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血-第17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官……下官遵令。”希福愣了一下才回道,他是文官,这样的雨天要赶回京城实在是一件苦差事,不过,既然多尔衮点了名,哪怕就是下刀子他也不得不去。
以现在的天,他要回到京城差不多要二日时间,也就是说他其实只有三天的时间来搜寻工具运粮,三天时间或许连一半粮食也运不到,可是不管多少粮食,能运出来就好,此时只能顾眼前,至于损耗,暂时就无法顾及了。
“这次运粮必须万无一失,不知哪将军愿意担此重任?”
多尔衮的话一问,无论王公贝勒还是各个大将,一个个恨不得将脑袋埋进地下,让皇父摄政王看不到自己,爱星阿就是前车之鉴,派了一万五千大军尚且没有护住,这次运粮又能派多少部队,如果明军再来劫粮,谁也没有把握不丢。
“怎么,莫非王自去不成?”看到众人视运粮如同避瘟疫,多尔衮脸上不由又现在一重怒意。
“回皇父摄政王,奴才倒是有一个人……”遏必隆有吞吐吐的道。
看到遏必隆的样子,多尔衮的脸色倒是和缓了不少,道:“有人选就说,吞吞吐吐干什么?”
“是,奴推荐……推荐谨庄亲王,还请皇父摄政王恩准。
”
遏必隆还没有说出人选时,在座的各人都提心吊胆,生怕遏必隆说出自己的姓名,听到遏必隆说出尼堪,许多人一愣,马上就反应过来。
“禀皇父摄政王,奴才也推荐敬谨庄亲王。”
“皇父摄政王,敬谨庄亲王素有军功,上次失利仍是大意所致,相信这次敬谨庄亲王一定会小心谨慎,不如让敬谨庄亲王戴罪立功。”
“让敬谨庄亲王来押粮,最合适不过。”
……
“看来敬谨庄亲王真是众望所归啊。”多尔'脸上似笑非笑的道,众人一时都讪讪的住口,尼堪现在还跪在外面淋雨,护粮之事对众人是一个苦差事,对尼堪却是一个机会,只要皇父摄政王同意,自然不会再行处罚。
“去,把敬谨庄亲王叫进来吧。”
“是,主子。”两名戈什哈回道,很快,已经跪了二个多时辰的尼堪被扶了进来,大概是跪得太久的缘故,两名戈什哈刚一松手,尼堪又扑通一声跪到了地上:“罪臣爱新觉罗尼见皇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哼,尼堪,这次失却粮草,本应该重罚,只是同为爱新觉罗一脉,本王可以一次机会,让你再押运一次粮草,戴罪立功,若是能够将粮草平安运抵军营,本王可以既往不咎,若是再有闪失,你就不用再回来了,自己抹了脖子吧。”
就这样轻易的逃过处罚,尼堪不敢相信的抬头,看到周围各人对自己的殷殷期盼的双眼,尼堪才胆白过来,大喜道:“谢皇父摄政王。”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五十六章看看谁强?
格来说,这次粮草被明军焚毁,多尔衮自己也有责任直按照多尔衮的吩咐离押粮队十里远,谁能想到五千大军连明军一个时辰也抵挡不住,正因为如此,多乐衮对爱星阿才如此生气,不要说爱星阿是正黄旗出身,就是正白旗出身多尔衮恐怕也要下令斩首。
尼堪虽然是前太子之子,可是对于多尔衮的地位毫无威胁,能在自己的父亲被废后重新当上亲王,尼堪的能力毋庸置疑,眼下大清已经是人才调零,多尔'自然不会自断臂助,将尼堪也象爱星阿一样斩杀,只是尼堪失却军粮不得处罚,众人都让尼堪戴罪立功,多衮自然也乐得顺手推舟。
“尼堪,这次你需要多少兵马?”
