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汉墙 >

第353节

汉墙-第353节

小说: 汉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大一些。

二人商议要撤就一次撤到底。撤到不能再撤的地步,唯有将自己逼入绝境,方能绝地反击,争取到那一线生机。二人议定,将两家最后撤退的地点定在了赤壁,唯有那里,才是决定两家生死存亡的最关键之地。至于那些主动舍弃的地方。只要能够击败刘福,失去的终究会再次夺回来,可若是失败,那两家就再无容身之处。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诸葛亮与周瑜都没有去派人请示各家的主公,在决定此事以后,二人立刻行动,先斩后奏,在一个乌云遮住了月亮的夜晚,两家交替掩护着开始向预定地点撤退。不过对于河对岸的动向,西汉军从来就没有松懈过,尤其是在有千里眼这种东西的辅助下,那更是将对岸的一举一动都看在了眼里。

得知河对岸的营地有了异常的动作,郭嘉沉吟了片刻后对刘福说道;“陛下,看来诸葛亮跟周瑜这是打算跑了。”

“也可能是故布疑阵,诱使我军过河追击。”一旁的法正也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唔……不管是准备跑了还是故布疑阵,我们以不变应万变就是。山水总有相逢时,他们就算此时跑了,也总会有他们不能跑的时候,静观其变就是。”刘福想了想后笑道。

此时的刘福已经不必为了一场胜利而去冒险。手里的牌多,想怎么出都行,至少在刘福心里,最终会获胜都是自己。不光光是刘福这样想,郭嘉、法正等人也是这个心思,任你千般变化,我自步步为营,将你逼到墙角,除了一战,看你还有什么咒念!

一夜无事,让诸葛亮与周瑜在暗松一口气的同时也隐隐有些失望。昨晚二人做了两手准备,若是对岸派兵来追,两家就合兵一处反手吃掉对方的追兵,可对方没有追,而是任由两家退兵,这就让二人所做的布置成了无用功。

得知诸葛亮与周瑜退兵,刘福也没有犹豫,当即派兵过河占了诸葛亮与周瑜留下的营地,随后便分兵去攻取附近的城池,既然已经决定步步为营,那就不需要冒进,更不需要去追击,总有一战的时候,不着急。

可刘福不着急,宛城的司马懿却有点坐不住了。在得知诸葛亮与周瑜退兵的消息以后,司马懿没有沉住气。打算半路给诸葛亮一个教训。之前被诸葛亮堵在城里天天骂阵,要说不生气那是不可能的。只不过为了大局着想,司马懿这才强自忍耐下来。可眼下司马懿觉得终于等到了一雪前耻的机会,在得到消息不久就带着庞会、黄叙等人出了宛城,打算通过博望坡直取新野,断诸葛亮与周瑜的归途。

兵贵神速,为了赶在诸葛亮与周瑜之前拿下新野。司马懿连夜行军,进入了博望坡。

按照所得的情报。孙刘两军的前军尚未抵达博望坡,司马懿行军也就少了许多顾忌。司马懿高坐马上,不断催促兵卒加紧行军,同时向兵卒许下攻取新野后能够得到的好处。

“大人不必着急,据情报所说诸葛亮此时距离博望坡尚远,不必如此着急。”黄叙轻声劝司马懿道。

司马懿闻言摇头答道:“黄校尉莫要轻敌,那诸葛亮非是易与之辈,还是尽早拿下新野开始布置比较稳妥。……黄校尉,你若是负责守卫此处的守将。若是遇到敌袭,你会如何御敌?”

听到司马懿的提问,黄叙看了看四周,答道:“此处灌木众多,末将若是力有不逮,在撤走之前定会放火阻拦敌兵的追击。”

司马懿听后满意的点头说道:“没错,这里的确是个放火的绝佳地点。”

却不料司马懿话音刚落。在两侧高坡上就飞出几支火箭,瞬间就将附近点燃,大火骤起,司马懿大惊失色,不及细想,急忙下令退兵。可这个命令还没传达下去。就听负责后军的庞会派人急匆匆赶来禀报说是后路火起,退路已断。

“该死!看来我们这是中计了!”司马懿气急败坏的叫道。

“大人,眼下如何是好?”一旁的黄叙急声问道。

司马懿也没想到自己乌鸦嘴一语中的,说这里是放火的好地方就有人真的放火,而且放眼四周火势,这明显是有人早有准备,只等自己这只傻鸟冲进来。

“黄校尉。是我害了你们。”司马懿惭愧的对黄叙说道。

水火无情,此时的司马懿也没了主意,大军已被大火包围,即便能够冲出火场,也必会损失惨重,而且诸葛亮用计歹毒,说不定在火场外会埋下伏兵,只等自己带人自投罗网。更何况即便司马懿最后逃出生天,又有何面目去见刘福?

