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远东1628 >

第574节

远东1628-第574节

小说: 远东162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在旁边的疯玩的熊孩子,懂事的为爹娘拿来了茶壶和茶碗,还帮着他们两人倒上了水。

赵连河接过儿子递过来的水碗,“咕嘟……咕嘟……”仰头就喝了一碗。他喝完抹了把嘴,然后淘出旱烟袋,一边看着两个熊孩子在地里打滚,一边美滋滋的抽上了一袋烟。

远东军委会也有很多非常不好的风气,普遍抽烟喝酒就是一项。远东公司烟厂和酒厂逐年扩建,产量也越来越大。但是依然无法满足公司内部的需求。

每年消耗最大的就是外销,其次就是军委会了。现在部队从上到下都是大烟枪、大酒鬼。而且部队内部有专门的特供香烟和特供白酒。河套根据地的条件虽然最艰苦,但是依然提供烟袋锅和烟叶,供一帮大烟枪解馋。

甚至现在李明和胡伟等根据地管委会的常委,也干脆不抽烟卷了,一人别了一根烟袋锅,凑在一起抽烟的时候,就像一群村干部开会似的。(未完待续。)

PS:  感谢knowknowknow、梁大虾的月票支持。

第九百八十一章 春耕(二)

赵连河美滋滋的抽着烟,旁边的婆娘坐在那里呵呵的傻笑,两个孩子已经玩疯了,弄得一身是土,脸上也脏兮兮的没个人样了。

他看着老婆孩子脸上的笑容,心里就别提多舒坦了。如今他进了远东军,每次穿着一身笔挺的军装回到家,中队那些民户羡慕的眼光,让他发自内心的满足。

家里的婆娘跟了他十几年,连饱饭都没吃过几顿,两个孩子更是瘦的像个皮包骨。以往他每次回到家,看着老婆孩子眼巴巴的样子,赵连河的心都碎了。

赵连河做为家里的顶梁柱,每月往家里拿不回粮食和银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家里的老婆孩子挨饿受冻,那滋味可想而知。

自从跟着远东来到了河套,他就像做梦了似的。老婆孩子穿上了新衣服,家里余粮管够了吃,两个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次吃饭都像挣命似的,撑得走路都费劲。

家里这个傻婆娘倒是简单,天天就是知道傻笑,笑的嘴都合不上。有时候坐在院子里,看着粮仓里的余粮和那头耕牛,能傻呼呼的笑上一天。

如今两个孩子都去了支队办的学校,每周回家两天,吃的住的什么都不用他管,如今也越来越出息了。回到家还给他两口子背书,尽管背的磕磕绊绊,可是每次看着儿子认真的样子,赵连河两口子眼泪都哗哗的流。

这要是在大明,家里的孩子哪有机会上私塾啊,宁夏镇的军户家,能认识几个字的孩子,那都是神童了,可是如今看着自己的孩子。歪歪扭扭的写着自己的名字,赵连河激动的彻夜不眠。

幸福其实很简单,对于赵连河家。以及这个时代大明千千万万的地里刨食的老百姓,能吃饱就是幸福。

几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如此简单的一件事,却是华夏几千年来,所有底层百姓最大的梦想。可是大部分人,终其一生,辛辛苦苦的忙碌一辈子,也未必能实现。

灾荒疾病、苛捐杂税、胥吏恶霸、士绅地主就像一座座大山似的,重重的压在他们的身上。别说吃饱饭啊,就连特么喘气都难。

现在河套根据地的老百姓,都和赵连河家一样,感觉就像做梦似的,天天幸福的彷佛置身在天堂。

赵连河抽完烟,拿着烟袋锅在鞋底儿磕了磕,然后对旁边的婆娘喊道:“干活吧,趁着天黑前,再多干一点……”

正在那里傻笑的女人,听到赵连河的声音。猛的打了个激灵,连忙坐了起来,随手拍了拍屁股上的土。牵着耕牛跟在自己家爷们的身后,准备继续干活。

这时,远处走过来几个人。赵连河连忙放下手中的曲型犁,几步走上去,对为首的一个人笑着道:“大队长,你怎么过来了。”

来人是赵连河家所在大队的大队长,也是从辽东调过来的老辽民,为人热情豪爽,工作能力很强。

“老赵。我下来了解下各个中队的军属家庭,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赵连河连忙摆手道:“大队长。我们家没事儿,我还想着早点把地里的活忙乎完。去大队看看有什么能帮得上的呢。”

