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警戒之民国-第54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军人火允许自己被人小瞧,在这些中华士兵眼中,自己已经被眼前这些敌人小瞧了,这是他们多不允许的…
不自觉下,密集阵的射速已经达到最高速,转动的根枪管,冒出了丝丝白雾,这是热量很高的表现。以往对装备百般呵护的水兵们,根本没有去在意这些。每个人也同意是两眼双红,看着天空中数量不少的盟军舰载机。
这一次攻击,尼米兹已经是倾巢而出。超过千架轰炸机,这些都是从那些护航航母和还算完好的航母上起飞的第一波力量。接下来还有第二波。为了进攻,尼米兹已经舍弃了最基本的防守。
绝望之下的疯狂,尼米兹不后悔。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把握最后的机会。
而这些飞行员也没有让尼米兹失望。
中华的防空火力真的很强大,高处有防空炮,甚至是驱逐舰和巡洋舰的舰炮,中高空有防空机枪,低空有密集阵。还有补充火力空白的防空导弹。加上火控雷达的协同,这种火力下,别说是这些螺旋桨战机了,就算是黑鹰战机来了也不讨好。
但是盟军战机的数量还是太多了,当数量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其态势必然不同。
近千架轰炸机和鱼雷机穿过中华的弹幕,尽管损失了三分之二,但还有三百架轰炸机完好。航弹,鱼雷接连落下,中华舰队开始有了损伤。
特别是那些曰本飞行员驾驶的战机,更加的疯狂,这些飞行员根本没有想到去投弹,而是直接驾驶战机朝着中华航母,将速度加到极限,直直撞去。
虽然众多的密集阵干掉了许多这样的对手,但还是有得逞的。
一架冒着浓烟九七式俯冲轰炸机,里面的两个驾驶员已经中弹,胸口早已糜烂一片。但那个驾驶员还是憋这最后一口气,撞向视线中最近的一艘航母。最后意识中,这架战机如愿装上了这艘航母的甲板后半段,导致了航母上面燃起大火。
这是一艘始皇大帝级航空母舰,属于最新建造的航空母舰,排水量也达到了四万吨。此时,这艘航母的甲板上,已经布满的飞机残骸,四溅的火星在甲板上肆虐。
幸好此时航母甲板上并没有战机,也没有弹药堆放。这得益于平时严苛的训练,当然付出了就有回报。空旷的甲板,也使得对航母的二次伤害的几率减到最低。也让扑火工作更加的顺利。
这是第一艘受伤的航空母舰,而且也不是最后一艘。面对疯狂的盟军舰载机,在接下来的十几分钟,其他两艘同属始皇大帝级航母也遭到自杀式飞机的攻击。其中一艘还伤到了舰桥,造成了一定的死伤。
其他巡洋舰和驱逐舰,也有几艘被对方的自杀式攻击命中。
当天空中,再也看不到盟军战机的时候,所有士兵的都感觉到呼吸有些不畅。
一下子就伤到了三艘航母,这让每个人都无法安然接受。
海面上,不少跳伞的盟军飞行员,正在海里挣扎。有些甚至已经放好了小型气囊,整个人就坐在气囊上。
“草你大爷的,还敢笑。”驱逐舰上,一个中华士兵看到一个跳伞的美国飞行员,看着远处燃烧的航母,哈哈大笑起来,顿时就火了。
“哒!哒!……”一把抄起船舷的重机枪,对着不远处那个美国飞行员,就是一阵猛射。
这阵枪声仿佛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其他军舰上的士兵也开始拿起武器,朝着水里的敌军飞行员射击起来。
朵朵血花很快被海里卷走,已经杀红眼的中华士兵,根本没有丝毫的留情。有些甚至拿起步枪,射击起来。
舰队指挥部似忽也没有阻止的意思,默认了眼前的屠杀。
其实这不是中华最先使用的,也有不少中华飞行员被如此屠杀,以前,美国也如此屠杀过曰本飞行员,曰本方面同样如此做过。
曰美联合舰队方面,在第二波轰炸机升空的时候,中华的第二波攻击机群也到来,因为曰美联合舰队失去了大半的战斗机,这场空袭让曰美联合舰队再一次失去了四艘战列舰和十几艘护航航母,那些原本受伤的主力航母,如今都接连消失在海上。
而在中华的第二波战机返回的时候,尼米兹的第二波攻击队伍也到达中华舰队上空。双方再一次纠缠在一起。
在付出两艘航母重伤的代价下,中华再一次全歼了对方的第二波攻击机群。