尼堪当然希望兵马越多越好,可是眼下还要与明军对峙,不可能抽调太多人马,尼堪咬了咬牙:“本王只需要一万五千人马。”
一万五千人,等于和上次的人马一样,多尔衮还以为尼堪至少要报一个四五万,那他还要考虑能不能给,没想到尼堪要的人远比他预计的要少,多尔衮皱了皱眉,脸色不喜的道:“尼堪,不要意气用事。”
“皇父摄政王,本并没有意气用事,只是本王有一个要求,本王希望这一万五千人都是精锐,绿营兵不要,身上有伤残者不要,凡年龄在十八岁以下,四十五岁以上,本王一概不要。”
上次追击明军时,尼堪就够了军队良莠不齐的苦头,他的军中虽然都是满蒙联军,可是一大半都是十八岁以下或者四十五岁以上之人,最大的已经年过六旬,最小的只有十二三岁,除了这些,还有不少伤残,一万人当中,真正地精锐不到二成,爱星阿的军队同样如此,精锐不到一千,这些严重影响了清军的战斗力,如果全部换成满人精锐,无认如何也不会被明军在半个时辰到就击溃。
多尔衮沉默下来,他手中虽然有二多万大军,满蒙联军与汉军各占一半,但是真正的满人精锐只有三万余人,就是加上蒙古人也只有五万左右,尼堪要求所部全部是满蒙精锐,比要求五六万大军还要为难。
“好吧,本王答应你。”多尔'考再三还是点头答应,抽调一万五千满蒙精锐,明军不见得就会察觉,就算察觉到了,有坚城凭借,多尔'相信也可以抵住明军攻势,只是少了这一万五千精锐,进攻力量会大减,只是多尔'也没有想过在雨天攻击明军。
“谢皇父摄政王。”尼堪诚心意的道,
“女真不满万。万不可敌。”这句话在大明已经成为笑柄。可是在满人心中。这却是他们不可抹去地荣耀。有了一万五千精锐。尼堪相信如果明军敢再来。他一定不会放过这些可恶地明军。
计议已定。众人都如重负地退出了皇父摄政王府。第二天。尼堪点齐人。护着希福出发。
三天之后。一直沥沥地老天终于露出了笑脸。经过了十多天地雨水。那怕是最喜欢雨水之人也会受不了。天津城内。多尔衮和各个将领更是喜形于色。如果天色放睛。粮草只需三四日就可以到达。明军就是想劫也来不及。
不过。多尔'只高兴了一会儿。马上就惊得一跳。他地耳中传来了一阵闷雷般地响声。接着响声越来越密聚:“来人。快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皇父摄政王。不好了。是伪明地火炮。”一名戈什闯了进来禀道。
“走。到城墙上看看去。”听到是明军地火炮。多尔'反而放下心来。
等多尔衮带着戈什哈登上城墙上时,明军的进攻已经进行过一段时间,只见前方明军阵内硝烟滚滚,无数地黑点落到清军营中,将清军炸得哭爹喊娘。
“杀!”明军的营寨已经打开,无数地明军向清军阵地冲来,红色的身影仿佛海浪一样一波又波,仿佛无穷无尽。
“天。”多尔'忍不住抚了一下头,难道明军知道自己派出了一万五千多精锐护粮,要在今日就与自己决战不成?
不过,多尔衮地担心显然是多余,明军强攻二个时辰左右,又如潮水般退了下去,眨眼间,明军就退得干干净净,若不是营地被炸得沆沆洼洼,又到处是横七竖八的尸体,清军会以为刚才只是自己做了一个梦。
这场短暂的战争给了清军巨大地震憾,由于地面尚没有干透,清军骑兵出动速度受到极大限制,只能靠步兵与明军对攻,尚没有接近,在明军火枪的打击下清军就死伤惨重,虽然清军也有弓箭回击,可是完全不是明军地对手,双方的伤亡比例接五比一,六比一。
仅仅半天地战斗,清军的伤亡已经超过了万人,而明军也伤亡了二千多,差不多达到
个月伤亡的一半,这次攻击,王福只是做一个试探,军粮之事对清军的士兵到底有多大影响,从这次试探性攻击来看,清军的士气并没有因为上次的军粮被劫而低落多少,王福才主动结束了战事。
六天之后,清军运粮队再次出发的消息传到了王福手中,此时天空刚刚放睛了两天,又沥沥的了雨。
清军还有存粮,不过,从他们不顾下雨这么快就运送第二批粮食来看,他们的存粮既使有也不多,要不要再次出兵劫粮?王福想了一下,向身边的内侍道:“召靖国公、兴平侯、定北伯、东平伯、西平伯……来朕营帐议事。”
“奴婢遵旨!”田成应。
过了小半个时辰,得到旨意的黄得功、高杰、阎应元、李本深、王公略、翁之琪等人纷纷来到皇帝的营帐,等众人到齐后,王福才向大家问道:“诸位爱卿认为这条情报如何,是劫还是不劫?”
