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之乱臣贼子-第56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就算是反对也是没有办法的。
“是。”沈千秋赶紧说道。
“传旨,两天后,回长安。”李信想了想很快就传下了圣旨,他在外面已经很长时间了,这个时候,是应该回去了,他准备明年动手,但是首先要对付谁,却是要认真考虑。
关东洛阳洛水边,崔叔重、郑善果两人靠在躺椅上,两人头顶上是大伞遮住了日光,两个老者身上穿着青衣,在一边钓鱼,若不是后面有一些下人伺候着,还以为这只是两个老头在这里钓鱼好求个口粮呢!谁又知道这两个老者就是昔日的世家之主,就算是现在,也在世家之中掌握着巨大的话语权。
“听说渤海高家的老祖宗去了长安了?太后还赏赐了不少的东西。”崔叔重笑呵呵的对郑善果说道:“这可是好福气啊!太后常年在慈宁宫中,除掉皇后和贵妃她们,是不见外客的,更是很少赏赐什么?这次,嘿嘿!”
“渤海高氏这些年掌握了高句丽、新罗和百济的商业往来,商路之上,每一只商队就要抽四成,否则的话,就有海盗出没,嘿嘿,有人说只要船队之上悬挂高氏旗杆,莫说是在海上,就是在高句丽也是畅通无阻的,你我两家不也是每年都要奉送大量的金钱,用来打通这条道路吗?”郑善果不屑的说道。
这些世家关系虽然不错,但是同样的,彼此之间也是有争斗的,渤海高氏占据了大量的利益,就如同当年的涿郡卢氏一样,涿郡卢氏掌握着前往草原的通道,和草原的突厥、契丹等部族有很多联系。这个时代虽然没有垄断这种说法,但是的确是有垄断这件事情。
这次渤海高氏倒了,就意味着从中原到新罗、高句丽这条道路需要有人去跑,但是落入何人之手,这个就要认真考虑了。
崔叔重听了之后,很快就明白,郑善果这次邀请自己钓鱼的目的是什么,无外乎利益而已。但是盯着这条商道的又岂止是崔家和郑家。眼下崔家和郑家的关系还真是差不了多少,崔家有崔素素,郑家也有是郑观音,但是还有其他的几家呢!
“老爷!崔大人来了。”这个时候,下人忽然靠近崔叔重的耳边说道。
他回头望去,却见是崔元缓缓而来,顿时面色变了变,这个崔元虽然和自己是同一个崔,但是实际上已经分家了,而且崔元现在是国公,并没有降到县公,这就说明,崔元还是会为了皇帝办事,这让他心中有些不满。虽然现在世家现在都臣服于天子,但是并不代表着天子可以为所欲为,可以无条件的服从天子。私下里还是有斗争的,只是没有放在表面而已。
就比如这次渤海高氏的事情,那么多的高句丽此刻前往贺兰山,必定会经过山东之地,难道这些世家都不曾察觉?显然是不可能的,只是没有阻拦而已,仍由渤海高氏行动,不管成功或者失败,都与关东世家没有任何关系。
可笑的是渤海高氏和裴寂等人还以为关东世家已经同意了自己的行动,所以才会如此大张旗鼓的宣战,却不知道,在真正的世家眼中,这种派出刺客的行为,无疑就是破坏了规矩。而且只要是聪明人都知道这种计划是不会成功的。加入这种计划,就是找死。
“崔元见过两位世伯。”崔元身材微胖,这个当年不过是寿阳县令的家伙,现在已经是鸿胪寺卿,深得李信的信任,更是被封了国公,主掌崔氏的一支,可以说,当年他投资李信之后,已经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贤侄!坐。”崔叔重点了点头,指了指旁边的锦凳。
“崔族长,莫非是来陪我们两个糟老头子钓鱼不成?”郑善果笑呵呵的说道。
“与两位世伯讨论一下渤海高氏的问题。”崔元脸上堆满了笑容,虽然眼前这两位都是世家中翘楚,崔氏和郑氏的真正话事人,但是他崔元也不差,清河崔氏的族长,朝廷大员,更是受到天子的信任。论及地位,丝毫不比两人差。
