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炮火1906 >

第74节

炮火1906-第74节

小说: 炮火190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只有足够的粮食多余下来,百姓们才敢养殖牲畜,不然的话即便李安生怎么蛊惑都没用。

仗着去年的丰收,百姓们的胆子也壮了不少,加上有官府的支持以及银行的贷款,许多人家都养了大牲畜。

李安生还记得当初奚文山跟窦固说过,那会江东六十四屯的百姓家家都有大牲畜,每百户人家拥有的牛马最起码超过七十头,这还是编造在案的,不在册上的远不止这许多。

李安生想着他要是没本事让瑷珲与墨尔根等地的农户也达到如此发达的水平,那他当初的专业还真是白读了,也枉费了胖叮当的帮忙,胖叮当可是神器啊。

从去年到现在,黑龙江各地新近落实的农户多了六万多户,虽说真实情况还不止这么多,但人口多了二十多万那是起码的,因为官府编造在案的新开垦土地数便超过了两百七十多万亩。

这是好事情,李安生只怕人口太少,不会嫌多,历史上的土地兼并都要面临新开垦土地的难题,这新开垦土地最大的难处便是粮食问题,以及开垦土地所需的农具、种子、畜力等等,李安生从一开始就有妥当的成套计划,实施下来成果显著,连齐齐哈尔与呼伦、绥远等地都开始照搬,也无形中帮助黑龙江农业银行的大扩张。

说来说去,粮食还是要大丰收,有了大量富余的粮食,就能换来大量的生产资料,还能进行农产品加工产业打造,实现农村工业化。

段芝贵在齐齐哈尔要折腾,便由得他折腾好了,听说黑龙江新军混成协已经获准正式编制在案,银两与军资都已经在火车上,离正式成军的日子不远了。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好处,徐世昌当了东三省总督果然财大气粗,对于袁党嫡系段芝贵是有求必应,要啥给啥,短短的时间,便拨了大笔的银子与物资过来,让人眼红不已。

可李安生却在偷笑,段芝贵只怕待不了多久,当初他悔恨不已,蝴蝶翅膀一扇,将段芝贵提前扇来了齐齐哈尔,处处与他为难,可现在倒好,还要感谢段芝贵提前来到,这是给黑龙江谋福利的无私无畏的大好银啊。

因为黑龙江有边境防卫的重任,所以段芝贵上任的短短两月不到,东三省也好,朝廷练兵处也好,北洋衙门也好,给黑龙江拨来的银钱物资起码高达百万两银子。

李安生之所以附和着段芝贵假装指哪打哪,就是想继续让段芝贵多向朝廷伸手,向袁世凯与徐世昌等大佬伸手,帮黑龙江这个穷地方多要些好处。

等到段芝贵一走人,这不是白白的便宜了黑龙江地方么?

