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三帝国-第31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得不说的是,就我的观察结果而言,日本缺乏对抗苏联重型武器的准备,他们和法国一样使用各种小口径武器来对付超过20吨的苏军坦克和装甲车,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我亲眼看见日军被迫组织士兵背着炸药包冲锋,企图与苏联军队的坦克或是装甲车同归于尽。这种战术的有效性非常值得怀疑,因为在损失了大约300人之后,日军才勉强阻止了苏联坦克的进攻,而我甚至觉得是苏联人自己打累了才停止前进的。
日军携带的火炮无论口径还是威力都不如苏联部署在远东的炮兵,双方差距非常巨大,我曾经在指挥部里看见苏联炮火的还击,非常难以置信苏联方面在大清洗过后依旧还能保持如此可怕的战斗力。
炮弹如同雨点一般落在日本军队的阵地上,覆盖了日军的主要屯兵地点,给日本军队造成了成百上千的伤亡。我身边的日本指挥官甚至恳求自己的炮兵不要开火还击,避免引来更大规模的炮火报复。
另一方面,日本的89式中型坦克其实要比法国b1坦克的整体水平略低一些,甚至在主要性能上比b1坦克还要落后一代。这种坦克的装甲不如b1坦克的一半,而且那门57毫米口径的战车炮主要功能是支援步兵,而非打击对方坦克。
总的来说这种日本坦克更贴近我国的突击炮而非真正的坦克,作战内容是支援步兵作战,不过它比3号突击炮造价更贵,反坦克能力和火炮支援能力也更弱——我实在不知道这种坦克到底为什么还在继续生产,也许在中国战场上它确实能够胜任它的作战任务是理由之一。
不过我了解到日本海军在与日本陆军争夺钢铁使用的配比,而作为一个岛国,日本如同英国一样更为重视海军方向的发展,所以在这场争夺钢铁产量使用权的内斗中,日本海军最终获得了胜利,因此陆军的武器装备发展也就被遏制了。
在日本军中很少装备冲锋枪,对于机枪的运用也制约颇多。日本训练步兵更中意精确射击,这主要是陆军强调节约弹药的思想在作怪。所以日本陆军的坦克部队装甲普遍偏薄,重量也低的可怜。这是因为陆军发展一直缺少钢铁。
日军在诺门坎的失败让人惋惜,不过他们确实有其可取之处。经过日本独有的武士道精神洗脑的日本士兵并不惧怕死亡,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的死去可以为他们的皇帝带来胜利。当然,事实证明他们的死亡并没有什么独特的魔力,日本在诺门坎地区也并没有取得胜利。
但是日本军队那种悍不畏死的作战风格很让人震撼,很难想象如果这支部队学会了先进的战术之后,能够执行多么艰巨的任务。他们普遍进行了非常精准的射击训练,重视刺刀拼杀和冲锋战术,说实话按照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的标准来看,这支部队是非常具有战斗力的。
当然,面对坦克和火炮还有机枪构成的进攻或者防御体系,日本军队的作战方式明显的过时了。他们反复用呆板落后的战术进行英勇作战的下场就是,除了居高不下的伤亡数字之外,没有任何值得夸耀的地方。
日本航空兵的表现也非常令人失望,他们与苏联战斗机部队争夺制空权,并且在战争初期听取了我们德国空军观察员的宝贵建议,对苏联前线机场进行了突击,不过在这一次成功的行动之后,他们的表现简直就可以用愚蠢来形容了。
他们没有利用自己掌握制空权的优势,没有起飞大量的飞机支援对地作战,空袭竟然仅限于起飞轰炸机对某一地区进行草率的轰炸,并不如我们德国空军那样,反复起飞少量飞机持续为前线部队提供对地压制火力。
这么做的直接后果就是除了在几次轰炸中苏联军队损失了一部分炮兵之外,丧失了制空权的苏联炮兵竟然多数情况下可以毫无压力的作战,这也直接导致了日本炮兵作战失败的后果。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在中国内地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中**队在正面战场上似乎在有组织的撤退,放弃了一些并不发达但是面积巨大的地区。这也让远东的局势进一步恶化,日本国内更多的人转而支持继续扩张——原本因为在中国的进攻受挫,日本内部已经开始有人觉得应该停止进攻转而与中国谋求和平,不过现在看来这种声音已经非常弱小,日本继续扩大战争的可能性非常高。
现在我们都知道日本北上似乎已经不太可能了,那么日本海军的南下作战方针就值得我们注意了。这个作战计划包括整个东南亚地区,显然会和美国英国甚至是我们德国的利益发生冲突,请元首您在遥远的柏林早做准备。
在遥远的东方,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我那伟大的祖国。希望上帝保佑您,我的元首,保佑您一直健康,也祝福您万事顺利,帝国对英国的作战早日胜利。
——神圣大德意志第三帝国驻日本国领事馆一级武官,哈德利特?冯?博勒特
阿卡多看完了电报,把文件放在了办公桌上,看向了勃劳希契和奥古斯两个人。
“日本人真的在诺门坎用刺刀砍苏联坦克?”勃劳希契显然不太相信这场作战的最终结果:“日本在日俄战争时期战斗力不容小觑……怎么现在会这么不堪?”
