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三国第一妹控 >

第278节

三国第一妹控-第278节

小说: 三国第一妹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蔡瑁、张允,被杀了”甄尧刚问完,郭嘉便将谜底揭开据探哨今日来报,蔡瑁等人被帐下小校所杀,而后居于汉寿的刘磐,被人推举而出,并且得到黄祖、文聘、黄忠以及蔡家旧部的支持,即将接任荆州牧一职”

“刘磐?”甄尧呆了片刻,也没想到,这个似乎以武将著称的刘家子弟,会成为的荆州之主但细想片刻也就释然,眼下荆州还真的只有他有此可能

“据嘉所知,刘磐虽是刘表侄子,但也被刘表收为从子此人与荆州许多将领相熟,当初是与文聘一同领兵杀入江东,在军队中威望不小”

“而在荆州文士中,此人也有交集,似乎与当地名士刘巴交好而此次,是得到蒯家、庞家等大族支持,若非其人忠于刘表,嘉反倒要考虑此人动机了”

可以说郭嘉、贾诩此次行动最大的纰漏就是刘磐,因为刘磐一直是以刘家战将的身份出现在众人眼球,感觉上就是与主公无缘的所以就这么一点误,最终导致计划失败

荆州之事看似清晰起来,但其中问题多多,蔡瑁虽然算不上能士,但手段还是有的,怎会简简单单的被杀,想到这甄尧皱眉问道那蔡瑁等人是如何死的?部下因何造反?”

“此事,嘉亦无从知晓”郭嘉不是百事通,在毋极远程掌控着荆州之事,想要都顾及到显然不可能,何况还是被他人转移了视线

“不过有一处蹊跷嘉也是如今才发觉,当初刘表下葬,荆州各地均有人前来送殡刘磐也亲自来了,而与他同来的,还有一人,此事恐怕与他逃不了干系”

“何人?”甄尧双眼一亮,似乎是抓住了事情的重点

“复姓诸葛,单名一个‘亮’字”郭嘉摇头道嘉也派人打探过,昨日才得到消息,据闻在荆州一地,颇有些名气,就连刘表、蒯良都数度夸赞于他,可见此人与荆州各大士族,交往匪浅”

“诸葛亮?”虽然来到汉末已经有几十年了,但前世的记忆中,对这个名字可是影响颇深啊‘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句名言,可谓是传遍后世数百载

见甄尧面色微变,郭嘉有些疑惑的问道主公此子?”

“?当然”心中如此想着,但表面上甄尧只是笑着摇头诸葛亮,那可是后世被仙神化的人物,刚投生于汉末时,也曾畅想,或许哪天能见见他没想到,第一次从外人口中听到这个名字,居然会是敌我相对

若是刘磐身旁有诸葛亮相助,那一切就说得通了,诸葛亮口头上说是‘躬耕于陇亩、不求闻达于诸侯”但他却是地地道道的士林子弟,时常出入于士族大家

师从、姐夫、自家以及日后的岳丈,都是一时之显赫,这样的人物,能帮刘磐解决荆州大族支持问题,自是不差

而以此次‘蔡瑁之死’而言,显然也是诸葛亮的手笔初出茅庐的他,的确容易被人轻视,不,应该是被人忽视郭嘉、贾诩不就将他无视了吗,否则也不会这么晚才想到要调查他

若是换个人物,如刘巴、刘先,或者诸葛他师傅庞德公那种名气享誉整个大汉南方的大儒,恐怕郭嘉也不会简简单单的上当,一心去安排战场上的事情

“诸葛亮,字孔明,乃徐州诸葛家后辈迁家走荆襄,拜名士庞德公为师,于鹿鸣山得庞德公真传,辨术、政道、韬略,无一不知”

缓缓说出记忆中的诸葛亮,甄尧面色倒没变,不的对手是谁,那才是最麻烦的事情现在对手亮相了,就算庞德公出山,他甄尧都一点不怂,何况只是庞德公的徒弟,年纪轻轻的诸葛孔明

“尧知晓此人,只因荆州流传着一句话那是水镜所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如此说,算是对能够知晓诸葛亮事迹的解释

听得如此大口气的话,郭嘉惊讶之余不禁好笑莫非主公当真了?那卧龙、凤雏哪个是诸葛亮?”

