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战图-第68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孝恭举起一卷诏书笑道:“大家说对了,这是刚刚接到了敕令,圣上正式下令我们东征。”
大堂上顿时一片欢呼,李孝恭又摆了摆手,让大家安静下来,他缓缓道:“江淮生乱,来护儿的水军主力已经赶去救援合肥,九江郡就算有一点留守军队也应该不多了,这是我们的机会,圣上要求我们利用这次机会全力向东扩张,如果能攻下吴郡和会稽郡,那么所有大将都将加爵一级,在座诸位很多人都要封国公了。”
众人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纷纷摩拳擦掌,就恨不得直接插翅飞到会稽郡,这时,副将黄君汉问道:“殿下,我们一路向东进攻,那么后勤粮草怎么保障?”
李孝恭命人拿来一幅大地图,在众人面前展开,他用木杆指着地图道:“这次东征,粮食运输是关键,走陆路运输显然不现实,只能走长江水运,我们自己有两百艘货船,但只有五十艘战船护卫,有点偏弱,所以夺取九江郡是重中之重,根据从北隋得到的水军布防图,北隋囤积在江南的粮食一处在丹阳郡江宁县,另一处就在九江郡彭泽县,有屯粮三十万石,所以我们必须首先夺取彭泽县,即使巴陵县的后勤粮食供应不上,我们依然有充足的粮食供应。”
另一名大将卢尚祖问道:“殿下要先夺取九江郡,那么豫章郡怎么办?”
“这就要求我们分头出兵,这次出兵我们必须要夺取几处重要城池,刚才说的彭泽县,还有紧靠长江的湓城县,靠赣水的豫章县、鄱阳县,以及赣水上游的宜春县和庐陵县,这些都是靠江大城,水路便利,这样才能顺利获得粮食及供应,所以夺取这六座大城是我们的第一步计划,我负责率军夺取湓城县和彭泽县,黄君汉将军负责夺取豫章县,卢尚祖将军负责夺取鄱阳县,王仁寿将军负责夺取宜春县和庐陵县,这是我们之前的既定安排,现在我只是重申一遍,十天之内必须夺取全部目标,如果夺不下,以军法论处!”
众人一起躬身道:“遵令!”
李孝恭又回头对大将秦武通道:“巴陵县的后勤重地我就交给就你了,给我小心谨慎守住,不给隋军任何可乘之机,若丢了巴陵县,那就休怪我刀下无情。”
说到最后,李孝恭的语气变得十分严厉,秦武通吓得战战兢兢行一礼道:“卑职一定会守住巴陵县。”
.......
在接到了长安送来的东征敕令后,准备已久的唐军终于发动了东征之战,九万唐军兵分四路,一路由李孝恭亲自率领,直扑九江郡,他要以闪电速度攻下湓城和彭泽两县,夺取隋军的货船和巨量库存粮食。
第二路由黄君汉率领,杀向豫章县,第三路由卢尚祖率领,杀向鄱阳县,而第四路则由王仁寿统帅,攻占宜春和庐陵两郡。
唐军策划得非常周全,目标明确,在极短时间内占领九江、豫章、鄱阳、宜春和庐陵五郡,一旦站稳脚跟,他们就会继续向东进发,攻打丹阳、吴郡和会稽等江南郡县,李渊的野心已经彰显,将利用杜伏威在江淮的叛乱,吞并整个长江以南。
但无论李渊还是整个朝廷都没有意识到,北隋早在去年便秘密向江淮增兵,早已完成了对荆北的战争准备,甚至他们更想不到杜伏威已经死去,所谓的江淮内乱不过是北隋内卫军佯扮成杜伏威的军队在江淮一带活动。
李渊依旧想不到,张铉此时就在蕲春郡,甚至就在长江江面的大船之上。
两百多艘北隋军战船已经封锁了江夏郡和蕲春郡之间的长江江面,从表面上看,这是为了防止江夏唐军趁江淮内乱的机会进攻,但实际上是为蕲春郡的北隋军进攻江夏而做准备。
在一艘三千石的战船上,江风拂面,浪花拍打着船身,张铉负手望着数里外的江夏郡陆地,对岸的名将屈突通已被反间计替换掉,变成官场上八面玲珑,但军事素质平庸的李神符,夺取荆北六郡已经不足为虑,但张铉现在考虑的却是整个荆州,这是一次机会,成功的战略欺骗给张铉赢得了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他能否抓得住呢?
这时,房玄龄从船舱里匆匆出来,一直走到张铉身边低声道:“殿下,巴陵郡那边传来消息,李孝恭军队已经发动进攻了。”
张铉面无表情,良久才淡淡问道:“巴陵县的驻军有多少,是谁统领?”
