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特种兵-第23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费迪南德已经泣不成声了!
嘴角颤抖着,不停的说“谢谢”。
我说,“要谢,就谢那些牺牲的勇士。”
费迪南德这个北非的汉子,擦着泪水大声说道:“上校,从你身上,我知道什么是中国人。放心吧?上校,我会用你送给我的枪,来挽救阿…巴…尼…亚的和平!我们的枪不会朝平民开枪的。我们是阿…巴…尼…亚人民的守护神,上校,你不会看错我们的!”
自由军在这个真性情汉子的带领下,登上卡车,绝尘而去。
走了老远,卡车里的北非人突然唱起了欢乐的歌。这歌声嘹亮而振奋,让这平坦的荒原充满了少有的生机。
第479章 479:玛丽的踪迹
479:玛丽的踪迹
自由军走后,那120个难民也慢慢离开了。
这些难民九死一生,从魔爪中逃出来,并没有我想象中的劫后余生欣喜若狂。他们的表情始终是呆滞的,脚步也是缓慢的。他们在补给点吃饱喝足,看见没有什么可拿,逐渐离去,朝拉克法小镇慢慢走去。
望着柏柏尔人步履蹒跚的样子,我心头涌满了苦涩。
作为7308,能给他们生存的机会,可不能给他们活下去的勇气。他们对待死亡的态度告诉我们,即使逃过这一劫,保不准还有第二次第三次,到时候还有谁来救他们呢?
阿…巴…尼…亚就像一个火药桶,生活在这里的人民,时时刻刻都有生命危险。柏柏尔族的难民用他们无声的语言向我们表达这样一个真理:和平,比什么都贵重。
肯尼亚连长在旁边问另外一个问题。
“上校,您为什么如此信赖那个自由军的费迪南德?”
我笑着答:“我不仅仅信赖他,更信赖你!”
“自由军曾经也杀过平民,只是最近改变了许多。”肯尼亚连长在阿…巴…尼…亚呆的时间长,比我知道的多。
“哦,是这样吗?”
“是的!自由军的首领叫瓦尔希。曾经在部族之争中,朝对方部落的平民开过枪。也就是这个原因,联合国一直不愿意由他们牵头组成联合政府。”
我笑道:“我们是军人!不懂政治,我只相信我看见的,自由军士兵为了救难民,奋不顾身,伤亡20多人。我对他们满怀希望。”
肯尼亚连长叹了一口气说道:“是啊!不相信他们,又能相信谁?联合国办事机构在阿…巴…尼…亚几年了,也只有自由军能够合作。”
后来,这个叫费迪南德的连长,拿着我们送给他的武器,成为自由军实力最大的一支。共和国自由党在接下来的一年里,由于内部矛盾无法调和,旗下的武装力量分崩离析,两千人的队伍分解成七八支。费迪南德成为实力最大的自由军,他们后来改名叫“阿…巴…尼…亚国民近卫军”,逐渐吸收了其它的队伍,成立了阿…巴…尼…亚最大的党派。统一了这个饱经创伤、历经战火的北非国家。费迪南德当上了这个国家第一任民选总统,是我万万没想到的。这是后话。
我们在西埔油田呆了两个小时,才匆匆离开这个偏僻的戈壁滩。
留在这里2个小时,一来,是解决遗留问题。比如,发送难民充足的食品与水,安排他们的去处。
那些难民都是拉克法人。去拉克法小镇是最好的选择。
难民走光之后,我跟联合国办事机构联系,说明柏柏尔族与闪米特族对峙的原因。要想让这些难民安居乐业,最好是由第三支力量驻扎在拉克法小镇,进行维和。这样才能彻底解决问题,长治久安。
我的建议让那些联合国工作人员大感意外,他们没想到我这个军人,一语中的地说到问题的核心了。得到的回复也是肯定的,这个事情会加紧办。
留在西埔油田还有个重要原因。敌人为什么不挟持一百多个人质与我们对峙?
如果恐怖分子用难民做人盾,多国部队休想靠近油田半步!
虽然是自由军的鲁莽造成无意之间的战果。但那是敌人放弃抵抗,才造成这个空虚。
我留在油田,就想解开这个谜团。
要知道,恐怖组织可没这么仁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敌人放弃了对抗?
