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魂-第20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张作霖安排了俄罗斯救国军整整十一个师的兵力,用意非常明显,就是要一次性的突破马库斯基防线!
进攻开始之前,全部由中国飞行员组成的空军升空,展开轰炸!
马达声由远而近,两架中国空军的战机向西佯作俯冲状,就在苏俄红军的大炮和机枪集中火力向它们扫射时,突然间又有十几架中国飞机从西南方面猛扑过来。
轰炸机在炮火中盘旋翻腾,轮番轰炸,一时间弹雨如注……
接着,又是两声“轰!轰!”的巨响,只见烟火弥漫,轰炸机的炸弹投到准确的投到了红军阵地之中,阵地上的工事被炸得七零八落,掩体被炸得粉碎,到处都在燃烧,到处是血和火,断肢残臂的死伤者血迹斑斑……
在空军勇士一次又一次俯冲投弹的同时,地面炮兵瞄准攻击目标,用猛烈的炮火轰得红军据点烟焰冲天。
在炮兵的掩护下,救国军第17师和第18师开始担任主力,似一把铁钳,从左右两翼展开攻击。
红军坚守着整个马库斯基防线,从左至右,像一条长蛇,蜿蜒地盘踞在进攻的道路之上。
担任右翼主攻的第18师是刚刚到达俄国的,全部由中国方面提供精锐装备武装而成,师长长卡尔切夫是俄罗斯军中有名的勇将。
在进攻前,肚子里灌满了烈酒的卡尔切夫少将把所有的士兵都集中了起来,嘶声高嚎:
“沙皇陛下的勇士们,为沙皇陛下尽忠的时候到了!杀光所有敌人,杀光所有暴徒!”
被酒精刺激着的救国军士兵,一齐狂呼起来……
在炮火和飞机的助威之下,18师开始凶猛向前推进!
实事求是地说,红军的抵抗异常激烈,尽管他们缺乏有效的炮火支援,以及根本没有任何的控制支援!
18师一连攻了几次,都被打了回来,这一进攻战况,令卡尔切夫大是恼怒。
下午1点,在更加猛烈的炮火攻击之后,卡尔切夫亲自任命了自己的一批亲信充当敢死队军官,并且将所有的轻重机枪全部集中起来,对着红军阵地开始猛烈扫射。
成批成批的救国军冲了上去,机枪子弹飞来,往往转眼就能扫倒一片……可是那些救国军敢死队的,或许已经被烈性酒精将大脑完全麻痹,已经不顾一切的向前冲着……
天空上,中国飞机在那拼命扫射着,炸弹下雨一般的落到红军阵地,激荡起的气浪完全能够横扫一切……
在如此疯狂的轰炸,和近乎自杀似的冲击下,红军渐渐开始抵挡不住,有了溃败的迹象……
而此时一直都在密切注视着战局的前敌总指挥张作霖果然下达命令,投入一个旅的装甲部队,由杨林亲自指挥,争取一鼓作气彻底拿下右翼阵地……
这一道命令果然奏效。
在装甲部队到达战场之后,俄军士气大振,疯狂的对红军阵地发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进攻!
战斗到下午6时,蒙受重大损失的守军,不得不下达放弃阵地,全部撤退的命令……
阵地上那些俄军士兵,发出了疯狂的叫嚣,不断挥动着手里的武器,狂热的神色清晰可见……
右翼阵地的丢失,对于俄军来说是非常致命的!
整个马库斯基防线,右侧完全暴露在了敌人攻击之下,防御的崩溃,已经变得清晰可见……
而在这个时候,斯大林却看到了一个机会。
图哈切夫斯基在斯大林看来,彻头彻尾的都是托洛茨基的人,让他执掌大权,完全是不能让人放心的。
而图哈切夫斯基在波兰的失败,已经在马库斯基防线的被动局面,让斯大林嗅到了机会……
或许,有可能图哈切夫斯基故意失败,而给“帝国主义者”以机会?强大的红军怎么可能一败再败?
斯大林把目光投注到了“契卡”身上,或许这将成为自己对付托洛茨基有力的武器……
毫无任何征召,当图哈切夫斯基面对不利因素,积极调动兵力,制定出一个反击的作战方案之后,图哈切夫斯基忽然遭到了秘密逮捕!
面对“契卡”的审讯,图哈切夫斯基莫名其妙,自己什么时候和敌人有了来往?自己什么时候成了那些人嘴里的“反革命分子”?
