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大唐武生 >

第43节

大唐武生-第43节

小说: 大唐武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绿服,更是不计其数,绝对算得上枝繁叶茂。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响当当的家族,竟然会组建一个江湖门派,不但突兀,而且显得怪异。

事实上,博陵崔氏在五姓七家之中,对江湖的介入是最少的,现在突然来这么一下子,由不得朝堂之上的衮衮诸公犯嘀咕。

博陵崔氏要干什么?

是给家族子弟找点事情做,还是要加强自家的守卫力量,甚至……造反?

最后一个选项,就有点吓人了。

所以,必须查清楚!

初步探查的情况,也很是奇怪。

第一,博陵崔氏组建青云门,竟然是崔家实际掌门人老太爷独断专行的结果。

第二,一开始还在隐蔽进行,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搞得满城风雨、众人皆知,随后博陵崔氏竟然大张旗鼓的操持起来,颇有种破罐子破摔的无赖劲头。

第三,博陵崔氏投入大量资源,不但在江湖上遍邀高手加入青云门,还重新翻修了青云门所在的青云山,根据实地探查的情况来看,那根本不是一个江湖门派的山门,完全是按照军堡模式构建的。

这一条条情报汇集起来,让右龙武军的人,越来越偏向博陵崔氏要造反的结论。

但是,博陵崔氏的各个子弟,无论是在深州看守祖业的,还是在大唐各地为官的,都异口同声地说道:

“只为自保!”

这到底是真心实意,还是欲盖弥彰?

“就需要杨参军你来探查了。”

李思睿对杨凤楼说道:

“这个任务,前半部分还好说,青云门的相关情况,其实就是摆到了明面上,如何也跑不出我的探查,不过,任务的后半部分,探查博陵崔氏的根本目的,就需要杨参军费心了,我来提供配合和支持。”

杨凤楼点点头,这些情况和自己掌握的情况,基本一致,想了想,问道:“李公子,任务我已经明白,不过,就探查博陵崔氏的最终目的一项,我的行动队,需要做到什么程度?”

李公子苦笑。

“这也是我感觉这个任务中最为困难的地方,按照咱们右龙武军行动操典规定的标准,有两种情况……”

“第一,直接接近崔家老太爷这个核心人物,从他嘴里掏出最真实的结果……”

“第二,探查博陵崔氏的宗族大会,最好得到宗族大会的最终决议,从有关青云门的决议中,探查博陵崔氏的最终目的……”

“无论哪一种标准,对咱们来说,难度都太大了,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接近博陵崔氏的核心层!”

“我在河朔三镇布设的情报网络,更多地针对江湖势力,博陵崔氏介入江湖的程度太浅,以前虽然也安插过人手,但是级别都不高,难以接触到博陵崔氏的核心,算得上整个情报网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谁能想到他们竟然搞出这个大一个动作,出事之后,也做过亡羊补牢,在青云门中又安插了些人,不过,最终的效果还是难以确定啊……”

“而以我现在的身份,能够接触到博陵崔氏的人,大都是他们家族的三代弟子,距离核心层还有所差距,就算探查到什么,也只能作为佐证,不能指向最终的结果……”

“所以,这个任务,要按照行动操典的标准来看,难,真的太难了!”

杨凤楼听了,也是一阵挠头。

原本他以贵和班为掩护,带领右龙武军的一个行动队前来成德,计划是在镇州与李思睿接头,然后在李思睿的帮助下,再前往博陵崔氏所在的深州,后续的具体任务还没有订立,谁想到,后续的任务难度这么大?

五姓七家的核心层,哪里是说接触就能接触到的?

而且不但要接触到,还要拿到博陵崔氏宗族大会的最终决议,岂不就是难上加难?

沉吟半晌,杨凤楼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得又问道:

“李公子,要不,你给我介绍一下崔家老祖宗的情况,或者说说博陵崔氏的宗族大会?咱们一起想想办法,看看有没有机会,能够拿到博陵崔氏宗族大会的决议?”