答案很快出来了。
那个难民口中的年轻漂亮女子,东方姑娘,居然是玛丽,是小如,是我老鬼的前妻。
我像一头暴怒的狮子,在戈壁滩上走来走去。一边走,一边挥舞着双拳大吼。
“这不可能,她怎么会跑到北非来了?怎么会跑到阿…巴…尼…亚来了?她是多么善良的一个女人,她怎么会是恐怖分子的头目?”
“难道,这里的一切,都是她造成的?拉克法小镇的杀戮,那么多无辜的平民送命,还有两个优秀的女特种兵牺牲,这一切,都是她所为?”
黄磊安静地看着我。不敢做任何解释。
是黄磊在地下的山洞里发现了玛丽留下的东西。
那东西是专门留给我的。
一支白色的玫瑰花,一张信函。信是用汉语写的。上面写着:老鬼,真难以相信是你,既然是你,那我只好撤了!
落款是:小如。
这封信塞在山洞的缝隙中,插着一枝白色的玫瑰花,颇引人注目。
这说明什么问题?
说明这个战果是小如送给我的。她发现了我们的踪迹,来西埔油田救人,于是早早备好这个摊子送给我。
算是送给我的礼物。
这简直难以置信。
我堂堂一个军人,7308的头儿,打仗居然让敌人拱手相让。
既然我们是仇人,不再是夫妻,各自为战,就应该真刀真枪干一场才是!
在遥远的北非,在西埔油田,小如用她实际的行动再次击溃我对她的幻想。
我原以为她良知未泯,是被犯罪集团裹胁,是人在江湖人不由己,现在汤姆逊已经死了,她作为那个组织的继承人,本应该改邪归正,弃恶从善,没想到她跑到这个战乱的国家,再次做出罪大恶极的事。她的双手沾满了阿…巴…尼…亚人民的鲜血!
我反常的行为引起肯尼亚连长的注意。他跑过去问黄磊:“到底发生了什么?到底发生了什么?难道,真如上校所说,敌人跟上校熟悉?”
黄磊一惊,没想到黑人会这么想。赶紧解释:“不是,我们只是跟敌人交过手。”
“哦,这样啊!看来这伙敌人无处不在,是彻头彻尾的国际恐怖集团!”
狐狸对油田的戈壁滩进行了仔细的勘察。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小如的确是在我们到来之前走的,总共有两辆车。车在戈壁滩上行驶的痕迹告诉我们,是两辆性能优越的越野车。
这的确令人匪夷所思,小如设下这个局,让我钻到这里来了。她完全有能力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让我们营救难民的计划失败。可是她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了退让。
她越这样,我越觉得屈辱。
这就像个重锤,击打在我身上,我不能说,也不能深想,只能痛苦不堪的活着。
小如,你到底想干什么?
第480章 480:玛丽之戈壁滩
480:玛丽之戈壁滩
小如后来对我说,当多国部队包围西埔油田时,她就在附近观望。如同小时候看戏,搭个戏台子,她和小伙伴站在一旁围观。
唱戏的演员是多国部队,而我,则是主演。
茫茫的戈壁滩啊!小如比我更了解。那一望无垠的戈壁滩,看上去虽然平坦,一望无垠,只要空气质量好,我们想看多远,就能看多远。
其实平坦的戈壁滩远非我想象的那么简单。
戈壁滩还是有障碍物的。
那就是地平线。
戈壁滩的远处,弯弯曲曲,那是凸起的土地给人的错觉。也就说,这戈壁滩还是有凸起的地方。虽然不是山,给人的假象是一马平川。事实上戈壁滩的地表有高有低。
只要站在地表高的后面,就会挡住人与车。
当多国部队围攻西埔油田时,这个叫玛丽的小如就站在低洼处,举着望远镜观察战况。
如今的小如跟从前不一样了。她不仅仅是plboos公司的总裁,更是ogb国际财团、汤姆逊创下的军火公司的实际负责人。
汤姆逊涉入的这些组织,就像迷宫一样一环扣一环。比如,在战乱地区充当掮客,挑拨两派发生战争,坐收渔翁之利。向各派力量贩卖军火。如果这个地区有石油,干脆把石油控制在自己手下,如果有矿产,就委派自己的人开采或者倒卖。
可以这么说,哪个地区只要有汤姆逊的存在,那个地区就不安稳,就会发生大规模冲突,爆发战争。或者倒卖毒品与军火。
如果地区形势不按自己的方向走,那么汤姆逊会派旗下的雇佣兵部队进行突袭,制造混乱,让双方误认为是对方在捣鬼。这种情况下,双方都会进行反击。仗是越大越大,地区形势是越来越不安全。而汤姆逊赚得盆满钵满。
汤姆逊赚了这些黑心钱。必须想办法漂百。这时候ogb国际公司就派上了用场,把这钱放在ogb公司,投资到plboos公司。那些非法得来的钱,经过这么一转手,就成为合法的收入了!
