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我的第三帝国 >

第381节

我的第三帝国-第381节

小说: 我的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奉命防御的部队打的都非常艰苦,苏联红军在朱可夫到达前线之后就开始了一轮倾尽全力的“试探进攻”。这位来自远东的苏联名将到达前线之后就猜到了德军的战略意图,所以想要尽可能的打乱对手的战役部署。

他敏锐的发现德军准备撤退到第聂伯河沿岸布置防御,如果不尽快采取对策,那么几乎没有损失的德国部队将会在乌克兰境内完成自己的防御部署,到时候第聂伯河防线苏联红军即便是用上百万人去填,也不一定能够攻克了。一旦乌克兰脱离了苏联的控制时间太久,那么谁都知道这个地方就再也不可能是苏联的地盘了。

于是朱可夫立刻更改了自己的作战方案,把推迟到秋季发起的攻势给提前到了当前。他下令部队立刻抢回第聂伯河以东的河岸,然后利用火炮干扰德军沿岸修筑防御工事的进度。

事实证明了他的判断,德国在东岸留守的部队其实并不多,而且几乎没有保留什么像样的装甲力量,大部分地区的德军只是象征性质的抵抗了一下,就让出了自己的防御阵地。眼看着苏联部队节节胜利,就连在柏林的苏联谈判代表们,腰杆子也挺得越来越直了。

苏联士兵如同潮水一般涌向德军的防御阵地,有的时候一个德军机枪阵地打到所有的备用枪管都报废了,还是无法阻止对方不计伤亡损失的亡命冲锋。

朱可夫从来就不是一个在意部队伤亡情况的将领,他在东线面对日军的时候,而且是在前期和中期掌握了大量优势的前提下,还能在后期打出一换一的耻辱战果,就是因为他为了达到迅速取胜的战果,不顾部队损失。

在苏联红军的前线指挥部里,一名作战参谋还有几个政工人员正在向朱可夫汇报前线进攻的进展情况。一个人负责用教鞭指着地图,讲解具体的作战区域,一个人在汇报部队的弹药剩余数目,另外一个人则是在统计部队的损失。

“我们距离第聂伯河最近的地方已经只有17公里了,在这里还有这里,我们正在组织更大规模的攻击,不过部队的伤亡情况非常严重,对方的防御实在是太有效率了。”一名参谋人员低声说道。

“德军出动空军空袭了我们的物资储备地点,前线的部队给养非常短缺。”一名后勤部门的军官看了看报告,有些无奈的说道:“前线制空权对方掌控的非常牢固,我们的空军损失了310架战斗机,依旧没有能够阻止对方利用斯图卡攻击我们的地面部队。”

“美国的p…40战斗机没有起到作用?”朱可夫皱起眉头,疑惑的问了一句他比较感兴趣的话题。

“p…40战斗机的性能还不如德国的fw…190d型战斗机,能起到的作用无非是缓解我方空中压力而已。况且……况且空军那边传回来的消息,说是德国空军投入了更新型的战斗机,双方武器性能上的差距又一次拉大了。”

“……”朱可夫听到这里沉默了。因为这倒是一个新的情况,他原本以为p…40战斗机的参战能够争取抵消掉一部分德国空军的制空权优势,现在看来这种希望有些过于天真了。德国的处心积虑积攒下来的科技优势,果然不是轻而易举可以超越的。

现在来看,投入新式的坦克能够起到的作用也并不会太大。最多只能够锦上添花的略微减少一部分的损失。说到损失,朱可夫又皱起了眉头,他不在乎步兵的损失,一天损失1万人对于他来说并不是不能接受的。

“命令部队继续进攻!用后备师把几个连续作战的主力师替换下来,但是攻势绝对不能停止!明白了么?”朱可夫下达了继续作战的命令,在他的心中,德军一定比他的部队更需要休息。

“将军,让政工人员带头冲锋的命令是否可以更改一下?”一名政工军官哭丧着脸对朱可夫抱怨道:“我们不是不可以做出表率,我们对斯大林同志的忠诚也毋庸置疑,可是……对方的狙击手太厉害了,我们的损失实在是让人无法承受了。”

朱可夫一来到苏德前线,就下达了政工人员必须带头发起进攻的命令,他讨厌这些人在后面指手画脚,认为与其让他们闲着无事可做成天胡思乱想,不如让他们做出表率,带着其他人一起参与到作战中去。