大队长指着赵连河,对旁边的几名基层干部笑道:“你们看到没,到底是部队上的人,这觉悟就是高。”

大家听了他的话,全都笑了起来。

赵连河听了也哈哈大笑道:“大队长,你就别取笑我了。部队给了我半个月的春耕假,我们家这些地用不着那么多天,有什么事情尽管来找我。”

河套根据地各个基层单位对远东军的军属也比较关心,很多官兵因为作战和训练的原因,春耕期间无法赶回家里,一般都是各个基层单位派人过去,当地驻军也会为军属提供各种帮助。

反正远东军的官兵,根本没有后顾之忧。无论哪家军属有了什么事情,当地的基层单位和驻军,会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如果军属家庭受人欺负了,无论是谁,都将面对远东军数十万将士的怒火。

结束了一天的耕作,赵连河赶着牛车和老婆孩子一起回到了家。他们家今年又分了几亩地,大队的技术员要让他们先种牧草,两年后再种玉米和土豆。原来的耕地要进行轮作,种植豆类作物或是优质牧草。

反正赵连河他们这样的农户,是不太明白这些东西,大队支队让种什么,他们就种什么,反正远东公司从来没有骗过他们,大伙跟着远东公司准没错。

回到家赵连河简单的洗簌了一番,然后坐在炕头上瞅着烟,两个孩子屋里屋外的四处疯跑,家里的婆娘则是在外屋的厨房里忙活。

晚饭做好了,一家人都坐在了饭桌前。一盆玉米面的饼子、一盘子萝卜条咸菜、一盘炖酸菜,每人还有一大碗的苞米茬子粥。

赵连河站起来,转身在行军包里掏出了一盒鲸肉罐头。两个孩子的眼睛顿时亮了,死死的盯着赵连河手里的罐头。女人连忙跑到外屋拿来了一个盘子,接过赵连河已经起好的罐头,把里面的鲸肉块,连着汤汤水水的倒在了盘子里。

“吃吧……瞅什么啊,快吃……快吃……”

两个孩子眼巴巴的看着盘子里的罐头,听了爹的话,连忙拿起筷子夹起了一块肉塞进了嘴里。赵连河也夹了一块放在女人的碗里。

“赶快吃了,这两个小兔崽子,在学校吃得比家里好多了。”

原本想把肉夹给小的那个,看到赵连河一瞪眼,只好小口小口的吃了起来。

鲸肉罐头是赵连河回家前,在部队供销社买的。这东西也只有新兵才会买,老兵早就对这东西深恶痛绝了。所以这东西在供销社里最便宜,也最实在。

他还在供销社为两个孩子买了不少的糖块等零食,为家里的女人买了一瓶抹脸的雪花膏。赵连河现在还是列兵军衔,军饷属于最低的那种。所以也不敢大手大脚的胡乱花钱,省下的都塞给了家里的婆娘,总得给家里留点过河钱。(未完待续。)

第九百八十二章 群众工作无小事

一连十几天,赵连河家里的地都忙活完了,两口子这才算是踏实了下来。

平时支队、大队的干部对他们家都挺照顾,因为赵连河参军了,平日里他的婆娘一个人在家,家里很多活根本干不完。

大队组织了一些干部,帮着他们家制作了大批的土法堆肥,当地驻军还经常派人过来帮着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赵连河回来之前,家里的春耕准备工作,已经全都弄好了。

这也让赵连河两口子非常的感动,所以刚忙活完家里的活,赵连河就来到了大队,希望在剩下的几天假期在大队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现在正值春耕生产,河套根据地的各个基层大队,各种工作堆积如山。大队长也没有和赵连河客气,直接给他安排了一些工作。

赵连河在大队帮了几天的忙,才知道根据地基层大队的工作太辛苦了。甚至比春耕可累多了,他帮忙的这几天,每天都在下面的各个中队来回奔波,而且处理的大部分事情,都是些繁琐零碎的小事儿。

但是各个基层大队、中队的干部,天天都在耐心的处理各种工作,很少发牢骚。公司的基层管理干部,也都是苦命的辽民和大明流民出身,曾经都有过惨绝人寰的经历,每个人的故事,可能几天都讲不完。