“如果你知道日本正在建造第5艘航空母舰,就知道他们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孱弱。”阿卡多看向了桌子右上角那一摞关于日本海军的作战能力分析,揉了揉鼻梁说道:“在内陆作战,不是日本的强项。”
“接下来日本会南下?”奥古斯皱着眉头问道。
“是已经开始南下了。”阿卡多苦笑着指了指桌子上的情报说道:“日本的两个军已经进入缅甸,与蒙巴顿将军麾下的英国部队发生了激战,今天上午刚刚得到的准确消息,香港英**队被迫投降了。”
“这么说?”奥古斯挑了挑眉毛。
“没错。日本和美国开战只是时间问题了,两国国家现在虽然依旧在大喊美日和平,不过只要不是白痴都知道,战争在一年之内就会彻底爆发。”阿卡多点了点头说道:“我们和日本的蜜月期到头了,打完了诺门坎之战,日本就不会对我们接下来的战略产生什么影响了,今后对付日本方面的任何要求,都以拖为最核心的应对措施吧。”
“我的元首,能冒昧的问一句么?”勃劳希契想了想开口说道:“在盟友的选择上,您似乎一直对日本没有什么好感,要知道,日本现在的钢铁产量是中国的100倍,如果选择一个较强的盟友,我们应该和日本站在一边。”
阿卡多一愣,然后哈哈大笑起来:“中国单独对阵日本,可以说确实没有什么胜算,毕竟中国现在的工业基础太过落后了。可是如果加上一个美国呢?”
奥古斯也跟着站起身来,拍了拍愣在那里不知道如何接话的勃劳希契的肩膀:“这就是为什么你只是一个元帅,而元首始终是元首的原因……日本在元首眼中,一直是和美国讨价还价的筹码,而不是盟友,至于中国……那才是暗中捅美国一刀的致命一击啊。”
“那这封电报……怎么回复?”勃劳希契知道自己也看不穿这些政客们的弯弯绕,索性也就不再深究,开口问道。
“这个中校完成任务完成的不错,有机会晋升一下。”阿卡多又看了一眼那份电报,笑着说道:“现在远东局势吸引了苏联人的注意力,至少还能把战争拖上几个月。有了这几个月的时间,我们就可以耐心的等英国本土战争的结果了。”
温斯顿?丘吉尔,这个耳熟能详的名字。阿卡多看着纸上用花体字写着的这个名字,心中颇有一些感慨:戈培尔、戈林、希特勒,眼下估计还要再加上这个丘吉尔——又一个熟悉的人就要离开历史舞台了,接下来还会有谁?
想起了远方伦敦那个炮声连连的地方,那个深深在地下的首相办公室,想想那个坐在阴暗角落里的丘吉尔。阿卡多扬起了嘴角笑了出来,他脑海中想象出来的情景还真是似曾相识啊:另一个时空中,希特勒最后的时刻也是这副模样吧?也是昏暗的地下室,也是毒药和手枪,也是在绝望中等待着自己最后的结局。
还真是悲惨啊。
第454章454冰岛
英国,伦敦。也许这个城市很快就要变成德国伦敦了,但是至少在丘吉尔心中,它永远都只是英国的伦敦。丘吉尔站在地下室的门口,看着远处爆炸的炮弹腾起的黑色烟雾,看着脚边的碎瓦砾以及几步之外的三个被绞死的英**官。
三个人的尸体就那么挂在路灯上,胸口还挂着我是懦夫的牌子,这几个军官都是企图逃走或者败退丢失阵地的人。但最关键的一点并非是他们真的懦弱,而是他们质疑丘吉尔的领导权。就在接到国王陛下的电报之后,他们就想要推翻丘吉尔的领导权,不过却被丘吉尔提前察觉,派人绞死了他们。
现在丘吉尔依旧在英国南部一言九鼎,因为这里留下的大部分都是他的心腹和死忠。他们对外宣称国王的命令是假的,电台广播已经被德国人控制,鼓动人们继续抵抗到最后一刻。不过依靠英国满是疮痍的南部地区,如何抗衡有德国支撑着的a集团军数十万军队?
