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隋-第2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苑君璋的左军、高满政的右军也四下掩至。
霎那间,近两万马邑军将三千隋军围在当中,四面猛攻,一时是杀声震天,金铁之声不绝于耳。
隋军本就人少,再加上乍然中计、心中慌乱,一时被杀得步步后退、乱作一团,形势极为不妙。
陈孝意大怒,挥剑厉喝:“顶住,想活命的,就给我顶住!快,往回冲。”
众隋军也玩命了,这些人全是服役多年的边军精锐,一旦爆,竟是锐不可挡,向来路一阵狂突。
尉迟恭大怒:“匹夫安敢如此。”一马当先,直奔陈孝意而来。
“快拦住他。”
陈孝意可是知道尉迟恭的骁勇,一时又惊又怒。
“杀——”
一群隋军亲卫潮水般涌向尉迟恭,拼死狙击。
“杂鱼滚开!”
尉迟恭双眼圆睁,怒喝声中,马槊当空砸落,呼啸如雷。
“喀嚓——”
一阵脆响声中,数支枪杆顿被斩断,几名隋军亲卫如遭雷击,惨嚎着飞将出去,空中鲜血狂喷。
可恶!
一名隋军将领红了眼,使一柄丈余大刀,策马急奔,一刀舞起森然寒光,旋斩尉迟恭硕大头颅。
“找死!”
尉迟恭大怒,马槊舞起,猛地磕向大刀。
“叮——”
火星四溅,一股巨力顿时荡大刀,随即尉迟恭右臂力,槊杆一旋,顿时一槊将隋将咽喉捅穿。
“扑——”
血雨飘洒中,残尸坠落马下。
“挡我者死!”
尉迟恭哈哈大笑,当即,快马舞槊,闪电般扑近陈孝意。
正文第四十六章逃归雁门
更新时间:2011…8…2217:52:04本章字数:5391
陈孝意魂飞魄散,不敢交战,一拍战马,便在众亲卫保护下,夺路而逃,也顾不得什么大军了。
“匹夫休走。”
尉迟恭急了,拍马紧追不舍,把个‘选锋军’都撇得老远。
“嗖嗖——”
见尉迟恭追得急,陈孝意便命亲卫放箭,乱箭如蝗中,尉迟恭不得已,只能放慢度,左遮右挡。
“鼠辈!”
这下,尉迟恭可是恼坏了,哇哇大叫:“有本事别放箭,咱们单挑。”
陈孝意却头也不回。
眼瞅着这厮就要率百余亲兵冲出营门时,前方闪出一支马邑军,领兵之人,赫然正是翟松柏。
一时间,那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陈孝意,哪里走!”
一想起那段在山中喝风的艰苦岁月,翟松柏的怒气值便飚到一百二,当即咬牙切齿,舞刀奔来。
“手下败将,滚开。”
陈孝意不敢跟尉迟恭动手,对翟松柏却是不惧,一挥手中银枪,当胸便刺,出手是又快又狠。
翟松柏却是不管不顾,一刀照陈孝意头颅就剁了下去。
娘唉!
陈孝意吓了一跳:这是要两败俱伤啊,算你丫狠!赶紧扯回银枪,缩头一躲。
“叮——”
翟松柏一刀劈空,却将陈孝意盔缨斩了下来,唬得这厮出了一身冷汗,这真是狠的怕不要命的。
陈孝意不敢纠缠,当即虚晃一枪,夺门便逃。
“狗贼,哪里走!”
翟松柏如何肯放,正好撞着尉迟恭,二人率军一路穷追。
然而,那陈孝意逃命的功夫着实了得,一路拍马狂奔,竟生生率十余残兵安全逃进了雁门关中。
关城瞬间紧闭。
尉迟恭、翟松柏心有不甘的在城下一阵破口大骂,却被城头隋军一阵乱箭射回,只得怏怏而退。
……
马邑军营中,残余隋军失去指挥,顿时群龙无,死硬份子被剿杀干净后,剩下千余人缴械归降。
马邑军大获全胜,一时欢声雷动。
却说那陈孝意,回到府里,一连喝了三杯茶,这才惊魂稍定。
此次,又是惨败,三千大军几乎全军覆没,让他真是欲哭无泪——曾几何时,他还是常胜将军来着。
“唉——”
陈孝意长长叹了口气,却百思不得其解:究竟是何人识破我之计谋?
却也难怪,这李靖是属于大器晚成一类,历史上,直到近五十岁时,才在李世民麾下大放异彩。
而此时,李靖还声名不显,这陈孝意焉能不吃亏。
陈孝意心中苦笑:看来,那刘武周麾下必有能人啊!日后,若无十足把握,绝不能再轻易出兵。
要知道,雁门关中,只剩下八千军马,再也折腾不起了。
此时,天已微亮,忽然,有亲兵来报:“大人,前郡丞杨长仁在门外求见,不知您见是不见?”
