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匡扶后周 >

第99节

匡扶后周-第99节

小说: 匡扶后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基本上都龟缩在原地,不会冒雨发动大规模进攻。

不过,现在正是农作物即将成熟的季节,也是辽军南下打草谷的最佳时机。实行坚壁清野的损失太大,甚至大于辽军侵袭。有鉴于此,郭威抽调精锐部队独立成军,约合三千人左右,交给董遵诲指挥,悄悄运动到汉辽边境;同时,积极囤积作战所需粮草物资,随时准备全军北上。

郭威给董遵诲的命令就是争取全歼辽军南下打草谷的多股部队,为汉军大举北上争取时间。为此,董遵诲率部冒着大雨向北进发,在六月底抵达边境。

七月初四,天还是雾蒙蒙的,雨云尚未散去。连续几天的阴雨彻底冲毁了道路,农田里到处都是积水。许多百姓都淋得发了高烧,却还在田地里奋力排水,这可是一家老少一年的口粮!如果保不住地里的粮食,那么全家就得忍饥挨饿,甚至饿死!

董遵诲已经下令解散了部队,分散到附近的田间地头,帮着百姓一起排除积水,或者将低洼地段的粮食提前收割。

最初部队也有些个不理解,咱们到前线来是为了打辽军,又不是为了干农活。农活干得再好也立不了战功,镰刀使得再好也不能代替刀剑啊!

董遵诲便向他们解释道:咱们打辽军是为了保护我大汉的边境安全,是为了维护边境上百姓的生存发展机会。如果百姓全都饿死了,那咱们打再多的胜仗又有什么意义?

幸好军中大多数士兵都是农民出身,深知粮食对农户的重要性,在他们的带动下,军队并没有太多的异议。而且百姓们在发现士兵们帮他们干农活后,端茶倒水自不用说,还煮了平日里舍不得吃的鸡蛋,热情地塞到了士兵手中。看着百姓眼中的依赖和信任,军队的士气顿时高涨。

不过士兵之所以被叫做战士,其首要的任务还是要打仗。董遵诲也同下属们一道分析辽军打草谷的特点,准备对对面的辽军予以痛击。为了稳妥起见,董遵诲特意带着军中队正以上军官约百人来到了边境,亲自侦察辽军的动态,选择适合的伏击地点。

太阳慢慢地爬了出来,漫不经心地挥洒点阳光,很快又躲进了云层之中。张逸叹了口气:“好不容易才有个能晒晒弓弦的天气,如今又泡汤了!”

马德海在旁边笑着说道:“辽军的弓箭手配伍可是比咱们高,射术也比咱们好!你应该庆幸这天气,如果天气好了,他们肯定会背着弓箭南下,咱们只有五百骑兵,到时候可就麻烦了!”

刘庆义皱着眉头,看着这平坦的地形,冲董遵诲摇了摇头:“大哥(董遵诲如今官职最高,被尊为大哥),这里的地形都适合骑兵作战,没有什么山谷,很难布置埋伏。”

董遵诲摇了摇头,“虽然都是平地,也有能埋伏的地方,这高粱地不就是现成的屏障?咱们完全可以埋伏在高粱地中,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刘庆义还是摇头,“话是这么说,可咱们只有五百骑兵,主力全是步兵。而步兵要对付骑兵,最主要的武器就是弓弩。现在全军只有三百弩兵,七百弓兵,对付大股的敌军实在是无能为力!”

董遵诲笑着拍了拍刘庆义的肩头,“谁说咱们要去对付大股敌军来着,我的意思就是对付小股骑兵。积少成多,通过缴获的战马,组建咱们自己的骑兵。同时也能震慑辽军,让小股辽军都不敢南下,咱们也能掩护百姓顺利收割粮食。反正辽军的打草谷部队一般一支只有五六百人,咱们肯定能一举吃下。

你看,前面这一片地里的粮食马上就要成熟,辽军常派斥候南下侦察,肯定对此有所垂涎。我们可以埋伏在附近的青纱帐中,并派出士兵扮成农夫抢收这一片地区的粮食。如果辽军无动于衷,那咱们就能帮着百姓平安收割;如果辽军出击,那咱们就能在这一地区对辽军迎头痛击!大家看如何?”