李思睿想了想,说道:

“我先给你介绍一下博陵崔氏宗族大会吧……”

博陵崔氏的宗族大会,每年举办一次,日期是固定的,定在每年的八月十八,之所以定在这个日子,一方面是八月十五中秋节,博陵崔氏的宗族成员要团圆,另外,崔家老祖宗的寿辰是在八月十九。

宗族大会虽然开会仅仅一天,不过需要进行决议的议题早就派发给宗族成员,在开会之前,宗族成员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各项私下的交易和妥协,所以正式开会那一天,基本就是对各个议题进行简单的协商,然后形成决议。

在开会的第二天,也就是八月十九,乃是崔家老天爷的寿辰,博陵崔氏的族老,会将大会决议上报给崔家老祖宗,等老祖宗认可之后,便会存档,并且开始按照决议安排相关族人去做事。

崔家老太爷虽然是崔家的实际掌门人,不过很少推翻宗族大会的决议,所谓上报等待认可,更像是一种形式而已。

“也就是说,咱们要想拿到宗族大会的最终决议的时间,就是宗族大会开会完成,到崔家老太爷批示之后存档的这个时间段?”

“不错!”李公子点头,“时间不长,难度不小。”

杨凤楼低头沉思,良久之后,抬头,脸上挂着笑容。

“我想,我有办法了……”

“哦,快说说……”李公子大为惊讶。

杨凤楼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虽然只是一个初步的计划,只听得李公子不断两眼放光。

“杨参军果然名不虚传,这个计划,可行性,非常高!”

李公子先是赞了一句,然后又面露难色。

“这不过这样一来,对贵和班表演的要求,就相当得高了,不知道,杨参军的麾下,能不能……”

杨凤楼傲然一笑。

“您就瞧好吧!”

第84章 德和楼

临近七月十五,镇州城中很是热闹。

七月十五,乃是大唐盂兰盆节,这个叫法,源自佛教。

而道教,对这一天,又有另外的一个叫法,中元节

只不过,有唐一朝,道家虽然是国教,在民间,佛教的接受度好像更高一些,所以大唐人,更喜欢把七月十五称呼为盂兰盆节。

无论佛教还是道教,对这一天都很是重视。

佛教大开方便之门,讲经说法。

道教设坛作法,驱鬼祈福。

又有无数信徒虔诚祷告,即便不信教的大唐民众,也会在这一天大肆游玩,让盂兰盆节更加热闹。

而乾符三年的镇州城,还有另外一件热闹事——德和楼开业!

说起这德和楼,可是不简单。

地处镇州最为繁华的十字大街上,两层,临街。

从六月初开始动工,仅仅一月有余,便已然拔地而起,这个速度,在乾符年间,实在是有些惊人了,要知道,以乾符年间的建造速度,在乡野盖几间草屋,还需要将近两个月时间的。

而且,德和楼用料很是考究,做工很是精细,一点也没有赶工所带来的粗制滥造,真不知道德和楼背后的东家,投入了多少财货,才达到了这个效果,

不但如此,就连里面的布局,也大异于其他。

不同于普通临街楼阁,德和楼的正门不是很宽,仅容三人并排而行。

大门两侧,全然封闭,根本不像普通临街楼阁一样,恨不得把一层临街的整面墙全给去除。

一层空间很是广阔,连常见的立柱,都不见了踪影,最奇特的是,一层顶部根本没有封闭,从一楼抬头,就能看到二楼的楼顶。

所谓二楼,只不过是在一楼的上空,靠着外墙,圈了三面,还被分为一个个小型包厢,前后通透,只要一打开窗户,就能讲一楼的情况一览无余。

而整个德和楼做工最为精巧的地方,竟然是正对大门的一处高台,长约五十步,宽约三十步,高出地面五尺,三面以三尺木质围栏围护,后面挂着幔帐,左右各有一个挑帘,左侧挑帘上方,写着“出将”,右边写着“入相”。

那真是要多怪异,有多怪异。

说是酒楼,却也不像,说是食肆,更是不对,倒是真有人猜测,这德和楼,莫不是一座戏楼?不过很快被推翻了,就算是戏楼,也没有这种样式的啊……

镇州城的人,越是猜测,就越是好奇,越是好奇,就越是对德和楼期待。

临近七月十五,德和楼贴出告示,盂兰盆节,开业,更是把镇州城中所有人的胃口,吊了个十足。

这种饥饿营销的套路,自然是杨凤楼的手笔。

这德和楼,正是李公子在杨凤楼的详细指导下,为贵和班专门营造的新型戏楼,其形制,完全是仿制民国时期的戏楼。

杨凤楼为了让贵和班的演出获得最理想效果,对德和楼的营造可谓煞费苦心。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镇州城中人,对德和楼种种怪异之处津津乐道,却根本没有说到点上,他们看到德和楼的诡异,只不过是浮于表面,真正根本的东西,都掩饰在德和楼的精心构造之中。