所以大家都非常珍惜现在的生活,知道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也更了解底层百姓的艰难。

远东公司对各级基层干部的培养和教育是不遗余力的,也投入了非常大的资源。几年如一日的对他们灌输着这样的一个观念,“群众工作无小事”的意识。

很多时候在官僚眼中的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老百姓遇到了,那就是天大的事情。能让他们用几天甚至几个月的时间来跑,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皮子,最后被某些部门一句话就解决了。

公司民委会的王和、郭松等人,在现代社会就在体制内工作多年。对体制内沽名钓誉,谋取好处,求得升迁,侵吞国家财产。损害人民利益,以权谋私,行贿受贿,贪污腐化等各种风气,当然深有感触。

就连他们置身在那种环境里。如果想要做一些事情,也只能随波逐流,到最后同流合污。

既然远东公司来到了这个时代,有时间,也有条件改变这一切。不能总是一味的说教,时间长了势必会成为一句空话,演变成形式主义。

所以还是要在基层单位抓起,通过不断的思想教育,和完善的制度化,以及严格的监管机制。避免演变成形式主义,使“群众工作无小事”变成一句空话。

这个底子打得越好,对远东以后的工作就越有利。未来远东的各级管理机构,在远东制度化管理体系中,也会慢慢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和氛围,变得更有效率,更加的透明化。

这是一件极其艰苦的历史使命,需要十年甚至几十年,不遗余力的努力,才能够最终实现。

当以往的寻求利益者变为既得利益者。他的行为逻辑必然会因此变化。人们一旦尝到权力的真正滋味,就会发生很多改变,千万不要对人性抱有太大的幻想,也不要指望谁都能成为圣人。只有完善合理的制度和真正的法制才是根本。

当然,制度是由人建立的,还是要依靠人来维系,也不能单纯的把制度和人彻底割裂,比糟糕的制度更糟糕的,是不负责任的人。

好在这个时代。并没有经历未来二百多年黑暗的奴隶统治。满清一代,中国传统的“为官应直谏,为史应直书”的优良传统被破坏殆尽!在这种残酷的****压迫与阴毒的文化禁锢之下,中国文化上千年来积淀起来的人格、骨气丧失殆尽!

清朝极度****彻底扼杀了中国人的思想活力,举国奴性泛滥,尤其是使得作为社会精英的知识分子噤若寒蝉。直到现代社会,满清流毒依然在影响着我们,唯唯诺诺的奴性,弥漫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就连电视上都是见天的“奴才……奴才……”叫个不停。

远东公司对基层管理干部的教育和监管,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各级领导干部也都以身作则,形成了一股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

至少目前来说,远东各级基层部门,对远东公司推行的制度化建设执行的不错,各级基层领导干部对都能够做到认真负责,严格按照上级的指示方针执行。即便部分干部的能力一般,但是起码大家的工作态度还都是比较积极努力。

尤其是李明当年在吕梁山根据地期间,提出的口号“以我做起,艰苦奋斗”,而且他也确实是这么要求自己的,他和马庆、周林等人,在吕梁山根据地条件如此艰苦的情况下,和广大基层干部一起住窑洞、吃粗粮,还天天穿着破旧的大衣,起早天黑的忙碌,每天只能睡四个小时。

他身边所有的基层干部,也深受他的影响,在工作中严格的要求自己。吕梁山纪录片在远东公司各地陆续播放以后,在远东公司的内部,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对远东千千万万基层管理干部,确实带了个好头。

如今河套地区的条件依然艰苦,但李明当年在吕梁山根据地打下的底子,也一直影响着根据地上上下下,李明在西北地区已经深深的打下了自己的烙印。

未来李明将会在河套根据地,选拔一些表现优异的领导干部,逐步将他们调离河套地区,去吕宋、辽东、印度等富裕繁华,条件优越的地区进行进一步锻炼。

远东公司董事局的常委们始终认为,优秀的领导干部,不光要能吃苦,还要经得起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的侵蚀。只有这样的领导干部,未来才能在远东担当重任。

其实有心人已经从李明近几年的情况,体会出很多层意思。其中包含了李明在远东公司的理念和工作方式,以及用人的标准。公司董事局的常委们,也在积极的配合他的工作。(未完待续。)

PS:  感谢娼哥、风踪影、huanyu、修竹、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