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燃烧的海洋 >

第711节

燃烧的海洋-第711节

小说: 燃烧的海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八月二十七日,尼克松才再次收到命令,率领舰队北上前往珊瑚海。

弗伦奇的命令很直接:舰队在所罗门群岛以南海域活动,没有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的直接命令,不得主动寻找中国舰队交战。

事实上,这道命令有点多余,因为尼克松少将压根没有想过去找中国舰队决战。

要知道,当时美国海军上下,包括弗伦奇上将在内,都得了“炮火恐惧症”,根本没有信心击败中国舰队。

第一百三十二章攻守两难

第一百三十二章攻守两难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在密克罗尼西亚海战之后,弗伦奇上将向国防部长麦卡锡与参联会主席马歇尔上将提交了一份作战评估报告,对美军舰队存在的问题、以及最需要克服的难题做了总结。

这里面,最严重的问题就是针对大口径电磁炮的防御能力,以及远程炮火打击能力。

事实上,这是同一个问题。

原因很简单,美国海军大型战舰上装备的还是轨道电磁炮,即便拥有超过中国海军同类电磁炮的性能,可是仍然比不上线圈电磁炮。比如,“班布里奇”级巡洋舰上的大口径电磁炮的有效射程只有六百公里,即便是“芝加哥”级巡洋舰上的大口径电磁炮的最大射程也只有八百公里。

可以说,这已经是轨道电磁炮的极限了。

在弗伦奇看来,首先就得拥有与对手相当的打击能力,因此他建议立即全力研制大口径线圈电磁炮,并且同步开发射程超过一千英里的远程炮弹(后来降低到八百英里,也就是大约一千三百公里)。

事实上,美国研制大口径线圈电磁炮的起步时间不算晚,与中国海军相差不大。

可惜的是,在最初阶段,美国海军对大口径电磁炮的定位与中国海军完全一样,而且美国的技术积累更加雄厚。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美国海军认为,现有的大口径轨道电磁炮已经足够胜任对地打击任务,没有必要在大口径线圈电磁炮上投入太多的研制经费,甚至没有必要开发大口径线圈电磁炮。

正是在美国放慢了大口径线圈电磁炮的研制进度时,中国在该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当然,这也与美国海军的一些传统认识有很大关系。

虽然在大口径线圈电磁炮项目上,一些有远见的美国海军军官就提出,这种理论射程没有上限的大口径电磁炮,能在某些时候取代舰载航空兵,成为海军的主要打击力量。但是在讨论具体的战术用途时,美国海军也没能避免一个问题,即如何确保电磁炮能够准确命中一千多公里外的目标?

实战中,中国海军用的是侦察机,或者说是炮火观测飞机。

当时,美国海军有一个严重错误的认识,即炮火观测飞机能够到达目标上空,还需要使用大口径电磁炮吗?要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意味着敌人已经失去防空能力,也就能让航空兵发挥作用了。

毫无疑问,在短期内,电磁炮的射程达不到舰载战斗机的最大作战半径。

由此就引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即装备了大口径电磁炮的战舰,根本没有机会接近敌人以航母为核心的舰队。

正是受这些因素影响,美国海军对大口径线圈电磁炮不太感兴趣。

有意思的是,美国陆军反而在该项目上投入了不少经费,因为中国陆军已经装备了线圈电磁炮。

当然,在作战使用上,陆军的炮兵与海军的舰炮有很大的区别。

事实上,也正是陆军的努力,让美国海军在设计“芝加哥”级巡洋舰的时候,留下了很大的改进空间,比如在今后能够以更换作战模块的方式,用线圈电磁炮取代轨道电磁炮,提高战舰的远程打击能力。

只是,在二零五三年之前,美国海军肯定得不到大口径线圈电磁炮。

也就是说,要到二零五四年,美国海军才有可能获得大口径线圈电磁炮,并且用来装备大型战舰。

至于防御能力的问题,恐怕要等待更长的时间。

要知道,在二零五三年的时候,中国海军都没有找到对抗大口径电磁炮炮弹的有效防御手段。虽然测试证明,七十毫米电磁速射炮能够拦截大口径电磁炮炮弹,但是拦截效率非常低,价值并不大。事实上,要等到大战末期,随着中国在“重力场技术”上取得了决定性突破,才能有效拦截大口径电磁炮炮弹。