比如德和楼二楼的顶棚,根本没有选用唐朝营建法式中常用的坡屋顶,而是采用叠屋架的方式,搭建了一个藻井,开口广大,深度足足一丈有余,就像一个无形的大碗,扣在了舞台的上方。

在舞台下方,杨凤楼更是特意提点李思睿,让他寻来五口大缸,内不置物,埋在舞台下方。

无论是头顶的藻井,还是舞台下方的大缸,都可以让贵和班在表演的时候,让声音传播得更远。

除此之外,还在舞台前后做了很多的机关布景,只等演出到合适的剧目的时候拿出来,力争让人耳目一新。

与此同时,贵和班也在加紧演练剧目,务求烂熟于心,聂一锦更是被杨凤楼催得上蹿下跳,就差昼夜不息地排演京剧了。

贵和班七月初七抵达镇州,在紧张的排演中,终于等到了七月十五。

德和楼正式开业!

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请了两队人舞狮舞龙,自然有一番热闹景象。

作为德和楼的东家,李思睿第一次正式露面,在众人的齐声恭贺之下,一把扯下了牌匾上的大红绸子,黑底金字的“德和楼”三个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同时,有人也扯下了门柱之上的两幅红绸子,露出了对联一副:

“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德和楼的少东家李思睿,满面红光,笑容可掬地大声说道:“承蒙诸位父老乡亲抬爱,德和楼戏楼正式开业,特从都城长安请来京剧名班贵和班,在德和楼演出,演出内容乃是京剧,必然不会让大家失望,请诸位赏脸一观,赏脸一观……”

说完之后,便招呼自己请来的众多亲朋好友,将其他的事情交给了雇佣来的大掌柜。

德和楼的大掌柜姓谢,四十多岁,很是能说会道,见东家离开,不由得高声说道:

“德和楼开业酬宾,原价三十文的门票,现在只需三文便可入场听戏,另外赠送绿茶一杯,可添水三次,另有干鲜果品,请大家品尝……”

“诸位,刚才鄙楼东家说了,德和楼开业之初,就请来了都城京剧名班,在我德和楼演出,机会实在难得啊,请诸位抓紧机会,万万不可错过啊……”

楼外众人一听,纷纷倒吸一口凉气,他们对什么京剧名班到是不甚了解,但是对三十文钱,可是有着切身的认识,那可足够到酒楼之中,要上小菜两个老酒一壶了,结果到了德和楼,就换一杯茶水喝?

这是什么茶水,怎么如此金贵?

再说了,啥叫京剧?

什么都说不清楚,就敢叫价三十文?

这德和楼,可是够黑的啊!

不过,众人转念一想,原本三十文的茶水,现在只要三文钱,岂不是一个大便宜!?

没说的,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早有好事之人,掏出三文钱,要去见识个新鲜。

在他们的带动之下,也有人纷纷解囊。

不多时,德和楼中,已经人声鼎沸。

李思睿和另外几个年龄相仿公子,坐在二层最好的包厢之中,看着楼下一顿喧嚣,忍不住面露微笑。

旁边一位公子轻轻一笑。

“李六,你小子平时最是抠门,没想到,不声不响之中,就干下了这么大的一个买卖,还真让人刮目,不过,这京剧到底是什么,给咱们兄弟透个底啊……”

李思睿微微一笑,想起杨凤楼那自信满满的样子,不由得学着说了一句:

“京剧?哈哈……您就瞧好吧!”

第85章 五姓七家四公子

“要我瞧好?哈哈……”

李公子对面之人,哈哈大笑,“看来李六你小子,对接下来的演出挺有信心啊,我倒是要瞧瞧,有个什么‘好’在等着咱们……”

李公子听了,也不动气,依旧笑眯眯的,略带自得地说道:“卢十六,我实话告诉你,下面是什么‘好’,我也不知道……”

“哦,这怎么说?”被称作卢十六的公子很是意外,“这不是你的买卖么?怎么你还不知道?”

“德和楼的确是我的,不过,演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