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乱明天下一根钉 >

第201节

乱明天下一根钉-第201节

小说: 乱明天下一根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承宗孙大人。”懿安皇后高声叫道。

“臣在。”孙承宗说话本就声若洪钟,映壁都有回音,这一刻心情激荡,更是震得大殿嗡嗡作响。

看着孙承宗,懿安皇后眼中难掩喜悦之色,她缓缓道:“孙大人,哀家命你为湖广道总督。”

孙承宗愣了一下,他万没想到懿安皇后会这么安排他。心头失望之极,但孙承宗还是躬身领命,道:“臣躬谢皇后隆恩。”

“孙大人,你为湖广总督,五年之内,湖广之一切不受朝廷节制,湖广辖内各藩王、各级官吏升迁废黜、拔取士子,老大人皆一言可决,而且,税赋不出湖广一毫。”

这不是让他自立为王吗?孙承宗大惊,赶紧道:“皇后,使不得!”

脸色沉了下来,懿安皇后道:“老大人,五年之后,哀家要的是一个将强兵精、官能民安的湖广。”

心头一震,孙承宗不再推辞,躬身领命,道:“皇后,老臣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懿安皇后点了点头。

孙承宗又道:“臣有一事恳请,望皇后允准。”

懿安皇后道:“老大人请讲。”

孙承宗道:“皇后,臣之儿孙若有一人擅自离开南京,请立斩之!”

默然片刻,懿安皇后未置可否,道:“此事哀家自有分寸。”

孙承宗一听,撩衣跪倒,道:“老臣恳请皇后允准!”

轻轻叹了口气,懿安皇后道:“好吧。”

孙承宗往上叩头,道:“臣谢皇后圣恩。”

懿安皇后,道:“赐坐。”

众人头晕目眩,但都清楚懿安皇后决心已定,而且更清楚懿安皇后不是崇祯皇帝,更不是天启,所以无人敢出言反对。

章程亲自把铺着锦缎的小圆凳放到了孙承宗面前,道:“老大人请坐。”

道了声谢,孙承宗坐下。孙承宗坐下后,懿安皇后又道:“秦良玉秦大人。”

听懿安皇后又喊出了秦良玉的名字,众人心头大都是一突突,这位懿安皇后做事真是太出人意表了。

秦良玉出班,到了丹墀之下,躬身道:“皇后,臣在。”

懿安皇后道:“秦大人,哀家命你为四川道总督,权责如孙大人同。”

听懿安皇后在孙承宗之后叫自己,秦良玉就心神不定,但听到真是这么回事,她还是震惊的说不话来。

反应过来,秦良玉立刻跪倒,道:“皇后,使不得!”

没等懿安皇后说话,周延儒出班,躬身道:“皇后,使不得!”

看着周延儒,懿安皇后问道:“周大人,为什么使不得?”

懿安皇后成为监国皇后之后,周延儒就开始挖苦心思,琢磨着怎么表现,尤其是在见到懿安皇后如此强势之后,那更是没有二话。

这一刻,机会终于来了。

周延儒扑通跪倒,往上叩头,神色至为凝重地道:“蜀地独特,天下无出其右者,故历来从无蜀人治蜀,臣恳请皇后三思!”

要论割据的好去处,那四川毫无疑问是最好的地儿,既物阜民丰,又是天下绝险、第一易守难攻之地,所以为此,四川人当本地官的比例极小,就更别说是封疆大吏了。

轻轻点了点头,懿安皇后道:“周大人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但今时不同往日,我们面对的敌人不同于过往各朝面对的敌人,如果不能跳脱过往的定见,那我们就还是没有抗衡之力。”

懿安皇后说完,周延儒沉吟片刻,又叩头道:“皇后圣明,臣心服口服。”

阶下很多人对周延儒又是佩服,又是嫉妒,这么清楚的事儿自己怎么总是比周延儒慢半拍?不过,也不都是这样,温体仁就不是,他现在已经不把周延儒看在眼里了,因为周延儒聪明虽然聪明,却欠缺了真正的眼光。

第二百三十五章惊天(二)

第二百三十五章惊天(二)

