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1628-第49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分给流民的粮食。标准和以前相比也比较低。主要是以公司战略储备仓库里的地瓜干、土豆原粉和一些粗燥的杂面为主,再配以部分的玉米,实在是惨不忍睹。而且分到每个流民手中的粮食,数量也仅能勉勉强强的挺到秋收。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公司的粮食储备虽然比较充足,但今年的流民接收工作,也即将开始了。虽然目前各种物资还算充足,但是总得留一些余地,免得再发生一些不可抗力的意外。
虽然目前还不清楚的今年最终会接收多少来自大名各地的流民,估计和去年相比。人数只会多不会少。公司的物资又将开始面临急剧消耗,而库存不足的窘境。尤其是粮食等物资,让公司从上到下的压力都很大,手里没粮,心里发慌啊。
去年公司因为错误的估计了流民的形势,仓促之下,使得公司的库存粮食缺口非常大。为了筹集足够的粮食,远东可以说是使出了浑身的解数。
派出一支由五艘万吨巨轮和几百艘风帆船组成的超级舰队,开到了暹罗沿海,又是吓唬,又是敲打的,生生逼迫暹罗的阿瑜陀耶王朝,和远东签署了丧权辱国的条约。不但骗了几十万吨低价的粮食,还在暹罗获得了很多利益。
后来又凶神恶煞般的派兵,用大炮和刺刀逼迫南洋各地的土王,让他们刮地三尺的为远东收集粮食等物资,弄得南洋各国都闹了饥荒。
如果不是军委会接连发动了两场战役,迅速的征服了朝鲜和日本,缴获了大批的粮食等物资,远东的粮食储备,可能连今年安置流民的余粮都要紧紧巴巴的。
暹罗虽然是盛产稻米,但也架不住远东如此规模的需求,毕竟这个时代中南半岛的人口基数还无法和现代社会相比,湄公河平原耕地面积虽然很大,很多耕地原本可以一年三收,但却因为没有足够的农业人口来耕种,很多耕地只能一年两收或是干脆荒芜。今年是否还能出口那么多的稻米,现在真的无法预料。
去年南洋各地的土王,在远东大炮刺刀的逼迫之下,绞尽脑汁的收集粮食,基本把他们的底子也都掏空了,估计今年肯定拿不出那么多的粮食了,逼得再狠也没用。
今年公司还是得指望军委会,大家对即将发动的印度战役,都充满了期待,希望军委会能带给公司一些惊喜。哪怕在印度的缴获,能和去年持平,公司粮食短缺的情况,就会大大的缓解。(未完待续。)
第八百二十一章 一切从简
公司今年将安置一百多万流民,人数是以往四五倍还多,这也意味着公司将开发大批的荒地。地多了虽然是好事,但突然出现这么多的耕地,对一些物资的需求也随之急剧增多。
农业生产工具和各种必需的生活用品倒是好说,以前公司储备了不少。而且那东西就算需求再多,海参崴随便找几家企业牟足了劲儿的话,现代社会的生产设备一旦满负荷开动,只需很短的时间就能生产出来。但是某些物资,就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了。
其中化肥就是目前公司最紧缺的一种物资。其实从公司在海参崴创业的那个时候,化肥就一直存在相当大的缺口。虽然农林部也想了很多解决的办法,例如建立大量的土法化肥的生产加工点,并在辽东农村推广土法堆肥技术,让农户们利用自家的条件,自己制作堆肥。
但是土法化肥和土法堆肥技术,一样也需要添加大量的土法制作的化工材料,需要用小作坊式的土办法来生产,根本形成不了规模,产量当然也无法保证。而添加工业制成的原料,也是一个难题,因为土法化肥和堆肥所需要的很多化工原料,同样也是公司紧缺的物资。
远东公司各大企业发展速度都很快,可唯独化工处下属的几家企业,发展的速度一直不尽如人意。这其中有很多客观存在的原因,根本就不是着急的事儿。
其实按照正常的发展速度,化工处的几家企业算比较正常的了。究其根源,还是公司的发展太快了,使得很多企业都有些跟不上公司发展的节奏。
公司化工处下属的海参崴化肥厂,自从投产以来,虽然一再扩建。而且一直实行四班倒满负荷生产,但是产量却始终无法满足公司的需要。去年公司接受流民的数量骤然井喷,农林部又提前实施了开发东北、外东北的计划,而且今年公司安置流民数量将破纪录的达到一百余万。所以辽东各地春耕所需的化肥需求,将变得更加紧迫。
