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金庸传奇 >

第6节

金庸传奇-第6节

小说: 金庸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威的效果。报馆同事,自然个个对他尊敬。这种尊敬,不仅是老板和雇员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对金庸这位有高超见识,有那好的作品问世的文化人的尊敬。
  金庸不擅辞令,讲话很慢,似乎每个字都要经过深思熟虑才说出来。有时,别人问得急了,他便会涨红脸,讷讷的,半晌说不出话来。
  大概因为口才不太好,他喜欢以笔代口。他对于下属有什指示或意见,经常用〃写条子〃的方式。以笔来管理一切,以笔来交际,这倒颇具有作家的风范。
  有一次,倪匡、亦舒兄妹向金庸〃抗议〃,要求增加稿费。金庸总是左推右挡,以太极卸劲招术化去倪氏兄妹刚猛凌厉的攻势。
  倪匡在一次宴会上,借着酒劲,大声疾呼,要求加稿费。他说:〃查良镛,你赚了这多钱,应该加稿费了吧!〃
  金庸笑笑说:〃好好,我加!〃总算摆平了倪匡。
  后来,真的加了稿费,是5%。倪匡大为不满,打电话去骂,金庸讲不过他,于是便说:〃好了好了,倪匡,不要吵了,给你写信。〃
  一听写信,倪匡几乎昏了过去,大叹:〃我命休矣!〃
  金庸的口才敌不过倪匡,但讲到写信评理,倪匡绝不是对手。倪匡怕写信,他是一字千金,认为写信白写没钱收,只有傻瓜才做。
  但金庸就是有点傻气,独独喜欢写信。倪匡说:〃我从来不曾见过一个人像查良镛那喜欢写信的。〃
  过了两天,查先生的信到了,拆开看,附列十几条条文,不是申诉报馆开销大,就是经济不景,唯有节约,最后例必是吾兄要加稿费,势必引起连锁反应。意即若你加,人家也要加,这笔开销不轻。直把倪匡看得心酸难熬,最后惟有弃械投降,不提加稿费了。
  这只是作家沈西城笔下的趣事一桩。千万不要以为金庸是个吝啬的人。其实,金庸并不吝啬,他只是保持了文化人的习性,深谙节省之道,绝不富而后骄,乱花钱。他是应用则用,对朋友,倒是相当慷慨。这一点,倪匡的体会亦应当最深。
  倪匡有什困难,金庸都会帮忙。有时倪匡等钱用,金庸便会预支版税。倪匡支版税,并不是小数目,通常都过十万,金庸从来没有皱过眉头,顶多以带点劝告的口吻对倪匡说:〃钱不要乱用呀!〃
  在倪匡的笔下,金庸是一个非常可爱的人。
  金庸本性极活泼,是老幼咸宜的朋友,可以容忍朋友的胡闹,甚至委屈自己,纵容坏脾气的朋友,为了不使朋友败兴,可以唱时代曲《你不要走》来挽留朋友。
  金庸的头极大,笔者有三个大头的朋友:金庸、张彻、古龙。这三个大头的朋友,头都大得异乎常人,事业上也各有成就。和这三个大头朋友在一起,常有一种极度安全感:就是天塌下来,也有他们顶着!
  十余年前,金庸嗜玩〃沙蟹〃,〃蟹技〃段数甚高。查府之中,朋辈齐聚,通宵达旦,筹码大都集中在他面前。笔者赌品甚差,有一次输急了,拍桌而去。回家之后,兀生气,金庸立时打电话来,当哄小孩一样哄,令笔者为之汗颜。又有一次也是输急了,说输的钱本是准备买相机的,金庸立时以名牌相机一具见赠。其对朋友大抵类比,堪称一流朋友。
  金庸在年轻时曾学过芭蕾舞,对古典音乐的造诣极高,随便拣一张古典音乐唱片放出来唱上片刻,便能说出这是什音乐。
  金庸十分喜欢驾车,更喜欢驾跑车。最早,用过凯旋牌小跑车,后来,换了保时捷。保时捷跑车性能之佳,世界知名,到了金庸手中,平均驾驶时速略为提高,大约是三十里。曾有人问金庸:〃你驾跑车超不超车?〃金庸答:〃当然超车,逢电车,必超车!〃其性格中的〃稳〃字,由此可见。
  金庸不嗜酒,号称〃从未醉过〃。根本喝得少,当然不会醉。他吸烟、戒烟,次数极多,如今一样大吸特吸,并且相信了中年人不能戒烟的理论。
  金庸也略藏书画。如今书房中所悬的,有史可法的书法残片;曾在他处看到过不知是真是假的仇英《文姬归汉图》;也曾见过四幅极大的(超过五公尺长)齐白石精品、吴昌硕的大件等等。
  金庸也集过邮,不过他集的是花花绿绿的纸片而已。