“杨长仁?”
陈孝意一愣,这杨长仁是他的前任,本地人,跟他一向没什么交情,这一大早的上门,有什么事?
不过,杨家是雁门望族,却不能不给面子。
当下,陈孝意定了定神,挥手道:“请他进来吧。”
“诺。”
亲兵退下,不一会儿,便引着一个年近五旬的中年男子走进厅中,正是雁门前郡丞——杨长仁。
“杨兄,”
陈孝意连忙起身,客气地一抱拳:“稀客,稀客,快请坐。来人,奉茶。”
“多谢大人。”
杨长仁微笑着一拱手,便自落坐。
当下,有亲兵奉上香茗。
“杨兄,”
陈孝意试探道:“一早来访,不知有何见教?”
“昨夜,”
杨长仁一边喝着香茶,一边察看着陈孝意的脸色:“大人可是出战了?”
陈孝意脸一红: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你丫难道是来奚落我的。有些尴尬道:“是啊,大败而回。”
“这样啊。”
杨长仁其实早已听说,脸上却不动声色:“那么,为兄冒昧地问一句,这雁门关,还能守得住吗?”
陈孝意心中一听:这话什么意思?试探道:“杨兄之意是?”
杨长仁踌躇片刻,咬了咬牙:“其实,大人累战皆败,非战之罪也,实是杨广不得民心,气数将尽。如今,大人困守孤城,前途实在渺茫,不如顺应时势,献城而降。那刘武周起兵以来,颇得民心,有明主之风,谅不会薄待大人,同时,免得关中军民受战火涂炭。不知意下如何?”
陈孝意明白了;杨长仁这是看刘武周势大,想投靠人家!这些地头蛇,为保富贵,一向是随风倒。
“够了。”
陈孝意脸色一板:“杨兄也曾食君禄,为何出此大逆不道之言。还请去,否则,休怪我剑下无情。”
陈孝意对隋朝可是忠心耿耿,若不是如今情势艰险,怕再激起雁门豪族内变,他早斩了杨长仁。
“大人,”
杨长仁还不死心:“识时务者为俊杰啊,还请三思。”
“住口!”
陈孝意霍然起身,杀气腾腾地按住剑柄:“杨兄还请去,否则,我认得你,宝剑可不认得你。”
杨长仁心中一寒,强笑道:“大人休要激动,我告辞就是。告辞,告辞。”惶惶然,急忙退走。
“呸——”
陈孝意狠狠吐了口唾沫:“无胆鼠辈!”
“大人,”
陈孝意亲将陈至上前,低声道:“这杨长仁可是本地豪绅之,如今已有反心,大人要千万提防啊。”
陈孝意心中一懔,缓缓道:“有理。你立即派人,暗中给我盯住这杨长仁,一有异动,马上回报。”
“诺。”
陈至应了声:“我这就去安排。”匆匆而去。
“唉——”陈孝意一时有些焦头烂额,叹气道:“真是多事之秋啊。皇上啊,皇上,您再不振作,这大隋天下,真的要完了。”
一时间,竟黯然泪下。
……
正文第四十七章首攻雁门
更新时间:2011…8…2217:52:04本章字数:6115
四月十九。
晨。
朦胧的薄雾中,战鼓声隆隆响起,休整了一天的马邑军,洛绎不绝地开出营门,在旷野上列阵。
阵后,是大批云梯、冲车,以及投石机。
雁门可是天下雄关,所以,囤兵土城的那十天,秦冲可是做了严密准备,打造了大量攻城器械。
“当、当——”
一见马邑军出营,雁门关上立时警笛四鸣,大批隋军涌上关城,严阵以待。
“咚咚……”
很快,低沉的战鼓声中,万余马邑军缓缓压向雁门关而来,一色的蓝衣黑甲,乌云蔽日般肃杀。
很快,关前五百步,马邑军停下脚步。
阵后,秦冲遥望了一下雁门关:
便见此关建于百尺山峦之上,城墙俱以巨石砌成,高达十数米,放眼看去,过雁穿云、奇险异常。
我擦!
秦冲倒吸口凉气:不愧是号称‘天下九塞、雁门为’的雄关啊,要攻下它,必难免一场血战!
“开始吧。”
秦冲长吸口气,下命令。
“诺!”
