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一品-第84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默以令人折服的语言,指出了王学自身的弊端……他说,人们攻击王学“空谈无实际,并非无的放矢,所以教导学生们要‘反身自省’,不‘虚见空谈’,强调‘功夫所至,即是本体’。
同时他赞同在东南士子中,享有盛名的罗汝芳的,除却穿衣吃饭别无伎俩,反对‘谈说在一处,行事在一处,本体功夫在一处,天下国家民物在一处’的言行不一;他也赞同胡直,当官尽职即为尽xìng”,认为尽其心者知其xìng,而不应只自求xìng命、视民物痛痒与己无关。在理论上,他将本体和功夫摆在相同的高度上”要求士子们重视,实践和理论的结合,……
清凉山上,五千学子见证下,又一矢儒立世矣……
第八零五章希望(中)
在学生们的盛情挽留之下,沈默又连讲了三场,这才得以到后堂休息。
耿定向看着略带疲惫的沈默,恭声道:“江南兄,从此可开宗立派矣!”
“都是浅尝辄止而已。”
沈默摇摇头道:“我的身份敏感,只能讲些皮毛的东西。改良我学的重任,还得靠天台兄全力以赴啊。”“定然不负重托。”耿定向抱拳道,顿一下,有些欲言又止道:“龙溪公本是要来的,只是年纪大了,临时有些生病”,”
“呵呵,”沈默微微摇头道:“天台不必安慰我,师公是在生我的气,不想见我这个,吃里扒外、的徒孙罢了。”
“没有的事。”耿定向赶紧道:“龙溪公很是以江南为傲的。”“这我相信”沈默苦笑道:“不过这并不妨碍他生我的气。”
“……”耿定向心说“确实”便又埋怨自己”人家师徒之间的事儿”哪还用自己多嘴,便转到正题上道:“如今我王学势大,然而三派之争,已经越来越尖锐,若是再发展下去,怕是用不着理学之士的攻击”便会自相残杀起来。”
“是啊。”沈默点点头,对他所言表示赞同……王门七派中”泰州、淅中、江右三派最为强大。其中江右派也称王学正统派,是保持王学的基本观点,恪守师说的,其代表人物是部守益、聂豹、欧阳德和徐阶。而王畿所率的淅中派和王艮所创的泰州派,则都是草新派,和儒教传统观点有了更大的分裂”在当今士林中也更有市场。
王畿和已故的王艮,都是阳明公的亲传弟子,并称王门二王,可以说是王学后人中,最重要的两位思想巨匠。现在王艮已去,便只剩下王畿一柱擎天,所以他的地位可想而知。而一直以来,王畿和季本都在背后默默支持着沈默,看着他一步步的成长,一点点的扩大影响”终于从一棵小苗,长成了参天大树,两位老人必然是满怀欣慰的。
现在沈默已经基本实现了他俩当初的理想,成为了泰州学派认可的徐阶接班人了。然而王畿此刻却无法高兴起来,因为在他看来,这是沈默倒向泰州学派才换来的,浙中派虽然和泰州派都是改草派,都更强调个ing的解放和思想的〖自〗由。然而王畿浙中派,更带有知识分子色彩,而王艮的王学左派更平民化,双方的观点南棒北撤,其实比和江右正统派的分歧还要大。
斯以王畿不可能不生沈默的气,然而沈默毕竟是他的徒孙,能做到今天这样,已是给他大大的争脸”所以他也十分的欣慰。在这种矛盾的情绪左右下,老人家便称病没有前来南京沈默是没法回浙江看他的,因为身为钦差大臣,必须事毕还朝,不可能再顺道回趟老家。
“这确实是个大问题。”沈默点头道:“龙溪公那边,我已经备了礼物”再写封信你带过去,帮我解释一下。”顿一顿道:“就说,我是他的徒孙,自然永远和他站在一边,请他老人家放心。”,“只能如此了。”耿定向颌首道。
两人正说话,外面传来敲门声道:“大人,外面有一群学子求见沈相,说是沈相的学生,要来拜会老师。”
“哦,我的学生?”沈默笑起来道:“那就见见吧。”
当沈默出现在书院后殿的大堂上,近百名青年才俊便一起行礼道:“拜见师尊。”