众人仔细观察下附近的地形,纷纷点头同意。辽军就算是再狡猾也不会想到,汉军居然在平原地区也能射下埋伏。只是如今天气炎热,埋伏的时候必须注意防暑降温。不过最近连续下雨,地里普遍比较湿润,应该问题不大。

众人商议了一阵,就此确认了伏击方案。为了稳妥起见,全军总动员,三千人一起上阵。其中千名弓弩手埋伏在田地附近,对敌军发动首攻;五百名骑兵则在三里外悄悄埋伏,随时出击截断敌军的退路。至于剩下的一千五百名步兵,为防止被敌军提前发现,则在五里外埋伏,待战斗打响后再进行增援。

七月初八,也就是七月里的第二个晴天,辽军看着田地里逐渐成熟的粮食,终于按捺不住自己的**。接连派出数股部队,南下征粮。七月初九,董遵诲所部成功伏击其中一支辽军打草谷部队,并将其全歼。七月十一,董遵诲所部再次围歼一股入境辽军。七月十二日,辽军大举报复,被董遵诲所部击退。七月十五日,董遵诲亲率所部士兵突袭辽军营地,迫使辽军退兵三十里。

八月初二,郭威督促各战区主力部队北上。其实此次辽军南下,完全是觊觎汉境里成熟的粮食,如今见汉军势大,便主动撤军。八月初十,汉军主力返回邺都……

卷三第206章沉默的火山

更新时间:2012…5…1423:59:40本章字数:2880

郭威赶赴邺都之后,开封府看似一片平静,其实却漩涡不断、杀机四伏!

史弘肇虽然是个武夫,却也知道自己结下的仇人不少,只有紧握兵权才能自保。所以一方面他竭力维护自己在侍卫亲军马军都的绝对统帅地位,一方面他又分化步兵都中的将官,努力往里面楔钉子。

可惜,赵弘殷、赵匡胤也都是权谋高手,史弘肇的努力全都成了泡影。赵弘殷不仅协助李洪义紧握护圣军、侍卫亲军步兵都两军军权,还鼓动李洪义向马军都里掺沙子。

李洪义见史弘肇始终无力拿回步兵都的兵权,对史弘肇也有些轻视,于是推荐太后故人之子刘涛前往马军都中担任都虞候的职务。因为郭威离开开封府,聂文进又蹦了出来,掌控了枢密院,李洪义的推荐立即得到了批准,允许刘涛即日上任。

史弘肇顿时大怒,你们既然已经夺取了步兵都的军权,就该老老实实在家待着,现在竟然来谋夺我马军都的兵权,老虎头上扑苍蝇,真是不知死活!史弘肇越想越是生气,越想越是愤怒,竟然找了一个借口,将那刘涛以违反军纪的名义斩首示众!

史弘肇的这一斩,虽然无意,却正打在太后的脸上,那刘涛毕竟是太后故人之子,即便史弘肇不满他的作为,也应该只驱逐了事,岂能加以刀斧?!太后怒气冲冲,而皇帝刘承祐也深觉不满。此时恰巧吏部上奏:客省使阎晋卿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应对提拔为宣徽使。刘承祐想起这阎晋卿素与史弘肇为善,于是下令将此奏折留中不发。

阎晋卿翘首以待,本以为自己能顺利升官,结果却是空欢喜一场。他很是觉得委屈,于是来到了史弘肇的府邸跟着表姐阎氏发了一阵牢骚。史弘肇也觉得自己被削了面子,不久来到杨邠的府上,跟他诉苦。

不几天,太后的幼弟、武德使李业管理宫内财政多日,钱捞得差不多了,就想升官,很是觊觎宣徽使的职务。李业便来到老姐的宫中,悄悄向她讨官。太后觉得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于是满口答应下来,召见自己的儿子刘承祐,让他给舅舅升个官做。

刘承祐于是暗示手下大臣在朝堂上提出此事,不过正招来史弘肇的不满。史弘肇暗道:好嘛,怪不得前几天抹了我的面子,不让我的老友提升,原来是你们惦记这位子,想要留给自家人。这宣徽使阎晋卿做不成,你们也休想!

史弘肇怒声抗议道:“虽然这是皇宫内部官吏提升,可是也得讲求规则、次序,即便是皇亲国戚也不能随意越级提拔,否则就扰乱了朝纲,未来必有大祸!”

史弘肇一边抗议,一边悄悄给杨邠使眼色。杨邠前不久刚刚安抚了他,见史弘肇对自己苦求,便与他一起上奏反对此任命。

刘承祐毕竟年幼,见两大辅政大臣一起反对,当下就有些怂了,含含糊糊也不敢反对。等到朝会结束以后,他才想起来自己已经答应了太后,而太后也答应了舅舅,这可怎么办?刘承祐自然不会承认是自己怂了,而是将责任都推到了杨邠和史弘肇的身上。

兴高采烈的李业得知了这一消息,一下子傻了,老子连请帖都以宣徽使的名义发了出去,现在突然宣布无法提拔,你耍我玩呢?!李业怒气冲天,发誓要对杨邠和史弘肇加以报复!

