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节度天下 >

第77节

节度天下-第77节

小说: 节度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聂夷中道了声谢,却没有坐下来,而是拿起一叠本子朝李存焕走上去。沙桉克看着李存焕,那意思是,拦不拦这老头子啊!李存焕轻轻摇摇头。

聂夷中也不管李存焕和沙桉克之间的小动作,气呼呼的将一叠本子放在李存焕的书案上,“大将军,我要弹劾卢龙监军张承业、卢龙长史长孙承良、安东大都护段子尧、义昌长史李匡宗!”

李存焕闻言当真是头都大了两圈,聂夷中弹劾的四个人里面没有一个是小人物,前面三个就不用说了,李匡宗是李匡筹的堂弟,按辈分是李存焕的叔父。因为李匡宗品德不错,为人也有能力,再加上有安抚李家的意思,李存焕就将他提拔为义昌长史。

不过李存焕却深知聂夷中的为人,绝对不会捏造事实,为了政治上的利益而‘党同伐异’,不过正因为这样,李存焕才头疼。

“大将军,我为此还作诗一首!”聂夷中浑然不理会李存焕那难堪的脸色。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秋谷,医得眼下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偏照逃亡屋。”聂夷中念完后,李存焕脸色难看,他知道聂夷中不仅仅是指责张承业他们,还指责自己。

这首诗很简单,大意就是说二月,还没有成熟的生丝就要出售,五月还没有成熟的粮食就准备售卖。医治了眼前的疮,却好像在心里面挖下一块。简直就如同挖肉补疮。后面的诗句更加简单,希望君主能够照顾贫穷的人,不要只看那些富人。

李存焕脸色难看的说道:“莫非先生认为我做的还不够好吗?”

“是!”聂夷中直言不讳,“现在莫看大将军治下好像有盛世的气氛,但大将军想想,为了大将军今年的作战,有多少人民一贫如洗?又有多少人为了大将军的抚恤金而二月卖丝?五月粜秋谷?”

李存焕不由得心头一颤,幽幽叹息一声,开口说道:“你说的是对的!但如果我不打仗,恐怕卢龙就会被朱温攻击,这是一个乱世!”

聂夷中闻言,有些无语了,开口说道:“即使是这样,我希望大将军能够善待百姓!”

李存焕沉吟片刻,点点头说道:“我自然会如此,不过先生可有补救的办法?”

“劝农!”聂夷中坚定的说道:“大将军更是要以身作则劝农,亲自出没田间!看到亩产多的人要奖赏,看到穷苦老弱的需要安抚,看到为富不仁的需要呵斥,看到荒置田地的人需要惩罚!”

李存焕立刻点头说道:“理当如此!芦台军那边的海船已经制作好了,商路也摸索出来了!贸易加大后,我会削减农税!”

聂夷中闻言,欣慰的说道:“如此甚好,不过大将军依旧需要呵斥张承业等人!不顾百姓之艰苦!”

李存焕闻言脸色大变,略带哀求的语气说道:“先生,我看这件事情就这样算了!”

“不行!”聂夷中的声音透着斩钉截铁的味道。

李存焕没有办法了,虽然他可以强硬的拒绝,但最后他还是给四人发出文书,轻轻呵斥他们一番。自此聂夷中在勋贵当中有了一个外号‘强项令’。意思就是不畏权贵,哪怕是李存焕的心腹沙桉克对聂夷中也怕了三分。

PS:因为木木今天遇到很烦心的事情,实在没有能力更新两更了。现在感觉心烦意乱,今天唯有一更,明天补上。抱歉!~

第168章商议辽东,渤海国

第168章商议辽东,渤海国

“大将军,张承业监军求见!”这会李存焕休息时间稍微长了一点,喝完手中的香茗,张承业已经踏入议事堂。让李存焕好不郁闷,还真是想休息一下也没有办法。

“有什么事?”李存焕有些懒洋洋,也有些无奈的问道。

大概知道李存焕的疲劳,张承业表现的很随意,“是段子尧上报,说建安州没有多少汉人,要求移民十万!”

李存焕苦笑道:“他段子尧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十万人!别说没有十万流民,就算有,我哪里来这么多粮食提供他们转移?”

张承业苦着脸色说道:“但建安州那边的汉人的确太少了。建安州、辽东城有高句丽遗民二万户,编口一十一万二千余,契丹人六千帐,编口二万四千余,女真人一万户,编口四万五千余。汉人一万户,编口五万四千余。才占据四分之一的人口!”

