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枭臣 >

第150节

枭臣-第150节

小说: 枭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吩咐过,林缚又与杨朴等人去安慰顾家人。

这时候已得到确信,石梁城县被刘安儿所部攻陷,石梁河两岸的流民也多跟着骚乱起来。虽然林缚及时派人传信过去,但是大部分顾家人都以为林缚在危言耸听,只有三五十人拖家带口逃出来,此时都后怕不己,心有余悸,也担心留在湖塘的亲友。

石梁县北境敌情不明,这边也不可能当为了顾家人派一支军队进去接人。

在浮桥以南的西岸空地滞留到子夜后,宣抚使王添,按察使贾鹏羽等官员才出面来抚慰秦家人,直折腾到拂晓时分,众人才从古棠县北境坐船出发继续前往江宁。周普与十名武卫陪同林缚留在军营等候诸巨头随时召见。

按察使司在稍里侧的方位也扎了一座营地,贾鹏羽,顾悟尘与按察使司诸官吏将使司所辖千余缉骑带了六百人在身边驻扎在这里。林缚带着林济远,陈寿岩两部乡勇两百多人到这边营地暂驻。

虽说镇军战斗力低下,但是江宁守备军的营地颇有规模,按察使司的营地则要简陋,混乱得多。林缚带着人过来时,马朝正在那里发脾气教训人,看见杨朴陪着林缚他们过来,无奈的笑道:“这些龟儿子,要是拉到燕北去打仗,只能让东胡人的刀变钝一些……”

“江宁承平以久,缉盗捕匪诸事又多委托地方,无法苛求啊。”林缚说道。

他看到营地西边还有一座独立的小营地,奇怪的问道:“那边是哪家的人?”

“那里是柳西林率领东城尉的一营兵卒,你这时未必能见到柳校尉,”杨朴说道,“李卓严禁守备军插手地方事务,古棠县刀弓手与捕快,衙役人手有限,内卫诸务,只能从江宁调一营马步兵过来。柳西林刚刚接手东城尉才三五天,情形还要混乱。张玉伯也过来了,不过他这时应该跟古棠知县在朝天驿那边坐镇。谁晓得朝天驿一带的流民竟然很可能超过二十万众……”

林缚没有多说什么。

李卓虽然给缚住手脚,还是尽最大的可能稳定住朝天荡北部的局势。

朝天驿一带的流民就超过二十万人,整个古棠县里的流民怕有三四十万之多,一旦骚乱起来,局势将很难控制。

正确的处置就是在关卡,要隘派驻重兵戒备,强行割断与外界的联系,然后再加强内卫治安,增加抚慰流民的措施,缓解主客户之间的矛盾,就能将局势暂时稳定下来。

李卓严禁镇军插手地方事务的原则也是正确的,一方面能保证镇军的单纯性,另一方面就是不至于使镇军为地方事务维稳事务分散了兵力。但是江宁守备军的根子已经腐烂,也不是李卓能力不够或者威望不足,任何人要改变现状绝非一日之功。

要平定洪泽浦的局势,说起来也简单,使李卓总辖全局,将洪泽浦周边的局势先稳定下来,限制刘安儿所部势力与影响往濠州,东阳,淮安诸府腹地渗透,原东闽军陈芝虎诸部还在淮上,中州等地清匪,调一支数千人规模的精锐战力过来,大局可定。

事情要能这么简单就好了,顾悟尘直到天蒙蒙亮才从大帐议事完毕回来,林缚也没有多嘴多舌去议论平叛大略的事情。

楚党要将陈信伯驱出中枢,要千方百计的限制李卓的影响力,哪里会轻易将洪泽浦平叛大功送给李卓?

骆阳湖水战时,曹子昂,葛存信率领所伪装的四艘渔船混进去,浑水摸鱼劫获得本该属洪泽浦水寨的战利品共计精良兵甲八十余副,一千两重的私筹金球八只,一千两重的私筹银球四十一只。

除去兵甲,金银折官银近十万两之巨,这笔巨额财富折重也不过三千余斤。若是计算体积,与四百斤水相当。

四百斤的水能占多大的地方?一个稍大一点的水缸都装不满,这些金银私藏到东阳号上,当真是神不知鬼不觉。

洪泽浦水寨所得恐怕在林缚他们浑水摸鱼所得十倍以上,再加上洪泽浦水寨又连续攻克泗州城,石梁城,上林里,所得更丰。

上林里富户很多,金银财富还是其次,上林里是江宁北面最重要的粮市之一。东阳府境内的诸多大田主,每年丰收季,除了留足自家一年所需米粮,会将余粮运到上林里来待价而沽。虽说夏收季将至,上林里诸多粮商都准备清仓收购小麦,但是市面存粮通常不会低于十万石。