虽然第一次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谁都知道第二次劫军粮肯定会比第一次难得多,一时之间,谁也没有接腔,王福也没有着急,清军的运粮队出发才一天,从现在的天气来看,路上还有九天的时间,而大明军队即使是在这样的雨天,如果急行军的话,一天一夜就可以行军二百里,不怕没有时间。
半响之后,高杰才道:“禀皇,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不可错过。”
“高爱卿的意思是劫?”
高杰重重的点了点头:“皇上,微臣愿领着铜铁营再立新功。”
铜铁营虽然补齐了五千人,是五千人的兵力太过薄弱,要劫,肯定不能单派一个铜铁营,王福不由沉吟不语,目光飘向其余各将。
“皇上,末将也愿意带兵劫。”这次站起来的却是总兵翁之琪,翁之琪是黄得功的老部下,黄得与高杰消了芥蒂,不等于下面的人也会消,这次翁之琪明显就是想与高杰抢功。
见到翁之琪出来,几名羽林卫的将领顿时也坐不住,王公略起身道:“皇上,末将亦愿意出兵劫粮。”
“铜铁营已经劫过一,轻车熟路,正好劫第二次,就不用劳》)两位将军了。”
“兴平侯差矣,正因为铜铁营劫过一次,如今尚没有得到多少休息,不宜再出动才对。”翁之琪反驳道。
“笑话,钢铁营是皇上钦命,从上次劫粮后,铜铁营已经休整六天,如果六天还回复不过来,那还叫什么钢铁营。”
“两位大人,你们也不用争了,上次鞑子失了一批粮草,这次必定会加强防备,要想劫粮成功,非精兵强将不可,这次我猛虎营就当仁不让。”王公略大声打翁之琪和高杰两人的争执。
“王统领,羽林卫虽然强,可是我翁之琪的部下也不是什么歪瓜裂枣,若是比试一番,说不定谁输谁赢。
”
“王统领,钢铁营虽然才刚刚组建,可是营中每一名都是老兵,战龄比猛虎营多。”高杰不客气的道。
听到王公略贬低自己的部下,翁之琪和高杰都不乐意,顿时联合起来向王公略发难。
这下好了,高杰、翁之琪、王公略三人已经争着由谁出兵了,也无需再议劫不劫粮。王福听得头大:“好了,诸位爱卿不用争了,这次劫粮事关重大,单独一营都难有胜算,朕决定,这次劫营,猛虎营、钢铁营、翁爱卿三部人马同时出动,此战以兴平侯高杰为首、王公略、翁之琪两人副,三位爱卿一定要精诚团结,将鞑子的粮草再次推毁。”
皇帝这个举动倒象是和稀泥,既然三人都争着去,那么干脆三人一起去,只是由此也可看出皇帝对这次劫粮的重视,翁之琪部有五千人,铜铁营五千人,猛虎营一万人,总共出动二万大军,即使是去攻北京城,高杰等三人也认为绰绰有余。
“臣等遵旨。”高杰、翁之琪、王公略三人响亮的回道,成为高杰的副手,翁之琪和王公略两人心中多少有一些不乐意,只是无论是资历,爵位,高杰都在两人之上,除非他们退出这次劫粮行动,否则不乐意也乐意。
一天之后,二万大军再次在雨中出发,悄无声息的消失在雨幕中。
……………………………………
呵,既然有人在书评区攻击老茅买票,也不知是读者还是作者的马甲,老茅要是买票新书榜也不会得个第七,第七和第六可是差了二千块奖金。
不招人妒是庸才,这么看来,有人攻击并不一定是坏事,手头还有月票的书友把票砸过来吧,让攻击的家伙自个郁闷死。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五十七章密林
风细雨,若是在江南,必定会引起无数文人墨客挥可是在京城与天津的官道上,却让数万人心中喃喃咒骂。
前几天太阳出来时,尼堪、希福两人还以为老天终于开眼,不需要他们在雨中运粮,没想到还没有等到他们出发,倾盆大雨又下来,不但将刚刚干燥的道路冲烂,而且河水大涨,无法行船,只得仍然用马车一步步运送。
经过四天的努力,希福在京城搜集了二千多辆大车,又征发了一万多民夫,这才在一万五千大军的护送下出发,这次运送的粮草只有四万石,四万石粮食护送的大军就要一万五千多人,加上民夫又有一万多人,这样的道路下,单是路上的损耗至少要达到三四千石,运到军中也仅够十余日所食,可以说是极不划算之事,只是老天却逼得多尔衮却不得不如此做。
已经走了五天了,尼堪警觉起来,这里正处于京城到天津中间,上次粮草的失却就在前面不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