李靖领命,挥动令旗,开始指挥攻城。
雁门奇险,所以,李靖并末贸然攻城,而是先动用了投石机,准备好好杀伤下雁门关的有生力量。
当下,上百架投石机缓缓启动,机簧嘎嘎作响中,吊兜里放上了五十斤的巨石。
“放!”
万事俱备后,李靖挥动令旗。
“砰、砰——”
霎那间,机簧崩响,犹若惊雷滚滚,怪不得,古人又把投石机叫做‘霹雳车’,声势果然异常惊人。
半空中,上百颗巨石呼啸作响,划过道道死亡的轨迹,急飞向雁门关城头。
“快闪避——”
雁门关上,立时响起一阵撕心裂肺般的呼喊。
“轰隆——”终于,第一颗巨石坠落在城头,一名持盾隋军顿时连人带盾被砸成碎末,好不惨烈。
紧接着,巨石如雨而至。
“轰隆隆——”
巨大的关城顿时颤栗起来,乱石四溅,血肉横飞——
片刻之后,第一轮巨石落尽。
再看那雁门关:
雄伟的关城上,到处都是丑陋而巨大的深坑,而城头,满是死伤的军卒,凄厉的哀嚎令人胆寒。
陈孝意屹立城头,双眼几欲喷出火来:尔等有投石机,难道我还没有!?
“来人,”
他厉喝一声:“给我还击!”
“诺!”
雁门关上,近四十架投石机也奋力张开,将复仇的怒火掷向马邑军。
“轰隆……”
霎那间,块块巨石坠入马邑军阵中,连人带盾、连人带马俱砸为肉酱,一时血风腥风,令人丧胆。
秦冲倒吸口凉气。
这样的死法真是惨烈无比,幸亏他站在阵后,处在隋军投石机的边缘,否则,可真是考验勇气。
“先打掉隋军的投石机!”李靖神色凝重,当即下令。
“诺!”
当即,马邑军上百架投石机掉转矛头,集中火力,砸向隋军的投石机。
隋军也奋力还击。
“喀嚓——……”
阵阵如雷巨响中,两军的投石机一架架崩毁、粉碎,连带操纵投石机的两军士卒也是死伤惨重。
终于,在渐近中午时,隋军的四十架投石机被摧毁殆尽,而马邑军,也付出了近三十架的代价。
李靖满意地点点头:没了投石机,隋军就是拔了牙的老虎,没多大威胁了。一挥手:“收兵,回去吃午饭。”
“李大人,”
苑君璋呆站了半天,有些心痒道:“别急着回去啊,先让我们率军攻一次吧。”
“是啊。”
尉迟恭也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诸位别急。”
李靖笑了:“现在啊,还不是肉搏登城的时候,否则,只是白费士卒。放心吧,会有你们打的。”
“不错,大家都听药师的。先撤吧。”秦冲在马上坐了半天,也是腰酸背痛。
“那好吧。”
苑君璋等只好点头。
当即,马邑军步、骑掩护着投石机等攻城器械,缓缓退回军营。
“可恶!”
雁门关上,陈孝意狠狠地一捶城垛,仅半天,自己的投石机就被敌人拔了,以后,可就被动了。
这时,校尉张伦走了过来,此人魁梧有力,仪表堂堂,拱手道:“大人,贼军退了,您也去歇歇吧。”
“好吧。”
陈孝意叹了口气:“传令:好生救治伤患,让民夫再把午饭送上来,让兄弟们吃饱。”
“诺。”
城头上一片忙碌,暂且不提。
雁门关,杨府。
书房中,杨长仁慢慢地踱着步,似在等人。
“老爷,”
忽然,有一名家兵领着一位白面微须的中年人走了进来:“王大人来了。”
这中年人姓王为确,官居雁门县令,也是本地豪族,和杨长仁乃是世交,双方关系可谓莫逆。
“王兄,”
杨长仁赶紧拉着王确坐下,挥手斥退家兵,焦急地低声道:“情况如何?”
王确一脸高兴:“杨兄尽管放心,小弟经过联络,我雁门豪族皆愿起兵归刘,暴隋眼看气数将尽,没人愿为它陪葬。”
“太好了。”
杨长仁兴奋得拍案而起:“只要我等齐心,就算陈孝意那厮不识时务,也必能成功。”
“不错。”王确一脸嫉恨:“自前任太守病逝,一直无人前来接替,这陈孝意便大权独揽,又油盐不尽,早已失了人心,这回,正好除之。”
“甚是。”杨长仁点点头,沉吟道:“不过,行事务必谨慎,那陈孝意可是心狠手辣之辈,万不可大意。你回去后,便马上通知各家,聚集族兵,暗备兵甲,待一切完毕后,我便派人偷出城去,联络刘武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