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第40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重要的是,载人登月并非一个单独的航天项目,而是与一个足以改变中国经济面貌的重大能源项目息息相关。
这就是可控聚变核电站。
二零二九年底,中国官方公布了第一份与可控聚变核反应堆有关的技术文献,宣称已经解决了最主要的技术难题,有望在二零三二年简称第一座实验性可控聚变核反应堆,在二零三五年达到商用标准。
所谓的商用标准,就是在价格上可以接受。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可控聚变核电站的效费比必须达到其他电站的水准,最好能够超过其他电站。
这样一来,原料供应显得至关重要。
根据中国官方公布的技术资料,第一代可控聚变核电站使用的不是氘与氚,更不是普通氢元素,而是能在更低的温度、压力等环境条件下发生核聚变,也更容易控制聚变速度的氦元素。
准确的说,是氦的同位素氦3。
这下,问题出来了。
地球上的氦3非常稀少,即便有也主要来自裂变核反应堆的附属产物。如果用裂变核反应堆生产氦3,在经济上不具备可行性,还不如直接修建更多的裂变核电站,转一道手搞聚变核电站,完全多余。
载人登月工程,就与到月球上开采氦3有直接关系。
月球上,有几乎取之不尽的氦3。
根据一些科学家估测,月球上的氦3足够人类使用一千万年,而且富积度非常高,很容易进行工业开采。
关键就是,必须在月球上建立开采基地。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登陆月球自然成为热门话题。
在老百姓眼里,如果能够登上月球,开采月球上的氦3资源,要不了多久,就不用为电力发愁了。如果能够通过技术方式,降低可控聚变核电站的建造成本,说不定今后能够免费使用电能。
当然,在此之前,首先得登上月球。
二零三零年一月十五日,CZ…6超级运载火箭把载人登月航天器的第一部分,即月球轨道飞行器送入了地球的近地轨道。
这只是个开始。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CZ…6还将进行三次发射,把另外三个舱段送入近地轨道,组装成总质量为一百五十吨的载人登月火箭。如果一切顺利,载人登月火箭将在七天后到达绕月轨道,最迟在四月二十日,完成登月壮举。
第一批登月宇航员有四人,其中三人将登上月球,一人留守轨道舱。
这个人数,比“阿波罗”多了一个。
三名登月宇航员除了象征性的登上月球,插上中国国旗之外,还要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月球上逗留三天,对登月着陆点进行科学考察,获取建立月球基地的数据,并且带回供科学家研究的岩石样本。
完成第一步后,后面的登月行动将以商业运作为主。
按照中国官方公布的消息,在二零三一年与二零三二年,将再次登月,对月球基地的另外两个选址进行实地考察。完成了前期勘探与考察工作之后,将在二零三四年发射第一套基地建设设备。
当然,开采氦3没有这么容易。
虽然所有开采设备都自动运行,不需要人员在现场操控,但是需要人员处理一些机器无法完成的工作,比如进行地质考察等等。为此在正式开采氦3之前,还要在月球上建立供人员生活与工作的基础设施。因为从地球运送物资到月球非常昂贵,所以还需要建立一整套的工业基础设施。比如,在月球建立电解水工厂,为返程的运载火箭提供燃料,并且为常驻人员提供生活用水。
最快要到二零四零年,才能从月球运回第一批氦3。
必须承认,从工程量上看,这个进度非常惊人,商业化运作的效率,肯定比政府项目高得多。
只要有利可图,商人就会跟时间赛跑。
与载人登月项目同期进行的,还有影响更加久远的深空宇航项目。
二零二九年十月,在CZ…6的第四次正式发射中,中国的第一枚火星探测火箭离开了地球空前,踏上了飞往火星的遥远旅途。
由此,中国成为了第四个进行火星探测的国家(地区)。
在此之前,美国、苏联(俄罗斯)与欧盟都向火星发射了探测器。
