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1628-第72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玉洁听了大家的话,脸上顿时兴奋了起来。
“各位领导,现在实施计划第二阶段的条件已经成熟。我建议,开始实施第二阶段的计划……”
高建国看了眼李明、王和,然后沉声道:“小梁,这个计划是你提出来的,现在就由你亲自指挥,公司各个部门都会对你们进行大力协助,放手干吧……”
第二天,中原各个地区都疯传各种小道消息,内容主要是远东这些年的各种事迹。什么血洗辽东、扫荡草原、占领日韩、收复南洋、攻陷中南、横扫印度、荡平西域等等。
还有人编了各种戏本、童谣和话本,所以在民间传播的极快。而且情报部还训练了大批说书先生、讨饭的叫花子等各色人等,在各地进行大肆宣扬。
也让老百姓充分了解了入主中原的中华国,原来这么厉害,这些年他们开疆扩土,居然打下了比大明还大几倍的疆土,怪不得人家这么阔气,随便就可以从别的地方运粮食过来。
紧接着各种其他的消息也在四处传播,什么中华国每天有数千艘装着粮食的大海船来到中原,都是从海外运来的,那些大海船每艘都有几万料。还有附近的河道里正有无数运粮的平板船开过来,船多得一眼望不到边。
各种消息就像病毒一般的四处传播,也使得中原各地的粮商心急如焚。那些中小粮商更是如丧考批,都陷入到了绝望的境地。
然后各地又传来了一些粮商赶着装满粮食的马车,来到远东各个售粮点,跪求远东收购他们的存粮。
各地售粮点把情况通报给了公司,然后也接到了命令,那就是以低于公司粮食甩卖价格的标准,从那些粮商的手中收粮,有多少就收多少,现银交易,不拖不欠。
最先拉着粮食去远东售粮点的粮商,其实都是远东情报部控制的。但是他们也确实率先打破了僵局,让各地的中小粮商顿时看到了希望。
现在有实力收粮的也只有中华国了,如果真能把粮食卖给他们,至少能将他们的损失降低到最小。于是中原各地的小粮商率先行动了起来,他们纷纷将他们囤积的粮食运到了远东公司的售粮点,跪求远东收购他们的粮食。
虽然这也让这些小粮商损失不少,可好在能收回一些银子,而且远东公司收粮的时候也比较厚道,不但没有克扣、踢斗的现象,最后结算的时候,支付的都是成色十足的“花银”。
各地小粮商开始向远东售粮,也成了压倒所有粮商的最后一根稻草,紧接着各地的中小粮商,甚至一些大粮商也都开始向远东出售他们囤积多年的粮食,生怕这些粮食最后烂在手里。
随着各地的粮商蜂拥而来,远东又贴出了一条告示,那就是再次调低收粮的价格,而且限制每天收粮的数量。
这下就算是那些一直在强自硬撑的大粮商也熬不住了,虽然他们心里明镜似的,这绝对是远东玩的猫腻,可他们却没有丝毫的办法,知道大势已去。
这个消息一出,各地粮商都慌了,尤其是那些还没有卖粮的中小粮商,全都疯了似的召集人手将他们囤积的粮食运到远东的售粮点。
接下来的几天,中原各地的远东售粮点的外面排满了长长的车队,尤其是各大城市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城内的交通秩序。
鉴于这种情况,公司经过研究决定,在各地建立大批的收粮点。选择一些方便的地点专门进行收粮行动。
于是中原各地的城市郊外、河道码头、仓储重地的外面,每天都排着长长的车队,每辆马车、手推车上都装满了粮食。
远东收粮点每天只收一定数量的粮食,而且收粮的价格一降再降,使得那些粮商只能天天守在那里,生怕远东不收粮了。他们天天在这里风餐露宿,提心吊胆的过着每一天,可以说度日如年。
经过远东公司的一番运作,如今中原各地最不值钱的可能就是粮食了。中原的老百姓都深信一点,那就是中华国的地盘,是原来大明的几倍还大,根本不缺粮食。
而且还有消息传来,说中华国占据了南洋各地并大肆屯田,那里气候炎热,一年四季都能种地,每年能收获三茬粮食,而且根本就不会有旱灾,年年风调雨顺。(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平息
北京商务部应急工作小组,原本忙碌喧嚣的办公室也变得冷清了起来,这段时间大家都很辛苦,所以梁玉洁只留下了几个值班人员,其他人都回去休息了。
