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暗黑大宋 >

第98节

暗黑大宋-第98节

小说: 暗黑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正苗红。不过这恰恰是王巨的第一个困难。

他是二甲进士,担任一个小知县绰绰有余,可年龄确实太小了,容易被大家轻视。连尊重都没有,如何办事?

李三狗婆娘收拾屋子,全二长与陆平四人下去搬行李。

王巨亲自提水,给仇县尉煮茶。都是同僚,也不用摆架子,究竟什么态度,得以后看了。

仇县尉说道:“要不要我陪你走一走?”

“稍等一下,我们一道下山吃个便饭。”

几人随意吃了一顿,对这个王巨不是很讲究,过了那么多年苦日子了,于是一边吃饭,一边还与食客们攀谈着,因此给华池百姓留下的第一应象就是很小,长得秀气,喜清静,平易近人,随和。

程勘若听到这个评价,会气乐的。

暮色渐渐降临,王巨带着李三狗他们回去,在路上说道:“我们明天去荔原堡。”

当真喜清静哪?不过王巨说这句话时,却用颇有意味的眼神看着一支商队拉着货物,向华池镇缓缓驰来……

“私货,”全二长子道。

PS:有的读者说前面看不懂,解释一下。因为上本书成绩扑,所以懒懒的写了几十章才传给责编审阅,责编为了慎重,让我改了四五次。这是十几万字的修改,不可能每次全部重写,因此有的重写,有的删除,有的复制了前面的文字。所以某些地方略有些脱节。这是事实,但到后面就不会出现这情况了。

其次,我这本书是在真实北宋政治、民生、军制、科举、教育、民族、经济、文化,包括儒学诗词歌赋,书法工艺,物价武器等上面架空故事。比如濮仪之争,各个大佬的心态,或者赵曙为什么用文彦博,诸位将所有资料书与史书翻出来,都找不到完全类似我的分析。如果想看爽,看幼嫩版玄幻版历史,动不动打脸,我就没办法说了。当然,我也尽量努力制造一些爽点。还望各位支持。

第一六〇章钱哪(下)

也不一定是私货,在荔原堡与平戎镇依然有不少蕃人生活着,只要有人,就会产生交易。但这支商队规模很大,七八十辆驴车,私货的可能性极大。

“就是私货,我又怎么办,要禁私货,先将朱欢抓起来吧。”

陆平与李三狗同时乐了起来。不但要抓朱欢,连王巨自己也得抓,好歹也做过一回骡子。

“大郎,我不是说私货,而是说大郎第一天就上任,他们猖獗地将私货运到华池城,岂不是不给大郎面子。”

“二长子,你不懂,权利不仅是一身官服与一个印符,还要有威信,下面的人诚服配合,政令才能畅通,才能令行,如果下面的人不配合,连衙役都调动不起来,去管谁,去抓谁?”

“知县说得对,军中也是如此,如果军士不服,即便做了上级将领,也不能很好地调动军队。”李三狗道。

“不用管他们了,我们回去休息吧。”王巨轻描淡写地说道。

老薛在陕西做得不错,可是犯了一个小糊涂,回京述职,与一个叫崔令孙的客商争入驿站,崔令孙不知他的身份,两相争了起来,结果薛向将他身份说出,崔令孙吓得面如土色,正好那时他又在生病,不然下人也不会争往驿站了,这一吓又是生病,崔令孙便吓死了。薛向没有动手,可他在陕西政绩那么出色,有很多人眼红,又没什么朋党替他说话,便贬知汝州,后来又调回陕西,但成了转运副使。

老薛一下,陕西就失去了方寸,因此在一些绥靖派的支持下,宋夏两国又重开互市,并且又给岁赐了。

然而一年让出几十万的好处,换来了什么?

包括私货随着互市开放,似乎在一些地区又开始泛滥成灾。

况且王巨小啊,谁怕?

不过好事能变成坏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王巨也想动一动这个私货,但不是全二长子脑海里那个动法。

进了新家。

李三狗的婆娘说道:“王知县,要不要请一个小婢侍候你?”

家里面五个大汉子,就她一个妇道人家,做做家务活还可以的,不过有的她不能侍候了,例如替王巨洗衣服,不能现在成了一个知县,王巨还要亲自动手洗衣服,那传出去,人家会笑话的。平时沏茶端水,这种贴身式的侍候,她同样也不能做。

“三婶,请一个妇人来吧,就象我在延州城那样,不用请小婢了。三狗叔,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钱。”

“钱?”