虽然晚了一些,但是中国的火星项目更有挑战性。火星火箭到达火星轨道之后,将在火星两极与赤道上空各投放一具登陆车,对火星的地表情况进行探测,而且在火星南极着陆的登陆车还有再升空能力,将在完成勘探任务之后,用小型火箭把收集的一百克岩石样本发送给轨道飞行器,最终由轨道飞行器的返航舱送回地球。此后,轨道飞行器将成为火星上的人造卫星,持续工作十年以上。
正是如此,中国的火星探测火箭重达五十吨
只是,最快要到二零三零年底,探测火箭才能到达火星的近地轨道,并且在五年之后送回岩石样本。
这么做,只有一个目的:火星上是否有供人类长期生存的必要资源。
如果有,比如有水资源,而且岩石中有可以分解的富氧化合物,那么下一步就是在火星上建立殖民地。
当然,这肯定是几十年、甚至一百年之后的事情了。
必须承认,这些宇航项目都是烧钱大户,也是国家实力的重要象征。
只是,在这些备受关注的宇航项目之外,还有一个项目不为人知。
二零二八年底,CZ…6在一个月内进行了三次发射,把三套各重五十吨的大型深空探测设备送入了近地轨道。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中国的空间站项目。
一个月后,中国当局才宣布,发射升空的不是空间舱,而是进行太阳探测火箭,即中国将进行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太阳近距离探测活动。按照中国官方宣布的消息,此次探测活动主要为了搞清楚太阳的内部情况,为今后准确预测太阳黑子爆提供科学依据,为标准的科学研究。
只是,有必要为此发射一枚重达一百五十吨的太阳探测火箭吗?
当时就有一些美国学者指出,中国的太阳探测活动是为军方服务,而且一些美国新闻媒体还拿出了证据,即太阳探测项目的主要资金都来自中国军方,而且由军事情报部门负责处理资金流向。
只是这么做有没有意义,连美国的“国防科技咨询委员会”都说不清楚。
原因很简单,相对于太阳的质量,太阳探测火箭太渺小了,根本不可能对太阳的活动产生任何影响。
一些西方学者甚至认为,中国的太阳探测活动必然以失败告终。
真正知道其中意义的,只有包括牧浩洋在内的极少数几个人,当时连国家元首易援朝与国务院总理黎平寇都是局外人。按照黄峙博的安排,只有在探测取得圆满结果后,才向元首与总理汇报。如果探测失败、或者证明钱仲泰的模型是错的,这就只是一次与军方没有关系的科学探索。
结果如何,再过两个月就知道了。
第四章忙碌的春节
第四章忙碌的春节
除了这些国家大事,还有很多事情,值得中国人在春节的时候好好庆祝一下。
比如在一月底,中国成功申请到了二零三八年世界杯的主办权,中国国足将借此第二次杀入世界杯。虽然这有点讽刺意味,但是多少给了国人一些安慰,也让中国获得了向全世界展示国貌的机会。
又比如,在二零二九年底,经全国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决定从二零三零年七月一日起正式取消户籍制度,代之以社会福利保障号,并且从此开始推行包括养老、医疗与教育在内的全民福利制度。
在民族大事上,也有了可喜进展。
元旦节,傅秀波应台湾“前总统”刘俊实前往台北,共同主持了台北一零一大楼的元旦点灯仪式。两天后,“两岸统一协会”正式宣告成立,傅秀波与刘俊实任荣誉主席,两岸和解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
国家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值得每个中国人高兴。
对牧浩洋来说,这个春节也很有意义,因为他再次当上了父亲,小女儿在腊月二十三凌晨降生,跟他非常像。喜事逢双,两天后,他收到了由黄峙博亲自签发的任命书,以海军上将身份出任陆战队司令。
在中国军队里,这个任命并不奇怪。
因为陆战队还不是独立兵种,所以没有单独设置军衔。合并了陆军两栖部队之后,陆战队一直使用海军军衔。
说得简单一点,陆战队司令一直是海军将领。
虽然已经有人提出,应该把陆战队设为独立兵种,单独设立军衔,以提高陆战队在军队中的地位,强调陆战队的重要性,但是黄峙博一直没有处理这件事,而且按照他的安排,还得等几年,让腾耀辉来做。
