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清弊主 >

第310节

大清弊主-第310节

小说: 大清弊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没有确切的消息,都只是道听途说,听的一鳞半爪,谁也不知道具体的情形,一众旗人聚集在街头巷尾议论,更主要的不是议论,而是等待着确切的消息,如此大事,朝廷应该马上就会张贴告示的。

众多旗人聚集街头巷尾、茶楼,自然是引起了步军统领衙门的高度重视,九门提督鄂伦岱本来就担心出现聚众闹事的情形。在得到八阿哥的叮嘱之后,立刻就调集兵力,加强了内城的巡逻兵丁。

顺天府府尹王懿在得接到胤祯的信后。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即就召集人手抄写告示,写一张贴一张,同时,又谴人带着书信赶往五城兵马司,请求协助配合,一同张贴告示。随后。他又将一众衙役兵丁尽数安排上街巡逻,忙完之后,他才稍稍松了口气,心里却是微觉奇怪,太子爷为何不让京报出刊?那多省事!

随着顺天府、五城兵马司的一张张告示连续张贴出来,为解决旗人生计,允许旗人进天津军工作坊务工的一系列奖励措施立即就传了开来,当然,不利于团结不利于稳定的话。在告示上是没有的。

消息传开之后。聚集在街头巷尾的底层旗人自然是欣喜不已,如此一来,各家又能多出一个吃皇粮的名额。多得一份稳定的收入,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实惠,至于是否有失身份。有损旗人的脸面,这不是他们考虑的事情,对他们而言,腰包有钱,才是最实在的。

毓庆宫。

接到汇报,得知街上的旗人已经逐步散去。胤祯不由放下心来,微微松了口气。他最怕的,便是底层的旗人闹事,底层的旗人不闹事,上面的旗人根本就闹不起来。

他是真没料想到,一众旗主和王公勋贵竟敢如此消极抗议,居然不给旗下的旗人解释,反而是有意的误导,看来,几个旗主散朝后是互通了声气的,想弄成一个法不责众的局面,必须得抓紧时间将旗务整顿推出来,否则,他们不定还会出什么妖蛾子,这些旗主对旗下旗民的控制力是不容小觑的。

包福全在时在门口躬身禀报道:“太子爷,方赞善在外候见。”

“请他进来。”胤祯随口吩咐道。

方苞刚刚从城里回来,进屋见礼后,便道:“禀皇太子,内城各条大街上的情形已经大为好转,聚集的旗人已经逐步散去。”稍一犹豫,他又道:“有句话,微臣不知该不该说。”

胤祯颇为诧异的看了他一眼,道:“有话但说无妨。”

“这话有挑拨嫌疑。”方苞沉声道:“太子爷与八爷、九爷谈及过旗人进军工作坊的目的和具体的待遇,但今日仍有如此多的旗人不明事情真象,而太子爷又是委任九爷前往天津负责旗人之事,微臣实在有些担心。”

胤祯不以为然的笑了笑,道:“你不了解八旗的情况,八旗对外虽然是一个整体,实际上,各旗之间罕有往来,高层稍好点,底层基本是没有往来,要不,旗人也不会说隔旗如隔山了。八哥、九哥都在正。蓝。旗,能告之的也就限于一旗。

再说,天津可不比京师,九哥即便有心,在天津也不可能翻出多大的浪来,真若出了意外,随时可掐断天津至京城的驿道,不用为此担心,倒是京师的这些个旗主和王公勋贵,让人放心不下,此事,我担心被两面夹击。”

两面夹击?方苞转念间便明白,太子爷这是担心皇上借题发挥,略微沉吟,他才道:“皇上如今对京报基本是不再过问,能否通过京报将皇上推上前来?”

胤祯微微摇了摇头,道:“京报影响太大,旗人入军工作坊若是刊在京报上,立刻就会引起轩然大波,可不能因小失大。”微微一顿,他才接着道:“我想顺势推出旗务整顿,你意如何?”

快速的思忖了片刻,方苞才沉声说道:“太子爷的旗务整顿在于加强皇权,削弱各旗旗主、统领、王公勋贵对旗人的掌控,眼下,皇上态度不明,微臣以为,暂且不宜竖敌太多,适当的敲打一番,或者是杀鸡儆猴,可能效果更好,再则,也要防着过河拆桥。”

康熙会过河拆桥吗?胤祯微微皱了皱眉头,康熙连送个顺水人情都不忘借机压缩自个的势力范围,若是有机会,他会放过吗?眼看康熙康复的情况越来越好,究竟该如何与康熙相处,也应该拿出个具体的方案来了,眼下,消停一下也好,先看看康熙是何章程?