而此时枢密院承旨聂文进、飞龙使后匡赞、茶酒使郭允明等皇帝的宠臣,因为没有过得去的政绩,始终得不到提拔,还被杨邠、史弘肇等人打入佞臣的名册,时时弹劾!

众人团聚在刘承祐左右,时不时向他打些小报告:说杨邠这些人仗着自己辅政大臣的身份,专横无理,长此下去,必生祸端!天下可是姓刘的,不是姓杨的!

大家在刘承祐耳边说了多次,刘承祐从起初的抗拒慢慢觉得众人说得很有道理,竟有些寝食不安。恰逢此时**出了一件事情,让刘承祐对这些辅政大臣更为不满。

原来,刘承祐登基的时候,曾经娶张彦成的女儿做后妃,结果两人脾气相冲,天天吵架。后来李业心疼自己的外甥,进献了一名姓耿的女子,这位美女无论是气质还是脾性,在**中都数一数二。刘承祐真是流连忘返,感觉**苦短。不久,刘承祐就下令将她册封为皇后!

可是皇后要母仪天下,岂能如此儿戏的册封?至少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先封为贵妃等夫人称号,然后晋封为皇贵妃,最后才能册封为皇后。杨邠等人还觉得先帝去世不长时间,新帝如此急切地广进宫女、册封皇后,实在是有些个荒唐,众人于是齐声反对。

大家说得多了,刘承祐也有些个意动,反正来日方长,便将其先册封为贵妃。眼看着事情又要平息下来,李业等人很是不满,他从民间挑选美女入宫,为的就是向皇帝多吹些枕头风。耿氏的地位越高,皇帝对他的恩宠就越重。现在又被那杨邠等人拦了下来,李业岂能容忍?!

越想越是生气的李业决定剑出偏锋,趁着皇帝上朝的时候,密令进献的宫女将那耿氏推入池中,让她溺死身亡!

等到皇帝回宫以后,宫女们报告说耿氏自从得知她被册封皇后无望的消息后便痛哭流涕,今天居然跳入池中自尽。

刘承祐见大家异口同声,便没有起疑。看着耿氏那宛若生前的俏丽面容,刘承祐觉得一阵阵的心痛:是朕没有坚持主见,是朕对不起你!你生前得不到的东西,死后朕一定要给你补偿!于是刘承祐追封耿氏为皇后,吩咐要以皇后的仪式来安葬这耿氏。

接连平定三地叛乱、加上又向邺都提供了不少物资,国库已经有些入不敷出。以皇后之礼下葬,意味着要花费不少钱财,王章率先反对。加上杨邠等人觉得耿氏只不过是个民间女子,身份低微,刚刚得封贵妃又要被追封为皇后,实在是有些个仓皇、荒唐!

在京的三位辅政大臣齐声反对,沉郁哀思的刘承祐对此极为不满,加上李业等人时不时在他身边挑拨离间,刘承祐就动了杀心!

卷三第207章意外臂助

更新时间:2012…5…1511:49:05本章字数:2836

刘承佑对几位辅政大臣起了杀心,可辅政大臣们还以为他小孩子脾气,并没有加以重视。随着辽军被郭威所部逼退,边境上的局势得以缓和,杨邠等人开始对汉朝内部加以整顿清肃,他们选择的第一目标就是平卢军节度使刘铢。

刘铢这个人,贪婪凶恶,性情暴躁,不管是百姓还是官吏,只要他看不顺眼,就会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加以严惩。而如果有人稍微违背或者仅仅质疑他的命令,刘铢就会立即命人将对方倒着拖出去。这样拖行数百步后,对方的身体就会在地面上磨得体无完肤,磨出一条鲜血涂成的路来。

对刘铢来说,这样还不够过瘾,他还在打板子上巧立名目。每次命令士兵打人,都是两个人各挥大板,愣是打人两倍数量的板子,刘铢还美其名曰:“合欢仗”。有的时候见对方是个老头子,刘铢就会微笑着询问他的年龄,然后命人打同样数目的板子,美其名曰:“随年仗”!

碰上这样的活阎王,百姓们哪里还敢告状,受了什么委屈也只能咽在肚子里,天天低头干活,就指望田里那点收成。可是刘铢又岂是个善心人,他命令在缴纳朝廷规定的田税之外,再上交赋税:秋苗每亩地上交三千钱,夏苗每亩地上交两千钱。百姓们哪里还有什么活路,纷纷逃亡。

百姓乃是一个王朝的根基,眼见着平卢军境内的百姓纷纷逃亡,加上不少人来到开封府告状,杨邠等人就有了对刘铢下手的念头。尤其前不久“圣诞日”(刘承佑的生日),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