李存焕计算了一下,所有民族加起来居然有四万六千多户,二十三万五千人。不由大吃一惊。这可是卢龙近十分之一的人口了!“哪里来这么多人口的!”

张承业闻言苦笑道:“哪里是多,其实已经少了,当初高宗攻克高句丽,移民四十万入中原,依旧有十余万户留在辽东。后来起用高句丽王高藏,高藏将这四十万高句丽遗民遣归辽东,这个时候辽东可是有百万之民!何况辽东本来就是高句丽开发的最成熟的地区,这里有这么多人也不出奇,其实哪里的人民,除了契丹人外,已经再没有多人人去游牧,耕作已经成为他们收入的重要来源!”

李存焕点点头,开口说道:“其实他们也已经基本汉化了,除了挂着那名头外,其他人已经和汉人没有太大区别了!可以让他们加入汉人的户籍,加强团结!”

“大将军这话却有些不对,那些高句丽遗民还好一些,他们原本不过是佃户的身份,但女真人、契丹人却不同,他们原本都是统治阶层,手中掌握一定的实力,是一个个土豪啊!不好对付!”

“让符存审去对付!有黑衣军在,难道还怕他们翻天了不成?”李存焕杀气腾腾的说道。

“恐怕会让卢龙和渤海国的关系交恶。”张承业有些无奈的叹息一声说道。

渤海国是由??人建立的,??是唐朝对其的称呼,到了宋朝改用女真,为了方便阅读提前使用女真这个称呼。他们并非是明朝末年的那些野蛮民族。在这个时代的渤海国已经汉化成为亚汉人,仿效唐朝设立五京,又仿照唐朝设立府、州、县。在政治制度上基本搬抄唐朝制度。同时渤海国统一使用汉文,国中的贵族崇尚汉文化,他们的文化也是以汉文化为主体,根本就没有属于自己的文明。

不过即使如此,渤海国依旧不缺少勇悍的士兵,渤海国南部农业、手工业发达,税收占据全国五分之四,但北部是被兼并了的黑水女真、虞娄、越喜、铁利等部落,他们以渔猎为生,擅长山林间作战。而且这个时候渤海国的工业非常发达,铁器已经完全整个社会所需,并且能够生产部分钢铁。虽然装备不如中原的精良,但却已经不是那种随意可以比人欺负的游牧民族。所以由不得张承业不顾忌。

就在李存焕沉思的时候,张承业忽然开口。

“大将军!而且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渤海国居然有强大的造船厂,根据段子尧发过来的信息,里面有写听闻渤海人和平卢交易,从(唐)代宗时期开始已经和平卢于登州贸易,每年都没有断绝,特别是贩卖战马!”

李存焕闻言,不由抽搐一下嘴角,开始还感觉自己挺厉害的,可仔细发现,新罗就不用说了,平卢有北方最大的造船基地登州,结果现在就连以往是马背上的民族女真人,居然已经拥有出色的造船技术。

李存焕想到这里,不由大感奇怪了,按照自己现在的了解,唐朝应该已经拥有欧洲大航海时代的技术了。而且从近期一个重要的消息中得知,弓裔在四年前已经联系过钱?,希望可以获得他的帮助,不过被钱?拒绝了,当时钱?还没有那么大的能耐,连朝鲜半岛这边的事情也插上手。但这也说明了新罗的航海技术,这可是从朝鲜半岛到福建那边,没有成熟的航海技术,那里可行的。但为什么在唐朝没有掀起大航海时代的飓风呢?特别比起欧洲,亚洲距离美洲更加近。

不过李存焕不是什么砖家、叫兽,对于这个问题,稍微想了一下就没有理会。对一边的沙桉克吩咐道:“你去叫韩延徽过来!”

“是!”沙桉克应道。

韩延徽很快就来到了,只是对李存焕行礼,并没有理会张承业,对于宦官韩延徽不是一般的厌恶,在李存焕身边他可没有少劝谏李存焕罢免张承业监军的职务。

李存焕开口问道:“渤海国现在的情况如何啊?”