图哈切夫斯基坚决否认和自己有关的一切指控,并且坚定地告诉那些审讯自己的人,自己是一个纯正的布尔什维克,尽管自己生长在一个贵族之家……
同时,图哈切夫斯基还愿意对失败负责,但解决不承认自己是“反革命”!
对这次审判,仅仅是一个开端……
斯大林之所以决定剪除图哈切夫斯基,本原就在于他要铲除托洛茨基,取得苏维埃的完全领导权。
很明显,列宁的身体已经一天不如一天了,最终的领导权,要么是托洛茨基的,要么就是自己的……
“盯住敌人,仔细研究实施打击的每一个细节,为这不可避免的复仇开心一番。然后休息休息……哎,还有什么能比干这事更快活呢……”这是斯大林和自己友人说的一番话……
斯大林有这种凶残的意识,实际上丝毫不足为怪。
在高加索那块他出生和成长的土地上,流血仇杀的现象持续了几百年,直到如今也屡见不鲜。毋庸置疑,权利欲在斯大林剪除布尔什维克“老近卫军”的阴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但是,问题还不仅仅在于权利。其实,斯大林首先就是个政治上的实用主义者。他办事冷静,老谋深算。他曾出于谋略而多次克制自己的感情行动。在争权夺利的路途上,他不只一次地舍去尊严而吹捧自己的对手,有时甚至还吹捧自己的死对头。而且,只要对他有利,他就可以背弃自己的至亲好友。
例如,之前尽管他对托洛茨基恨之入骨,但在十月革命胜利一周年之际,他却出于个人需要,把这个对手吹捧一番。他在《真理报》上发表文章,将托洛茨基捧为十月起义的主要领导者,党应该把促使彼得格勒卫戍部队几乎不放一枪就投奔到布尔什维克阵线上来的功绩归之于托格茨基。
正如我们所见,斯大林当时就这么巧妙地把对死对头的刻骨仇恨埋藏在心中……
对斯大林来说,打垮基洛夫这是审判和镇压老布尔什维克所必不可少的步骤。不过在力量上,更要在经济上!
全面经济改造这一构想,首先是由托洛茨基提出来的。那时,斯大林还坚决反对过这种构想。他甚至在中央委员会的会议上声称,修建什么工厂和水电站对苏维埃俄罗斯来说,恰如一个俄罗斯乡下佬试图卖掉奶牛去买留声机。
可是到后来,他却改变了对这一思想的看法,更甚的是,他居然将这一构想据为已有……
斯大林,或者很多持有和斯大林一样思想的人,正在慢慢的把苏维埃政权拖到一个无底深渊之中……
尤其是在红军方面,苏俄政府对待农民的残暴手段,正在瓦解着红军的心……
红军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农民子弟组成的。他们明白,当他们在这个地区镇压“暴动”时,另一个地区的部队也在用同一手段镇压他们的父母兄妹。
因此,在对莫斯科发起攻击之前小股红军投奔起义农民的事件屡屡发生。
在北高加索,一个红军大队拒不执行攻击哥萨克村庄的命令。结果,这个大队被解散,一半人员被枪决。斯大林的追随者之一,国家政治保安总局副局长阿库洛夫也很快被撤职,因为他未能及时派出国家政治保安总局的部队去援救一个被围困的团,致令这个团被暴动的哥萨克人全部歼灭。无一生还。
负责镇压暴动和指挥扫荡工作的国家政治保安总局边防军司令员弗里诺夫斯基,在政治局会议上汇报说,在北高加索的河流里。顺水漂下的尸体数以百计,讨伐部队的损失就是如此之大。
同样,暴动被镇压下去的情景也惨不忍睹。成千上万的农民未经审判就被枪决。几十万农民被流放慢慢等死……
而现在,深受红军战士爱戴的图哈切夫斯基竟然遭到了秘密逮捕,这让前线正在奋战的红军战士有些不知所措。
这是怎么了?为什么总司令竟然也会遭到逮捕?那么自己呢?自己也会面临同样的现场吗?
那些红军士兵不知道,也无法回答自己,他们能做的只有绝望的等待……
在这样的情况下,失去了战斗决心的红军,还能够抵抗多久已经很难说了!
第342章 内乱
随着斯大林逮捕图哈切夫斯基,红军的内部的肃反竟然在战争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开始了!