想到这里,司马懿拔剑打算自刎,结果自然是被旁边的黄叙给伸手夺下,出声劝道:“大人莫要轻生,事情还未到那个地步!”

“若是败阵而回,即便陛下不怪,我又有何面目去见陛下。黄校尉……”司马懿苦笑一声,刚说到这里,忽然感觉鼻尖一凉,司马懿止住话头,抬头望天,丝丝凉意落在脸上,引得司马懿不由一阵狂喜。

下雨了!!!

司马懿做梦也没想到此时竟然会下雨,这两天乌云遮月,但总不见有雨落下,却没想到在这时雨水落地,不仅滋润了大地,更是将司马懿这伙人给救了。雨越下越大,司马懿却丝毫不为此时下雨烦恼。

实在是下得太及时了!要没有这场及时雨,司马懿今天恐怕难逃葬身火海的下场,但这一场雨一下,就把司马懿给救了。

既然诸葛亮可以派人在此放火,那就意味着奇袭新野的目的已经难以达成。司马懿也不犹豫,当即下令前队变后队,退回宛城。

与司马懿劫后余生的狂喜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诸葛亮的满心郁闷。计划已经做到了万无一失,但却没想到老天偏偏在这时跟自己开了一个玩笑。原本还指望一场大火重挫一下西汉军的锐气,打破西汉军不败的神话,结果全被一场大雨给搅黄了。

站在雨中,诸葛亮郁闷的抬头望天,任由雨水落在身上,一时间不知该说些什么好。在诸葛亮眼中,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天时被刘福所占,地利归孙权所有,刘备能得的也唯有一个人和。只不过这个人和眼下看来已经难保,而这天时也太过逆天了一点吧?

这叫什么事嘛!要是没有这场大雨,宛城司马懿这回不死也得脱层皮,可偏偏下雨了,自己之前为火攻所做的布置全部白费,老天你实在是太会开玩笑了。

事已至此,多想无益。诸葛亮在雨中沉默了片刻,振作精神前往新野,那里还有周瑜在等着自己赶去汇合。虽然老天都站到了西汉那天,但诸葛亮却不打算死心,反倒准备与天斗上一斗,不想让自己赢,自己偏偏就要赢到最后!

等到赶到新野时,两家的人马已经走得差不多了。此时的新野除了诸葛亮与周瑜带来的人,已经没有别的住户,凡是生活在江北的百姓,都被刘备尽数迁往了荆南。与孙权一样,刘备同样也不看好这次大战的结果,所做的准备也尽是与西汉划江而治的准备。

人口一直就是刘备与孙权的短板,为了坚持以后斗争,二人也顾不得去考虑这样做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不利的影响了。先顾眼前吧,名声再不好听,也总比失去一切,任人鱼肉要强一些。

“孔明,你是随我一同前往赤壁还是去见你的主公?”在江边,周瑜问诸葛亮道。

“此事关系重大,总要与主公解释清楚才行。”诸葛亮想了想后答道。

“既如此,那你一路小心。”

“……你也一样。”

诸葛亮与周瑜拱手而别,心里都对面见自家的主公感到一阵忧心忡忡。自家的主公可不是刘福那种开明的主公,如果知道二人擅作主张退兵,还不知道会发怎样的雷霆之怒。周瑜那边还好点,手握兵权多少还能让孙权有点顾忌,可诸葛亮那边就难说了。

刘备可不是一个善茬,说难听点就是一个老兵油子,他会干出什么事来,就连诸葛亮自己都有点猜不透。

335第335章龙虎斗十二

鲍隆与陈应是刘备的死忠,自归顺刘备依旧,二人兢兢业业,对刘备的命令不管对错,从来都是听命行事。也正是因为这份态度,这次才会被刘备委以重任,留在樊城监视刘封与刘巴的一举一动。

虽说刘备还没有怀疑刘巴是西汉所派的奸细,但在这种人心不稳的时候,为了安全起见,刘备还是留下了鲍隆、陈应这对双保险。一旦刘封或者刘巴有意降敌,鲍隆、陈应就可以拿出自己交给他们的密令斩了任何一个想要降敌的人。

如果诸葛亮没有被刘备赶去武陵,在知道刘备作出这项决定的时候一定会阻止刘备。因为鲍隆与陈应属于空有武力的匹夫之辈,让他们拿刀拿枪去跟你拼命没有半点问题,可要让他们跟别人比拼智力,那就有点强人所难。

