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战图-第30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裴矩略一沉吟笑道:“此事来得突然,容臣先想一想,不知卫尚书是怎么看?”
“卫尚书不妨给裴公说说。”
卫玄捋须笑道:“张将军这次牵制孟贼恰到好处,屯兵山阳县,用战船封锁淮河,进可北攻徐州,退可稳守淮河一线,使孟贼虽有西犯之心,却又敢轻举妄动,给我们部署军队争取了时间,微臣就说,这次张铉有功于社稷。”
这时,裴矩已经清楚情况,他很了解张铉,张铉紧急北上未必是担心孟海公侵犯中原,他其实是担心孟海公进犯青州,当然,裴矩也不想说破张铉的真实用意,他微微笑道:“张铉心系社稷,及时为陛下排忧解难,这是陛下的福气,微臣认为虽然张铉在淮河一线牵制住了孟贼,但他兵力毕竟不足,不能真正击溃孟贼,陛下可以考虑尽快派兵赶去梁郡,从西线策应张铉。”
“裴公说得不错,萧相国也是这个意思,必须尽快派得力大将率重兵从西线进剿孟海公。”
裴矩点点头,又笑问萧瑀道:“不知萧相国觉得何人比较适合?”
“我推荐杨义臣率军出征!”
“那清河郡剿匪怎么办?”裴矩不解道。
“可以让裴仁基接任。”
裴矩心中略略有些不悦,他本来就是想推荐裴仁基来率军出征,不料萧瑀竟然把他的后路给堵了。
这时,杨广欣然道:“朕也认为杨义臣统军最合适,情况紧急,朕已下旨让杨义臣统军三万进驻梁郡,裴仁基接任清河郡通守。”
裴矩暗暗叹息,既然已经下旨了,那问自己还有什么意义。
卫玄和萧瑀告退而去,御书房内只剩下裴矩和杨广两人,这时,杨广冷冷问道:“他还没有死吗?”
“启禀陛下,老臣亲眼看到了他的情况,正如御医所言,也就这两天了,臣听说是窦威接任窦氏家主。”
杨广心情很好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窦庆要死了,窦庆一死,对关陇贵族将是一个重大打击,不管是谁接任家主都无法和窦庆相比,没有了窦庆的联系,关陇贵族将成一盘散沙。
“很好,朕就等着听他的死讯!”
就在这时,门外有宦官禀报道:“启禀陛下,窦府传来讣告,他们家主已经去了。”
大业十一年九月初十,关陇贵族两大核心之一的窦庆不幸因病去世。
445。第445章 互斗心机
淮阳县位于泗水西岸,距离淮河约三十里,距离淮河南岸的山阳县百余里,自古就是下邳郡的东南大门。
淮阳是一座小县,县城周长不过十里,人口两千余户,城墙低矮,城门破旧,无法在城内驻军,刚刚赶到淮阳县的五千贼军便在县城以南约五里处的一座高地上扎下了大营。
贼军主将名叫罗秉乾,是一个三十余岁的黑脸汉子,身材魁梧高大,使一根五十斤重的铁枪,武艺高强,他原是李子通的手下,李子通死在洛阳后,他便接受孟海公为主公,忠心耿耿,深受孟海公器重,这次他率领五千军队南下,也是他能贯彻孟海公的意图,试探张铉屯兵淮河的用意。
罗秉乾在孟海公军中有个绰号,叫疯子,主要是说他嗜战如命,无论胜负,只有能打仗他就痛快,虽然他好打仗,但他却很听孟海公的话,不敢轻易违抗军令。
罗秉乾站在哨塔上远远眺望一里外的泗水,泗水是下邳郡最重要的河流,发源于鲁郡泗水县山区,河流宽阔,沿途灌溉了大片河流,由于水流平稳,流经平原地区,极利于航运,罗秉乾就期待河面上出现浩浩荡荡的隋军战船,使他能和闻名天下的张铉恶战一场,这一天他期待已久。
罗秉乾已经在淮阳等了五天,隋军始终没有前来,使他已经急不可耐了,尽管罗秉乾十分盼望战争,但孟海公却给了他严令,不准他主动去挑衅隋军,只能被动等待隋军前来迎战,他只能继续忍耐。
“罗将军,好像有军令来了!”一名哨兵指着北方大喊。
罗秉乾回头向北方望去,只见三名骑兵正向大营这边疾速奔来,看他们装束,应该是主公派来的送信兵,罗秉乾精神一振,一定是有新命令来了。
他下了哨塔,走到大营前等候,片刻三名骑兵疾奔而至,翻身下马禀报:“启禀将军,大王急令!”