当然,美国海军并没有放松相关方面的研究。

以当时的情况,美国海军能做的,就是研制性能更好的末段拦截系统,即采用与中国海军相同的办法来增强拦截能力。

事实上,当时美国海军还面临着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即其拥有的打击手段,对中国海军的威胁非常有限。

实战已经证明,中国海军基本上对反舰导弹“免疫”了。

虽然在理论上,足够多的重型反舰导弹依然对舰队有足够大的威胁,但是这个数量标准已经随着末段防御系统性能提升而水涨船高。以中国海军进行的测试为准,在打击一支由四艘大型综合战舰掩护的航母战斗群的时候,至少需要二千四百枚重型反舰导弹,也就是出动两百架战略轰炸机。即便不考虑轰炸机的作战损失,两千四百枚重型反舰导弹的价值就不比一支航母战斗群低多少。如果算上击沉战舰所需的导弹,那么用重型反舰导弹攻击航母战斗群是非常不划算的买卖。

更重要的是,反舰导弹性能的提升空间已经不大了,而末段防御系统还在继续改进。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当时美国海军做了预测,认为到二零五五年,反舰导弹对舰队的攻击效率还将降低三分之二。也就是说,到时候要用七千多枚重型反舰导弹,才有可能突破航母战斗群的防空反导拦截网。

毫无疑问,再富裕的国家,也承受不起如此大的战争消耗。

要知道,美国在二零五三年生产的重型反舰导弹,总共也就只有五千枚,中国仅有四千多枚。

事实上,除了反舰导弹,反舰制导炸弹的作战效率也受到了质疑。

在密克罗尼西亚海战中,遭到重点攻击的“华山”号与“恒山”号航母战斗群就顶住了美军的打击,只有“华山”号战沉,而且最后是被潜艇击沉的。如果没有潜艇,“华山”号有很大的把握返回那霸。

导致反舰制导炸弹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不是炸弹本身不好,而是飞机突防率低。

针对打击力欠缺的问题,美国海军多管齐下,想出了很多解决方案。比如,为重型反舰导弹安装动能子弹头,即一枚导弹携带多枚子弹药,在飞行弹道末端,以十马赫以上的速度投掷子弹药,并且通过子弹药上的加速发动机,进一步提高突防速度,从而突破末段防御系统的拦截网。又比如,美国海军高度重视第六代战斗机,即后来的F…51的研制工作,以此提高战斗机的突防效率。

只是,当时已经有一种较为理想的反舰手段了,即大口径电磁炮的集中炮击。

实战已经证明,如果数百枚飞行速度在二十马赫以上的大口径电磁炮炮弹同时到达,就能突破舰队的防空反导网,任何一种现有的反导手段,即便是性能强大的末段防御系统也无能为力。

这下,问题又回到了大口径线圈电磁炮上。

由此可见,在二零五三年,美国海军的处境非常尴尬。

也正是如此,在八月底之前,即中国海军恢复了双航母舰队之前,美国海军没有发动有意义的进攻。到了九月份,美国海军更是没有发动进攻的打算。事实上,按照弗伦奇提出的战略规划,要到二零五四年中期,即大部分“芝加哥”级巡洋舰换上了线圈电磁炮,美国海军才会主动出击。

在此之前,美国海军以防御为主。

问题是,防御战本身就是被动的,无法自主选择战场。

弗伦奇能做的,就是指望中国海军攻打所罗门群岛,在这里浪费掉几个月。

为此,弗伦奇在四月底就提出,应该增强在所罗门群岛的防御部署,并且加大对东南亚国家的战略轰炸力度。为了说服马歇尔上将,弗伦奇明确提到。如果不能让部署在澳大利亚的航空兵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国海军很有可能在年内攻打夏威夷群岛,而美军根本没有把握守住。

可以说,弗伦奇的这个“建议”,改变了大战进程。

要知道,在弗伦奇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美国与俄罗斯已经在出兵大陆战场的问题上进行谈判,在美国暂时不肯动用地面部队的情况下,卢卡斯已经答应俄罗斯总统,派遣战略轰炸机参战。