“巴陵县的驻军还是一万人,依旧是由秦武通统帅。”
“这个秦武通是什么背景?”
“回禀殿下,秦武通是汉中人,曾是驻守长安的虎牙郎将,长安陷落后投降了李渊,被李渊封为右武卫将军,此人武艺高强,使一杆八十斤重的大铁枪,勇贯三军,他参加过天下英雄会,杀进了前四十名,在争夺前二十名时败在苏定方将军的刀下。”
张铉眼中露出疑惑之色,不解地问道:“竟然派猛将守城,李孝恭为什么会做出这个决定?”
“秦武通虽然是猛将,在前年羌人叛乱时以三千人之军坚守成都,挡住了数万羌人进攻,应该是这个缘故使李孝恭决定让他守巴陵县。”
张铉冷笑一声道:“羌人不过是乌合之众,一拥而上,一战即溃,战胜他们有何荣誉可言,李孝恭以为我们也是羌人吗?”
这时,旁边罗士信忍不住道:“大帅,唐军已经发动了东征,卑职认为不宜再拖下去,时间一长,很可能会被唐朝看破江淮假象。”
张铉淡淡道:“他们现在看破已经来不及了,我们的出击的时机还没有成熟,耐心再等几天。”
罗士信不敢再说下去了,房玄龄见大将们都是一头雾水的神情,便笑道:“大帅所说的时机,是指李孝恭军队攻到彭泽县,他们深入腹地,撤退已来不及,那时就是我们出击的时机了。”
“军师说得很多,那时就是我们出击时机。”
张铉说完,随即对两名亲兵吩咐道:“速去召内卫统领刘兰成来见我!”
1053。第1053章 意外情报
由于隋军严密封锁了江淮的消息,使唐朝很难从江淮内部得到杜伏威造反的消息,相反,隋军会通过商人将一些假消息传到长安,比如锦缎商人金世让给他长子写去的第二封信中,就说到了北隋水军在合肥南部和杜伏威军队惨烈大战的消息。
当然,合肥城早已闭门封锁,金世让无法亲眼看见,他只是从官府那里打听到交战的消息,便信以为真。
但战略欺骗毕竟只是制造一种假象,只要是假象,多多少少会有破绽露出来,即使不是从江淮传出,也会从别的地方泄露出来。
这天中午,东市附近的一家酒肆内人声鼎沸,宾客满座,在二楼靠窗前坐着两名中年文士,一个人在长吁短叹,一个人则在好言劝慰。
显得忧心忡忡之人是李世民府中的文学士褚亮,他在为儿子的婚事而生闷气,之前远在中都的萧瑀写信给他,想将自己的侄孙女萧月仙嫁给褚亮儿子褚遂亮,两家结这门亲事,萧家是江南名门,褚家是余杭世家,两家联姻也算门当户对。
褚亮的儿媳原本是虞世南的小女儿,但因为身体太弱,成婚不到一年便去世了,子嗣也没有留下,所以盼孙心切的褚亮接到萧瑀的信后便一口答应了。
但不久褚亮便得到另一个消息,萧瑀的侄孙女竟然是萧铣之女,这让褚亮大吃一惊,萧月仙年轻守寡问题倒不大,关键她是萧铣之女,自己的儿子怎么能娶亡国公主为妻,褚亮便写信给儿子褚遂良,让他拒绝这门婚事,不料他儿子对萧月仙一见钟情,两人情投意合,褚遂良不顾父亲的反对,已自作主张娶了萧月仙为妻。
褚亮气得要和儿子断绝父子关系,但儿子回信给他,无论如何他绝不会休妻,这便使褚亮的心情极度郁闷,只得借酒浇愁。
坐在他对面劝慰他之人是好友兼同僚姚思廉,姚思廉年约五十余岁,祖籍也是江南人,和褚家祖地很近,他们两家都是因为陈朝灭亡而被迁到长安,两人便成了至交好友。
姚思廉给褚亮斟满一杯酒劝道:“既然令郎的婚事是齐王殿下亲自牵线做媒,那么我就觉得不会有太大的风险,萧铣是不是亡国之君,关键就在上位者怎么看这件事,或许唐朝认为他是亡国之君,但北隋未必这样认为,否则张铉就不会用娄烦郡换取萧铣了,据说他们两人私交还不错,我个人觉得萧铣很可能会在北隋为官,这样他就是北隋之臣了,又是萧氏嫡子,这门婚事还是褚家和萧家的联姻,贤弟就不要太看重萧铣的背景了。”
褚亮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叹道:“如果萧铣真在北隋为官,这门婚事我也认了,可万一他像陈叔宝一样终身软禁,我儿娶他的女儿,前途和名声可就彻底毁了。”