罗秉乾不识字,他接过令箭,却把命令递给旁边的文书官,文书官看了看道:“将军,大王令我们向前推进到淮河北岸。”
“当真吗?”罗秉乾大喜确认道。
“命令是这样说的,依托淮阳,兵锋继续前行,驻行于淮河北岸。”
“好!”罗秉乾激动得拳掌相击,他明白主公的意思,让他进一步试探隋军,这正中他的下怀。
“去把马将军叫来!”
片刻,一名偏将跑了过来,他叫马绪,是罗秉乾的部将,他抱拳躬身道:“听将军指示!”
“我即将率军前往淮河,你可率一千弟兄守住淮阳,不得擅离职守,听见没有?”
马绪一阵头皮发麻,半晌道:“卑职当然不敢擅离职守,只是万一隋军大举来攻,兵微城小,卑职怕守不住,卑职死不足惜,就怕坏了将军大事。”
“没用的东西!”
罗秉乾骂了一声,他想了想道:“如果隋军大举来攻,你可立刻放弃县城北撤宿豫县,给我死守宿豫,淮阳丢了我不怪你,但宿豫县丢了,你就别想活了。”
“卑职遵令!”
罗秉乾安排完军务,立刻喝令道:“大军集结,向淮河进军!”
半个时辰后,四千贼兵在罗秉乾的率领下,离开了淮阳县,浩浩荡荡向二十余里外的淮河杀去。
张铉以静制动,引而不发,在淮河屯兵五天后,使孟海公最终沉不住气,命令罗秉乾继续南下,再进一步试探张铉的动机。
就在淮阳县贼兵刚刚南下,立刻便被隋军斥候发现,将情报以飞鸽传信方式送去百余里外的山阳县大营。
此时张铉并不在大营内,而是在淮河巡逻的船队之上。
这次张铉之所以屯兵五天引而不发,一方面是孟海公并没有北上青州,消除张铉的危机压力,另一方面是张铉需要得到天子许可,他才始终按兵不动。
但还有另一个战术上的原因,是他要等长江上的战船赶到淮河。
直到昨天,三十艘两千石战船才抵达了山阳县,加上之前的货船,使张铉大船的总船数达到九十艘,小船更有数百艘之多,使隋军在河流密布的淮河流域占据了绝对的水上优势。
夜色深沉,二十艘大型战船在淮河中结队缓缓而行,两岸是延绵不绝的树林,张铉负手站在窗前,注视着北岸的树林和原野,在他身后的桌案上放在一份刚刚送来的情报,驻扎淮阳的贼兵已经离营南下,估计此时就在离他不远的淮河北岸。
但两军作战,不能仅仅只看表象,而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贼军为什么会突然南下,只有四千余人,而隋军是一万五千人,贼军分明是来送死,但事情就那么简单吗?
应该说贼军是故意前来挑战,不管他是否想打算进军北上,他都会一口气吞掉这支嚣张的队伍,给贼军一个狠狠的教训,但这种送死对孟海公又有什么意义?
直觉告诉张铉,孟海公一定掌握了自己还没有掌握的情报,他才急于让手下前来送死,才急于让自己出兵歼敌。
这时,舱外传来尉迟恭焦急的声音,“请替俺转告将军,俺有要事求见。”
一名亲兵走进舱禀报,“将军,尉迟将军有急事求见!”
“让他进来!”
‘咚!咚!咚!’沉重而急促的脚步声由远而近,尉迟恭已走进船舱,抱拳行礼道:“卑职尉迟恭参见将军!”
张铉回头看他一眼笑道:“有什么急事?”
“将军,卑职刚刚得到消息,在我们前方十里外的北岸发现了数千贼军,卑职特来请战!”
“尉迟,你是不是很久没有打仗,有点心痒难耐了?”张铉微微笑道。
“卑职确实有一点,不过卑职有点想不通,既然天子已经批准将军出战,将军为何又迟迟不动?其实我们战船可以沿泗水或者通济渠北上,给孟海公施压,使他们不敢北上青州,将军在顾虑什么?”
尉迟恭说话很耿直,这种口气颇有点像质问,绝对是容易得罪上司,不过张铉很了解尉迟恭,知道他是想什么说什么,绝对没有对自己不敬,他只是想知道自己的想法,只要自己给他一个说法,他就会恭恭敬敬接受。
张铉走到地图前,拾起木杆指着地图上的下邳郡道:“尉迟将军觉得下邳郡对于孟海公重要吗?”