甄尧闻言摆了摆手指卧龙便是指诸葛了,凤雏是庞统,庞德公的侄子不过很有意思的是,庞统并没求学于鹿鸣山,而是跟着司马水镜”

“司马水镜,此人嘉是晓得的,少时居于颍川,恩师也曾带嘉与文若前去拜访”郭嘉略作点头,不过对司马徽抬高学生的最法很是不齿即便是荀师,也只称文若为王佐之才,水镜说此大话,也不怕被人笑话”

见郭嘉面色不岔,甄尧就起了打趣的念头连你郭嘉与贾诩都被刚出山的诸葛给设计骗了,卧龙之称,倒也不算离谱,莫要不服气”

在事实面前,郭嘉并没有出言反驳,这一次他是认栽了,没能将大局完全把握在手不过这也激起了郭嘉心底的骄傲,心中不断盘算着,是不是要再和所谓的‘卧龙’交个手

郭嘉的心思,甄尧自是了解了七八,心道这样也不,只吃喝,连都不愿教的懒鬼,总算能有点干劲就让和诸葛亮暗地里把苗头,反正打荆州还有一段日子,也不能让诸葛亮几这么轻松的拿下整个荆州,郭嘉要闹便让他闹去

虽然在这次荆州立主一事,郭嘉讨了个败绩,但甄尧从来就没觉得他不行了输了一仗,大多是因为敌暗我明,没有充足的‘战前准备”若是等郭嘉把情报完全吃透,再与诸葛较量,那可有好戏可瞧

想了半会,甄尧才开口道既然荆州之主一事无力再变,便让张辽他们稳守南阳,不要再插足荆襄之事至于暗中争斗,还是交给奉孝你去处理,机会尧给你了,能否找回面子可就看你了”

“多谢主公”郭嘉整了整面容,正色说道心底感激不言而喻,在这个大汉,也只有甄尧可以允许这般‘胡闹’了

摆摆手,甄尧表示一点也不在意,再次提起手中笔杆,听完故事,又该为眼前文案忙碌

暂且不提郭嘉从州牧府出来之后,去找贾诩商量着如何反击,只看此时襄阳城,蔡中、蔡和在蔡瑁死后,便向刘磐表示臣服

蔡氏想为自家兄长报仇,也是没有任何办法去对付这两位族弟,大家族的弊端就在此,为了往上爬,就是互相吞食也时有发生,最常见的便是帝位之争

而刘磐,本来在荆州一地就有不小的威望,此刻刘表刘琦身死,刘琮年幼又无人支持,自然成为唯一的继承人刘表病逝月余,荆州也该有个主人了,刘磐当仁不让的带着刘巴、诸葛亮,以及曾今出仕刘琦的徐庶,以及武将文聘等,于州牧府接任州牧一职

俗话说官上任自然要有三把火,刘磐也不例外,除去蒯家两以及几个大家族子弟的官职不变外,诸葛、徐庶的职位均往上提,文聘是接任了蔡瑁之前的职务几番安排下来,也算是做到了旧交替,安稳的执掌荆州六郡

第四百一十四章诸葛首出招,年少有优势

第四百一十四章诸葛首出招,年少有优势

第四百一十五章凤雏vs卧龙,鬼才有算计

第四百一十五章凤雏vs卧龙,鬼才有算计

江夏西陵城内,黄祖才刚刚睡醒,便有小兵匆匆赶来:“报将军,有江东水军出柴桑,顺江而下,已至三江口水寨,苏将军急报求援。”

“江东又不安分了?”黄祖闻言一惊,江东自换了新主公后,就很少对荆州动兵了。如今老主公西去,刘磐初上任,孙家打的好主意啊。

惊讶之余黄祖不免有些信心不足,作为江夏水军的统帅,与江东水兵交手次数也不少了,但他根本没取得半分便宜,知道自家水军很难与之对抗。

既然没信心,那求援就是最好的选择,如此想着,黄祖很快便来到案桌前,让兵卒磨墨,自己执笔蘸墨,写下一封求援信。字迹一干,便将其交给身旁的传信兵,吩咐道:“将其交给主公,言明江东有意趁我荆州新主登位不稳之时,偷袭取城,务必要快!”

“诺!”将信件装进小囊,传信兵抱拳答应一声,立刻离开太守府。

而当小兵走后,黄祖也是马不停蹄的赶至城内兵营,吩咐几位副将用心操练后,又转往城外水寨。水寨中战船一字排开,可以看到在战船上呼喝的兵士,见到水寨的阵容,黄祖的心才稍稍安定,再不济自己手中也是有人的。

在水寨中巡视数圈,黄祖却一点也没有派兵驰援三江口的意思。三江口作为江夏以东的水寨驻扎地,重要毋庸置疑,但黄祖却不是很看重此地。

只因为自家荆州水军仅能自保,根本无力征战。所以三江口这地盘驻兵一直不多,仅仅千余人与数十小型、中型战船罢了。求援信传来江夏,至少要一天半日,这么长的时间,就算领兵驰援,也是无济于事,到了三江口也会发现水寨早就易主了。