周延儒所欠缺的,是没有看到懿安皇后不是崇祯,更没有看到懿安皇后是女人,而在这两者之中,尤其是后者的影响更为重大。

在懿安皇后这样的女人面前,藏拙、老老实实做事才是最好的处事金科玉律。不能说懿安皇后事事都能够明察秋毫,但身边的这点人这点事儿,那是肯定跑不了的。

在剖白东林之恶,尤其是在这一刻,在懿安皇后任命秦良玉为四川道总督之后,温体仁对懿安皇后是彻底的死心塌地。

不管有过多大的功劳,君主对太聪明的臣子一般都是深怀戒心的,而从对孙承宗和秦良玉的任命上看,懿安皇后的心胸容纳他是绰绰有余的,他丝毫不用为自己展现能力而担心什么。

“周大人平身。”懿安皇后道。

周延儒起身之后,文震孟又上前一步,躬身道:“此事重大,还请皇后三思。”

点了点头,懿安皇后道:“文大。人,哀家心意已决,哀家不是相信秦大人,而是相信四川百姓都有忠君爱国之心。”

这话得掉过来听,实际上,任命秦。良玉为名副其实的四川王,那是因为对秦良玉有信心,而不是什么四川百姓,但懿安皇后这话不是说给在场的人听的,而是说给四川百姓的,这话一定会传到四川百姓的耳朵里的。

说完,懿安皇后又对跪在丹墀。下的秦良玉道:“秦大人起来说话。”

秦良玉起身后,懿安皇后又道:“秦大人,哀家之意已。决,你就不要推辞了。哀家只希望秦大人不要辜负哀家的期望,能让川地成为我大明朝的中流砥柱。”

秦良玉躬身道:“皇后,臣一回到四川,即命儿媳和孙。子来南京受命。”

说到这个,懿安皇后饶有兴趣地问道:“秦大人,哀。家听说令媳能文善武,也是女中魁首,巾帼的英雄?”

说到儿媳,秦良。玉不禁有些傲然,她躬身道:“皇后说的不错,臣之媳文韬武略不逊犬子祥麟。”

点了点头,懿安皇后又面向了群臣,高声道:“卢象升卢大人。”

听到懿安皇后喊出了自己的名字,卢象升脑袋一晕,差点没摔倒,难道也有他一个?

“臣在。”卢象升大踏步上前,到了丹墀之下,躬身道。

“卢大人,哀家命你为统辖广西道和广东道的两广总督,权责比照孙大人和秦大人。”懿安皇后神态庄严地发布了命令。

没有推辞,卢象升跪倒在地,激动地叩谢道:“臣谢皇后圣恩!”

众人瞠目结舌,今天意外的事太多,但对卢象升的任命还是太出乎人的意外了。众人面面相觑,但非常奇怪,面对懿安皇后,似乎都没有反对的底气。

“卢大人平身。”

待卢象升站起来,退到一旁,懿安皇后向七位藩王看去,而那七位大王爷一见懿安皇后向他们看来,身子就开始哆嗦。

看着哭跪在阶下的七位藩王,懿安皇后面色凄然,她缓缓地道:“七位王爷,哀家虽然不忍,但形势到了今天,事情已经非解决不可了,如果不解决,十年之后,大家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现在还能说什么,众人只有哎哎痛哭的份了。

“传旨。”懿安皇后朗声道:“从今天起,取消宗室的一切特权,同时也解除对宗室的一切限制,今后彼与平民无异。”

七个大王爷一听,除了晋穆王朱敏淳,其他六位都瘫在了地上。

向前跪爬一步,朱敏淳叩头道:“皇后,宗室之人与士农工商无涉,骤然若此,彼将赖何为生?臣等还望皇后开天恩,予我等一条生路!”

懿安皇后道:“晋王,哀家怎会如此不通情理?”

七位王爷一听,还有门,立刻就不哭了,都眼巴巴地看着高高在上的懿安皇后。

懿安皇后道:“特权虽然废除,但禄米不会骤止。今后,宗室禄米还可传之两代,但即刻减半,下代再减半。”

这一下,至少是从地狱回到了地上,一家老小衣食无忧了。宗室本就没什么胆气,又经过这一连串的折磨,早就什么都没有了。

七位王爷连连叩头,谢皇后天恩。

处置完了宗室,懿安皇后就又向勋旧看去。勋旧的代表有三人,现在这三人都是脸色蜡黄。

懿安皇后道:“至于勋旧,特权废除,但禄米依照旧例领取,如今后供职朝廷,可领取双份禄米。”

三人大大松了口气,都跪倒在地,谢道:“谢皇后天恩。”

