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臣-第87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赫雄祁点点头,说道:“临议事前,与张相遇上,说及担心大皇子会主动领兵的事,张相说可叫大皇子先去……我细想:大皇子也是久在军中领兵之人,即使再急躁,初期也不会有多大的闪失;等大皇子在高丽呆上大半年,没有耐心,这边再顺势换一个老成持重之将过去主持军务,就可以了——而不能等高丽的战事拖上一年半载,再让在燕京看了不耐心的大皇子过去领军,那才会出大问题。”
叶济多镝也情不自禁的点点头,觉得张协这人还是很有计谋的:就老二身体这状况,一心想着继位为新帝的叶济白石就不可能在高丽安心呆上太久,最多半年就有可能无功而返,这样也能挫一挫他的锐气。
那赫雄祁心里一叹,在立国之前,汗位传承是兄终弟及,弟终兄长子及;要是天命帝不幸驾崩,由叶济多镝继承帝位,大概是最有利大燕稳定的,只是在立国之后,兄终弟及的传统就给废掉。
叶济多镝又问张协:“白石刚在堂前所言,乍听还有些道理。南朝旧时,此时一样的繁盛,为何此时势强,而旧时势弱?”
张协脸色讪然,他知道叶济多镝也不是拿话挤兑他,思虑片刻,说道:“南朝旧时虽繁盛,但财赋不入国库,而繁盛滋养奢侈之风,使民风羸弱,于国事不利;今时南朝繁盛之海贸,商贾,工造,十之六七都掌握在淮东之手,新税政又使以往用于市易的三十余种货殖,则为地方与中枢岁入之源,自然不能同日而语。早年大同,宣府,大同三镇边军屯寨体系完备,每年所需军食马料,则能从地方征调,屯事荒废之后,燕京每年拔三四百万两银尤不足养军也,但此亦燕京岁入养军之极限。而如今淮东合并枢密院与户部的岁入,总计有两千万两银,能拿过去五六倍的钱粮来养军,自然不能同日而语……”
张协的话很明白,要是当初元越任用林缚来理财,就算边军将吏还是原先那一套班子,北燕也绝没有可能侵得燕蓟的,更何况此时的南朝是从里到外都发生了质的改变。
张协在元越任相之前,主持户部多年,本身就最重要财赋之事,对元越的种种弊端看得比谁都清楚,对林缚在南朝所行的新税政也有着比别人有着更深刻的认识——眼下南朝在淮东军的压制下,根本就形不成势力能站出来阻挠新税政的实施。
以茶税为例,以往仅江西浮梁府茶事最盛时,一年产茶逾五百万斤,税监使征银四十万两,地方士绅就叫苦不迭,频出抗税之事,文官也都称地宦臣税监勒索地方,有害吏冶。
南朝行新税政,使茶税分场税,市商税。场税由中枢征收,浮梁茶事恢复到年产五百万斤时,茶场税将骤减不到十万银元,但允许各个地方府县从入境分销的茶商处抽取市商税,大体还能再十四五万银元。两者相加,比旧时还差一截,但最为关键的,市商税成为地方府县财政来源,私茶就会遭受彻底的打制。
以往浮梁茶税一度就高达四十万两,但全国所能征的茶税最高时也不超过八十万两银?难道说除浮梁府之外,其他府县的产茶总数也就只有五百万斤?时人饮茶成风,士绅官宦更是无茶不成宴,亿万丁口,一年饮茶没有万万斤,三五千万斤还是有的。
在淮东对外公布的数据里,仅通过黑水洋,南洋船社,去年输往海东及南洋的茶叶,就高达五百万斤;而对此,淮东则征收高达两成的关厘。
再以盐事为例,旧制私盐泛滥,使得两淮盐铁监控制的两淮官盐年产不过十五万石;而林缚大减盐场税,使地方参与分利,小比例的征收市商税,再配合打击私盐,使得两淮官盐的年产量在短短两三年间骤升十倍。在使盐价持续下降,不足旧时官价三成的同时,中枢及地方能征得的盐利,总数实际比以往翻一番还不止。