第二卷黄金之路第一百章李莲英的心事

第一百章了,纪念下。

求票求支持,求收藏,多谢大家。

~~~~~~~~~~~~~~~~~~~~~~~~~~~~~~

“莲英呐,咱们出去遛弯去呗。”

是啊,您没听错,太后老佛爷说的是咱们,并没有口称哀家。

只是这也只有李莲英才有这样的恩宠,可见两人关系的深厚。

每天晚上用过晚膳,略为休息会,两人便要相约着一同进到御苑内散步,就像老伴一样。

散完了步,两人便各自回去休息,当然更多的时候是一同去了太后的寝宫,讨论些黄老养生之术。

年纪大了,最好的就是这个。

“这些日子,也不知是不是那延寿丸的功效,饭也多吃了不少,精神气头也好了许多,再不像去年那般老是犯困体虚,连过问政事的心思都没有。要真是那延寿丸的功劳,少不得要奖赏那李二愣一回。”

两人一边慢慢走着,一边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宫女与太监都离的远远的,不敢打扰两人的兴致。

他们都远远的看着这边,带着羡慕的眼神,也只有李莲英才有天大的恩赏能让老佛爷如此另眼相待。

并不是没有人嫉妒过,当初李莲英因着庚子年帮皇帝说话的事情,与太后老佛爷闹了生分,一连两三年都是淡淡的,当时许多人都使了力,想要彻底败坏李莲英的地位,谁知道他仍然巍然不动,凭着过去的好人缘一如从前,如今呢,又跟太后和好如初,地位更见尊崇。

虽说太后年事已高,一旦故去,李莲英也就没了靠山,可人家早就攒了老大一笔家业,能够安度晚年了。

据说这位大内总管的身家有好几百万两银子呢,也是,宫里的珍藏随便找几件罕见的,都能卖上几万两银子,这李莲英几十年聚敛,也足够他当个大富豪了。

慈禧一面看着冰雪消融后,那一抹醒目的绿意,心里忽然明亮了些,明媚的春光大概就要随之而来了吧?

不知还有几年福可享?又是一年春光好哇,可别辜负了这好韶光。

她也不指望能够在余生中有多荣光,只求着能不缠绵病榻,能够身子骨硬朗些,能够像现在这样散散步,走动走动,直至安然而逝。

安然而逝?哼!

知天命啊,她可是知道自己没几年可活的,死前唯一一件放不下的事情,便是自己的坟可别被人挖了。

她的眼神怨毒的看了眼东边,似乎要越过那重重的宫宇琼楼,落到那瀛台涵元殿那位身上。

总要死在那位后头,自己才能安然而逝,才能保住陵寝不被掘了。

自从珍妃被她赐死之后,她就知道,与这位皇帝之间再没有转圜,若是自己走在了他前头,那么身后事可想而知。

她之所以要重用袁世凯,便是要给这位皇帝添堵,来制衡这位皇帝,告诉他,她养着条恶狗,随时能扑上来咬上几口。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一月,光绪被她带回北京,仍然囚禁在瀛台,光绪自幼身体孱弱,一直有脾胃虚弱的毛病。成年后又有滑精症状,而且一天比一天厉害。他又长期咳嗽,似乎患有肺结核,她清楚这不是位长命的皇帝。

据洋医生直言,政治上的失意,长期的精神抑郁,更使他患有严重的神经官能症,心悸、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相继出现,如今已病入膏肓。

而自己,得了这延寿丸,倒是身子转好了许多,几月没有因病卧床,还能出来走动走动,不必因为心头的这个隐秘之事而忧心,实在是对那李二愣多有感激的。

她何尝不想善始善终,这位苦命的皇帝一生悲苦,要是自己再结果了他,怕是死后要下地狱,她也想积些阴德,越老,便是越是怕这个。

李莲英搀着她的手,两人缓缓的走着,倒真像是一对相依为命的老夫妻。

他的心里对李安生何尝没有感激?

他几十年聚敛,贪财的名声在外,的确有着庞大的家产,可这几年身体也不好,要是没命去享,什么都是空的。

要是太后老佛爷去了,他的身体要是不够硬朗,说不定会有贪图他财产的权贵将他谋害,托词病死,这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

他也料到了许多他的下场,但是他也很无奈,毕竟,他只是个太监,没有后人,只有从兄弟那里过继的四个儿子。

他在宫里存了80万两金条,这笔银钱太后老佛爷的意思,是等他死后分给百余名亲属,如此摊薄开来,当不能给这些亲属后人带来祸害。

太后的意思很明显,她也不敢保证她死后,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在等着他。

外界传说他有二百万英镑的身家,大量都为现金存在各家钱庄与外国银行,甚至洋人都出来作证,这些都是真的,这让他有些胆战心惊。

他将这些这些资产都投资于钱庄当铺,以及存入外国银行,但是他一直想着是不是想办法能转移资产。