虽然公司也在各地发展土法化肥和推广土法堆肥技术,但今年的化肥缺口依然巨大。仅靠无法形成生产规模的土法化肥和土法堆肥。根本解决不了目前化肥急剧短缺的根本问题。好在东北和外东北的土地都是非常肥沃,即便缺少足够的化肥,今年辽东农作物的平均亩产量,也不会出现大幅度的下滑。
公司仓储部打开了一个个库房,大批的车辆纷纷开进仓库装满物资,然后驶往就近的铁路车站和水路码头。这几年公司积攒了不少的家底儿,各地的战略储备仓库里的各种物资堆积如山,但这一次,远东的这些家底儿恐怕会在几年的时间里。逐渐被消耗一空。
建委基建处的任朝新,天天也是忙得脚不沾地。因为这一次需要安置的流民数量太多,如果让基建处帮着每个流民建一间木刻楞,明显不现实。
所以这次大规模的流民安置工作,建委基建处的主要工作,并不是帮助流民建造木刻楞,而是组织大批员工下到各个基层中队,手把手的教授基层流民建造木刻楞的方法。各个流民中队会自行组织流民。自己动手建设家园。
即便如此,百余万间木刻楞的建造。也是一个极为庞大的工程。光是所有木刻楞所需的原木,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还有木刻楞建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附件,也是一个不小的数量。
但在这个非常时期,所有的东西只能一切从简。木刻楞的标准低得令人发指,每间木刻楞只有里外两间,两间房间加起来一共才不到十平方米。而且为了节省成本和加快建造的时间。所有流民的木刻楞都被设计成了联排式。
每个中队都是十个十户一排的长条木刻楞建筑,村子的形状也是方方正正的一个方块形状。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模范监狱呢。总之,基建处的主要任务是让流民在入冬之前住进去就算完成任务了。
方正木刻楞这东西建造简单,以后不喜欢了说拆就拆。等各个基层中队的流民日子好了,他们再拆了重建。反正这个时代的东北和外东北就是树多,连成片的老林子多得都成灾了。流民想要重建家园,需要原木随时可以自己进山砍伐。
就在公司为这次流民安置计划作积极准备的同时,大批来自朝鲜和日本的外籍劳工,也都纷纷坐火车和船只到达了目的地。开始进行着开荒前的最后准备工作。农林部按照之前的规划,为他们划分各自的工作区域,每天的工作量都有严格的规定,完不成任务的小队、中队会集体遭受惩罚。
基建处和林业处的员工,已经开始带领大批的外籍员工进山伐木,因为流民焦躁木刻楞所需的原木实在太多,只能利用外籍员工的数量优势,采用最原始的方式进行砍伐。大批外籍员工冒着东北初春的严寒,在各个山林里挥汗如雨。为了完成百余万间木刻楞所需木料的任务,外籍劳工的工作量极大,他们每天要在环境恶劣的深山老林里忙碌十几个小时。
原本荒无人烟的东北、外东北地区,突然热闹了起来。东北广袤的黑土地,到处都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而且每天都有一节节的车皮从辽东驶来,每节车皮都满载着来自朝鲜和日本的外籍劳工。
他们在东北铁路大动脉的沿线依次下车,前往各自划定好的工作区域。但大部分外籍劳工的目的地并不在铁路沿线,他们还要继续坐船,沿着东北和外东北的水路一路向东。
大批来自日本和朝鲜的外籍劳工,以每个小队五十人、中队二百人、大队一千人、支队五千人的编制进行整编,中队长都是从敢死军部队临时抽调来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各外籍劳工小队的小队长将由各中队长推荐。
未来还会逐步在外籍劳工中培养一批中层管理干部,待遇相当于外籍员工。所有的外籍劳工支队的基层中队、小队,以后都会从外籍劳工中的积极分子中提拔。(未完待续。。)
第八百二十二章 地狱般的旅程