南朝旧势力给林缚压制抬不起头,而新势力的眼光给吸引在海贸上,茶盐之利相对变小,不那么吸引人,故而南朝根本就没有力量能阻止林缚实施新税政。
卷十二(终卷)定鼎第三十章以缓待急
在甄封,佐贺赖源,近江津野辞行离开海州的前夕,北燕任命大皇子叶济白石为统领率兵援高丽的消息也通过情报网,传到海州。
“叶济白石乃叶济尔之嫡长子,叶济尔卧病多年,却拖延不立叶济白石为储,据传是叶济罗荣,叶济多镝二人从中作梗,使叶济白石对罗荣,多镝二虏心生怨恨,”高宗庭得信便到林缚跟前相告,此时军议,先将基础情与参加军议的诸人粗略解说一遍,道,“其未经挫败,锐气还盛,不留在叶济尔身边,而去高丽领兵,应是想用战功压过罗荣,多镝二王,铺开他登上燕虏储君的道路……”
林缚抚着额头,不吭声。
他已经养成军议开始时不发言的习惯,就怕他先说话,别人慑于他的权威,接下来就顺着他的话往下说,反而叫他听不到其他方面的意见。
随林缚在海州,军事参谋部及枢密院也就高宗庭,孙尚望,王成服,周普等人。
周普对战略方面的事情不敏感,也知道慎言的道理,闷头坐在那里看椅下铺地砖上的浅雕。
刘妙贞,宁则臣,马兰头,李良,葛存信,杨释,罗艺成,李卫,陈渍等徐泗战区的主要将领跟官员外,还有陈恩泽,周广东以及新组建的陆七零三镇师主要将领列席军议;林缚也特意邀甄封,佐贺赖源,近江津野等人一起讨论如何应对燕虏将派兵援高丽的新局面。
“叶济白石入高丽,必会轻敌冒进,请国公密遣精锐,挫其锋芒……”事关切身利害,甄封也顾不得避嫌,当即请林缚调整之前的部署,直接调派精锐兵力,进入高丽参战。
“在海州闷出鸟来,”陈渍手撑在长案上,请战道,“二胡子组建新镇师,需要时间,不到秋后无法投入实战;我部多是直接从旧部抽调的精锐老卒,拉上战场就能直接开打,主公,让俺率部去高丽吧!”
陈渍也看准了,燕胡在山东的防御完备,徐泗这边不经过充分的准备,不会大规模的北击。真要留在海州,轮到登海镇师出战,说不定就是在两三年之后,哪里及得上此时调入高丽参加痛快?
诸多将领也都认为叶济白石去高丽之后会急于求胜,这也是淮东与甄氏在高丽国内能捕捉到的一个良机。
佐贺赖源也紧跟着表态,说道:“崇国公若有差使,佐贺氏当责无旁贷……”言下之意,只要林缚此时决意在高丽展开会战,他不惜暂停对北条氏的挑衅,首先将精锐兵力调到高丽,参与会战。
“宗庭,”林缚看向高宗庭,“你以为呢?”
“叶济白石急于求胜是肯定的,但他也是燕虏之宿将,少年时便随父兄从征军中,有十六年之久,治军经验也是老道,”高宗庭说道,“特别是眼下,高丽形势并不有利于我们,即使有战机,我们也未必就能捕捉,我以来,眼下当以柔克刚,以缓待急……”
眼下在高丽汉阳郡以南一线,高丽国相左靖所部掌握着战场的主动权,叶济白石率燕胡援军进入高丽,就算是急于求胜,也有急于求胜的基础;相比较之下,海阳甄氏手里只掌握有六万兵马,在兵力上所处的劣势很大,即使将陈渍所部登海镇师调往海东,也没有办法立即改变双方的兵力对比——真要立时改变之前拟定的军事部署,将陈渍所部调往海东,倒显得这边急躁,冒进。
高宗庭的意思是即使有战机能够捕捉,也应缓一缓,不能跟敌人犯同样的错误。
“那我们这边既定的计划就不作改变了,”林缚没有给更多人发言的机会,就将这事敲定下来,说道,“叶济白石进高丽,应会锐意南进,海阳军方面则要多加防范,防务上有做什么调整,或需要添加更多的物资,可与马一功及恩泽,广东商议,可否?”