失败,对于现在的丘吉尔来说,仅仅只是时间的问题了。他回过头来,看了看跟在自己身后的几个士兵,落寞的指了指那三个人的尸体说道:“放下来吧,选个墓地好好安葬了吧。”
伦敦那灰蒙蒙的天空让人怀念。丘吉尔苦笑了一下,看着自己的士兵手忙脚乱的从电线杆上解开绳子弄下尸体,突然觉得自己从前不应该抱怨伦敦的天总是灰色的。因为即便是灰色的天空,似乎祖国的天也要比沦陷区的天空好看一些。
不过也由不得他感慨了,因为德**队的又一轮炮击开始了。他在几个士兵和军官的护送下,重新又回到了那昏暗的地下室里,又重新回到了残酷的现实之中。德**队距离他所在的地方直线距离只有700米了,这个距离就连60毫米口径的迫击炮都可以轻松的射击了。
“首相……我们没有必要困守在这里,如果您愿意,很快我们就可以离开,到布莱顿去。我们在南部地区上船,然后退到西南康沃尔半岛去。”丘吉尔身后,一个军官开口建议道:“只要缩短正面的防御面积,现在我们手中的兵力,守住康沃尔半岛应该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不要再劝我了。”丘吉尔摆了摆手说道:“我知道你们是为了我好,我也非常感激。不过你们的建议忽略了一点,如果丢了伦敦,我们的抵抗究竟还有什么意义。只要德**队占领了伦敦,英国也就彻底完了,那个时候即便我们守住了康沃尔半岛,也不会有人愿意跟随我了。”
还有一个问题丘吉尔没有说明,那就是以德国装甲部队的战斗力,在城市里尚且还算好说,一旦到了野外战场上,谁能说自己守得住防线?到时候还不是一个节节败退的下场,而如果自己从伦敦逃走了,最终自己又能败退到哪里去呢?
事实上自己在这里依旧掌握权力,皇室或者说其他英国势力没有落井下石也是一部分原因:张伯伦代表的苏格兰政权希望丘吉尔能够打疼德国,给未来的英国北部政权争取地位和赢得安稳。另一个原因是英国皇室在加拿大的举步维艰,他们也需要时间来寻找自己真正的栖身之所。
北渡加拿大说白了只是一个权宜之计,英国政府真正寻找的安家之所是冰岛,是冰岛这个丹麦的海外属地。英国皇室在南部抽调了兵力,正在部署一个金蝉脱壳的庞大计划,这个计划就是进攻冰岛,占领那里并且在那里安家。
现在大概有2000名英国士兵已经登陆冰岛,岛上的居民没有进行什么像样的抵抗。德国海军正在忙着在英国附近捕杀大鱼,也没有闲情逸致去冰岛这么一个地方找英国小股部队的麻烦。等到德国人意识到英国人准备在冰岛建立基地的时候,为时已晚了。
英国整整1万人从英国本土被调到冰岛上布防,甚至美国把本来应该送到英国本土的战略物资都囤积到了冰岛,一些英国战斗机部队也逃至这里,组成了数量可观的冰岛防空力量。
为了支持英国不在加拿大地区动美国的后花园,美国甚至抽调了4000名自愿者,携带武器装备当做雇佣军被运送到了冰岛,这些部队奉命帮助英国控制并且巩固冰岛的防线。等到德国海军发现了英国与美国的企图的时候,冰岛英国的实际兵力已经超过2万人,战斗机超过300架。
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对冰岛展开攻击并不现实,德国也只好故技重施,命令德国潜水艇部队北上,开始新一轮绞杀冰岛运输航线的作战。不过显然这种绞杀作战并不怎么奏效,原因是冰岛事实上远离挪威和英国本土,潜艇前往冰岛以西作战的距离非常遥远,自然比封锁英国难度要增加许多。
而英国俨然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