“若是我们组织一支新蕃落营,王知县打算募多少兵士?”

这就是宋朝的各营编制问题,基本步兵营一营是五百人,骑兵营一营是四百人,实际不会满额的,再加上部分将领吃空饷,这个数字能缩小三分之一。

“三狗叔,你打算编置多少?”

“越多越好,最好是四百多人。”李三狗说道。编置这个营的用意,还是便于调动,毕竟王巨只是一个知县,即便孙长卿给了手令,让他拥有练兵的资格,甚至部分拣兵的资格,但没有多少调动的权利,调动可以,必须要知州同意,诸堡砦的将领才会听王巨的指挥。所以必须置一支强大的骑兵营,至少王巨能直接控制这支骑兵营,以后在华池便好做事了。所以人数不能少。

实际王巨心中暗笑,未来那可是十万敌人,不知道李三狗知道这个真相后,心中的人数会是几百,或几千?当然,他编营可不仅是李三狗所想的,他的心更狂野……

王巨仍平淡地说:“不是四百人,如果可能,我想编上近千人,没有近千人,最好也有七八百人。”

“朝廷不会允许。”陆平说道。

“先编起来,再练,正式的蕃落军刺脸,余下的不刺脸,只编置练军。”

“这样也行?”

“陆平,你不明白,即便编入蕃落,人家蕃人也未必高兴,待遇太差了,还不如禁兵,所以容易办,余下的待遇一样,说不定蕃人还高兴这种新奇的编置。”

陆平还有点想不明白。

“两种编置,情况一样的就是同驻进营,同样训练,同样战斗,同样待遇,不同的就是后者有来去的权利,但离开了,必须脱下铠甲,放下武器,取消待遇,前者将会被军队限制住了,然而述说军功时,前者会得到更多的赏赐。因此只要做到两条就可以了,编制前必须说清楚,一旦进来,必须与正规军士一样,以军法论处战斗与训练、军纪,一旦退出,必须提前三个月申请,更勿得在战斗前提出退出的请求,否则军法论处。”

“会不会有人不服?”

“待遇跟上,就不会有人不服。”

“那样用的钱会更多,就打算八百余人,华池也有了八百余壮马,可这些壮马手中的马良莠不齐,想要一支真正的强大骑兵,必须要更换掉近半战马。况且未必所有壮马会有意进入这支新蕃落里,说不定连一半人也没有。另外还要准备一些备马与驮马,若是八百余人,最少要准备一百匹备马,与两三百匹驮马。”李三狗担忧地说。

“钱哪。”全二长子终于明白。

如果按照李三狗这种算法,八百余人,可能得准备七百余匹良马,近三百匹驮马。真正的良马一匹最少得要五十多贯钱,仅是这个马就得要多少钱?

况且还有武器铠甲,以及王巨所说的待遇,恐怕其他的各营说不定也要一些资助。

这将是一个天文数字的费用。

“相信我吧。”王巨说道。

就这四个字,李三狗闭嘴了。因为看到了太多太多,与朱李两家一样,不得不相信。

这时,那支商队也进了城,里面还有几个骆驼,骆驼上系着驼铃,在夏日的晚风吹拂下,悦耳的骆铃声居然飘入王巨的耳际……

…………

“又增一野战的利器,”张玉说道。

此人被夸为以后将兵法执行后河北三十七将中第一将。可能夸大了,也可能是朝廷没有用好,但能算是一个大将之才,一眼就看出王巨用意。

为什么不大型化,而是小型化,因为操作简便,运输也方便,可以用来野战。

这正是王巨的想法,未来若是李定继续带过来神臂弓技术,两者就可以很好的搭配。

象现在的小火蒺藜不行了,即便改良了火药配方,杀伤力仍然不大,想要产生大杀伤力,必须让火蒺藜重量达到十来斤,因此它的射程只能有三四百米。

但它比现在的宋朝投石机射速快,两军对垒时,若是将两人操作改成四人操作,配合好,在这个距离里,就是敌人骑兵冲刺而来,也能抛出两到三次大火蒺藜,若是步卒,能抛出六七次。