plboos公司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公司,几乎每个洲都有奢华的公司基地。比如黑人峰,就是东亚的总部。汤姆逊依靠黑人峰,操控三角地区,制造混乱,是三角地区毒品泛滥的主要推手。
plboos公司东亚的总部设在新加坡,跟t国的黑人峰遥遥相对,一暗一明,共同编制了一张大网,覆盖在东亚各国。
此时此刻的玛丽,已经顺利接替汤姆逊的位置。尽管内部反对声音极大,也有两个元老极的人物觊觎这个位置,她还是有惊无险的度过来了。
她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阿…巴…尼…亚。
阿…巴…尼…亚如今成为各种势力施展拳脚的地方。包括墨水公司,黑蜂的雇佣兵组织,都在这里植入自己的势力。
玛丽初次入行,在幕僚的建议下,把第一个目标指向拉克法小镇。因为幕僚告诉她,闪米特人与柏柏尔人不合。
玛丽之所以看中拉克法小镇,是因为小镇旁边有两个油田。如果控制住这两个油田,将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拿下这两个油田,是想在公司里证明自己的能力,看那些反对者怎么说她不行。
前期工作顺利得难以想象。
首先派西姆化妆成传教士,在拉克法小镇推销自己的宗教思想,接着,利用卡莫招募一大批无业游民,让他们成为战士。阿…巴…尼…亚的人民天生会打仗,在战火中摸爬滚打很多年。很多柏柏尔人怀着仇视闪米特人的思想提起了枪,没经过多少训练,就成为能扛枪打仗的士兵。
几乎没费多大的力气,就打败了柏柏尔人手中的武装组织。接管了拉克法小镇,也拿下了两座油田。只是可惜,联合国插手了。联合国难民署要保证柏柏尔族难民的安全。这让玛丽感莫名的恐惧。
深谙国际局势的玛丽知道,一旦联合国插手于拉克法小镇,那么她的计划就会流产。因此,必须想办法阻止联合国难民署插手。
玛丽要求西姆拿个办法出来,解决这个难题。谁知化妆成穆罕默德的西姆竟把联合国难民署的工作人员全部抓了,还打死打伤七八个肯尼亚士兵。
这一下子捅了马蜂窝。
那些联合国工作人员大部分是外国大使。全是外国人。可以这么说,每个人质的背后,都站着一个国家。其中以王总裁为甚。那是中国人。中国是个大国,在中国呆了几年的玛丽知道,中国不好惹。尤其是中国军人。
得罪了这么多的国家。还是外交官。不管是联合国驻阿…巴…尼…亚办事机构,还是那些国家,都会想办法救出这些人质。
幸运的是,外国驻扎在阿…巴…尼…亚的军队只有几支。法国的骑兵中队实力最强,拖了两天,骑兵中队才缓缓动身,看样子不想来救人。
是啊!在阿…巴…尼…亚,形势这么复杂,又有谁愿意赴汤蹈火自讨苦吃。说不定还有人牺牲。
玛丽以为法国军队不来了。所以并没有责罚西姆,而是派其它的雇佣兵过来,协助西姆做好善后工作。他们准备了120个人质,关押在西埔油田,如果法国军队强攻,他们就把人质推到前面当盾牌。
这么多人质,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性命。玛丽就不相信法国人敢不珍惜这些生命。
谁知,杀来另外一支力量。
这支力量动作迅猛,三下两下就把联合国工作人员救走了。还把困在水塔上的一名敌人救走了。动作之快,出手之狠,令人应接不暇。
后来她分析,是一支特种部队。这战术的特点,有点像7308。
玛丽还是不敢相信,中国军队怎么会派人来阿…巴…尼…亚。距离那么远,也没军事基地,连联合国那边都绕开了。
通常情况下,要在阿…巴…尼…亚开展军事行动,必须跟联合国驻阿…巴…尼…亚办事机构打招呼,不然会增加无故的误会。
谁知,什么迹象都没有,也没收到情报。那支特种小队就冲进了拉克法小镇,只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歼灭了卡莫手下的两百多人。
第481章 481:玛丽之西埔油田
481:玛丽之西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