李存焕对于这个并不熟悉,而锦衣卫也渗透的没有那么厉害,唯有问熟读经书的韩延徽,在他口中到可以得到一些比较准确的数据。

韩延徽沉思一会,开口说道:“按照史书上的记载,加以推崇,现在的渤海国应该有一百五十万人到二百万人之间,拥有不下十万人的兵马。而且渤海国的率宾之马最为出名,论起战马恐怕我卢龙也不如渤海国。如果大将军想对渤海国动武,恐怕在骑兵战上不容易获得优势,毕竟渤海国还占着地利。”

李存焕闻言点点头,对渤海国这些地区征战最好是使用骑兵,一来省却从南方调兵的麻烦,二来骑兵速度快,对付游牧民族最为合适。不过这也得看对象。看来想灭亡渤海国不是那么容易,虽然比起实力来,李存焕虽然不弱于渤海国,但他西有李克用、南有朱温,能够调动的兵马不多,最好自然就是速战速决了。

第169章王建求见

第169章王建求见

李存焕不置可否的点下头,开口说道:“让段子尧放开手脚来处理,移民方面秋收过后安排三万流民过去!同时各州县准备接纳流民,明年开始官员评价以境内赋税多少为第一,粮产多少为第二!”

“大将军,你如此做,恐怕那些官吏为了政绩,会压挤百姓!恐会导致民变!”韩延徽立刻劝说道。

李存焕摇摇头说道:“不怕,还有聂夷中在。有他在,没有人敢这样做!”

韩延徽虽然有些不解,但他还是没有多说,退下去。

“大将军,还有渤海国的问题!”张承业为难的说道。

“秋收正是打猎的好时刻!你可给我好好管理好卢龙,我去辽东秋猎!”李存焕笑着说道,还伸手做了一个拉弓射箭的姿势。

张承业闻言大皱眉头,仿佛想劝说什么似地,但最后还是什么也没有说。

处理完张承业的事情后,李存焕也轻松了很多,回到房间中睡觉,不过第二天起来,却被虞仙云好一阵抱怨昨天没有找她,李存焕唯有哄了她好一阵,这才安抚住虞仙云。

一边和虞仙云温存的李存焕不由想道:有个女人真是麻烦啊!不过他却不想想,他的手放哪里,那一脸的畅快和虞仙云低声的呻吟简直就是让知道了李存焕想法的人都忍不住将他狠狠暴打一顿。

早上那早餐刚刚送上来,铁鹰都士兵就来报告,王建过来了。

李存焕不由有些郁闷了,这个家伙怎么这么着急的!诅咒他一辈子不举!

“夷国下臣王建见过大将军!”王建略带疲色的朝李存焕鞠躬,两个淡淡的黑眼圈让人不由自主想起了中国的国宝熊猫。

“吃了早餐没有?”李存焕看着有些恭谨的王建,随意的说道。

“”王建犹豫的看着李存焕,但那忍不住吞了一口唾液而蠕动的喉咙,出卖了王建真实的想法。

李存焕有些好笑的说道:“坐下!别厌弃我这简陋的早餐!”

李存焕的早餐的确算得上简陋,两个煎蛋、一笼小笼包、一碗云吞,和奢侈完全拉不上关系。李存焕让下人去准备一碗新的云吞,同时上多两笼小笼包。虽然李存焕桌子上的早餐已经不算少了,但别忘记李存焕是什么人,军人出身的李存焕饭量一向很大。

却不想王建的饭量比他也不遑多让,足足吃了两大碗云吞,两笼小笼包,这才舒适的打了个饱嗝。不过王建很快就发现这个失礼的行为,连忙站起来对李存焕说道:“刚才下臣失礼了!望大将军莫要见怪!”

李存焕喝上一口美味的汤底,也打了个饱嗝,笑着说道:“有什么好见怪的!”

李存焕这个动作,一下子将两人的距离拉近了不少,王建笑意当中多了几分真诚。

“咳!咳!”王建咳嗽一声,整理一下思路,缓慢而镇定的开口说道:“大将军,我这次来的目的我相信大将军也清楚几分,我也不耍什么阴谋诡计隐瞒了。经过我这段时间的了解,我知道大唐现在已经分裂了,中原有一个皇帝,北方有一个皇帝。”

李存焕笑了笑,开口反问道:“这又有什么特别?在这片土地上,有皇帝和没有皇帝,对于我而言,这又有什么特别呢?”

王建笑着点点头,开口说道:“大将军说的没有错,因为在这片土地上你是无冕之王。所以我并没有按照原定的计划去找大唐的皇帝进行外交。我希望高句丽能够大将军你的帮助!而我们高句丽将会成为大将军你的附属,并且尊大将军你为天可汗!”

李存焕闻言当真是心头大惊,天可汗是什么人的头衔?是唐太宗征服了突厥而获得的头衔,后来唐高宗、唐肃宗也获得过这个头衔,不过除了唐高宗有些资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