而以三江口与江夏相比,显然是后者更好把守,城高墙厚,水寨规模同样巨大,并不比江东的柴桑水营小多谢。如此种种原因,让黄祖想也不想就抛弃了三江口,只是督促麾下将士要提高警惕,战事即将来临。

“败将苏飞,见过将军。”在三江口内,被黄祖抛弃了的苏飞一脸无奈的看着身前的好友,江东水军大将,甘宁甘兴霸。

“你还和某家来这套,左右无人,起来坐吧。”甘宁一把将苏飞拉起,没好气的开口。

三江口这战,他根本没打,苏飞求援使者派出,一天过去都不见有回讯,也知道自己是被抛弃了,当下就像来犯水军投降,献出了这座荆州水寨。

甘宁和苏飞也是老相识了,后者自然不会客气,摇着脑袋一屁股坐在木墩上,望着甘宁羡慕道:“还是兴霸有本事,比哥哥我强啊!”

“黄祖庸人匹夫,他如何能用得了人。”甘宁笑着摆手:“此战过后,便跟我一同回江东吧。以你的水战偷袭本事,怎么也可以混个偏将做做。”

甘宁不会结实庸才,苏飞虽然贪生怕死,虽然容貌不佳,甚至连字都不识几个,但能在大江上混口饭吃,终究是有自己的本事。

见缝插针,投机奇袭,这种小战局的战事,正是他的强项,奈何黄祖就没看上苏飞的‘小道’,只让他守着个破寨子,整日郁郁寡欢。

“也罢,日后便跟着兴霸你了。”想着当年还需要自己帮助的青年,如今已成为一方大将,苏飞只能暗叹自己命不如人。

而在这时,麾下探哨走了进来,带来的正是黄祖下令严闭四门,操练水寨兵卒的消息。

“哼,鼠目寸光之徒,此次必要将其擒获!”甘宁听完后不禁冷笑,就这种人还和自己在大江上斗了这么多年,是时候解决他了。

甘宁并没避开苏飞,后者感激之余不禁问道:“兴霸此次是要拿下江夏?”

甘宁眉宇间闪烁着傲气,颔首道:“那是自然,两州水军交战十数载,虽说我江东每每占优,但却一直没能彻底了解心患。此番出兵,正是为了剪除黄祖,夺取江夏而来!”

“可,可兴霸此次才带了多少兵马?战船都不足百艘。”苏飞虽然不是大才,但好歹也有这么多年水战经历,听其言更是疑惑:“如此战力,如何能打下布防甚严的江夏?”

苏飞疑惑,甘宁却是哈哈大笑:“此事乃我军机要,时间未到可不能走漏。你且安心留于水寨,此次出兵,江夏势在必得!”

见甘宁如此自信,苏飞也只能想到江东还有后手,但这些和他没关系了,他现在的身份依旧是败军降将,一直要等到战事结束才可能有新的职位。

黄祖的求援信从江夏传回襄阳时,甘宁已经率领江东战船,与黄祖干上两场了。两次战斗都不是很激烈,江夏水军因为事先准备,倒没一开始就出现败局,算是黄祖的功劳了。

将江夏而来的传信兵打发走,刘磐看向自己的几位谋士:“诸位先生,江夏乃我荆州重镇,不可有失。如今江东来袭,当派何人驰援?”

诸葛亮、刘巴、徐庶三人也都看了信件,对这事也是各有各的看法。首先开口的是刘巴,只见刘大先生躬身道:“主公,江东水军来袭,仅由黄将军一人抵挡,怕是显得不足。巴以为,当遣蔡中将军领兵驰援。”

刘巴的算盘是敲的很响,如今襄阳城内兵马足足八万,其中刘磐自己的兵马便有两万,文聘带来的兵马有万余,而剩下的,都被蔡中、蔡和所掌控。

这两兄弟从蔡瑁手中夺了兵权,虽然表面听话但终究有些做大的意思,若不加以控制,襄阳的安定也无法持久。本来刘巴还在思索要怎么做,但黄祖的一封信,却是让他不用想太多。

“不然,江东仓促出兵,走的还是水路,能有多少兵马?”徐庶却是持反对意见:“何况若由蔡中领兵前往江夏,岂不是更加混乱?若因黄祖与蔡中争执而失了城池,该如何是好?”

徐庶这么想,就完全是站在战争层面上去分析,他只是在想着如何保住江夏,如何才能不吃败仗。这与他的品性也很像,并不会有一些杂念。

刘巴、徐庶两人提出意见的出发点不同,观点自然不可能一样,各自争论着道理,几乎要让刘磐脑袋都炸开了。按理说,刘磐还是倾向于交好十数年的刘巴,但江夏一地真的太重要,重要到刘磐也不敢轻易决断,以免感情用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