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古代电子书 > 海棠依旧 >

第9节

海棠依旧-第9节

小说: 海棠依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菱儿,我美吗?”

    “小姐,是国色天香的美人,奴婢觉得太子定是急着把你接进那旭炎宫呢。”菱儿,边为我梳着发髻,边说着,

    “小姐,今日你要用这白玉孔雀簪还是羊脂白玉钗?”

    “随便,你看着办吧。”

    “依奴婢之见,还是用御赐的云凤纹金簪配金镶玉步摇更衬这华贵的凤冠,”说完,菱儿已经利落的为我插上云凤纹金簪和金镶玉步摇。

    看着我这苍白的面容,菱儿欲为我上胭脂,女为悦己者容,只是我这妆容再美,也不可能取悦太子,因为他的心没在我的身上,我又何苦自讨没趣,于是摇了摇头,道,

    “胭脂水粉就免了,花只为那懂得赏花的人开。”

    “小姐,可是今日是你大喜之日,夫人看了你这容颜,定会责骂奴婢服伺不周,请小姐不要为难奴婢了。”

    我叹了口气,起身走向那摆在床上的大红嫁衣,道,

    “让丫鬟们进来为我更衣吧。”

    菱儿忙忙碌碌了一上午,才总算把我打点妥当,章氏亲自来为我盖了这红盖头,自是免不了一阵心酸落泪,外面已奏起了吉乐,看来吉时已到,接我的内监在前头一路铺了红毯过去,由于我不能下地,祖建背了我往府外走,小小的肩头却是那样的稳固,我靠在他耳边轻声道,

    “祖建,莫要被功名利禄遮了眼,平凡才是真,以后你要和你姐姐,好好孝顺爹娘。”

    “祖建一定紧记姐姐的教诲,姐姐在宫中也要多保重,等了明年元宵祖建和姐姐再共赏花灯。”

    我笑着,摸了摸他的头,道,“好。”

    进了金顶红身的八抬大轿后,听到车外章氏的哽咽声终被那喜乐声以及鞭炮声给盖了过去,不一会我便感觉到轿子平稳的前进,揭下了盖头,我透过轿帘看着那见头不见尾的送嫁队伍,此等荣耀只怕又要成为百姓津津乐道的美谈了,他们只看到了轿外的光彩,却不见这轿内的暗淡。

    送嫁队伍停停走走,到了皇宫东门时已是未时,只听到内监宣读了什么后,队伍继续往正殿方向缓缓前进,又过了几道门,队伍停了下来,轿子离开了送嫁队伍,往西行在朝阳门前,停了下来,我赶紧盖了盖头,隐约中听到文武百官都跪下,接着轿帘被揭开,一只细长的手,牵了我的手,扶了我下轿,之后他便牵着我往那正殿走去,一路百官齐诵,“恭贺太子,太子妃千岁千千岁!”

    我跟着那牵着我手的太子,一步一步缓缓的走向正殿,我的背儿后摆足足有一丈之长,在身后画出了一道瑰丽的痕迹。一路上了台阶,来到正殿,接着便是繁琐冗长正式册封仪式,结束这一切时,已是日沉时分,皇上已在御花园中的珠玉殿中设宴,由于皇上身体欠安,仪式结束便歇下,于是二品以上的朝臣以及皇亲国戚随着皇后及太子移驾至珠玉殿饮宴。

    我自是在内监宫女的引领下来到了旭炎宫,菱儿扶了我在新床上坐了下来,忙碌了一天,却未进食,我便谴了菱儿下去用了膳再回来,顺便也谴退众人在外厅侯着。揭开盖头,看到桌上放着吉果和各色菜食,我也顾不了那么多,过去坐下来便吃了个饱,之后才开始细看这太子的寝宫,尽管家具和墙壁都染上了那摆在桌上的喜烛的大红光影,但是整个寝宫给人的感觉还是那样的冷清,靠窗摆的那个新的镜台,稍稍为这寝宫添了丝人气,大床上铺了红底子,上面放了大红的锦缎鸳鸯被褥,以及鸳鸯绣枕,重新回到床边,摸着这些喜气洋洋的寝具,我想到,太子的心里有增添半点的喜气吗?娶我他快乐吗?

