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第73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战线对面,美俄联军的处境就没有这么理想了。
俄军自不必多说,因为扩军的速度太快,后方生产又跟不上,大约有百分之八十的俄军官兵没有领到冬季作战服装,穿的还是秋季作战服装,只能在里面加上一件羽绒服,有的甚至只有棉服。
更要命的是,在如此恶劣的气象环境下,俄军还得应付神出鬼没的中国侦察兵。
当时,获得了极地型地面战平台的侦察部队没有闲着,几乎每天都要出动,侦察只是次要任务,主要就是骚扰美俄联军。
结果就是,驻守一线的俄军军官用枪逼着士兵去冰天雪地里放哨。
很多时候,清晨去换岗的俄军士兵发现,在夜间执勤的岗哨已经被冻成冰棍了。大批俄军官兵,就这么被冻死在了哨卡上。
到了最冷的十一月二十九日,俄军在室内也不安全。
当时,俄军甚至没有足够的燃料用来取暖。
为了应付严寒,俄军开始焚烧一切能烧的东西,包括搭建营房的木板、铺设在泥泞路面上的毛毡、甚至是牲畜的粪便。
结果就是,很多困在房间里的俄军因一氧化碳中毒而死。
这场暴风雪,至少夺走了十五万俄军官兵的生命。
事实上,美军的处境也不容乐观。
虽然得益于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而且早就有所准备,美军为每一名官兵配发了两套冬季作战服,但是其设计指标也太低,无法低于酷寒。所幸的是,美军部署在战线后方,不用冒着风雪去站岗放哨,而在营地附近放哨的哨兵,每两个小时就轮换一次,被冻死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只是,美军也遇到了难题,即电力供应不足。
当时,美军还没有小型聚变供电设备,主要依靠燃油发动机供电,或者直接从俄罗斯的国家电网获取电能。
显然,这无法满足所有取暖设备的电力需求。
结果就是,美军开始用油炉来取暖,大量宝贵的作战用燃油被用掉了。
根据美军的作战记录,在这一周里,近六十万美军官兵烧掉了一百二十万吨燃油,还有六十万吨燃油“借”给了俄军。
要知道,向乌拉尔前线运送一百八十万吨燃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即便如此,在暴风雪过去之后,仍然有百分之四十的美军官兵染上了肺炎,俄军的患病率更高。
事实上,中国军队里也有不少官兵染上肺炎,只是比例低得多。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军队的营地里有完善的供暖设备与通风设备,不需要在室内升火取暖,能够保证室内空气清新,也就降低了疾病传染的概率。此外,中国军队的物资供应非常充足,不但有足够的口粮,还有足够的药品,患病的官兵能得到及时救助。当时,前线部队中,每一千名官兵里有十八名军医,每座营地都有一间设备齐全的战地医院,而且病症较重的官兵都能及时送往后方的大型综合军事医院。毫无疑问,在美俄联军中,显然没有如此好的医疗条件。
俄军就不多说了,俄军每一千人中,只有六名军医,而且大部分军营没有医院,只有简陋的医务室,很多重病患者根本无法及时后送。用一些俄军官兵的话来说,如果在部署期间患了肺炎,向上帝祷告都比向医生求助有用。
美军的情况稍微好一些,千人中有十四名军医,而且军营里有较为完善的医疗条件,只是受气候影响,很难及时把重病患者送往后方。所幸的是,美军储备了大量药物,能够控制患者的病症,等到天气转好后再送往后方。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场暴风雪,就是对双方后勤保障力量的考验。
当然,这场暴风雪还带出了一个之前被很多人忽视了的问题:战地医疗。
此后,中国军队开始完善军事医疗体系,并且大大提高了战地医疗的地位,向前线派遣经验丰富的军医。在后方,中国则加大了对军医的培训力度,首先从民间招募有工作经验的义务人员,后来还专门开设了为期一年的军医培训班。在整个大战中,中国总共招募了五十四万名军医,相当于每四十个军人中就有一名军医,千人中军医达到了二十五人,一直居于各国军队之首。
数量众多、能力突出的军医,成为了中国军人最贴心的“卫士”。