他不怎么相信洋人,甚至害怕洋人贪图他的财产,庚子年他匆忙离京时把财宝藏匿于一处安全所在,地点只有少数贴身随从知道。哪知其中一人将这件事告诉了法国人,于是这些珍宝被洗劫一空,从此他便恨上了洋人。

钱庄当铺历来需要官府的支持才能存在,等到太后一去,他就是无根的浮萍,从前的风光只怕都已不再,还有谁来记得他?惦记他的资产倒是真的。

四个继子都不是能指望的,将那80万两金条换了银子分给继子、侄儿等亲属,每人都能有几十万两,足够让他们富贵一生。

可其余存在钱庄与银行的钱财,却成为了他的心病。

也多亏了李二愣啊,这个二愣子还真是个福星,说不定还真能让他多活几年,能暂时不用去想这些忧心事。

“李二愣其实是有大功的啊,瑷珲城那一战可是打死了好几百的毛子兵,还硬是打得毛子不敢声张,前所未有啊。那回委屈了他,哀家事后也没有驳了外务部的折子,也允了袁世凯的提调,谁知道那李二愣还真是愣,硬是推了袁世凯的聘请,不然的话,转眼便能让他官复原职甚至再升上一两级。谁能让哀家开怀,哀家就能让他也开怀。”

“莲英啊,你说是不是这个理?有些人巴不得我这老婆子早死,好随心所欲,老婆子我偏要多活几年,再随心所欲几年,是不是?”

李莲英一直沉默着,这时点头笑着说道:“那当然,老佛爷还有好长的寿命好活呢。老佛爷这身子骨,可是比奴才这花甲老人的身子骨还要硬朗。如今更有这李二愣,就像个送宝童子,延寿丸可真是好东西啊。奴才还得谢老佛爷,让奴才也能沾光,好多延寿几年。”

他连忙岔开了慈禧的话头,不想提起光绪皇帝的事情,免得慈禧心情又不好,连累了自己。

慈禧在他手背上一拍,笑道:“你又来什么奴才,咱们都是几十年的老伙伴了,你永远是我的李谙达(满语,意为伙伴、朋友)。”

“说到李二愣,他前些日子让人送来的仙粉,我让人喂了几日兔子,一直无事,又让小太监一连尝了几日,也是身子没有什么损害。据小太监说此物极其鲜美无比,只一小撮溶入白水中,便能比鸡汤还鲜美,着实是造化之物。这李二愣还真是有些本事,居然捣鼓出了如此玩意。他在信上说,此物是从麦子等粮食中所得之精华,用来调味,鲜美无比。看来是不错的,而且,他也保证是粮食所取精华,对人并无害处。我这两天也尝了,果然奇鲜无比,胃口也好了许多,多吃了半碗饭。呵呵,要是老佛爷不心急,等奴才再试用几日,便也给老佛爷尝尝,端得是鲜。此物太过惊世骇俗,仿若天上之物,仙粉此名,名副其实啊。”

慈禧停了步子,听说前阵子李安生让人从黑龙江日夜兼程送来的仙粉能有如此奇效,不禁起了兴致。

她知道李莲英是个慎重之人,让兔子跟人都尝过了,还要自己再尝,这才肯让她亲身试用,这份心思便让她很感动。

“这李二愣还真是个能人,又能打仗,还能种田,也能办银行兴实业,这延寿丸就不说了,居然还能有如此仙术?”

慈禧听了李莲英这么一说,又想到仙粉二字,顿时想到了仙术,越是年纪大,她越是相信这个。

“等老佛爷尝了便知道,莲英并未虚言,实在不能用言语描摹一二。只有仙粉二字,才能略为接近。李二愣还求老佛爷为这仙粉赐名,请求为皇家贡品,将来往民间发卖,能用这皇室专用名号。”

慈禧哈哈大笑起来,“这李二愣,打主意打到哀家身上来了。恩,若是这仙粉我尝了真能让我开怀,我便让他开怀。”

李莲英因延寿丸之事,与李安生多有书信往来,又因都姓李的缘故,对李安生也分外看重,此时倒是愿意多帮他说些好话。

“算来这李二愣还真是老佛爷的福将,先是有狗头金,又是黑龙江大丰收,又整治了老毛子给您出了气,还有延寿丸与仙粉,无一不是吉兆。老佛爷洪福齐天,连还有大福可享。”

慈禧指着他笑道:“李谙达又来油嘴,偏要惹笑我。我知道你看这李二愣作为很是赞许,我也是如此。人才难得,有能力是其次,我看重的,还是要有情有义。”

李莲英心头巨震,老佛爷以“我”自称的时候很是难得,跟他在一起虽说随便些,但也不是每天都挂在嘴边,看来这李二愣极得老佛爷欢心,让他欣慰不已。

他早就听说当初李安生去黑龙江寻访先人遗迹差点冻毙于路,为一从良妓女所救,为了报恩,在胭脂沟做下一番事业,听说还以恩义感化马匪,为其所用。

换做别人,定然是凭着留洋的身份,来京城谋一番富贵,可李安生的选择,让人颇为钦佩。

后来连程德全也对他赞不绝口,屡次上折保举,听说李安生因程德全对他的知遇之恩,倾心相报,不惜辞了袁世凯的聘请,可见是个有情有义之人。

这李二愣做下许多事情,都是极为入人心的,虽说一直在黑龙江边陲,但他的名字却始终会被人提起,连太后老佛爷也能听到他的事迹。

就像太后所说的,谁让她不痛快,她就让谁一辈子不痛快,谁让她开怀,她就让他开怀一辈子。

李二愣立下如此多的功劳,不是太后老佛爷不想提拔,而是想要压一压他的性子,仔细雕琢,若是真能成器,再用不迟。

虽说太后如今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