梁玉洁正微笑着坐在那里,听着几个员工的汇报。目前中原各地的情况,除了少数交通闭塞的地区,已经基本稳定。
各地粮商为了能将手里多年囤积的粮食卖给远东,一个个天天都排在远东售粮点的外面。现在他们已经几乎失去了理智,心里想的就是把粮食统统的卖给远东,也可以说大局已定。
接连十几天下来,梁玉洁承受了极大的压力。在形势最严峻的那两天,她根本就没有合眼,始终关注着各地的存粮情况。
说实话,那几天远东在大明各地的存粮,早就到了警戒线以下。一旦出现粮食短缺的现象,势必会引起一连串的负面效应。
而她也必然会担负这个责任,因为这个计划就是由她提出来,并组织实施的。所以从计划实施到现在成功的达成了目的,这中间她经历了一段非常痛苦的煎熬。
几个商务部的员工正在向她汇报各地的收粮情况,其中一个妹子突然发现梁玉洁已经坐在那里睡着了,还发出了轻柔的鼾声。她连忙挥了挥手,和几个员工轻手轻脚的离开了。
这也是远东进入中原以后,打赢的第一个战役,而且赢得极为漂亮。公司通过这次行动,低价收购了大批的粮食。
这些粮食都是各地粮商多年高价囤积的,崇祯大旱前前后后持续了近十年,他们纷纷依靠倒卖粮食赚取了惊人的财富,可是这一次算是是损失惨重,甚至是血本无归。所以远东这次不但稳定了中原各地的混乱局面,不但没有亏本,还略有盈余。
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远东通过这次的行动,不但解决了危机,而且还赢得了中原百姓的民心,在中原百姓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以往每到灾荒之年,粮价往往都翻着跟头的飙升。面对各地粮商的行径,大明朝廷根本无力抗拒,只能任由粮价高涨而不闻不问。
因为那些粮商的背后,都是靠着大明的各级士绅官僚,各地奸商与各地官僚相互勾结哄抬粮价,赚取高昂的利润,根本不管老百姓的死活。
从来没有像远东公司这样,不惜一切的缓和粮价。更别说调集大批粮食,在各地如此不计成本的大肆甩卖粮食了。
不管怎么说,远东这次的行动在中原的老百姓心里加了不少分,反正大家打心里接受了中华共和国,至少这个中华国在物价飙升的时候站了出来,依靠自己的力量生生把粮价压了下来。
这次和粮食同样高涨的,还有其他生产生活物资。中原各地大批为了赚取暴利,跟着煽风点火、兴风作浪的商人,也为自己的贪婪,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要说远东甩卖粮食还算是不计成本疯狂甩卖的话,可是各种副食品和生活物资,依靠先进的现代设备和现代工艺生产出来的各类商品,成本低得令人发指。
就比如精盐来说吧,远东各控制区沿海的现代化盐场,每年的产量都是一个天文数字。还有白糖等副食产品,远东因为占据了吕宋、南洋和中南半岛,开发了大批甘蔗园,早就形成庞大的产业规模效应。
无数各国的土著在那里起早贪黑的辛勤忙碌,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只靠着两顿清汤寡水的稀粥充饥,人工成本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再加上远东各个副食品企业现代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无论是产量还是成本,根本不是这个时代可以比拟的。
像什么锅碗瓢盆、布匹绸缎、服装鞋帽等生活物资,其成本也都不是大明的手工作坊可以相提并论的。原来公司一直控制向大明各地倾销,主要原因就是怕冲击大明各个行业。
可如今面对各地商人不顾百姓死活,疯狂的哄抬各种商品的物价,这也让远东公司非常的震怒,所以当大批远东商品进入中原以后,不但瞬间平息了各地疯涨的物价,也沉重的打击了各地商人的嚣张气焰。
好在公司不想把事情做绝,除了继续甩卖粮食以外,对其他的商品只算是薄惩了一番,几天之后就纷纷结束了售卖。
毕竟这关系到中原很多底层百姓的生计,如果打击的太狠,势必会让中原那些以手工作坊的商业体系在短时间内崩溃。