林缚也是正式将海东的具体事务托交给海东行营军,济州都督府及黑水洋船社分别处置。
林缚的话一锤定音,虽说诸将都觉得有些可惜,但多少也觉得立即调精锐战力进行高丽有些仓促,未必大佳。陈渍只是撇撇嘴,怕林缚又一下子捋掉他的将职,使他彻底没战可打。
军议过后,林缚就为甄封,佐贺赖源,近江津野等人设宴饯行,宴后又将原东州都督迟胄单独召来行辕商议。
这次与甄氏,佐贺氏,近江氏签署密约,甄氏,佐贺氏,近江氏都将在返回海东后正式承认松浦,平户,五岛列岛以及济州岛整个的并入济州都督府,但林缚想要济州都督府永远的成为新帝国在海东的海外领土,还是需要迟氏进一步在济州扎根下去。
虽说林缚在中原努力消弱宗族的势力,消除底层民户对宗族的依附,但济州属于海外飞地,又立强藩之侧,要是一味的压制宗族,反而会削弱济州的凝聚力,不利济州从扶桑,高丽彻底的脱离出来。
故而林缚有必要在济州扶持三五家汉族世家,以凝聚在济州的汉人,待时机进一步成熟,才会再封藩于济州。
在海州数日,林缚还没有单独召见过迟胄,迟胄也是心思惶恐,不知道他早年下海为寇的事情,会不会影响他迟氏在新帝国的前程。
迟胄早年家穷,学人下海为寇,多年拉出一票人马纵横南洋,后与广南大族王家以及安南国结仇,无法在南洋独存,而中年之后又想着找一块落脚之地,才远来五岛落足。
迟胄到五岛列岛之后,就放弃劫掠的营生,收容流民事渔商等业以固势力,十数年来成为九州岛诸藩平衡海寇势力的一枚棋子,但从来都没有叫扶桑诸藩国认同过,不过是海盗与扶桑诸藩势力的夹缝里求存。
林缚海外殖商之举,在江淮等社会风气相对开化之前,犹叫世人难以接受,但也许迟胄大半生都在海上飘荡的缘故,对淮东行海外殖商之战略则尤其的认同。这些年来也看着淮东一步步的壮大,一步步的形成新帝国的雏形,迟胄从早初的被迫合作,到认可淮东操纵东州事务,一直到极力想融入淮东,也是经历了一个过程,
迟胄叫侍卫领进明堂,看到在座还有南洋船社掌事,参知政事孙尚望。
“微臣迟胄,叩见主公……”迟胄端端正正的在堂前屈膝行礼。
林缚在迟胄跪下后,才说道:“我早就有心叫枢密院将跪礼废掉,迟公以后不必再拘俗礼,”请他起来,与孙尚望对坐,说道,“迟公早年纵横南洋,对南洋风土人情熟悉,南洋船社初立,以后专辖南洋商事,找迟公过来,还是想迟公对南洋商事有所指点,推荐几名人手过去,好解尚望的燃眉之急啊……”
“迟胄当年还是愣头青,瞎闯南洋,倒是有十七八年未再踏入南洋的水面,实不敢在孙大人面前胡乱说话。”迟胄谨慎的怕说错话。
“呵呵,”林缚微微一笑,与孙尚望说道,“迟公与江淮走动少,在我面前还局促得很,却不晓得我这人是顶好相处的,看来以后还是要迟公多来走动,”又与迟胄说道,“也是尚望想你了解南洋之事,希望你能推荐些熟悉南洋事务的族中子弟进入南洋船社任职。公府治政以来,新制,新政频出,才是初步,此外各个方面都需要大量能做事的人手。科考也许要过个十年八年才会再开,眼下只能依赖各家推荐些优秀的子弟出去任事……”
新政废除传统士绅阶层大量的特权,而此时重开科考,只会叫大量的旧儒补为官吏,那是自找不快;林缚故而将战事未靖,无暇虑及其他的理由,强行将科考关闭。
科考终究还是要开,科考的形式并不坏,但科考的内容要革故鼎新。
传统的事事皆奉圣人言,诸事万物都四书五经里找依据,找根源的那一套,要废除掉,林缚需要的是有专业技能的官僚,而不是专门宣传圣人言的假道德官僚。
即使以官吏为诱,迫使那些想做官的士子去接触,接受杂学,想要杂学科成为科考之显学,至少需要十年八年时间的铺垫才够。林缚就打算压后到杂学至少能叫读书士子们能普遍接受之后,再开科考。
迟胄心有忐忑,林缚则推心置腹的跟他说及在科考改制,邸报改邮报等事上的一些设想,想希望将迟胄拉新帝国的群体中来。
话叙许久,迟胄也渐渐放开,将要告辞之时,忍不住问道:“叶济白石率兵援高丽,甄督言其急于求胜之心能用,迟胄看主公似乎意动,但佐贺赖源称将出兵助战,主公反而打消了念头,迟胄百思不得其解……”
“哈哈,”林缚心想迟胄看人真是厉害,他的确开始是颇为意动,有意利用叶济白石的冒进轻敌在高丽组织会战,只是后来打消了这个念头,没想叫迟胄看了现来,笑道,说道,“佐贺赖源也是一雄主啊,他不称出兵相助,我确实有心调陈渍部去高丽抓住战机,但佐贺赖源声称出兵助战……”说到这里,林缚停顿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