这些人平时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而且自诩对苏联祖国还有对斯大林同志忠诚无比,所以朱可夫也用这个为借口,让他们以身作则“带领其他人一起为祖国牺牲”。这个命令虽然几天下来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不过政工人员的损失同样非常让人绝望。

德军在阵地上布置的狙击手简直是无处不在的恶魔,他们枪法精准而且隐藏巧妙,往往是指挥官和政工人员刚刚起身喊口号动员士兵进攻,他们就会一枪打死这些带头的指战员们。而刚刚组织起来的攻势也会因为指挥官的阵亡迅速崩溃,这些德国狙击手们在这种时候往往比一挺机枪更管用。

一天内阵亡4100名基层还有中层政工干部,这在以前简直是不可想象的情况,现在很多政工头头们正在准备联名上书给斯大林,状告朱可夫有意在军队里排挤布尔什维克。这个罪名朱可夫可担待不起,他必须要想出对策来安抚这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政工人员们。

“我无意排挤诸位在军队中的人手。”朱可夫解释并且提出了双方彼此妥协的建议:“损失的人你们可以自行选择手下替补上,这样一来就可以保持基本构架不会改变了。但是战斗必须继续进行,不能停止。”

两个政委互相看了一眼,知道朱可夫这是在拿人事权来收买他们,不过两个人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出了一丝欢喜——毕竟在军队里名正言顺的安插人手,是一件他们求之不得的好事,一旦他们手握生杀大权搭建起自己的班子来,更进一步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于是他们几乎同时答应了朱可夫的交换条件,拍着胸脯保证战斗可以继续进行。

有些损失是可以弥补的,比如说政工人员的损失就比较容易补充。不过有些损失显然是不容易补充的,比如说狙击手就非常不容易训练。苏联的狙击手损失数量在战斗中直线攀升,这也让朱可夫清清楚楚的看到了苏德两国狙击手在能力上面的巨大差距。

7天之内,苏联这边刚刚培训上岗的300名狙击手组成的小队就被德国人干掉了98个,而这些苏联狙击手每一个都算是苏联宝贵的财富。

他们装备着从美国定制的3倍放大瞄准镜,这种精密的狙击手专用设备苏联根本生产不了。为了这些设备苏联把成百上千吨的木材装上美国货轮,结果现在这些昂贵的装备差不多有三分之一成了德国人的战利品。

第556章556大炮

真正给德国士兵带来麻烦的,是苏联规模宏大而且口径繁多的大炮。斯大林个人非常喜欢大炮这种武器装备,就好像阿卡多偏好坦克一样执着。他亲自过问并且下令生产的大炮种类不下20种,甚至包括一款惊人的超级列车炮。

苏联间谍在1935年的时候从捷克斯洛伐克的工厂保险柜里偷到了一份颇有价值的情报。这份情报显示德国将要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工厂生产一门巨大火炮的承载列车。庞大的火车车厢在这门将要制造出来的巨炮身躯之下,就和一双鞋子差不多大小。

随后苏联动用了他们能找到的一切力量,开始寻找这门德意志秘密武器的全部图纸,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在克虏伯工厂收买了一名技术工程师,得到了这门大炮的全部参数还有细节。甚至买到了一份图纸,一份完整无缺的“超级大炮图纸”。

斯大林看过这份图纸之后就再也没有挪开眼睛,他指着这份图纸对自己的秘书感叹道:“这才是真的战争之神!”,于是伟大的苏联领袖斯大林同志下令生产苏联自己的超级武器,一门被命名为“大烟斗”的超级列车炮在苏联境内开始秘密研制生产。用自己喜欢的烟斗来命名这款超级大炮,也从侧面反映出斯大林对于这款巨炮的喜爱。

德国的列车炮口径达到了惊人的800毫米,炮弹就和一辆小汽车差不多大小。一枚炮弹就超过一吨,可以飞到数十公里远的地方,把一个足球场那样大小的钢筋混凝土防御堡垒炸成一片废墟。

但是比较让斯大林郁闷的事情随之而来,苏联的工厂竟然无法完成这种火炮的生产:无论是炼钢水平还是精密加工,苏联的几个在德国援助下成型的工厂都没有足够的实力来完成这个超级火炮的制造。