即便如此,短短几天时间也让各地商铺损失惨重。因为远东甩卖商品的价格实在太低了,使得各地百姓疯狂抢购囤积,未来中原各地的生产生活物资势必会萧条一段时间。
至此,远东进入中原以后,面临的第一次危机顺利的平息了下来。而且通过这次行动,远东也在中原底层百姓俄心里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其实这才是目前远东最看重的东西,无论什么时候,最难得到的就是民心,这东西花再多的银子也买不到。
当然,仅仅靠几次这样的行动,就能轻易的赢得中原百姓的民心,明显不现实。这需要远东长期的不懈努力,才能逐渐取得所有老百姓的信任和拥护。
中原各地的情况极为复杂,远东以前控制的辽东等地,根本无法和中原相比。因为以前远东控制区的百姓,大都是走投无路的流民,相对来说比较好管理。
而且辽东等地区,几乎没有传统的地方封建势力和传统地方宗族势力,就像一张白纸似的,可以任由远东公司进行规划。
公司一直采取严格的军事化管理,整个远东公司就像一个巨大的军营,说难听一些就是个集中营。不管是谁身处如此的氛围,都会不自觉的约束自己。
可是如今在中原却完全没有这个条件,远东培养的基层干部,在远东控制区那种环境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可是在中原各地的基层,恐怕就不会那么简单了。
(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大明宗室
公司平息了中原各地混乱的同时,远东在沈阳的各个部门已经基本搬迁完毕。公司总部暂时设在大明皇城内部的几个宅子。
北京的市政建设还在规划之中,和沈阳相比,这里没有上下水厕所,没有二十小时热水,也没有电灯电话,所以现在公司各部门的办公条件还比较艰苦,这些现代化的设施也只能寄望于明后年了。
公司目前主要的工作就是克服一切困难,尽快的步入正轨开展工作。虽然在公司早在两年前,就已经进行了积极的准备,可如今公司初入中原,各种工作依然堆积如山、千头万绪。
好在公司现在物资情况非常好,就算是一直略有不足的粮食,如今也不算什么事情了。
首先是长江舰队执行“劫掠江南”计划,战果极其辉煌,劫掠的粮食大大的超出了之前的预期。
后来中原各地的大商人相互勾结,通过造谣、煽动各种卑劣的手段,在各地哄抬物价,使得中原陷入了一片混乱。
面对如此危机,远东公司马上做出了反应,迅速平息了各地的混乱局面,沉重的打击了各地的传统封建势力。
公司在这次行动中,不但赢得了中原百姓的民心,通过各部门的努力,还将中原北方十余年来一直高居不下的粮价,直接压到了“白菜价”。
使得中原各地的大小粮商,纷纷把他们囤积多年的粮食,全都低价卖给了远东。公司在这次经济战中不但没有承受太大的损失,还从各地粮商手中购买了大批的存粮。
这也彻底的解决了公司目前的粮食紧张问题,起码这两年公司不会因为缺粮的问题,而引起社会的急剧动荡。
公司也趁次机会,在中原各地建立了完善的粮食战略储备系统。每个县都成立了一个战备仓储小组,由专人负责各种物资的管理,并由当地的驻军部队看守。
当然,因为时间仓促,条件有限,公司在各地的现代化战略储备粮仓还没正在规划之中,只能利用大明原来的落后的官仓和军仓暂时存粮。
随着大批粮食等物资在中原各地陆续被纳入战略储备系统,公司也终于在中原完成了第一次布局,为接下来的基层工作奠定了基础。
远东入主中原以后,为了保证中原的稳定,并没有触动传统的地方封建势力。尤其是以士绅官僚为主的士大夫阶层,公司一直非常谨慎,除了暂时保留了各级官吏的存在,还尽可能的延续大明的各种体制,但是公司对大明宗室和勋戚就没有那么客气了。
朱元璋立国之后,为大明王朝的官员们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低的工资标准。可他却给自己儿孙们制定非常高的俸禄标准。皇子封为亲王后年俸万石,是大明一品官员近七倍,还不包括大量的土地等其他各种赏赐。
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