“太子爷,王项龄在外求见。”包福全又在门口禀报道。

王项龄定然是接到康熙谕旨,前来请示的,胤祯微微点了点头,道:“请他进来。”说完,又看向方苞,道:“此事先放放也好,不过,皇上的情况日渐好转,这事咱们得有个准备,以免届时进退失据。”

这事,方苞也一直在想,这不是三言两语能说的清楚的,王项龄马上就进来了,不宜让他久等,略一沉吟,他才道:“容微臣先下去细细思虑一番,等下再出向太子爷回奏。”

第534章意外收获

王项龄确实是一接到升迁谕旨后就匆匆进了宫,倒不为了谢恩表忠心,而是情知这节骨眼上的工部尚书就是个烫手山芋,上海、天津的军工作坊尽纳入工部名下,旗人又入天津的军工作坊,不仅事务繁多,而且还是火烧眉毛的事,他岂敢有丝毫怠慢?

接到谕旨后,他与一众同僚虚虚应酬了几句,便推掉宴请,赶进宫求见皇太子,一路行来,他是又喜又忧,吏部侍郎是从二品,迁升至从一品的尚书乃是实实在在的超迁,从二品到一品更是一道巨大的门槛,绝大多数官员终其一生也不能突破这个槛。

京师的二品官员本身就不少,地方的二品官员诸如布政使、按察使、巡抚、漕运总督、河运总督、未加尚书衔的地方总督更是多如牛毛,但一品大员就那么几个位置,竞争之激烈,那是可想而知,他今年已经七十有二,能在有生之年迁升一品大员,已是足慰平生。

而令他担忧的却是这一迁升,他在十四党就成了举足轻重的人物,这无异于将他一下推到了风口浪尖,皇太子如今虽是如日中天,却是有些锋芒毕露,康熙如今康复情况良好,一旦痊愈,这皇权之争是不可避免的,康熙春秋已高,再废太子的可能倒不大,届时,遭打压的可能就是他们这些十四党大员。

再则,所有的军工作坊纳入工部之后,工部虽然权势大增,但事务也必然更为繁忙,而且根本不可能指望满尚书满笃会为他分忧,他一上任就面临这么大的摊子,还真有些担心这把老骨头不知能否撑得过来,皇太子行事历来深谋远虑,既将旗人塞进军工作坊,不可能就此止步。应该还有后继动作,他可不能误了皇太子的事。

进了毓庆宫,王项龄急趋了几步向胤祯行了个跪安礼,道:“微臣王项龄叩见皇太子。”礼毕,他又恭敬的叩头道:“皇太子知遇之恩,微臣即便粉身碎骨也无以为报,唯有勤勉办差,以不负皇太子隆恩。”

胤祯静静的看了王项龄一眼。此人年轻时即负诗名,一生著作不断,堪称大清著名诗人,文学家,但其为人处事谨慎平和,年龄又偏大,实不适宜在此时出任工部尚书一职,不过,其人居官清廉,并不持才傲物。亦不居功自傲,善于提拔人才。奖掖后进,这却是一大长处。

微微沉吟,胤祯才沉稳的道:“颛士不必拘礼,起来,坐下谈。”

王项龄谢恩之后,才斜签着身子坐下,俟其坐定。胤祯才道:“工部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必然让你忙的焦头烂额,瞧着你精神尚好。不过,却也不能太过劳累,我手头能用的人着实不多,可不希望你累倒了。

军工作坊,事关海军和禁卫新军的后勤供给,也关系到旗人的生计,你上任伊始,要作为首务来抓,日后,整个工部也必须坚持不懈,长期的将其视为首务。

军工作坊既是收归朝廷工部,即是官办作坊,但却不能因循守旧,沿袭官办手工业作坊那一套,让旗人入军工作坊,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旗人生计,也有探索革新官办作坊,摸索出一套成熟的作坊管理体制,以达到引领私营作坊的目的。”

说到这里,胤祯有意的停顿了一下,端起茶盅缓缓的啜了几口茶,旗人进军工作坊对大清的日后发展必然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旗人不仅身份特殊,受教育的普及率也高,组织纪律性强,而且有很强的责任感,将他们培养成大清的第一批产业工人,还是有极大的可行性的。