虽然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但是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大战中负伤的一千二百万名中国军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得到了军医的及时救助,才活了下来,并且在战后成为了国家重建的主要力量。
事实上,美国也非常重视军医。
到大战结束的时候,美国招募了五十万军医,千人中军医达到了二十二人,仅美军的四所医科学院就培养了近二十万军医。只是在战略上走下坡路的情况下,美军所做的努力所产生的效果并没有中国军队这么明显。特别是在军事医疗设备、战地救助条件等方面,美军与中国军队的差距非常明显。
当然,重视战地医疗,不仅仅是陆军,甚至可以说,不主要是陆军。
最先重视战地医疗的是海军与陆战队,大战爆发的时候,中国海军就在每支舰队里编了一艘医疗船,大战爆发后又紧急征用了八艘大型邮轮,并且改装成了医疗船,专门为陆战队服务。到战争结束的时候,中国海军与陆战队的医疗船达到了四十八艘,总共有三万六千张病床,能同时收治五万多名官兵。
有趣的是,在整个大战期间,中国军事医疗船收治的战俘占到了百分之六十二。
这场横扫了欧亚大陆的暴风雪来得快,去得也快。到十二月二日,已经有所减弱。在等待了一周之后,戚凯威再也等不下去了。虽然天气仍然较为恶劣,而且气象专家预测恶劣天气还会到来,但是在征求了魏成龙与前线各集团军司令官的意见后,戚凯威最终决定在十二月三日发动进攻。
必须承认,戚凯威在做赌博。
冬季已经到来,而大部分气象专家都认为,这将是自全球自然灾害之后,北半球最为寒冷的一个冬天。
要知道,在此之前的两百年内,两支入侵俄罗斯的军队都是被严寒击败的。
当年,德军兵临莫斯科,就在即将看到胜利的时候遭遇了百年难遇的严寒,最终倒在了俄罗斯的冰天雪地里。
中国军队会重蹈覆辙吗?
事实证明,运气往往站在跟具有主动性的将领身后,戚凯威成了这场豪赌的赢家。
第一百六十九章乱战
第一百六十九章乱战
已经无法考证是哪个参谋出的主意,十二月三日发动的进攻,被称为“暴风雪”。
这也确实是一场暴风雪。
如果说前面七天,是大自然刮起的暴风雪,那么从十二月三日开始,就是中国军队制造的“暴风雪”,一场针对六百多万美俄联军、持续了数个月,横扫了整个乌拉尔地区的暴风雪。
当时,没有想到,中国军队会在这个时候发动战略进攻。
要知道,最恶劣的天气刚刚过去,并不意味着天气已经转好。十二月三日,乌拉尔南部地区的平均气温依然在零下四十度左右,局部地区达到了零下五十度,而且平均风速在六级以上。
在任何一名将领看来,这都不是发动进攻的好时候。
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
进攻当天,中国炮兵的作战效率就降低了百分之四十,主要是过大的风速严重影响了远程电磁炮的打击精度。此外,过厚的积雪,也对炮弹产生了影响。在打向阿克托别的炮弹中有百分之二十没有爆炸。主要就是积雪过厚,导致安装了炮弹上的高度引信失灵。即便采用碰炸引信的炮弹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因为积雪下的地面完全冻结,比岩石还要坚硬,可是炮击效果也大打折扣。
前三天,中国军队的进展都不是很理想。
大部分时候,只有装备了极地型地面战平台的侦察部队能够作战,而主力部队只是在冰天雪地里向前推进。更要命的是,为了赶在日落前扎营,及时搭建好营房,主力部队每天的推进距离不会超过二十公里。
以二十一世纪中叶的标准来衡量,这个推进速度简直就是龟爬。
所幸的是,驻扎在前沿战线上的俄军的处境更加糟糕。恶劣的天气,使得绝大部分俄军主战装备都无法使用。更重要的是,已经吃够了苦头的俄军官兵根本无心应战,也没有能力作战。
三天下来,中国军队没有推进多远,反而收了不少战俘,几乎都是侦察部队的功劳。
比如,十二月五日,挺进到阿克托别的第一三八集团军的一支连级侦察部队,就在几乎没有遇到抵抗的情况下,俘虏了一个整建制的俄军步兵团,大约两千名俄军官兵非常自觉的放下了被冻住了的枪支。
第二天,第一三九集团军的一个侦察营,甚至整建制的俘虏了一个俄军步兵师。
只是,该师在投降的时候,只剩下了不到六千名官兵,另外三千多名官兵都在过去几天的严寒中被冻死、或者冻伤后去了后方的战地医院。留下来的六千名俄军官兵,也只剩下了当天的口粮,而且烧光了一切能烧的东西。说得不客气一点,如果中国军队晚来两天,这些俄军官兵都会被冻死。
这样的情况,显然超出了戚凯威与魏成龙的预料。
到十二月五日,中国军队收容的战俘就超过了二十万人,而且绝大部分都是又冷又饿的俄军官兵。
如何处理这么多的战俘?