这一消息让所有人震惊,根本无法让人相信!
托洛茨基愤怒地指责斯大林企图毁了苏维埃,而斯大林则反过来指责正是在托洛茨基的组织和策划下,才会出现了和图哈切夫斯基一样的“反革命”,才会让红军在战场上一败再败……
这两个同为实权任务的苏维埃重要领导人之间的斗争,让整个苏维埃都不知道应该做出如何选择……
而政治上的斗争,也更加直接加速了前线的失败……
在这样的恶劣情况下,列宁不得不亲自出面调停斯大林和托洛茨基之间的矛盾。
列宁其实非常清楚,斯大林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取得托洛茨基的政治地位……
托洛茨基在苏维埃布尔什维克的地位仅次于列宁,是作为领导核心的五人政治局委员之一,还是苏维埃军事委员会主席,并兼任过军事人民委员、外交人民委员和海运人民委员等要职。
十月革命后,托洛茨基与列宁的画像时常双双并列挂在一起。苏维埃布尔什维克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代表们发言结束时都会高呼口号:
“我们的领袖列宁和托洛茨基万岁!”
对于托洛茨基在十月革命中的作用,《真理报》曾发表斯大林《十月的转折》一文,斯大林在文中写道:
“……这个转折的鼓舞者始终是以列宁为首的党中央……起义的全部实际工作是在彼得格勒苏维埃主席托洛茨基同志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可以坚定地说,无产阶级很快转到苏维埃方面来,与革命军事委员会善于做日常工作是有关的,这些方面,党首先主要应该归功于托洛茨基……”
而现在,斯大林似乎已经忘记自己所说过的这些话了。
对托洛茨基的评价,卢那察尔斯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在托洛茨基令人眼花缭乱的成功的影响下,在他的人格魅力的影响下,不少接近托洛茨基的人都有认为他是俄国革命的头号领袖的倾向……”
现在,斯大林和托洛茨基的矛盾已经公开化了,疾病缠身的列宁不得不亲自出面,企图调和这个矛盾,但是让列宁失望的是,这样的矛盾看起来是不可调和的……
迫不得已,列宁只能提前召开苏共十一次中央全会。
在会上,根据季诺维也夫的推荐,斯大林被推举为总书记。
总书记这个职位,其实在此时毫无作用,只是一个虚衔而已。根本就不在起眼。但是斯大林却对这个位置非常感兴趣,似乎因此和托洛茨基的矛盾就会因此缓和一般……
在这样的职位面前,托洛茨基当然没有任何和斯大林争夺的意思。而做为回报,斯大林则迅速释放了遭受到了无数毒打与侮辱的图哈切夫斯基,并且任命他继续指挥马库斯基地区的战斗……
用托洛茨基的话说:“这是党的代表大会上第一次设立总书记,不过谁也没有赋予这一职位任何特殊意义。这只是个技术性的职务,而不具有政治性质……”
托洛茨基和列宁显然大意了。
“在有些人手里,一根稻草秆也会挥舞成权杖。”
斯大林就是把这个“不起眼”的总书记职务,搭建成一个施展自己政治手腕的舞台!
人们往往是“事后诸葛”地对决定历史进程的某个关键时刻恍然大悟,而当时则浑然不觉。
对于安排斯大林当总书记,托洛茨基表现出一种麻木:
“处理日常工作,在许多情况下列宁依靠斯大林、季诺维也夫或加米涅夫比依靠我更合适些。我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工作方法,也有自己的办法去贯彻已经通过的决定。列宁对此非常了解,也很尊重。正因为如此,他完全明白,我不适于执行指示。当需要有人去执行他交办的日常任务时,他就去找别人。”
托洛茨基还说:
“列宁需要顺从的干实际工作的助手,而这种角色对我来说是不合适的。因此我只能感谢列宁没有建议我当他的副手。我认为,这里绝对不存在列宁对我的不信任,恰恰相反,这是对我的性格和对我们相互关系的肯定。”
托洛茨基的特立独行、桀骜不驯,从以上话语中可见一斑……
不过,似乎列宁有所警觉,他曾经在自己的日记里这么写道:
“……党的稳定性的问题基本在于像斯大林和托洛茨基这样的中央委员。依我看,分裂的危险,一大半是由他们之间的关系构成的。
斯大林同志当了总书记,掌握了一些权力,他能不能永远十分谨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