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于丹-第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论语·泰伯》上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可见〃突破〃后的〃士〃的特性已不在其客观的社会职业,而在其以〃道〃自任的精神。
当知识分子不再是一个从属社会的经济附属物时,才能获得精神的自由,才能以整个文化秩序为关怀的对象,才能坚定地坚持思想上的信念。
〃突破〃后的〃士〃才是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
正是〃突破〃前的〃士〃被于丹教授当成论述的对象,于丹教授因此也因错合拍,与她前几章的心得合拍,与她这本书的主题合拍。
或者说于丹教授的论点需要“突破”前的“士”的概念的支撑。
于丹教授的理想之道原本没有多么高远的要求,用她的话来说,就是:“理想之道是什么?
就是给我们一个淡定的起点,给我们一点储备心灵快乐的资源。”
多么容易满足的于丹教授啊! 于丹教授在这一章的结尾处,非常煽情地对大众读者说:〃让我们从自知之明去建立心灵的智慧,让我们走进《论语》,也做孔子席前一个安静的学生,跨越这千古的沧桑,在今天看一看他那淡定的容颜,想一想他让我们去到自然中的鼓励,在我们每一天忙碌的间歇里面,给自己一点点心灵的仪式。
而不至于像那个人格分裂的演员一样不敢面对自己的内心。
其实在今天这样一个后工业文明的社会里,《论语》传递出的这样一种温柔的思想力量,淡定的、清明的理念,它鼓励了我们对内心的关照,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理想是有根的。
在这短短的一段话中,于丹教授三次提到〃心〃,又是〃心灵的仪式〃,又是〃面对自己的内心”,又是“内心的关照”。
于丹教授乐此不疲地对“心”情有独钟,津津乐道地呼唤着心灵的休养。
可见她所追求的“理想之道”原来就是“心灵休养”之道。
我们终于看到了于丹教授的这本书的最后一章,这一章是于丹教授读《论语》的第七个心得:《人生之道》。
这一章的题目会让许多人产生兴趣。
人生之道!是的,谁能没有人生之道呢?
谁都愿意有人指点人生之道啊! 于丹教授在这一章中先引用孔子所说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来说明人生的短促。
随后于丹教授引用了《论语·为政》中的一段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
于丹当然还要像前六章那样,将对这一段的理解向〃心〃上靠去。
谈到〃三十而立〃,怎样才算立起来了呢?
于丹教授写道:三十而立的这个〃立〃字,首先是内在的立,然后才是在社会坐标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从内在的心灵独立这个意义上来讲,真正好的学习,是把一切学习用于自我,让学到的东西为我所用。
这是中国文化要求的一种学习方式。
于丹教授还写道:所以〃三十而立〃,我的理解并不是通过一个外在的社会坐标来衡量你是否已经成功,而是由内在的心灵标准衡定你的生命是否开始有了一种清明的内省,并且从容不迫,开始对你做的事情有了一种自信和坚定。
超乎功利去做一件内心真正认定的事情,这大概是〃立〃的一种见证。
我们毫不奇怪于丹教授还是借〃三十而立〃来说她的〃心〃,用〃内在的心灵标准〃来衡定生命是否“立”了起来。
《论语》可以乱讲的吗…批评于丹(17)
三十岁以后呢?
于丹告诉我们:〃三十岁以后,就要开始学着用减法生活了,也就是要学会舍弃那些不是你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
又是〃心灵〃! 到了四十岁不惑之年,于丹教授解释说:〃那么什么叫做不惑?
就是人能够自觉按照中庸的理念去思考、行事。
即使外部世界给我许多不公正、打击、缺憾,你也能在一个坐标上迅速建立自己应有的位置。”
思考是要用〃心〃的,还是〃心〃! 于丹教授接着写道:〃五十知天命,也就是说到这个时候已经有了一种内心的定力,基本上可以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不为外物所动了。”
衡量五十岁的人生是要看〃内心的定力〃的,原来如此! 于丹教授接着说:〃在对天命有了透彻的了解,自己的内心有了巨大的定力之后,孔子说,‘六十而耳顺’。
此时,你能做到最大限度地尊重他人,你能理解任何一个事情存在的道理,你能虚心倾听各种声音,并站在别人的出发点上去了解他为什么这样说。”
六十岁和五十岁很相似,都离不开〃内心的定力〃。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
于丹教授注释说:〃当所有的规矩大道已经变为你的生命的习惯时,你就能够做到从心所欲,这可以说是每一个生命个体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但是这样的一个境界看似平易,在此之前却要经历千锤百炼。”
于丹教授这一次碰对了,就连孔子都说出〃从心所欲〃了,还能不提到〃心〃吗?