要知道并不是谁都有能力生产超大口径火炮的,苏联此前生产的大口径火炮并不多,技术上也非常不成熟,所以整个工程最后都陷入到了非常尴尬的暂停阶段。随着苏德战争的爆发,这个工程又被斯大林想起,他要求负责的工厂在德国人前面生产出苏联人自己的超级武器。

别和他说不可以!苏联人必须要超越自己的对手!这就是斯大林极力想要证明的一点,也是他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他太需要一场胜利还有一次超越来为他的伟大加上一个完美的注脚了。在这个思想的驱动下,这场轰轰烈烈的造炮运动就这么拉开了序幕。

不能说这场运动是错误的,因为在这个庞大的计划里,有很多被证明了非常优秀的火炮种类。比如说在诺门坎把日本山炮打得晕头转向的122毫米口径火炮;有防空利器85毫米口径高射炮;还有现在苏联红军奉为神器的各种小口径迫击炮。当然也不能单纯的说这次造炮运动是对的,因为里面毕竟有这门根本就是因为一厢情愿引起技术灾难的超级大炮。

外行过分介入内行领域的时候,就会出现许多让人匪夷所思的笑话来,并非是当事人多么的愚不可及,而是绝对权力下诞生的一场场政治作秀而已:曾经有人对希特勒进言说是列车炮可以用来打坦克,最终被当时的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臭骂了一顿不了了之。试想一下曾经亲自支持德国装甲部队发展的希特勒,竟然会相信接近300毫米口径的大炮可以打中坦克,就知道其实并不是希特勒变得愚蠢了,而是向他兜售坦克或者巨炮的人合不合他胃口的问题。

于是等到乌克兰当地人和平的把基辅完整的交给德国人的时候,德国赶来的工程师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苏联自产超级大炮。这门大炮有810毫米口径(斯大林坚持苏联火炮的口径要比德国超级大炮的口径大……),需要用45节车厢运送零件和负责承受后坐力重量,这门大炮不能通过已知的任何苏联正在使用或者建造的桥梁,当然只有德国帮忙铺设的铁轨才能勉强让这45节列车跑起来。

照顾这门大炮的人员有整整一个团,包括一个防空营和一个警戒营,还有一个工兵营负责装卸这门超级大炮。当然这门大炮从基辅运到苏德前线原本预计要3个月,然后再安装1个月——如果这个时候战斗还没打完的话,它就完成了射击准备工作了。

可笑的是这个巨大的家伙竟然没有炮弹,苏联的炮弹生产工厂没有如此巨大的生产车间,最后这门大炮有一本基辅工厂严格保密的内部使用说明书,上面提醒使用的部队,这门巨大的火炮最多只能开5炮左右,再多就有可能产生炸膛或者解体崩塌的危险。你能想象一个耗费了巨资打造的超级武器,只能打5炮这么一个可怜的数据么?

这个耗费了无数苏联人心血的东西现在正在基辅等待德军的处理。很多将领觉得可以用这个东西攻击苏联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不过显然把这个东西弄到那里去并不是一个轻松的事情,这笔烂账合算不合算,还要分析和推断一番。

原本的时空中,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经过沙俄和苏联几代人的努力修建,成为了固若金汤的要塞群。那里到处是铺设了厚重装甲的炮台,还有密密麻麻的碉堡以及四通八达的地下防御工事,德国人为了攻占那里费尽了气力。

不过此时此刻在塞瓦斯托波尔地区的要塞群根本没有如此规模,这都要归功于德国对苏联进行的整整10年的疲劳政策。原本用来修建要塞用的钢板还有装甲,大部分都用来铺设已经成为德国囊中之物的苏联铁路。而那些要塞用的厚重装甲,现在都已经装在苏联的战列舰上了,所以整个塞瓦斯托波尔地区依旧还是沙皇俄国时代的防御工事体系,根本不值得为了这种地方研制800毫米口径的巨炮“古斯塔夫”。

在阿卡多的授意下,整个德国巨炮建造计划就是一个骗局,德国本身连一门口径超过300毫米的大炮都没有生产过,有数的几门大口径列车炮,都是缴获法**队的杰作。

当然,德国放弃列车炮还有大口径火炮换来的优势,是德国150毫米口径火炮、105毫米口径火炮、75毫米口径野战炮数量上的巨大提升。虽然在单位口径上德国人输了一筹,不过在火炮数量上,德军依旧保持了相当强大的火力密度。

后期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