此时洪泽浦沿岸,特别是石梁县以及泗州境内数计十万亩计的良田小麦收割在即,东阳府,濠州府官府与大田主们失去三四十石的税粮,租子粮,问题不是很严重,但是这批税粮跟租子粮给刘安儿所部征去,问题就严重多了。

泗州位于洪泽浦形势之中,却以产铁器闻名。石梁县城看似鸡肋,但是有助刘安儿所部控制洪泽浦以南的形势。解决洪泽浦危局,宜速不宜迟,要是给他们时日,周边又有无数可招揽的流民,谁知道他们的势力会扩大到什么地步。

看到李卓敦促江宁守备军在古棠县境内稳扎营盘,可见他对自己总辖平叛之事不抱希望,只求能稳定江宁府的形势,可见他对朝中党争的形势认识是清醒的。他恐怕也认识到朝廷不可能调他的旧部来江东平叛。

林缚从上林渡撤回来,看到古棠县北局势糜烂,而诸巨头还在这边安心商议,就知道速战速决洪泽浦已不可能,心里恨恨的骂了一声:这该死的党争。

卷三江宁风月第一百三十八章时局糜烂(二)

顾悟尘看不透林缚心中所想,他进营帐来,让人将营门帘子掀起来,让晞微的光亮照进来帐里,他搓着脸解乏。杨朴泡了两杯浓茶送进来,他打了个呵欠坐到椅子上,要人给他打盆冰凉的井水来洗脸醒神,又问林缚:“你北上时早就发现石梁河两岸的异状,此事可曾与别人说起过?”

“没有,”林缚说道,“秦城伯过境时,我就想亲自跟去洪泽浦里看一看,好多探一些情报,没想到也差点一起栽里面……”

“以后要多慎行,此番总算是有惊无险,”顾悟尘对林缚很看重,自然不希望他在洪泽浦里有什么意外,又气恼的说道,“李卓总是轻言冒进,他却不知道保住江宁府安然无恙比什么重要,所幸其他大人都知轻重,没人依他。左尚荣会潜往濠州坐镇指挥平叛之事,我去东阳府,其他事待请示过朝廷中再议。这些事属机密,你不要与旁人说。我本来想带你去东阳,但是想到江宁这边事情也多,没个人也不行,你就留在江宁……”

“东阳通判林庭立可有消息?”林缚问道,也不知道杨朴有没有跟他说顾盈袖不愿住进城的事情,这件事情顾悟尘不提,他也不能问。

林缚知道顾悟尘是去东阳府坐镇亲自指挥平叛诸事,林庭立若能代替沈戎掌握东阳局势对形势更有利。毕竟沈戎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跟地方上豪族矛盾很深,此时反而不如林庭立更迅速纠集乡勇稳定东阳府局面。

洪泽浦地接四府,分别是东阳府,濠州府,淮安府,维扬府,主要是在濠州府与淮安府境内。

林缚在军营坐了半夜,从杨朴,马朝那里也知道周边局势发展与官府布置。

维扬府有董原坐镇,而且在事变后,董原也迅速率府军与宁海镇军所部两营镇军到维扬府西北部的金湖坐镇,钳制住从洪泽浦进入樊良湖的水道;淮安府刚将缉盗营主力陈韩三部调入,就镇守在洪泽浦东北,局势能稳住。唯有濠州府正当洪泽浦乱局,濠州府所辖泗州又最先陷落,江东提督府所辖的长准镇主力在濠州府以北,此时平定洪泽浦乱事只能主要依靠长淮镇兵力,江东提督左尚荣潜去濠州府坐镇也是当然。

东阳府只有东北角的石梁县嵌入到濠州府,淮安府,维扬府,江宁府四府之间,东阳府境内大部的局势不至于很快糜烂。按察使司对府军是有节制之权的,东阳知府沈戎受伤不醒,顾悟尘代表三司去东阳府坐镇节制军事也是恰当。

“石梁县陷落时,林庭立受了轻伤,不过没有大碍,此时已经回东阳了。”顾悟尘说道。

“对了,石梁县因何陷落?”林缚问道,他知道林庭立去石梁县能掌握一千二三百名兵力,特别是东阳府马步兵,给沈戎调教两年多,战力相当不错,不应该一天都坚守不下来。

“三司收到三封信报,分别来自石梁知县梁左任,东阳通判林庭立与东阳司寇参军陈恩,三封信报对石梁县失陷莫衷一是,”顾悟尘叹息说道,“根据你所补述的情况,很可能是林庭立无法约束东阳府马步兵,敌寇袭来,东阳司寇参军陈恩保存实力率领东阳马步兵自行撤回东阳。梁左任有守土之责,东阳府马步军与东阳府官员撤出后,梁左任与石梁县属员就再没有消息传来……信报我这边有抄件,详细情况你拿去看了就知道。”