自从春季辽东通航以来,朝鲜和日本沿海的各个港口之中,都聚集着大批的船只。船只的类型非常的杂乱,有东南海盗的福船、沙船、广船和鸟船,还有辽东开来的近海蒸汽甲板驳船,还有西式改装型风帆船。
此时的日本和朝鲜,各地都有大批的敢死军武士,如狼似虎的冲进一个个村镇,将男女青壮纷纷拖出屋子,不顾她们家人的哭嚎,被驱赶着向就近的码头走去。敢于反抗的马上就会被凶残的敢死军武士就地斩杀。
远东军驻扎在日本主力部队,已经纷纷坐船逐步前往锡兰岛集结。敢死军部队还要在朝鲜和日本呆上一段时间。高建国临走前,让藤田和建二分别驻守日本和朝鲜,希望他们俩在两地征集一些外籍劳工青壮,以及日本的单身女人。
他还特意对两人交代一番,征集劳工和妇女,一定要本着自愿的原则,不要强迫他们登船。可这两个家伙一顿鞠躬,满口答应着:“嗨……嗨……”
可是高建国前脚刚一离开,他们俩顿时就对手下的敢死军部队下达了命令,以最快的速度,在日本征集劳工和妇女。至于高建国交代的话,两个家伙根本就没提。因为高建国只下达了征集青壮和妇女的命令,后面的话只是交代一下,并不算是军事命令。
日本和朝鲜的敢死军部队接到他们俩的命令以后,结果可想而知。整个朝鲜和日本各岛到处都是一副生死离别、妻离子散的凄惨画面。
因为加入了大批的新训部队,敢死军部队的人数已经达到了十余万。藤田和建二也想让新训部队见点血,所以他们俩都刻意放纵手下的新训部队,导致各地的敢死军武士军纪极差,每天日本和朝鲜都上演着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暴行。
每天各个港口的码头上,都有一些凶神恶煞似的敢死军武士,挥舞着木棒和皮鞭,粗暴的驱赶着朝鲜和日本的青壮男女,登上前往辽东的船只。然后缓缓的驶离港口的码头。而各地还有一队队青壮男女,被驱赶着向各个港口蹒跚前行,慢慢在港口外面汇聚在一起。
妇女的待遇还好一些,毕竟她们会被分给远东公司各地的移民。以后要为远东的男人传宗接代,所以她们无论是伙食还是船只上的环境,公司都对她们还比较优待。
但是这些女人也都是被拆散了家庭的苦命人,背井离乡,被强迫着和家中的父母、丈夫和孩子分开。像牲口似的被赶上了船,然后送到辽东,最后辽东的移民用抓阄的方式,来决定她们的命运。
那些男人青壮的命运就比女人要悲惨多了,往往一艘百余多吨的船只,或是几十吨的近海甲板驳船上,都会塞的满满当当,那些朝鲜和日本的青壮连转身的余地都没有,十几天的航程,他们就只能在船舱里和甲板上苦熬。连拉屎撒尿都得落在自己的裤裆里。
船只到达辽东,她们又会被驱赶到内河甲板驳船上,赶到沈阳还要被野蛮的净化,再换乘火车向东呼啸而去,反正这一路简直就是一段地狱般的旅程。他们会被运往东北和外东北,未来将会成为公司开发外东北的主力,成为公司的农奴和矿奴,以后也会老死在这里,永远也回不到故乡。
随着公司人口的急剧暴增,未来几年。也将是远东公司自打来到这个时代后,最艰苦,最困难的一段时期。但是公司所有员工都坚信,只要熬过这段艰苦的岁月。远东公司未来的发展必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如果现在想象一下日后的远东公司,治下的人口超过千万,整个东北和外东北地区得到大规模开发,那时候远东公司将会是怎样的一派繁荣景象。
但未来就算再美好,目前也得先挺过这最艰难的几年吧。所以公司考察组从大明吕梁山根据地结束了考察工作,回到沈阳就召开了董事局委员会紧急会议。
会议进行了近一天的时间。会议的最后,由董事局委员会的全体委员,集体全票通过了一项决议,那就是在远东公司,深入开展学习吕梁山根据地先进事迹的活动。
公司董事局委员会责成公司宣教部,为深入学习宣传吕梁山根据地的先进事迹,在公司各地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号召公司所有的员工,学习和发扬吕梁山根据地“从我做起,艰苦奋斗”的工作精神。
宣教部新闻传媒中心,经过几年的建设,在传媒中心主任刘一斗的带领下,把远东广播电台、远东传媒、远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