这两人都是不怎么知道掩饰自己的人,在奉命到达樊城没多久,就让刘巴瞧出了破绽。虽然还没有从鲍隆、陈应二人的口中证实自己的猜测,但刘巴也已经猜了个不离十。

精于算计的人都擅长察言观色,刘巴能够被刘福委以重任派到荆州做卧底,那肯定不是易与之辈。比如这次劝说刘封对鲍隆、陈应下手,若是鲍隆、陈应手上真有刘备的密令,那解决了这二人后刘封自然会开城献降,可若不是,刘巴猜测错了,那刘封杀了鲍隆、陈应,对刘备也就无法交代,除了开城献降,也没有别的选择。不管怎么样,结果都是一样的,刘巴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至于如何对付鲍隆、陈应这二人,对刘巴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毕竟鲍隆、陈应是粗人,论心眼玩不过刘巴,在刘巴的热情招待下,很容易就取得了这二人的信任。当他二人得到刘巴密报,说是刘封有意投敌以后,鲍隆、陈应丝毫没有怀疑,听从刘巴的建议只带着二十名亲卫去找刘封。倒不是鲍隆、陈应不知道多带人马,而是刘巴的劝说。

为了樊城的稳定,此事不宜张扬,最好秘密处理了刘封。刘巴答应做内应将刘封身边的护卫全部支走,而鲍隆与陈应则觉得就凭他二人联手,也足够对付孤身一人的刘封。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鲍隆、陈应一头钻进了刘巴与刘封为他们设下的陷阱,一阵箭雨过后,两个人都被射成了刺猬,死不瞑目。而这样还不算完,刘封在干掉鲍隆、陈应以后更是对外宣布这二人有意投敌,并以此为借口,将樊城城中那些看上去不肯投降的将官都给软禁了起来,美其名曰隔离审查,捉拿奸细。

身正不怕影子斜的众将官就这样被刘封一网打尽,直到刘封开城迎城外的游奕军进城,那些被软禁起来的将官才醒悟,只是为时已晚,樊城大局已定,他们就算有心反抗,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到这时,刘巴再次现身劝说那些将官做一个识时务的俊杰,大多数将官无奈的接受了现实,当然也有几个将官死忠刘备,而对这些人,等待他们的自然是牢狱生活。

樊城的兵不血刃着实刺激了奉命前往攻打江夏的司马懿。自博望坡中伏退回宛城没多久,司马懿就受到了刘福的召唤,匆匆忙忙的带着宛城兵马赶到了新野。

在营门外,司马懿负荆请罪的跪在外面死活不进去,得知消息的刘福在看到司马懿后不由感到好气又好笑。本来刘福并没有怪罪司马懿博望坡中伏的意思,但看到司马懿唱出负荆请罪这出戏码以后,反倒打算教训教训司马懿。

战国时的将相和,说白了不过是一场政治秀。蔺相如与廉颇之所以会留下负荆请罪这个千古佳话,不过是文臣与武将的一次妥协,只是为了能够同心协力的对抗当时强大的秦国。可司马懿这是干什么?他当自己是蔺相如还是廉颇?明知道自己没有怪罪他的意思,却偏偏给自己来这出,是在试探自己吗?既然你想玩,那就陪你玩玩。

抱着这个心思,刘福快步走到跪在地上的司马懿面前,当然没有伸手去扶司马懿,而是出声问司马懿道:“仲达,何必如此?”

“罪臣于博望坡中伏,折损了我西汉军的锐气,特来请罪。”司马懿跪在地上,以头触地的答道。

“唉,仲达,人谁无过,只要知道自己错在哪里,那就没什么大不了。想当年,朕亲自登门请你父司马防公再次出仕的时候,那时你还只是一个整日里偷鸡摸狗,不务正业的青年,却没想到也就是一转眼的工夫,昔年气得司马防公恨不得大义灭亲的混小子如今也做到一城太守的位置……”

地面很凉,也很硬,跪在那短时间还能忍受,可时间一久,司马懿就有点受不了了,原本以为自己也就是跪在那里一小会,刘福见了以后就会伸手扶起自己,却没想到刘福说起来没完,就站在自己面前开始了忆往昔,而且一说起来就没个完,滔滔不绝的连说了半个时辰,这才说到司马懿不听父亲安排执意要进武学院,这要是等刘福回忆完,司马懿的两个膝盖就别要了。

可这时司马懿又不好打断刘福的话,只能低头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