“怎么?清河崔氏准备接手渤海高氏不成?”郑善果听了之后,猛的望着崔元,三角眼中闪烁着莫名的光芒,就算是将族长之位让给了郑继伯,但是他还是郑家的一员,只要是好处,就不能让给了其他人。就是崔叔重也望着崔元,隐隐有些不满。这种吃相太难看了。
“崔家只是其中一个,更重要的是皇上。”崔元指了指上面,说道:“陛下准备让我们进入高句丽境内。若是两位世伯有兴趣的话,这种事情也不是不能考虑。”
崔叔重和郑善果两人闻言一愣,顿时明白李信的打算,分明就是准备对高句丽动手了,但是首先就是借助商旅,刺探高句丽的情报,收买高句丽的官员等等,这是大唐对外战争采取的最常见的手段。军队未动,商旅先行。(未完待续。)
'正文 第九百一十九章 清河崔氏'
“皇上已经下旨了?”郑善果皱了皱眉头,这是一个不好的消息,若李信已经下旨,这一切都是不可挽回的,现在关东世家还正想着如何从渤海高氏之中得到好处呢?渤海高氏乃是前朝的皇族,虽然被宇文氏所败,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这个皇族还有不少的力量,从商铺、到商队、船队等等,这些都是财富。
这些世家大族放任渤海高氏请高句丽人入中原,就有这方面的打算,毕竟李渊等人这么一闹,在河北破坏了山东世家的力量,加上李信推行的政策,山东世家元气大伤,迫切的需要其他力量的支撑,渤海高氏也不过是一个开胃菜而已。
但是现在李信却要求由清河崔氏插手,两家顿时就不高兴,就好像面前有一堆金矿,大家都开采的差不多,眼看着就能运出去,可是你来了一道圣旨,这让谁感觉都不舒服。
“若是我们都不同意,朝廷怎么办?要知道关东世家可不仅仅是我们两家,或者三家,还有许多小的世家豪强,地方上的望族。”崔叔重不满的说道。
“关东世家若是想得到渤海高氏一切也好办,锦衣卫必须在里面安放一些人手,毕竟刺探情报的事情,锦衣卫干的十分熟练。”崔元想了想说道。显然朝廷实际上并没有将渤海高氏放在眼中,主要是针对高句丽的。
“不行。”郑善果还是拒绝道:“我们宁愿不要海路,也不能让锦衣卫插手其中。”锦衣卫是什么组织,若是加入其中,恐怕两家在外面的利益都被看的精光,在这个时代,任何一个行业都是有血腥的地方,尤其是海运,大海之上,将对手送入大海之中,一了百了。这样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做过,若是被锦衣卫知道了,那就等于有了把柄在李信手中,世家大族岂会做出这种事情来。
“如此甚好。”崔元听了之后。点了点头,能从两家手中割点肉下来,那就是最好了。只是这些世家还真是猖狂,渤海高氏背后的事情还真的以为朝廷不知道,只是背后的事情牵扯太大。李信还需要这些山东世家恢复山东的生产,所以不想发作而已。
“怎么?皇上对渤海高氏的处决已经出来了?”郑善果这个时候才想起了重要的问题,心中隐隐有一丝害怕,这个时候讨论对渤海高氏的处罚,那说明渤海高氏这次恐怕是逃不掉了。
“三代之内尽数斩杀。外姓却不在此列。”崔元声音很平静的说道。
崔叔重和郑善果两人闻言一愣,虽然说是三代,但是这个三代可操作的余地却很大,渤海高氏要斩高崇的三代,上除掉高家的外姓之外,其余的人都被斩杀的干干净净。就算斩杀不干净。眼前的两位也会出手,高家庞大的产业,都要落入山东世家之手,否则的话,日后都会出现问题。
他们都想到了卢氏,卢氏所有的一切也被朝廷所吞噬,那下一个是不是自己等人,虽然是联姻,可是他们知道联姻这种事情还真算不得数,这些年这些世家在一起不也是相互斗争的吗?又有什么什么区别呢?