不管怎么说,黄峙博是陆军将领,不宜过分插手海军的内部事务。
让腾耀辉来做这件事,更有说服力。
牧浩洋却觉得没有这个必要,因为他得尽快让陆战队独立出来,如果等到腾耀辉出任总参谋长,恐怕就不大乐观了。
赶在年前,牧浩洋递交了一份把陆战队升级为独立兵种的报告。
为了引起黄峙博的重视,他亲自把报告送到了总参谋长办公室,却没有收到答复,似乎黄峙博根本没有看到这份文件。
牧浩洋没有去烦黄峙博,决定等到年后再说。
在此之前,他还有很多事要做,比如为陆战队司令部重新选址。
当时有几个选择。一是在青岛,利用海军司令部的旧址。二是在舟山,跟海军司令部当邻居。三是设在海南,利用榆林港附近的陆战队基础设施。四是重新建立司令部,较为合适的有汕头、湛江、大连与福州等地。
牧浩洋倾向于最后一个选择,只是具体安排还没有确定下来。
为了这件事,他这个春节过得并不轻松。大年三十在家吃了团圆饭后,就乘专机飞往福州进行实地考察。
大连与湛江已经去过了,都被牧浩洋排除在外。大连的基础设施不错,只是过于偏僻。湛江的主要问题就是基础设施太差,建设成本过于高昂。剩下的只有福州与汕头,这两处地点的基础设施都还不错,位置也比较合适。在做最后决定之前,牧浩洋需要对当地的情况做进一步了解。
从个人观点出发,牧浩洋觉得福州最合适。
在台海关系大幅度改善,两岸和平统一有望的情况下,福州可以利用台湾海峡里的有利地理环境,附近还有足够多的岛屿可供陆战队征用,并且有建设深水良港的海湾,在海路交通上非常便利。
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
是否选择福州,还得看当地政府是否支持,即是否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陆战队足够大的优惠。
不管怎么说,地方政府与军队的财务是两条线,根本不搭边。
能少花点钱建基地,就能多花点钱采购装备,或者为官兵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牧浩洋的观点很明确,建设司令部很重要,省钱更加重要。陆战队的经费本来就不多,没有理由搞浪费。
还好,地方政府非常积极。
因为在新出台的土地征用法中,国防用地排在第一位,所以在征用土地上,不会有多大问题。地方政府看重不的是与军队的关系,陆战队属于正规军,不参与地方事务,对地方政府也没有多大影响。关键就是,陆战队司令部肯定会给当地经济带来好处,不管是司令部的几千名官兵,还是建设陆战队基地后进驻的官兵,都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成为固定的消费群体。
福州市政府开出的条件非常优越,不但答应帮助陆战队征地,还答应通过地方银行为陆战队提供低息贷款,并且由地方政府承担非军事基础设施的建设工程,比如修建一条直通市区的高速公路。
这让牧浩洋非常满意,只是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谈好。
最大的问题,就是安排部队官兵家属就业。虽然牧浩洋已经做了安排,可以为部分军人家属提供就业岗位,比如陆战队司令部就需要不少勤务人员,还要修建家属区,也就需要相关的服务人员,而这些人都不在军队的编制之内,首先就得考虑军人家属。但是随着陆战队司令部建成,并且成为陆战队的主要军事基地,至少有五万名军人家属需要就业,而陆战队能够提供的非军事岗位只有不到五千个,剩下的都得在当地安置,也就需要地方政府给予相关帮助。
因为没有谈好,所以牧浩洋决定去汕头看看。
从基础条件看,汕头不如福州,而且战略位置也不够关键,但是汕头政府开出的条件更加优越,甚至答应在招聘公务员的时候,优先考虑陆战队的军人家属,并且在地方经济政策上予以支持。
这让牧浩洋有点动心,毕竟军人也是人,只有家里稳定了,军人才会更加卖命。
设想当年,在朝鲜战场上,牧浩洋还不得不为结婚、房子等事情发愁。就算他没有因此受到影响,肯定也有其他军人受到了影响。如果不能解决军人的后顾之忧,又怎么让军人上阵杀敌呢?
要知道,社会的最小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