“快起来吧。”沈默笑着走到他们中间道:“数年不见,难得你们还想着我。”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一今年轻人恭声道:“何况师尊一直对学生们谆谆教诲,我等没齿难忘。”
沈默看看他,笑骂一声道:“好你个沈不疑,果然是一贯的油嘴滑舌。”
“嘿嘿……”这青年长得与那沈明臣长得有七分想象”这倒不是巧合,因为他正是沈明臣的亲侄子,叫沈一贯,字不疑。两个沈家拉上亲戚,论起来,他还得叫沈默一声堂叔。但他是个精明人,哪能干这种啥事儿”所以从不对人提自己与沈默的关系,然而在见到沈默后,却又表现出特别的亲切。真不愧是沈明臣的从子,对人心的把握,很有些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意思。
大殿椅子不够,耿定向便让人取了百十个,沈默招呼众人坐下,也不说话,就那么笑眯眯的望着自己的学生……这都是他在苏州府学亲自带过的学生,如今已完成了学业,并顺利的通过了秋闱,明年就要去北京,向读书人的最高荣誉发起挑战了。
学生们盘腿坐在地上,仰头望着他,空气中流淌责浓浓的孺慕之情。
“不错不错”沈默轻捻着颌须笑道:“都是准备去赴春闱的?”这些学生里,有一半是今年中举的,另一半则是往年的举人。
学生们便纷纷点头称是。
“很好。”沈默便开始考教他们学问”都是关于时文制艺”而非那些形而上的虚学,论学问才华,他可能排不进大明前一百,然而讲起八股应试之道,却是自认第二,无人敢认第一。
学生们也全瞪起眼来,如此规格的考前文会,怕是全国也找不到第二家了”哪个敢不全神聆听?对于沈默的问题,他们也蹦跃作答,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不会被人说成是爱出风头”又能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何乐而不为呢?
一上午的问答下来,沈默又出了一题‘麻冕、礼也’,让他们现场破题作文。待把作文收上来后,天已经很晚了”他没有当场作出评判,而是借书院的食堂,宴请了这帮学生。席上,他慰勉众人一番”要他们再接再砺,千万不能松懈”直到月上中天”才与他们依依话别。
学生们在书院留宿,他则回到自己的公馆。沐浴更衣后”已经是三更天了,但沈默一丝睡意也没有,便在二楼书房燃起一炉檀香,就着清凉的月色,批阅起学生们的答卷来。
到了沈默这个程度,一举一动皆有深意”他考校学生的举动,乃至所出题目本身”都是由他的目地的。
先说那道题‘麻冕、礼也’,语出《论语子罕》,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按照指定参考书《四书章句集》中注释麻冕”缁布冠也”以三十升布为之,其经两千四百缕”细密难成:纯,丝也:俭,谓节省:泰,谓傲慢。
全句的意思是”戴缁布冠乃是礼制,但现在都用节省的丝制品代替,我宁肯违背古礼,也要从众;做臣子的在应在堂下向君王行礼,然而现今去拜于堂上,实乃傲慢之举,我宁肯违背众人的意思,也要在堂下拜见君王。
看似是说了孔夫子在性质相同的两件事上,做出了相反的选择。但若是一分为二去说,必然大错特错。因为孔子这段话的,其实是欲抑先扬,他的意思是,在无伤大雅的小事上,可以去改草”但在涉及到伦理纲常的制度ing问题上,绝不能有半分让步。
能不为这个陷耕所诱惑的,基本上可保证不跑题,然后就靠个人的学养,把这篇文章写好了。
很明显,这是一道带着浓重保守思想的题目,与沈默平时所持言论大相径庭……学生们起先以为,这是老师为了考验他们的全面能力,才出了这么一道题。然而回去后,不少人越想越觉着其中可能有玄机,难道……会不会是会试的主考官,就是这个风格呢?