旗人进入军工作坊之后,便可尝试着推行全新的管理模式,大量开发引进欧洲的先进技术,自己的一些见识也可逐步的灌输给他们,有雄厚的资金,又能及时引进新技术,再加上成熟的管理模式,不愁吸引不来人才,也不可能落后于欧洲的发展。

听的胤祯最后一句话,王项龄心头不由一震,他怎么也没想到,皇太子鼓动旗人入军工作坊的背后,竟然是抱的这个目的!官办作坊如何革新?现有的管理难道有问题?这么多年不都是这么管理的,可没见出什么纰漏。

略略停顿,胤祯才接着道:“现有的官办作坊管理混乱,模式僵化,根本无法适用于军工作坊,因为军工作坊不仅要求质量,而且追求产量,这就要求必须极大的提高作坊工匠的积极性,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银钱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刺激、激励他们积极性的办法。

军工作坊的工种、劳作时间、产品的质量、数量、对原材料的消耗、残次品率的高低等等都必须与他们的工钱挂勾,也就是按劳计件支薪。

除此之外,还要将工匠分等级,工钱跟等级挂勾,就跟官员的品级和薪俸一样,以激励他们的上进心,因为军工作坊长期需要熟练的工匠,培养一个熟练工匠不仅要花费时间,也需要消耗不少的原料,那种临时雇请散工的方式,不适宜于军工作坊。”

稍稍沉吟,胤祯才接着道:“旗人进作坊,一律先做三个月学徒,工钱按一两银子算,合格之后,工钱按二两银子一月算,以此为基数向上递增,允许最高级的工匠拿到一月十二两。学徒半年仍无法合格的,坚决辞退,咱们不养废物。

工匠的评级必须有严格的制度,必须公开,而且要公开考核,不允许有私相授受、买卖、送人情等丑恶现象,以免打击所有工匠的积极性。

军工作坊生产的都是军械,在管理方面要多下功夫,再则,旗人虽然有诸多忧点,却是不易管理,因此,必须制度详尽的管理制度,对不服从管理的,再高级别的工匠,都一律辞退。

你初次接触军工作坊,缺乏了解,可以亲往天津去了解一下,广泛征求意见,不仅要征求一众作坊总管、主管、司匠的意见,也要广泛征求工匠的意见,对于表现好的工匠,本宫届时给予他们抬籍的奖励。”

“给工匠抬籍?”王项龄忍不住惊讶的问道,前面高薪他都忍住了,听到抬籍却终是没能忍住。

“有何不可?工匠也是大清不可或却的人才。”胤祯沉声道:“制定的所有制度,都必须在军工作坊公告,并且组织工匠们学习,把抬籍的奖励也写进去,军工作坊要以优厚的待遇和破格的奖励吸引全国的优秀人才,这制度还要在京报公开刊出。”

王项龄听的一阵发楞,皇太子那么大的手笔,这军工作坊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此时,他也不敢多想,赶紧的用心默记胤祯的方才说的这些要点。

停顿片刻,胤祯才接着道:“工部的满尚书满笃是镶。黄。旗人,由左都御史转任,其为人谨慎,不会为你分忧,亦不会掣肘,你只管放手施为,无须顾忌。不论是军工作坊还是工部,你都要着力发现人才,提拔人才,不要怕破格提拔,整个海军如今都是破格提拔,也不差工部这几个。

工部事务繁多,而且杂乱,你年纪大,精力有限,要格外注意身子,能放手的不妨让下面人去做,眼下,先将军工作坊理出头绪来,工部原有的作坊再慢慢借鉴军工作坊的成功之处。”

王项龄忙躬身道:“微臣谨尊皇太子钧令。”抬起身,略微犹豫,他才问道:“太子爷,军工作坊的开支是纳入工部,还是另行开支?”

“名不正,则言不顺,还是纳入工部。”胤祯略微沉吟,便道:“不过,与工部原有的帐目不要混在一起,找得力的信得过的人专门管理,军工作坊的收支数额巨大,帐目必须独立,而且需要保密。”

听到还要保密,王项龄心里不由一紧,太子难道还要设私帐?这事关系太大,他可不敢多问,忙躬身应承下来。

待王项龄躬身退出,胤祯起身活动了一下,而后在殿里缓缓的踱了起来,旗人入军工作坊,将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首先受到影响的是工匠的社会地位,他们将不会再遭人轻贱鄙视,军工作坊对工匠的重视,特别是高薪和抬入旗籍,必将让越来越多没有出路的闲人转为工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