“朝廷是皇上的朝廷。那高氏若是胆大妄为,陛下又岂会对渤海高氏下手?”崔元好像看出了两人心中的想法一眼,面色很平静的说道:“皇上乃是圣明之君,爱民如子。同样也是一个念旧情的人,看看裴老大人,还有大将军不都是跟在陛下身边,现在都被封王了,对了,还有杜如晦杜大人们已经被皇上封为衡山王了。开国三王。两位世伯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郑善果和崔叔重两人听了之后,面色平静了许多。崔元说的不错,李信这个皇帝固然在许多方面比较强势,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对身边的臣子不错。只是平白的丢失了一部分利益,让崔氏和郑氏心中还是有些不舒服。
“崔元,你是清河崔氏之主,现在固然是得到陛下的信任,但是陛下之后呢?你可曾考虑过?”崔叔重叹息了一声,说道:“并非我等离间君臣之间的关系,但实际上都是如此,伴君如伴虎,你可想到了以后的情况,你总是属于世家的。”
“以后的事情谁知道呢?就想是以前,两位世伯可能猜到陛下在当年就能夺取天下呢?”崔元面色变了变,不在意的说道:“晚辈现在是国公,日后也是国公。只要我崔氏能安分守己,能够忠于朝廷,相信任何一个皇帝也不会在意我们的。”
“世家永远是世家,就算是现在做了臣子,日后还是会世家的。”郑善果不在意的说道:“陛下现在信任你,但是日后,你仍然是世家,这么多年来,我们都是这么过的,只有千年的世家,没有千年的王朝,你也是崔氏的家主,不仅仅是要为自己负责,更是要为清河崔氏考虑。”
“多谢世伯相劝,晚辈会考虑的。”崔元面色一愣,但是还是点了点头,虽然知道郑善果的言语虽然是在离间自己和皇帝陛下之间的关系,但是也不得不承认,郑善果说的话还是有点道理。一朝天子一朝臣,谁知道李信之后的帝王会有什么样的想法。
“你劝他有效果吗?”崔叔重望着崔元的背影询问道。
“不试试看如何知道?”郑善果不在意的说道:“他既然是做了世家之主,不管他现在如何忠于天子,他的后代还是会成为世家的一员,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是任何人都会想到的,到了后来,清河崔氏也是身不由己了,他们也会想着清河崔氏的一切。每个人都是自私自利的,崔元到了后来,还是为自己的家族考虑的。”
“或许是如此,可惜的是,只要皇帝陛下在,清河崔氏都是以皇帝为首,走吧!关东世家又少了一家了,皇帝陛下再下一城,值得庆贺啊!”崔叔重脸上却是露出阴沉之色。(未完待续。)
'正文 第九百二十章 朝议'
“听说这次洛阳乡试头名的是巴蜀考生?”郑善果忽然想到了什么,有些不满的说道:“这个长孙无忌也不知道是在搞什么,居然点了巴蜀考生为头名。”
“呵呵,是不是头名,是不是真的有那个本事,等到了京城自然就知晓了,若是真的有此能耐,那也就算了,若当不得头名,没有这个文采,老夫就亲自去见陛下,问问这个长孙无忌是如何主持乡试的。”崔叔重面色阴沉。
就算是科举考试,关东方面也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关中次之,然后就是江南,最后才是巴蜀,这次却是反过来了,巴蜀居然在洛阳考试,还夺取了头名,关东世家的脸被打的啪啪直响,就是崔叔重这些人也坐不下去了。长孙无忌这种做法实在是太气人了。
李信回到长安城的时候已经是十一月份了,他亲自主持了忠烈祠的动工,在长安西郊,龙首原的下方,一个硕大的建筑将会建成。
当然在这个时候,一道道斩杀令也都刊登在唐风之上,突厥人、吐蕃人和高句丽人,锦衣卫列举了将近三百多人的诛杀令,针对的都是这次刺王杀驾的人物。整个大唐朝,突厥人、吐蕃人和高句丽人几乎是寸步难行。
在民间不知道的是,在大唐王朝的武德殿之中,这个时候,大唐皇帝正召集武德殿、武英殿的大学士们商讨着明年的战争的。
“陛下,我们的主要力量都已经集中在太原,大军准备通过进攻定襄方向,直接与突厥人决战,这是一开始就定好的战略,臣以为没有必要改变这个决策。”马周大声说道。
韦园成等人也都点了点头,大军调动,需要很多的粮草和金钱,李信现在居然不想打突厥,反而去打高句丽。这种转变太快,快的让朝廷还没有反应过来。
“臣倒是认为这个时候打高句丽更加方便一些,这敌人就应该捡软弱的去打,高句丽人已经打到自家门口来了。我们还想到打突厥,突厥人很强大,我们没有两三年的时间是不可能消灭掉的,甚至还要更久,但是高句丽人就不一样了。几十万人一起压上去,不要犯杨广那样的错误,一年之内就能灭了高句丽了。”长孙无忌却是提出了相反的意见。
“灭了高句丽容易,但是那个地方并没有什么可以阻挡突厥铁骑的地方,突厥人恐怕不会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