    盖了盖头,四周静到我能听到自己的呼吸。

    过了几个时辰后,终于听到内监喊道,“太子驾到!”接着便是一阵热闹的嬉戏声,被我谴了出去的宫女和内监又重新回到了内厅,听了一些老宫女的祝福声后,太子旭揭起了我的盖头。

    在太子揭开我的盖头的刹那间,世界在我眼中安静了下了,为什么每次只要太子的出现,总会带给我无尽的冷清,死寂,好像四周一切都没有活着的生物,在太子的眼中我看到了一抹怜惜闪过,很快便又是一片深沉。

    突然,正殿的大钟响了几声,我看所有的内监宫女,听到钟声后边都跪了下来,太子旭转身便走了出去,难不成是皇上……

    我叫了菱儿起来,为我把这身红嫁衣给换下,穿了素衣,卸下了凤冠,便谴了内监引我去正殿。

    等我到正殿时,妃嫔,皇子皇女已跪了一地,我走到前排,看到了逸王爷和他的父王九王爷,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九王爷,他看起来不像出自这显赫的皇家,倒更适合菊田篱下的幽闲生活。看到皇后一人跪在最前边,我赶紧走了过去在她身边跪了下来,她转过头看了我一眼,那美丽的单凤眼中闪过一丝惊异,我想起这还是皇后第一次看到我的正常容貌,对我点了点头后,她便转了回去,直视前方,从她的侧面看过去,我找不到任何的情绪,没有伤心,也没有眼泪。

    过了会,一个内监出来,道,“宣太子妃进见。”

    我跟了内监再次来到了这皇帝的寝宫里,太子跪在床边,屏风的右侧跪了太尉,尚书,和左右丞相,我走过去,在太子身边跪下,皇上的神志已然不是很清楚,内监报了太子妃,皇上才微微动了动嘴唇,我只隐约听到了,辅助太子,统领后宫,之后皇上便没了声,我的心跳停了一下,看来,皇上已断了气。

    就见太医上前,按了皇上的脉后,便跪了下来,道,“太子请节哀,皇上已……”

    我转头看了眼太子,在他的眼中我似乎隐隐的看到了伤痛,看来皇上的死对他来说是个打击,毕竟血浓于情。

    一般情况下,皇帝在一息尚存之际,要召见大臣,口授遗诏,令翰林大臣书写。顾命大臣辅佑嗣君要在遗诏中特别说明,大臣方得以遗诏为据,行使顾命之职。顾命大臣往往是聆听遗言,起草遗诏者。

    内监出去宣了几位王爷和皇后,接着就听到顾命大臣宣读了遗诏,

    “道存物往,人理同归,掩乎元泉,夫亦何恨矣!……”,遗诏的大致内容,是皇帝对自己一生业绩的概括,嘱咐丧事从俭,对嗣君即位事宜的说明,立太子为皇帝,我为皇后,让我觉得奇怪的是,这遗诏里居然没有提到皇后。

    太子接过了遗诏再次跪拜了先帝,外面已是哭声震天,太子扶了我起来后,吩咐我先回旭炎宫里歇下,明日再过来便是,太子和诸位皇子自是留了下来守夜。

    太子大婚,皇宫中到处张灯结彩,各主要宫殿,都备足了鞭炮、红色烫金双喜字儿大蜡烛,御路上都铺了红毡,如今却见那些宫女内监已在拆卸那些大红灯笼和喜字,改了白色的灯笼。

    这便是我的新婚之夜,我冷笑了声,加快了步伐,回到旭炎宫,谴退了所有的人,看着这红色烫金双喜字儿大蜡烛,就好像连他们都在讥笑着我,我是这样的格格不入。

    卸下了发髻,稍做梳洗后,我便上了床,这大床怕是能并躺三个大汉,更显了我的孤单,春宵一刻值千金,我的新婚之夜,却是独守空房,隐约中还传来阵阵撕心列肺的哭声,转念一想这样也好,省得我应付犹如寒冰的太子。

    半睡半醒着,闻到了一阵松香,接着似乎有人从后面抱住了我,伴着这让我心安的松香,我才睡沉了。

    次日,是菱儿叫醒了我,说太子谴人送来了丧衣,并吩咐了让我去皇族祖庙正气殿里,拜别先皇。

    我让菱儿为我稍做装扮便直接去了正气殿,殿内已跪了满地的人,我走到太子身边跪下,他转过身看了我眼,在那眼中我第一次看到了赤裸裸的哀伤,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不自觉的伸手,紧紧的握了他的手在自己的手中,一直到祭奠结束。