当天晚上,魏成龙不得不下令让部队停止前进,然后出动第二梯队,先把收容的战俘送回后方的集中营。
结果,十二月六日,天气奇迹般的好转了。
所幸的是,前线部队早就有所准备,而且魏成龙也拿到了专家提供的天气预报,不然不会让第二梯队去押送战俘。
当天下午,第一三八集团军攻占了阿克托别,战俘名单上又增添了十五万人。
投降的依然是俄军,而且依然是又冷又饿的俄军官兵。
虽然天气好转,俄军能够使用主战装备,至少枪支不会被冻住无法使用,但是俄军已经没有了战斗的勇气,因为持续了十天的严寒,已经耗光了他们的生存物资,后方又无法把物资送上前线。
对俄军官兵来说,最大的敌人就是严寒。
面对不用为保暖与肚皮发愁的中国军人,俄军官兵除非想在冰天雪地里自生自灭,不然就只能投降。
要知道,如果俄军不投降,第一三八集团军就不会进入阿克托别。
对付负隅顽抗的俄军,最好的办法就是包围封锁。这一招,在随后的战斗中,起到了非常显著的作用。
以阿克托别的守军来说,只要围困持续一周,恐怕就会出现人吃人的惨剧。
要知道,严寒只是减弱了,十二月六日的平均气温仍然在零下二十度左右,夜间的最低气温低于零下三十五度。俄军已经耗光了给养,甚至拆掉了木制结构的民房,以便获得取暖用的木材。在如此寒冷的环境下,没有食物供应,就算是最耐寒的俄罗斯人,也就只能坚持两到三天。
事实上,严寒帮了中国军队大忙。
当然,这也带来了一些客观上的问题。比如在推进的时候,前线部队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兵力用于作战,其他的官兵都在做另外一件事:把物资送到前线去。也就是说,前线部队的主要任务,成了后勤保障。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严寒导致空运几乎瘫痪。
当时,只有通过道路向前线运送物资,而前线部队又没有配备足够多的运输车辆,也就只能拿地面战平台来运送物资。
事实证明,地面战平台本身就是不错的运输工具。
比如,一辆多用途平台能够在载员舱内运载五吨物资,还能在车体上以外挂的方式运载十吨物资。因为换上了适合在雪原作战的软质宽履带,所以在装载了十五吨物资后,多用途平台的通过能力依然超过了轮式车辆,甚至能够离开公路,把物资送到一些公路没有到达的战场上去。返回的时候,多用途平台还可以运送战俘。即在关闭了乘员舱与载员舱之间的通道之后,能在载员舱里塞近十名、甚至十二名战俘,而且不用安排押送人员,战俘在密闭的舱室里想造反都不可能。
当时,对中国军队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保证前线进攻部队的步调一致。
可以说,这是一个让各级指挥官都伤透了脑筋的严重问题。
主要就是,哈萨克斯坦的西北地区本来就比较偏僻,除了阿克劳、乌拉尔与阿克托别这三座大城市之外,其余的都是小城镇,而且在阿克托别州,很多小城镇的间隔距离在一百公里以上。
要知道,这是中国军队进攻的主要方向,也是当时的主战场。
这下,问题就出来了。
在白茫茫一片的雪原上,前进的部队很容易迷失方向,当时又没有卫星导航系统,而且时不时刮过来的暴风雪让指南针都成了摆设。至于无线电定位,更是靠不住,因为暴风雪对无线电信号产生了严重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