待七位王爷和三位勋旧下殿,众人都知道最后的戏肉终于要来了。不过,大多数人和一开始的心情已大大不一样了。

在当官的人中,像钱谦益那样的,真正的大地主和大商人出身的并不多,只不过以前他们之中的绝大部分人都和大地主大商人处在同一个利益链上,但现在,形势已经大大不同了。

因为懿安皇后这样强势君主的出现,更因为形势的逼迫,使得懿安皇后有很大的可能把这条利益链斩断,但如果没有懿安皇后比照北方大幅度提高他们的待遇,那尽管达成了默契,想要把政策贯彻下去也必定要遇到重重阻力。

现在,至少在很多官员的心中,新政策虽然也不同程度地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但他们还犯不着因此就去跟懿安皇后作对。而且,内廷没了,今后这天下就是他们的天下,他们将来自然也能像宋朝那样,得多少好处都是他们自己说了算,那他们还有什么理由跟着那些大地主大商人的屁股后面跑?

“哀家废除了宗室和勋旧的特权,官员的特权也要一并废除,今后天下将再无不纳税之田。”

懿安皇后真是事事都让人意外,官员们没想到他们的特权也被废除了。但实际上,这也不算什么,如果不能借特权这个虎皮,那这个特权的利益其实很小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这也不算什么。

“哀家要设立一个粮道提督衙门,正二品,专门清查以及监管有无隐匿田亩。今后,隐匿田亩者重罪,隐匿百亩,或超其所拥有田亩十分之一者,其全部家财充公……”

众人听的是心惊胆跳,因为傻子也知道,这回可不是说说。

“文大人。”

“臣在。”文震孟躬身应道。

“哀家任命文大人为粮道提督,不知文大人可愿就任?”懿安皇后问道。

这可是个烫手的大山芋,但文震孟毫没犹豫,立刻道:“臣不胜荣幸,谢皇后圣恩。”

阶下众臣一听,得,这位文征明的曾孙那可百分之百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这位大皇后还真是知人善任,回头可得赶紧警告家里人和亲朋故旧一声。

这场朝议从卯时开始,一直议到了午时方才结束,最后,懿安皇后下旨,召陕西三边总督杨鹤和延绥巡抚洪承畴入京议事。

―――――第二天,三月初九,懿安皇后继续升座大殿。

这一天,懿安皇后对人事进行了重新的安排,升降调动,被涉及的官员达百位之多。但这次调整的幅度虽然前所未有,但大多数是中低层,高层几乎没什么变动。

一切都进行的波澜不兴,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力,这当然是因为懿安皇后在主导,但也是因为懿安皇后的手段周详而巧妙。

这次人事调整涉及到的人,他们虽然被降级了,或是从原先的位置上被调走,但也都相应地有了安排,不算太失落,所以反对的声音聚集不起来。

在这次调整中,钱谦益和其弟子翟式耜都再度入朝,钱谦益为礼部尚书,翟式耜为户科给事中。此外,这次调整最重要的变动是黄道周出任监察院的都御史,执掌都察院。

但是,这次调整最引人瞩目和引起极大轰动的却并不是重新起用钱谦益和翟式耜,以及黄道周执掌都察院,而是懿安皇后新设立的参议司。

参议司是正七品的衙门,懿安皇后一口气从复社征召了九名参议,他们分别是张溥、张采、陈子龙、黄宗羲、夏允彝、吴伟业、张明振、阎尔梅、陈贞慧。

这九人都是年轻人,最大的张采也不过三十六岁,余下的都不过三十,其中又以不到二十五岁的居多。

九人之中,只有张采是崇祯元年的进士,其他的不是举人,就是秀才。现下可想而知,他们一朝就位列朝纲,该是何等的兴奋!而且,他们都是天子近臣,这个参议司似乎和汉武帝最早成立的内廷很像。

这是一个强有力的信号,江南的年轻士子人人兴奋,懿安皇后已经成了江南的年轻士子们崇拜的偶像。

这将是一个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的年代,而更为重要的是不用论资排辈了,那些老家伙……

―――――第三天,三月初十,武英殿。

懿安皇后端坐在龙书案后,两厢站立着内阁阁臣、六部尚书、粮道提督、都察院的都御史和参议司的九名参议。

翻看了一会儿书案上的奏疏,懿安皇后抬起头,道:“宣。”

“宣众商家进殿!”

随着值日太监尖锐的声音远远传了出去,不一会儿,一溜十七八人鱼贯而入,进了大殿。

这十七八人以卢金财、赵万林和江同仁为首,他们是整个大明朝最大的大地主和大商人。这些人虽然都富可敌国,但何尝能有资格进到这里。一进到大殿,众人远远的就匍匐在地,叩头参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