    祭奠中,宣读了先皇的事迹,以及殉葬的嫔妃,并定了三日后的吉时,出殡。

    这三天里,太子自然忙于政事和典礼准备事宜,出殡前我便再没见到过他。这三日里,我时刻都想着太子那双满是哀伤的眼。出殡那日,我也只是跟在他的身后,未曾交谈,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他如此的牵挂,也许夫妻就是这么回事,当我把自己的手放在他的手中,随他走上正殿之时,我便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这个男人,他也便成了我此身牵挂的人,这时我才感受到我已是龙国的太子妃,我的夫君是龙国的储君。
第9章
    先皇出殡十五日,举行了登基大典。皇上出殡后,太子一直是宿在正殿先皇寝宫的偏厅,登基当日,我只好自己一人从旭炎宫去往正气殿,等我到正气殿时,太子旭还未到,只见太后,司仪大人,翰林大臣,及左右丞相,我先向太后行了礼,等大臣向我行了礼后,我便和章丞相聊了几句,我问了他,驻扎新枰的魏将军可有回朝,他只是摇了摇头,看来被我料中了,太子旭果真不能信守诺言退兵,这是我预料中的事,可是当我得知事实时,我的心还是被刺了一下。

    听内监报到,太子和魏妃到,我便迎了出去,向太子行了礼,之后一个美艳的女子,从太子身后走了出来,向我行礼,嘴里虽然恭谨的喊了我声,姐姐,她却没正眼看我一眼,甚至下巴还微微抬起,一副根本不把我放在我的眼里的样子。

    我想到,这应是魏将军的女儿魏吉卿,太子的唯一的侧妃,她应当是魏祁的妹妹,对了,我怎么一直不见魏祁,这个时候他不是应该随伺在太子身边吗?

    “太子,人家昨夜都未歇息好,请太子赐妾身一坐。”魏妃大声的道,惟恐我不知道这些天是她在伺寝,见太子旭未作声,她便去了皇后的座位上坐了下来,还示威的斜看了我一眼。

    我在心里冷笑了声,魏吉卿,你真该好好问问你的兄长魏祁,在这卧虎藏龙的皇宫的生存之道,该如何在太子旭的身边保全自己,先皇才仙逝十八日,就连我这即将登上皇后之位的太子妃都不敢浓妆艳抹,只着了素衣,你一个小小的侧妃却穿金带银,身披大红背儿,比我这新婚的太子妃还有皇后的架势,我叹了声,一介蠢妇,之后我便懒得再看她一眼。

    拜了先皇,以及皇家宗祠,太子便携了我和众人摆驾到正殿,文武百官已等候在那,等他们跪拜了后,我和太子便在正殿的首位跪了下来,顾命大臣把皇印转交到了太子的手中,太子站了起来,手执皇印,只听百官齐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接着,太后把皇后的凤印转交于我,我接过这沉重的凤印,站了起来,百官又齐喊道,“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皇上又追封了生母为太后,于是我又重新跪下,随众人齐喊道,“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至此,登基大典已完成,新皇登基,天下大赦,皇上留了尚书和左右丞相议事,我随着众人退出了大殿,奇怪我总觉得这个典礼少了什么,只是到底是什么呢?我到底错过了什么细节呢?

    我和魏妃随了太后回她的昭华宫,听候太后的训诫,之后我便独自回了旭炎宫,让菱儿为我备笔墨,今日我只想痛快的写大字,把我情绪都化成笔画,让他们随风而去,在太子旭的身边只要有一丝的情绪,就等于把自己的弱点呈到他手中。太子旭,啊,太子旭,你也会不敢来见我吗?你还记得那日在夔城你对我的承诺?退兵,遣散后宫,你可有一样做到?

    边想着,边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便是我所向往的生活,不禁想到,倘若我的夫君是长蘅,是否“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便可以实现了。

    正写着,突然听到外面侯着的内监道,“皇后娘娘,内监总管求见。”

    内监总管找我会是什么事?“带他进来吧。”放下毛笔,我走到外厅坐下。

    “内监总管柏青拜见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好个年轻的内监总管,他看起来最多也不过二十有四五的样子,看来这柏青不简单,他定是太子旭的人。

    “柏总管,今后还要你从旁协助本宫管理这后宫,虽然现在皇上的妃嫔简单,但是也是半点马虎不得。”我喝了口茶道。“你来只是请安?”

    “回娘娘的话,奴才是奉了皇上的口逾,给娘娘您送了几个机灵能干的宫女,她们就在外面侯着,娘娘可要过目。”尽管柏青的语气很卑谦,可是我从他的身上,他的眼中找不出半点奴才的感觉,此人绝对得罪不得。

    “既然是柏总管亲自挑选,本宫自然信得过了。”说完我转过头谴了菱儿去把人带下去。

    “那奴才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