极擅文赋,乃是大汉文赋大家,又通诸事,只是不善实践罢了,不过,他若是为司徒,也犯不着与王符一般,事事亲为,反而能给予邢子昂,荀攸,荀彧,曹操这些人做事的机会,能够让他们迅速成长起来,日后成为大汉栋梁之一。
而对于倭国,天子还是决定先不要轻易草率的做出决定了。
毕竟,在征服高句丽之后,大汉的首要目标肯定还是放在高句丽上的,先要将高句丽治理完成,将贺州,幽州,三韩,东濊彻底的连接起来,完成了这一步战略之后,大汉才能腾出手来,解决倭国的事情,何况,在这些年来,在倭国不受重视的生口不断的被运到东濊地区,东濊在刘备的手中得到了大治。
这些倭国生口,对缺少人力的东濊地区而言,是最好的助力了。
熹平二年,二月
全城都是银装素裹,一片雪白,冷风不断的呼啸而过,雒阳城里都是空荡荡的。
皇宫,永乐宫
皇祖母孤独的坐在床榻上,宫女们都以为她已经熟睡了,便在门外守着。
皇祖母已经很老了,头发灰白,双目无神,脸上满是皱纹,看不出昔日那个贵妇人的模样,自从孝康皇帝逝世之后,她整日以泪洗面,以至于双目失明,再也看不到任何东西,如今也只能四处摸索。
她伸出手,手背上满是周围,极为干瘦,在枕下小心翼翼的摸索着,从枕下摸索出了一个包裹,双手不断的摸索着,在寻找着什么。
门缓缓被推开了,一道金色的光芒从外射了进来。
一个娇小可爱的小婴儿从门外爬了进来,他很幼小,可却很可爱,满脸都是胖嘟嘟的,嘴里不知哼着什么,朝着董太皇太后爬了过来,太皇太后看到了!
婴儿抬起头,看着她,痴痴的笑着。
太皇太后认出了那熟悉的眼眸,双眼湿润,微笑着,不由自主的伸出了手。
婴儿瞬间消逝不见,太皇太后大吃一惊,连忙便要起身。
在那个位置上,又出现了一个三四岁的小胖子,小胖子摇摇晃晃的走着路,梳着总角,手里拿着最喜爱的玩具,那是一个绑着木球的铜棍,他摇晃着手中的玩具,看着面前的阿母,奶声奶气的叫道:“阿母!”
“宏儿~~~”
顷刻,小胖子消逝不见,太皇太后急切的呼喊道:“宏儿~~”
十岁的小胖子出现在了太黄太后的面前,圆滚滚的身材,手中拿着一支木剑,哭丧着脸,抹着眼泪,说道:“阿母,我又被大狗追了,这把剑我不会用。。。。”
“宏儿。。。别怕,阿母在。。。别怕。。。。”
“阿母~~~”
小胖子叫着,朝着董氏冲了过去。
就在董氏抱住他的那一刻,他消逝在了董氏的怀里,只留下点点金光,董氏眼前依旧是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到,她手里握着一把小木剑,一旁是被打开的包裹,木剑看起来已经有了些年头,在剑柄的位置,刻着一个小小的“宏”字,董氏颤抖着,紧紧的抱着木剑。
“我的宏儿啊~~”
董氏大哭。
在一旁的包裹,还能看到系着木球的小玩具,还有一身婴儿服饰。
到了中午,天子也是清闲,便想设家宴,皇祖母,太后,王夫人,小饶阳,刘协,刘安,还有蔡美人都聚在了一起,天子心情大好,不断与太后,皇祖母谈笑,气氛很是不错,就连小饶阳也极为的开心,坐在天子的怀里不肯下去,刘协和刘安还是比较乖巧的。
坐在皇祖母的身边,皇祖母对他们是格外的宠溺。
温和的笑着,案上佳肴,众人竟享。。。。。
太后为皇祖母夹了饭菜,皇祖母吃了一小口,笑了起来,摸着一旁天子的手,说道:“辩儿,这是羊肉啊,你平日里最为爱吃的。。。快些吃一口罢。。。。”
天子一愣,想要开口,却没有言语,嗯了一声,夹起来便吃,说道:“当真好吃。。。。”,宋皇后也是愣了一下,低下头去,她知道,天子并不爱吃羊肉,天子是喜欢牛肉的,他年幼还跟荀彧去偷吃祭祀上的牛肉,被孝康皇帝一顿打,真正爱吃羊肉的。。。。是孝康皇帝。
宴会到了一半,董氏不知想起了甚么,有些急促的说道:“快些扶我回去,我有东西要给辩儿看的。。。。”
“大母,这。。。还是吃完了再看罢。。。。”天子有些无奈的说道。
“不,现在便要。。。快扶我回去。。。”
看到她如此着急,天子也没有办法,令宫女将她带去永乐宫,外面还在飘落着雪花,洁白而又冰冷,宫女为董氏挡着雪花,在寒风之下,将她送进了永乐宫,董氏挥了挥手,说道:“你在外头等我。。。”,她缓缓来到了床榻上,颤颤巍巍的摸索着枕下。
她再一次拿出了包裹,愣了片刻,轻轻的打开。
当她拿起木剑的时候,手剧烈的颤抖着,木剑掉落在了床榻下,她大吃一惊,连忙下了床榻,双手在地面上摸索着,摸索了许久,也寻不到,双眼滴落着眼泪,浑身一震,倒在了地面上。
木剑就在她右手的边上,她双手手指还在抖动着,可是,如此近的距离,却因她的失明,成为了永远碰不到的长度。
寒风剧烈的吹着,永乐宫的窗不忍重负,直接被寒风吹开。。。。不知为何,这阵风吹进永宁宫之后,却是变得温柔起来,风吹过董氏的脸颊,吹散了那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