也就是说,当时美国正准备向俄罗斯部署战略轰炸机。

如果采用弗伦奇的建议,那么美国空军就得把大批战略轰炸机留在澳大利亚,缩小在大陆战场上投入的力量。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美国在大陆战场上投入一千五百架轰炸机,并且辅以一千架战斗机,肯定能够产生决定性影响。别的不说,中国陆军拉得过长的战线,就能使防御变得无从谈起。

事实上,随后正是美国空军的强大支持,才使俄罗斯坚持到了二零五四年底。

可惜的是,在美国的战略体系中,澳大利亚的重要性不亚于俄罗斯,夏威夷群岛的重要性更是在俄罗斯之上。

要知道,过了夏威夷群岛,就是美国本土了。

说得直接一些,如果夏威夷群岛落入中国手里,中国空军的轰炸机就能长驱直入,对美国进行战略轰炸。

在这个问题上,美国没有选择的余地。

也正是如此,牧浩洋才决定攻打所罗门群岛,先收拾澳大利亚。

对弗伦奇来说,现在的问题是,中国海军已经找上门来,美国海军却没有与之交战的能力。

第一百三十三章疏忽大意

第一百三十三章疏忽大意

八月二十八日,到达密克罗尼西亚的登陆舰队全面展开,在当天就控制了大部分有人定居的岛屿。因为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没有参战,而且早已宣布保持中立,所以中国军队只是临时驻扎。

所幸的是,密克罗尼西亚没有军队,只有一支人数不到五百的警察部队,而且分布在大大小小数十个岛屿上。

为了避免外交上的麻烦,中国驻密克罗尼西亚总领事在二十七日就发出外交照会,要求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为中国军队提供便利,而中国将承担所有驻军开支,并且补偿密克罗尼西亚因此受到的损失。

在兵临城下的情况下,密克罗尼西亚当局别无选择。

二十八日上午,密克罗尼西亚宣布为不设防国家,同时宣称继续保持中立。

事实上,这个时候,中国陆战队已经登上了该国的好几座岛屿,并且收缴了警察的枪支弹药。

当天下午,第二舰队已经穿过密克罗尼西亚,驶往俾斯麦群岛。

按照牧浩洋的部署,第二舰队将在俾斯麦群岛东北方向上巡逻,第一舰队则留在后方大约八百公里处。如果美军主动前来决战,将首先与第二舰队遭遇,无法对第一舰队构成严重威胁。

当天,牧浩洋收到军事情报局的情报,美军第五舰队的三艘航母已经到达圣迭戈。

也就是说,在大洋上活动的,只有美军第三舰队。

到了当天晚上,佟少云少将也收到了一条非常重要的情报,即美军第三舰队出现在了切斯特菲尔德群岛,并且正在向北航行。几个小时后,军事情报局提供的情报证明了美军第三舰队已经进入珊瑚海。

最先发现美军第三舰队的是一艘在珊瑚海活动的潜艇。

这艘“黄貂鱼”级全电动潜艇以阿纳塔汉岛为基地,在八月十六日出发,前往珊瑚海执行破交任务。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因为就算顺利突破了美军设在所罗门群岛的反潜封锁线,进入了珊瑚海,也要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因为在这片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里有上百艘美军的反潜舰艇,还有上百架反潜巡逻机。更要命的是,即便走最短航线,“黄貂鱼”级在珊瑚海里的活动时间也只有一周。也就是说,在巡逻一周之后,就得再次突破美军的反潜封锁线,返回阿纳塔汉岛。

当时,去珊瑚海被中国潜艇艇长当成“魔鬼任务”。

只有胆子最大、最不怕死的艇长才愿意执行这样的任务。

毫无疑问,风险多大,回报就有多大。

八月二十六日,这艘名为“淡水鳐”号的潜艇就进入了珊瑚海,而且在当天就击沉了三艘小型货轮,在二十七日攻击了一支美军船队,击沉了其中两艘。为了规避美军的反潜舰艇与反潜巡逻机,“淡水鳐”号没有向北航行,而是一反常态的向南航行,在二十八日上午来到切斯特菲尔德群岛西面。这里已经是珊瑚海南部了,再往南就是塔斯曼海。“淡水鳐”号剩下的电能,也只够其返回阿纳塔汉岛。

也就是在“淡水鳐”号准备返航的时候,遭遇了北上的美军舰队。

因为电池所剩电能不多,根本不足以进行快速战术规避,所以“淡水鳐”号没有立即发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