“贤弟多虑了,萧铣又不是张铉所灭,怎么也到不了陈叔宝的地步,再说萧瑀是北隋相国,他认月仙为自己孙女,遂良娶的就是萧相国的孙女,更重要是遂良已经娶她为妻,两人情投意合,贤弟就等着抱孙子吧!不要再自寻烦恼了。”
褚亮虽然不至于几句话便会被劝服,但有人安慰一下他,总比他把郁闷压制在心中好,他心中稍稍舒服了一点,便道:“断绝父子关系也只是气话,我只希望他将来别后悔就是了。”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这时,只听旁边有人瓮声瓮气道:“谁说江淮空虚无兵,我亲眼看见几万骑兵南下,那时杜伏威的影子都还不见,江淮怎么可能无兵驻守。”
姚思廉和褚亮面面相觑,眼中都露出疑惑之色,两人连忙起身来到旁边一桌酒席前,这里坐着三个商人模样的男子,刚才说话瓮声瓮气之人是一个三十余岁左右的黑脸商人。
姚思廉拱手施礼道:“几位兄台,打扰了。”
三名商人见他俩都是上了年纪的饱学之士,连忙起身回礼,“不敢!两位先生有什么吩咐?”
姚思廉对刚才黑脸商人笑道:“有件事想请教这位兄台,不知能否见教?”
黑脸商人犹豫一下,点点头道:“请坐下说话吧!”
姚思廉和褚亮在他们身旁坐下,姚思廉笑道:“在下姓姚,本地人,请问三位兄台是做什么营生?”
“我们都是皮毛商人,来自梁郡,去年冬天收了点货,听说长安这边价钱不错,所以过来卖货。”
“原来如此!”
姚思廉是个有城府之人,他不会一上来便急火火地询问,而是先闲聊几句,再慢慢转到正题上。
姚思廉笑了笑,对黑脸商人道:“刚才听这位老弟说。。。。。”
“免贵姓王。”
“刚才听这位王老弟说,曾亲眼见几万骑兵南下江淮,这是怎么回事?”
黑脸商人犹豫一下道:“刚才是我随口之言,两位先生忘记它吧!”
“难道老弟刚才是信口胡言?”
“信口胡言倒不是,只是。。。。。。。”黑脸商人在外多年,他知道很多话不能乱说,会给自己带来无妄之灾。
“如果不是信口胡言,那就是很有价值的话,说不定能给老弟带来很大的利益,请老弟放心,我保证不会有任何危险。”
黑脸商人无奈,只得苦笑道:“那我随便说说吧!只说我亲眼看见的。”
“请说!”
“我去年冬天在大别山一带收购毛皮,因为大雪封山,我在霍山县住了一个多月,这里消息闭塞,交通十分不便,但往往能搞到好货,我便在那里收购了十几张上好的狐狸皮,大概是从十一月下旬开始,北隋骑兵便陆陆续续抵达霍山县驻扎,在我记忆中一共来了四五批骑兵,他们只是说来这里训练,让县民不要害怕,但我从未见他们训练过,好在他们从来不扰民,甚至根本不和县城人接触。”
“有多少骑兵?”褚亮追问道。
“大概有两三万人,反正比霍山县城人多得多,修建的大营也比霍山县城大。”
“那他们什么时候离开的?”
黑脸商人摇摇头,“我是二月初离开霍山县,我走的时候他们还在,至于他们什么时候离去,或者现在还在不在霍山县,我就不知道了。”
姚思廉和褚亮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问了三人的住址,便匆匆赶回了秦王府。
。。。。。。。。
书房内,李世民神情严峻地听完了姚思廉和褚亮的汇报,他一直就反对东征,他早就怀疑杜伏威的造反的有问题,以张铉滴水不漏的性格,怎么可能一点都不防备江夏唐军,在蕲春郡和庐江郡居然没有驻军?
只是李世民没有证据,而其他大臣却拿出一把一把的证据证明杜伏威的战果辉煌,但杜伏威战果辉煌的背后却映衬出北隋对江淮控制的薄弱,这就是最大的疑点,张铉能走到今天靠的可不是侥幸,而是强大的军事控制,现在却表现得连王世充都不如,让李世民怎么能不怀疑。
迄今为止,他们没有得到杜伏威的任何信件,一切都是各种传闻,而今天姚思廉和褚亮意外地得到了一个情报,让李世民的后脊背一阵阵发寒。
李世民负手走了两步道:“霍山县属于大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