  金庸对吃并不讲究,穿亦然,衣料自然是最好的,但款式我行我素,不受潮流影响。
  金庸的武侠小说,偶尔写到围棋,显示出作者十分熟悉棋艺。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的金庸,也确实喜欢围棋,不过段位不高,司马长风曾戏称他为〃棋坛闻人〃。五十年代时,他与梁羽生同事,下班后经常在一起下棋。他还拜过一些着名的围棋手为师。1987年,陈祖德被邀请住入查府,一住就是几个月。据说他在太平山上的房子是轻易不接待客人的,可见他对围棋的喜欢。
  聂卫平也作过他的老师,当然也去过太平山上的房于。1993年3月金庸赴京访问,丁关根在钓鱼台国宾馆宴请他,特地请了聂卫平作陪。在宴会中,丁关根问聂卫平:〃你有几个围棋弟子?〃聂卫平答:〃最好的弟子是马晓春,但真正拜过师的只有查先生一位。〃丁关根说:〃你怎叫徒弟查先生?〃聂卫平回答:〃我崇拜查先生的小说,他的年纪又比我大得多,我们是两头大。〃丁关根又问:〃查先生的围棋在香港是不是最好?〃聂卫平沉吟半晌,才说:〃在香港知名人士中第一。〃众人大笑。
  但金庸自言,即使在香港知名人士之中,他的围棋也决非第一。
  金庸的文化人品性根深蒂固,对于知识,永远怀着热情与好奇。他在中年后迷恋佛学,大约是想探寻生存的究竟。他购置了大量的佛学书籍,并且为了能够直接阅读佛经,他开始学习世界上最复杂的文字  梵文。
  他一直自认英文程度不高,拼命自习,简直到了苦读的地步。从青年时代开始,金庸每天都要挤出若干小时读书,绝不松懈。所以,〃成如容易却艰辛〃这句话,是万万不错的。金庸的成功,丝毫没有侥幸的成分。
  金庸性格认真,写作也是如此,一字一句,反复推敲,速度较慢。但是,这只是相比倪匡、古龙这样的作家而言,以一般的标准说,金庸仍然算得上快手。尤其是,他的武侠小说都是在一边办《明报》,一边写社论时写出来的,若非天才,谁能做到?恐怕许多天才也只能自愧弗如。
  金庸构思一部新作时,有时会请来几位朋友征求意见,让他们每人拟出一个他们自认为最佳、最完善的结局。然而,金庸并不会采纳其中的任何一个,他恰恰是要避免别人能够想到的结局,而另外独辟蹊径,与众不同。
  金庸有金庸的幽默。他曾对一个女孩说,她的〃美丽增长率最高〃。女孩子听后大喜,但沉思良久,恍然大悟:〃原来是说我小时候难看啊!〃
  倪匡说金庸这个人很怪,求他不行,要引他上钩。
  蔡澜一直在电影界混,一日突发奇想,想到《明报》弄个专栏玩一玩,找到倪匡。
  倪匡面露难色:〃这个很难,你还是叫我请你吃饭,这比较容易办。〃
  蔡澜问为什,倪匡解释:〃查良锒当他那张《明报》是性命是宝贝,尤其是那个副刊,一直以来,都死抱着不放。蔡诗人炎培不过是副刊校对,故此有个蔡校书之誉。你要写《明报》副刊,真是难过登天。〃
  蔡澜死不甘心:〃倪大哥,你不帮我,普天下恐怕也没人帮得了我也!〃
  倪匡最怕哀求,当下便说:〃让我想想办法,不过,你别太急。〃犹豫了一下又说:〃期诸三月,必有所成!〃
  接下来的几天,凡是有金庸的场合,倪匡必谈蔡澜。起初,金庸并不在意,过了一星期,终于忍不住问:〃倪匡,蔡澜是谁?〃
  倪匡一听,心下大喜,鱼儿上钩了,嘴上连忙说:〃哎哟!蔡澜你也不认得,文章写得这好的人,你居然不认得,你怎能说是写稿佬?快点去买张《东方》看看吧!〃
  过了三天,倪匡又见到金庸。
  金庸主动说:〃你说得对,蔡澜写得不错,有多大年纪?〃
  〃四十左右吧!〃
  〃这年轻文章就写得这好,难得难得!〃
  〃还不止呢!〃倪匡跟着就把蔡澜精于棋诗书的事,一一告诉了金庸。
  〃哔!真是英雄出少年,什时候给我介绍一下!〃
  〃他很忙,我替你约约看。〃倪匡吊金庸胃口。
  又过了三天,倪匡对金庸说,蔡澜约好了。金庸盛装赴会,一见蔡澜,态度诚恳得出人意表,令蔡澜不知所措。
  三人欣然就座,天南地北的谈,至中席,金庸推了推倪匡,轻声说:〃我想请蔡先生替《明报》写点东西,不知道蔡先生有没有时间?〃
  倪匡一听,皱了皱眉头,结结巴巴地说:〃这个┅┅这个嘛!〃
  金庸又推了他一把,倪匡这才勉强说了。蔡澜一听,欣喜若狂,因为距他求倪匡向金庸说项前后仅两个星期而已!