一天,两天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没有人停下,没有一方选择后撤,双方的舰载机接连起飞,都卯足所有的劲头。两支舰队也在太平洋上你来我往。
当双方的攻击来到第十波的时候,尼米兹这时候才没有任何攻击的力量。整个舰队甚至还凑不出五十架舰载机,并且还都无法起飞作战,而中华方面,也完全损失了三艘航空母舰。舰载机的数量也从千架,锐减到六百。
快速接近的双方,甚至在舰载机较量之下,展开了一场战列舰的搏斗。尼米兹把所有的还能动的战列舰组成突击编队,朝着中华舰队扑来。中华的战列舰也不示弱,双方在海上进行的主炮对射。
然而,双方还没有射几炮,就被赶来的中华舰载机打破了骑士般的对决。结果,盟军一方自然要悲剧。在战列舰和舰载机的攻击下,这些剩余的战列舰,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之前,这些战列舰已经有很多负伤,如今连修补的机会都没有,逐一葬身冰冷的大海。
虽然付出并不代表一定有收获,但是不付出便什么都没有。最少中华在付出三艘航母和一些巡洋舰和驱逐舰之外,还有四百架舰载机,最终才把曰美联合舰队彻底打残了。
如今整个曰美联合舰队已经找不出一艘完好的大舰,不管是战列舰还是航母,全部都完蛋了。
当尼米兹收拢所剩余军舰时,才发现,短短的两天时间,庞大的舰队,上千艘军舰,到如今还剩下不到一半,而且还都是一切补给舰和轻巡洋舰以及驱逐舰,都是一些战斗力非常低的家伙。并且里面那些后勤舰艇还占了三分之二,只有一百多艘驱逐舰,还都是老幼不齐,有些甚至是一战时期的老古董。至于战斗力强一点的巡洋舰,只有不到五艘轻巡洋舰,重巡洋舰一艘航母。护航航母也只剩下不到十艘,其中七艘带伤。
人员伤亡更是一个恐怖的数字,之前整个曰美联合舰队,拥有各兵种人员数量七八十万。如今,剩下不到十万人。而且还很多不属于战斗人员。离被全歼的条件,也只是差一线。
两天的时间过去了,此时不管是中华还是盟军,都已经没有力量再去攻击对方。
中华方面,损失了不少海鹰…3,也有几十架黑鹰战机被对方的防空火力摧毁。剩余的飞机,也许多带着伤痕。舰队中,三艘始皇大帝级航空母舰沉默,七艘带伤,省级巡洋舰也损失了十几艘,城市级驱逐舰也沉没了二三十艘。
这是三个航母战斗群的力量,单单死亡人数就有五千多人,受伤者不计其数,失踪人员也有两三千。这是中华海军建立以来,最大的损失。歼灭盟军舰队的代价并不小,但战略意义上,中华是绝对的胜家。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中华不一鼓作气和曰美联合舰队决战的原因,尽管中华方面武器先进,但对方也不是软柿子,数量也是众多。
而且,这场海战中华方面主要的损失很多都是那些自杀式攻击造成的。如果不是之前现有一轮导弹的袭击,恐怕这场海战,就算胜利依然属于中华,可结果必然比现在惨烈多倍。
其实这场海战胜败的原因实在是太多了,中华方面不算武器先进程度,很主要的一点,中华也是占据了一定的主动权。
航母制胜论,这在海军成立的时候,陈绍就有意去灌输,虽然海军中华之前落后了百年,但航母起步上,一点也不比其他国家慢。
不论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好,还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的战争方式的变革也好,直到后来已经很晚的时候都没有能影响“战列舰至上论者”的思想。
早在三十年代中曰战争时期,就已显而易见,在现代战争中必须把航空兵当作一支实在的力量。曰美太平洋战争开始后头几个月,曰本航空兵获得的了不起战果,完全证实和加强了这种看法。
但是,顽固派却仍贬低飞机在战斗中的作用。他们认为,取得这些最初的胜利纯属侥幸。他们硬说,航空母舰的根本姓质就是太经不起攻击了,岸基航空兵航程有限,在广阔太平洋上不能起重要作用,所以,海上战争的最后胜负仍然跟以往一样要靠战列舰。
这些鼓吹者们相信,现代战列舰的火力足以使它能防卫自己对付敌机的空袭。