“徐州四郡,下邳郡的重要性仅次于彭城郡,对孟海公当然知道。”
“既然如此,孟海公拥有十几万军队,为什么在下邳郡只部署了几千军队,当然原本是有四万大军,但我得到情报,四万大军已经撤回彭城郡,现在只剩下罗秉乾的五千军队守下邳郡,而且罗秉乾又率四千人跑到淮河北岸来送死,是不是有点引诱我们进军下邳的意图?”
张铉这么一说,尉迟恭顿时有点醒悟过来,他挠挠后脑勺,“将军说得有道理,卑职看得太浅了。”
停一下,尉迟恭好奇问道:“将军觉得问题出在哪里呢?”
张铉沉思片刻,缓缓道:“我怀疑杜伏威又在蠢蠢欲动了。”
尉迟恭一惊,“难道杜伏威要趁机进攻江都吗?”
张铉点了点头,“除此之外,我实在想不到还别的什么理由,我觉得他们之间已经结盟,有了一种默契。”
“将军,俺还是有点不太明白,这和孟海公诱引我们进军下邳郡有什么关系?”
“其实大有关系。”
张铉凝视着地图道:“因为我们屯兵淮河,杜伏威看不出我们的真实意图,所以他迟迟不敢进攻江都,万一我们是诱兵之计怎么办?
可一旦我们进攻下邳,杜伏威就会认为我们和孟海公宣战了,他就会不顾一切进攻江都,所以现在的局面很微妙,与其说孟海公是在引诱我们作战,不如说孟海公是在引诱杜伏威冒险,你明白了吗?”
尉迟恭这才恍然大悟,“卑职明白了。”
“那。。。。我们该做什么?”尉迟恭又问道。
张铉笑道:“前提是我的推断正确,如果正确,那我们反其道行之,守住山阳县,同时大军撤军回江都。”
“将军打算何时撤退?”
张铉负手站在窗前,注视南方良久,淡淡道:“至少等杜伏威到了江都郡后再说。”
446。第446章 进退之间
次日上午,罗秉乾的军队已经杀到了山阳县的淮河以北,数千士兵站在淮河边向河中的船只射箭,虽然没有什么效果,却极尽挑衅,但张铉下令,谁也不准反击,他的大军依旧屯守在山阳县,没有一点动静,就像一头伏在山岩上盯着猎物的猛虎。
隋军的忍耐和贼军的嚣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尽管很多隋军将士感到不解和不满,但张铉个人强大的威望压制了所以人的牢骚,而且张铉并不打算给将领们解释清楚,有的时候保持一种****和横蛮往往会更有威严。
如果我们把时间向前追溯十天,就会发现孟海公这样做的真正用意。
十天前的淮南郡,一名送信骑兵从寿春县南城门外飞驰而过,一直奔至县城南面约五里的贼军大营。
这里已经集结了三万五千军队,历城县的偷袭惨败使杜伏威不敢再轻举妄动,但他并不甘心,如果真有机会出现,他未必不会心动。
杜伏威同样在关注孟海公的一举一动,他原本和孟海公结盟,在孟海公被朝廷招安后,他们之间的结盟关系便处于破裂状态。
但自从孟海公再次起兵,他们之间的旧交又有恢复的迹象。
“启禀大王,彭城有急信送到!”
帐门口传来亲兵的禀报,正在沉思的杜伏威连忙道:“进来!”
片刻,一名报信兵快步走进大帐,单膝跪下行礼,“奉我家主公之令,特向大王送信。”
说完,他双手将一只卷轴高高举起,亲兵将信呈给了杜伏威。
“还有口信吗?”
“回禀大王,没用口信了。”
“带他去休息吃饭。”
杜伏威摆摆手让亲兵带送信兵退下去了,他在桌上摊开信,略略看了一遍,信中内容让他有点不太相信。
‘张铉已经屯兵淮河?’
杜伏威眉头皱成一团,他当然明白孟海公所指,张铉是要打算进军中原,但可能吗?或许只是防止孟海公南侵江都。
杜伏威又仔细看了一遍信,他在信的最后发现了一句话,‘朝廷已批准张铉出兵请求。’
这句话让杜伏威一下子站了起来,他随即对左右亲兵令道:“让左军师立刻来见我。”
片刻,一名削瘦的中年男子匆匆赶来,正是杜伏威的军师左才相,在前几场战争中左才相没有发挥作用,这是因为他一直在淮南筹办军粮的缘故。
左才相同时掌管杜伏威的情报系统,很多重要情报都要先经过他的手,他走进大帐躬身行礼,“参见大王!”
杜伏威把孟海公的信递给他,“这是孟海公刚刚派人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