于丹教授还要把人生历程总结一番,她写道:〃所谓成长是内心在历练中的逐渐强大,所谓人生的归位是把外在的东西变成内心的能量。”
那么按照这种意思可以推论出:〃人生之道〃就是〃心灵历练〃之道。
于丹心得的危害性 我们把于丹教授的所有心得加在一起,就能清晰地看出于丹这本书的主题思想。
第一章天地之道的心得:内视,去发现你的内心。
第二章心灵之道的心得:保持良好的心态。
第三章处世之道的心得:修养内心。
第四章君子之道的心得:返回内心进行修养。
第五章交友之道的心得:修身养性才能交上好朋友。
第六章理想之道的心得:理想之道就是心灵修养之道。
第七章人生之道的心得:人生之道就是心灵历练之道。
看来这七项心得还不能相加,因为项与项之间十分相似,讲的都是四个字:修养内心。
抽取任意一项心得都能代表这本书的主题思想。
七项心得只是一项心得的同义重复。
于丹教授对“修养内心”的七次重复,是为了不断加深大众的印象,不断加强主题的重量。
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论语》反映了孔子五种主要思想:论天、论伦理、论政治、论教育、论经济,再加上他的方法论内容可谓非常丰富。
但是于丹教授的这本心得只是谈到四个字“修养内心”。
我们前面已经提到她的“修养内心”的心得来得也很勉强,《论语》的原文很难支持她的心得的获取。
认真推究起来,我以为于丹教授先有了一种“修养内心”的想法,然后去到《论语》中寻找根据,难免牵强附会,难免无意误解、无意曲解和有意曲解《论语》。
于丹教授知道如果她个人去宣讲“修养内心”,动员大众“返回内心”去过“内心安宁的生活”,就很难被大众接受,当然更无法登上电视的百家讲坛。
她完全可能像孔子一样四处碰壁,学说不被各国执政者接受,只得郁郁不得志地周游列国。
于丹教授不愧是一位“知名影视策划人”,经过一番策划,她用《论语》包装了自己,告诉大众是孔圣人要求你们返回内心去修养,不信请看我读《论语》的七项心得。
此法果然奏效,于丹教授不但在央视百家讲坛上一连讲了七天心得,而且她的这本仅有六万多字的心得一下子印了六十万册,签名售书还“创造了书业史上的一个奇迹”。
《论语》可以乱讲的吗…批评于丹(18)
她一下子成为了文化名人,一夜之间名利双收。
当大众将于丹教授的书纷纷购回家中读时,于教授嘴上还给大众读者一个甜甜的高帽子戴:“不是我个人的魅力,是读者对中国文化的信仰。
我看着读者,不亚于看着圣贤。”
(见2006年12月1日《北京晚报》)教授眼中的大众读者成了圣贤,那大众读者眼中的教授又该是什么?
该是被圣贤崇拜的顶级圣贤了。
这次策划,获利的是出版社和于丹教授。
对了,于教授除了获巨额稿酬,还获了大名呢!名气不亚于余秋雨、易中天、刘心武等经常上央视的文化名人。
于丹教授一定捂着嘴偷乐呢,心想:这是一次多么成功的创意策划呀! 受害的当然是大众读者了 于丹教授只从《论语》中取了一点儿微不足道的边缘思想,不能代表《论语》的主要思想。
而她取的这一点儿有关“内心修养”的思想也是对孔子“内圣”与“外王”思想的割裂。
孔子的最主要核心思想是仁爱思想,包含了原始人道主义的成分,孔子重理性、道德、人生的人本主义思想,曾对古今中外启蒙思想家的反专制产生了巨大影响,还有孔子在教育、政治、哲学、伦理、经济等方面的论述中,都阐述了一些客观真理。
孔子创建的儒家文化,是人类在农业文明时代最为成熟和发达的思想体系,然而于丹教授对此却没有一点儿心得和感想。
我在前面说过,于丹教授所理解的〃士〃是孔子〃突破〃前的旧概念,新的〃士〃是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
他们并不像于丹教授所说的那样退回内心去进行修养,而是“道”的承担者。
他们自身的价值就在于像顾炎武所说的那样“明道救世”。
他们深知自己所坚守的“道”代表了超越性的精神世界,还代表了积极入世、干预社会、安顿百姓、为民族谋福的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只有他们才有资格代表社会的良知。
请这些〃士〃们退回内心去进行修养,就是让社会的良知沉默、泯灭。
良知让知识分子们成为捍卫文化价值的群体,他们争取的不是政治权力,而是社会的合理与公正。
于丹教授可能也受到〃退回内心〃的旧〃士〃的明哲保身思想的影响,从来在这本书中没有谈到过“合理”与“公正”这两个字眼。
她反而对“抱怨社会不公”颇有微词,她写道:“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抱怨社会不公,抱怨处世艰难。
其实,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
如果我们真的能做到把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会少很多烦恼,就自然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
按照于丹教授的引导,我们大众读者不但对不公正不能抱怨,反而要反躬自省。
于教授还写道:〃我们的物质生活显然在提高,但是许多人却越来越不满了。
因为他看到周围总还有乍富的阶层,总还有让自己不平衡的事物。”
于是于教授劝大众读者不要不平衡,不要有怨言,而应该〃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
她埋怨我们:“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我们大众读者就连看外界太多都不行! 并不是因为出现〃乍富的阶层〃,使我们大众〃越来越不满〃。
我们的不满是因为看到有许多人的“乍富”来得不公正,他们不是靠辛勤的劳动正当获利,而是靠腐败,靠权力,靠权钱交易而暴富起来。
莫非对于这些丑恶现象也不能抱怨吗?
也不能反对吗?
也要听之任之吗?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缩回自己的内心,听任不公正的现象恣意流行,那我们的国家和社会该沦落成什么样子! 由于于丹教授的头脑里从来没有〃合理〃与〃公正〃的概念,所以即使对分配不合理的质疑也是于丹教授不想听到的。
《论语》可以乱讲的吗…批评于丹(19)
她写道:“我们经常看到,老年朋友在一起,互相的交流是什么呢?
往往是抱怨。
抱怨儿女顾不上自己,说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你们拉扯大了,现在你们都去忙了,连回家来看看都没有时间;抱怨社会分配不合理,说我们当年干革命的时候,一个月才拿几十元钱,你们看我孙女,现在一去外企就挣三四千元钱,这对我们老干部公平吗?
〃 社会分配不合理是存在的,而今我们的民主与法制的不断改善与健全,就是为了争取调节的正义和分配的正义。
然而于丹教授对待分配不合理的态度是:〃如果老是在说这些东西,那么原来的所得就变成生命的一种隐痛,一种负累。
这时就需要朋友的开导,学着舍弃一些东西,这样也就远离了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