这三封信报都是密件,杨朴亲自去将抄件取来,林缚读后恨不得将抄件撕得粉碎。

说起来林庭立虽然位高权势,关键时刻却没有掌握大局的能力。

林庭立先与梁左任等石梁县官员就要不要救援上林里而起了争执,一直拖到昨日午时林庭立才率领东阳府马步兵离开县城赶往上林里,那里林缚已经等不及先行撤出上林里了。

若是林庭立能在午前赶到上林里,林缚自然会与他兵合一力将刘安儿所部驱逐出上林里。那时水寨势力看上去人多势众,但是精锐却很有限,林庭立能将东阳马步兵带来,林缚与其兵合一处就有一千三四百精锐可用,将刘安儿所部驱逐出上林里还是有把握的。

但是林缚承担巨大的压力,在上林渡河汊子口跟刘安儿所部对峙也只坚持到午时就撤出,如此想来也真叫人惋惜。

林缚午时撤出后,东阳府步马兵赶到上林里,与刘妙贞部试探性的接触了两次,伤亡极微,但是到午后,千余马步兵突然就给东阳司寇参军掌握折返东阳府而去。林庭立独木难支,给胁裹而走。

其时,石梁县只剩三百余守军,刘安儿,刘妙贞率部趁势奔袭,没坚持多久就告失陷。

林缚将三封抄件细读了一遍,觉得甚是疑惑,东阳司寇参军陈恩当真是胆大妄为,林庭立要有魄力,甚至可以将他抓起来就地正法,他皱眉问道:“信报里都说东阳知府沈戎中箭后一直昏迷不醒,但是他的伤势到石梁县后是否有转机,我们毕竟不清楚。”

“这事不要乱猜测。”顾悟尘说道。

“呃。”林缚应了一声,看顾悟尘的脸色,看来他也看到这个疑点。

辅国将军殒命骆阳湖,骆阳湖是在东阳府境内,其时沈戎又在场,失察之罪不少。要是沈戎一直都昏迷不醒,朝廷自然也不能对也太苛求下诏问罪。另外,沈戎一直昏迷不醒,东阳府的形势再糜烂一些,跟他也没有多大的关系。

林缚相信擅使阴谋的沈戎绝对做得出这样的事情来,不过他也知道顾悟尘此时是有意拉拢沈戎的,沈戎在朝庭历次党争中都是骑墙派。

林缚没有再多说其他的,他说道:“大人要去东阳府坐镇,身边没人不行,我不能随大人前往,总究是放心不下。此次随我到江宁避难的还有上林里四百名乡勇,其中两百人是沿途收拢的散勇需整顿,另两百人都是整编制。他们经历过骆阳湖水战,可堪用,两名指挥一人是林族子弟,另一人也是上林里本乡子弟,也能信任,他们就在营里休息,大人可将他们一起带去东阳府,我留在江宁也稍放心。这两百余乡勇银饷之事,也不用大人操心,我都有安排。”

“好,你快将他们两人请过来……”顾悟尘闻之心喜,忙让林缚去将人请来,林缚刚要低头出去,他又喊住林缚,说道,“我陪你一起去,从上林里撤过来,大家也都疲惫,我应该去看望大家的……”

东阳知府沈戎一直有整顿地方乡勇的心思,只是给地方豪族强烈抵制,成就不大,但手里也有三营马步兵可堪一用。顾悟尘此去东阳府坐镇,能否有效节制地方,调动府县资源用来平定洪泽浦乱事,他手里有可用之人,有用之兵,诸事就能抓住主动。

按察使司也只有千余缉骑,用处甚多,顾悟尘只能带百多骑当护卫去东阳,林缚此时将两百余训练有加的上林里乡勇交给他,当真是替他解决了一个头疼的问题。

顾悟尘当然也不吝啬亲自走一趟去笼络一下上林里乡营的将领。

“诸乡勇们也休息了好些时候,那就索性让他们出来列阵,请大人检阅,有什么吩咐也可以一起训示。”林缚说道。

在当朝冗杂的官僚体系里,顾悟尘要算一员能吏,学问,见识都要强过常人,性格也坚毅,做事也能事必亲躬,只是他心中派系斗争的观念太深,一是与当前朝野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党争形势有关,二是与顾悟尘的个人经历有关。当年顾悟尘给罢官流军也是西秦党所害,此时又怎么对西秦党官员手软?

不管怎么说,林缚在江宁的根基很浅,借顾悟尘这棵大树好乘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