于是他们便猜想起,满朝公卿中,有谁是这个调调,又有资格成为礼闱的主考官呢?这样一想之下,可能的人选还真不多……虽然说起来有些杯弓蛇影,但诸位看官不妨回想下自个在大学里,在考试前夕”老师突然给你出了几道题”你会作何感想?所以也没什么好笑话他们的。
不过,他们不会把这个猜想告诉别人的,甚至彼此间也是心照不宣,回去后大肆搜集那位大人的文集,抓紧利用这个冬天,将其反复吃透,并调整自己的文风,尽量往中正平和的保守路子上走……当然这是后话。
学生们的文章,沈默看得十分仔细,整整一个晚上,加上第二天几乎整天,才堪堪全部看完,实际阅卷时,当然不可能这么慢,但要从区区一篇文章中,看出学生的〖真〗实水平来,就不得不仔细品啧了。
他看完之后,又让孙铤和耿定向再分别看一遍,并将自己的要求告诉两人”便也不在公馆中打搅二人,悄悄赴约去了。
莫愁湖畔的胜棋楼,是一栋青砖小瓦、造型庄重的二层五开间的小楼。登斯楼也,可远眺钟山龙盘”石城虎踞,俯瞰湖心之亭,湖景全貌,波光云彩,尽收眼底。
说起这座楼,还有个典故,相传这里曾经是本朝太祖与徐达弈棋的地方。有一次,朱元璋与徐达对弈,眼看胜局在望,便脱口问徐达:“爱卿,这局以为如何?”徐达微笑着点头答道:,请万岁到这边来,细看全局”于是朱元璋走过去一看,不禁又惊又喜,原来徐达用所持的黑子在棋盘上摆成了“万岁,二字。朱元璋这才明白,自己不是徐达的对手。于是便把莫愁湖送给了徐达。
此楼便被称为,胜棋楼
对于这次史上难度最高的马屁,沈默却认为落了下乘。优秀的马屁,应该是无声无形,只让对方感觉到舒坦,却察觉不到马屁的存在。然而徐马屁这一下,实在是有显摆智商之嫌,要知道下围棋多么困难啊,何况对手还是争胜心巨强的朱元璋,他璀e在对方不知不觉着”摆出一个“莆茂,来,这得多变态的心机、多高超的算计才能干出来啊。
在来的路上,沈默甚至满怀忠趣味的揣测道,不会是大祖皇帝回去后,越琢磨越不是味,才会给他送了烧鹅吧?
不过当他看到徐鹏举那张胖脸时”赶紧将对其祖宗的不敬收起来”笑吟吟的下轿子,抱拳道:“公爷啊,在下登门拜访,给你来赔罪了。”那日在码头上甩下徐鹏举”两人便再未见过面。
“谁敢怪你啊”徐鹏举的包子脸上满是褶皱道:“你老现在是宰相之尊”咱还不得尊着敬着?”
“行了,别装了。”沈默笑骂一声道:“谁敢在你世袭罔替魏国公面前装大拿?”
“我是说真心话的。”徐鹏举面现丝丝苦涩道:“真得靠兄弟拉一把。”“上楼再说。”沈默看他一眼,淡淡道。
于是两人登上二楼,待下人上茶后”便屏退左右,显然要进行一番密谈。
“还以为你到走,也不会来见我呢。”徐鹏举给沈默斟茶道。
“本是不想来见你的,”沈默没有了外面的春风和煦,表情十分的严肃,最后才挤出一丝笑容道:“但你正在难处,我要是一味躲着不见,反倒让人笑话。”
“难道不是为了咱俩的交情?”徐鹏举说起来也五十好几,但言谈间还是那么老不休。
“若不是为了交情,我管你这摊烂事儿?”沈默轻哼一声道。
“呵呵,是……”徐鹏举低下头,小声道:“你是重情的,这我知道。”是什么事儿把堂堂国公逼成这样?说起来也是他自找的。原来这厮宠妾灭妻,溺爱嬖妾郑氏,竟夺去原配之封号,授郑氏为夫人。当然他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欲立郑氏所生子邦宁为世子,然而在郊宁之前,有真正嫡长子邦瑞弗立。这种大悖伦常之举,自然引来了无数的不满,其中还有南左都御史林慷这样的名臣大吏”竟亲自写奏章弹劾他……那奏章一递出,徐鹏举便知道自己要坏事儿,虽然北京方面还未有回应”他却日夜惶恐。自家人知自家事”在这个文臣当道,勋贵如狗的年代”世袭罔替的国公招牌,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坚固,倒是随时有可能砸了招牌”葬送了祖宗的基业……这又不是没发生过。,
现在他把沈默当成了救命稻草,恳请这位仁兄,看在多年交情的份上,救自己一次吧。
“哦……”沈默既然来了,就是已经对此事心中有数,先叹。气:“两个都是你儿子,百年之后谁当上国公,也不能不认你这个爹了,又何苦废长立幼呢?”
“我……”,徐鹏举闷声道:“我这辈子女人无数,可只爱郑氏一人而已,何况邦宁是个难得的好孩子,自小聪明乖巧……”
“算了,清官难断家务事,我不听你家里的恩恩怨怨,”沈默一摆手道:“事情到了现在,已经不是你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