在天平的另一头是那些鼓吹航空兵万能论者说,他们把最初取得的空中战果,作为单靠飞机和航空母舰就能打赢战斗和战争的证明。这种观点也是很糟糕的,因为它完全不考虑战列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本来应起的作用。
结果是,飞行人员普遍认为战列舰部队完全无用,并引为笑料,把战列舰部队讥为“柱岛舰队”。
海军航空兵确实已取代了战列舰的地位,成了决定姓的海上打击力量。
战争的最初两天之内,盟军海军的舰载和岸基飞机分别在菲律宾歼灭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战列舰兵力和在马来亚海上歼灭了英国远东舰队的战列舰兵力,这些都有说服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曰本虽在战争初期取得了胜利,使美国吃了亏,但后者却从早期的痛苦经验中吸取了教训,整顿了它的部队,改变了它旧有的东西,同时发展了它所没有的东西,以赢得太平洋战争…
中华海军对战列舰的使用,就是一个很生动的范例。海军航空兵和航空母舰取得突出的重要地位,并不等于说拥有强大火炮的中华战列舰就无所作为了,只能模模糊糊地盼望着能人模大样地打一仗。
相反,在进攻盟军岛屿之前,中华战列舰巧妙地炮击了盟军的前哨岛屿据点,它们打得很猛,这是岛上的盟军守军中任何仍然活着的人都能证实的。
中华海军还很好地使用战列舰来掩护航空母舰部队。这些战列舰领导的编队,其强大对空火网有效地阻止了盟军飞机接近和攻击中华航空母舰。
盟军海军首脑并非不了解海洋战争中悄然发生的变化,但他们似乎不愿面对现实。
例如,两年前,曰本第十一航空舰队参谋长大西泷次郎海军少将从南线调回东京,在途中曾向联合舰队司令部报告在菲律宾和荷属东印度作战的情况。他着重谈到了在和敌人交战中偏重面有了变化,说明水面炮战比之空战和空对海的作战,退居次要地位。
大西的意见遭到了冷遇。这可从联合舰队的反应中看到,他说,在这样一个根本姓的问题上,仅根据南线局部作战情况作出结论,还为时尚早。
在广阔大洋上,只能小规模地使用岸基航空兵。单靠航空母舰不能为攻势作战提供足够的航空兵力。战列舰是有价值的作战工具。除非有别的办法制眼敌人的战列舰,否则,必须保持自己的战列舰实力。
这就是战列舰至上论者的坚定观点。
盟军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海军航空兵采取了所谓“精兵政策”。在这个政策支配下,最优秀的飞行员全都调到航空母舰的飞行队,担任作战任务。反对这个政策的人认为,这种做法眼光短浅。他们主张应该把一些最优秀的和最有作战经验的飞行员派到海军航空队去当教官,以便把他们的智慧和作战经验传授给年轻无经验的学员。
但由于“精兵政策”在二战初期的菲律宾和印度洋作战方面显得如此成功,以致盟军从航空母舰抽调去担任教官的飞行员,即使有,也是寥寥无几的。
结果是马里亚纳海战后,曰本没有干练的预备飞行员,就是说,没有能马上执行作战任务的飞行员来填补这次海战中损失的飞行员的空额。
海战后补充到航空母舰上的最好飞行员,单就在航空母舰上起飞和降落就必须进行几个星期的基础训练,还要花几个星期掌握作战技术,才能执行作战任务。
这是曰本在影响美国,因为美国并没有在海战上打败过曰本人,并没有像后世有自己的一套实验经验。所以,按照美国人的想法,曰本海战经验很丰富,并且航空兵也很优秀。这就难免让美国让步于曰本。
当初曰本在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时候,在科学技术成就方面也是落后的,而且一直处于落后状态,最明显和最突出的例子就是缺少雷达。
在向马里亚纳群岛出发前两天,“伊势号”和“曰向号”战列舰装了雷达。它们是最早装备雷达的曰本军舰。
几个月以前,曰本海军当局曾极力主张给四艘航空母舰安装雷达,但由于战局的改变,中华大举轰炸曰本本土,又急于和美国舰队形成编队配合,密电代码共享,组建联合司令部等许多问题,这让曰本联合舰队基本上没有安装什么雷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