步卒那就算了,看看以后能不能在打交趾时派上用场,西夏与辽国多是用骑兵冲锋的,要么运气好,西夏让一群撞令郎来冲刺,那才能产生更大的杀伤。

再加上神臂弓,第一道火力便会变得很强。

不过总的来说,它的射速仍很慢,这也是火炮最终取代回回炮的原因。

另外就是造价贵,比如这个螺丝螺帽,即便以后能改进一些模具技术,造价恐怕也是后世的一百倍以上。

次之便是得用好钢,特别是那个滑轮组与弹簧组,但有一门好处,无形中提高了它的门槛,即便以后打败了,被西夏人得到,也不易被西夏人仿造。除非治钢技术泄露。

几人让衙役小心翼翼地将它们装上车,运向京城。

火药的改进,铠甲重量下降,新石炮,火蒺藜,这四样综合在一起,已远胜过神臂弓,由不得几人不重视。

“就不知道朝廷怎么看了,如果用这种新钢铁对铠甲武器进行换装,那怕换装了一半,再投入五千门火炮,环庆路战力会提高一倍。”种诊说道。

说得没错,但宋朝那来的钱哦。

两千门火炮,一半铠甲武器换装,恐怕就是熙宁变法后,国库情况变好了,也做不到。能做到,可环庆路一换,其他四路换不换?而且河北河东那边也要多少换一换吧。一路不多,这么多边区合在一起,那得花多少钱?

所以这个想法落了下乘,王安石与赵顼也是这么想的,财政宽裕了,就能发起征伐了。

都想错了。

武器宋朝不是不先进,而是相当先进,主要还是制度。除非王巨有金手指,将武器发展到八国联军入侵清朝时的欧洲水平,那得牵动多少工业体系?恐怕就是一个科学家来到宋朝,也做不到。

但是孙长卿很喜欢。

他性子软,对军事又不懂,只能被动的防御,有了这种石炮与火蒺藜,防御的强度就会增加,至于野战,见鬼去吧。

虽有些佩服王巨的玲珑心思,心中却有点担心。

“张将军,他向我讨要了练兵权。”

“练兵权,他想练兵?”

“似乎是有这个想法。”

“他能练什么兵?”张玉讥讽道。不是看不起王巨,这同样得有经验,一个文人,并且还是一个毛头小子,那会什么练兵之道?

“你也没信心?”

“实事求是,他有些年青了,年青好胜。”

“不好,张将军,你立即去华池。”孙长卿说道。不能凭自己想,也不能听王巨说,得听懂的人意见。张玉说不行,那就是不行,万一激起了军中哗变,王巨悲催,自己更悲催。

第一六一章立威(上)

王巨又立即来到荔原堡,这也是庆州边防最重要的堡砦之一,也是华池县最重要的堡砦,因此驻扎了两营振武,一营蕃落,一营保捷,蕃落军也是正军,待遇与保捷军差不多,几乎聚集了华池县境内近半的驻扎军队。

另外还有一营为他们服务的厢军。

陕西厢军规模也不小,近两百个营。

所以这个冗兵让陕西百姓悲催了。

在庆州为前线服务的厢兵有二十几营,但多驻扎在后方,呆在前线的只有几营,包括荔原堡这一营。

同时又让巡检姚兕亲自坐镇此堡。

王巨一上任,就来察看,合乎情理,姚兕带着荔原堡的走马承受,都监,监押与各营指使都头迎了出来。

王巨客气地说道:“见过姚巡检,以及各位。”

大家寒喧一番,当然好奇的人有之,轻视的人也有之,将王巨迎进堡内。大伙儿又说了一会话,王巨说道:“姚巡检,我们能否出去走一走。”

“好。”

两人走了出来。荔原堡也建在华池水旁边,顶在前面就是大顺城,侧面是西夏人的疆砟堡,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疆砟堡,即便前面有大顺城顶着,荔原堡也不安全。

两人来到华池水河边坐下。

王巨说道:“姚巡检,我临来华池之前,延州城中有一些大户人家与我略有些关系。”

姚兕静静地听王巨往下说,主要王巨岁数太小,不然大伙儿在王巨面前真没什么好傲气的,那是二甲进士,可以能称为文曲星了,在宋朝文人得有多贵?

姚兕现在名不显,同样也无法傲气。

“这个关系,一是延州的那种细盐,二是一种新纸,所以他们也担心我。于是我外父与朱家便对我承诺了一件事,以后每月购三百头羊,两百头猪做为华池八营官兵的伙食。”

“哦,”姚兕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