  与金庸相熟的人,都说他很有人情味,很重感情。对倪匡好,不用说了,就是对其他人,也非常的好。
  王司马就是一个例子。金庸很欣赏王司马的漫画,自己的武侠小说修订重版时,指明要王司马为他设计封面和插画。
  王司马因患病去世,金庸闻讯,不禁流下眼泪。王司马的殓葬费,全由金庸支付。出殡那天,他赶去扶灵,神情懊丧,就像死去的是自己的儿子一样。
  《明报周刊》总编雷坡在台湾荣民医院养病的时候,无暇再兼顾周刊的编务,但金庸照发他的工资。
  后来雷坡返港,金庸恳请他再任总编,同时了为了照顾他的身体健康,不限制他的上班时间,另外还给他大幅加薪。
  对于人才,对于朋友,金庸从不吝啬。对于社会公益,对于文化事业,金庸也出手大方。有一次,他将一张一百万元的支票亲自捐赠给香港大学,港大校长过支票时,开了句玩笑,说金庸写漏个〃零〃字。金庸却当了真,立即又送去九百万。
  多年来,金庸名下各种各样的捐赠,实在不计其数。
  金庸〃闯荡江湖〃数十年,认识的人自不会少,而他人品高洁,才高八斗,又侠义心肠,胸怀宽厚,朋友自然也多。且看他们心目中的金庸又是何等样人。
  名作家倪匡年轻时人称〃小捣蛋鬼〃,老了自然便成〃大捣蛋鬼〃。他性格直率,敢怒敢骂,有时候不免〃胡作非为〃,与金庸的性格完全不同。但他们相交相知三十多年,是一对要好的朋友。金庸称倪匡为〃匡兄〃,倪匡称金庸为〃老查〃。
  倪匡佩服金庸,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说金庸以前,没有这样好看的小说,金庸以后也不会有这样好看的小说。他一连写了四本《我看金庸小说》,开启了金学研究之先河。
  倪匡既是名作家,又是金庸的好朋友,他笔下的金庸就多了几分生动和真实。想要了解金庸,不能不读倪匡的文章。在此特辑录几段倪匡记述他俩之间友谊的妙论,以飨读者。
  坊间有流言:金庸小说,有不少是倪匡代写的。听到这种流言,倪匡乐不可支,认为真正太看得起倪匡了。他说,他若能写得出金庸小说的十分之一,已是死而无憾。
  但这些说法自何而来呢?
  金庸写完《倚天屠龙记》后,《天龙八部》开始在《明报》第一天开始连载时,金庸约晤倪匡,在座的还有新加坡的一位报馆主人。
  这位新加坡人是特地来香港找金庸,要求金庸别结束《倚天屠龙记》,继续写下去。而金庸已将全副心神投入创作《天龙八部》,不可能同时写两篇,所以特此约晤,要倪匡代地撰写《倚天屠龙记》的续集。
  当金庸一提出这个要求时,倪匡顿觉脑中轰地一声响,几乎飘然欲仙。当时的对话,大抵如下:
  金庸:新加坡方面的读者十分喜爱《倚天屠龙记》,希望有续篇。我没有时间,特地约了新加坡的报馆主人来,竭力推荐,请倪匡兄写下去,一定可胜任。
  新加坡报馆主人:金庸先生的推荐,我绝对相信,要请倪匡先生帮忙。
  倪匡大口喝酒,半晌不语之后,神色肃,开始发言。这大抵是他一生之中最正经的时刻。
  倪匡:今天是我有生以来最高兴的日子,因为金庸认为我可以续他的小说,真是太高兴了。其高兴的程度,大抵达到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可是我这个人有一个好处,就是极有自知之明。而且,我可以大胆讲一句,世界上没有人可以续写金庸的小说。如果有人胆敢答应:我来续写,那这个人,一定是睡觉太多,将头睡扁了。我当然不会续写《倚天屠龙记》,因为我虽然睡觉不少,但幸保脑袋未扁。
  不过这件事,倪匡至今认为是极大荣幸,颇有逢人便谈之乐,所以久而久之,就有〃倪匡代笔〃之说了。
  而且,真是确曾〃代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