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钞帝国-第9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么办!”
李卫国当即拍板决定,杭州城外大营内的七千余八旗兵和六千余绿营兵,经检查全都不符合沪军征兵标准,于是给了他们开拔费,令他们开赴衡州府战场。
然而,李卫国还是低估了这些八旗老爷兵们的厉害,他们虽然没有什么战力,可眼力和心机都很高,他们不是傻子,去衡州府打仗就是送死,为首的旗人将领们走到一半便驻兵不前了。
消息传回杭州,李卫国顿时皱眉,要将那为首的旗人将领严办。
吴庸笑道:“大人何须生气,更不可将那旗将严办!”
李卫国不解,问道:“先生这是何意?我不将旗将严办,如何让这些老爷送上战场当炮灰?”
吴庸波澜不惊,老神在在的笑道:“大人若是将旗人将领严办,那么势必会让浙江的官员们怀疑,以他们的老练,很快就会猜到这些旗人是被大人送上战场当炮灰送死的。”
李卫国沉思,吴庸所言不无道理,于是问道:“那先生的意思呢?”
吴庸回答道:“这些旗人不管是死在何人手中,死在何处,这都不重要了,只要让浙江的大小官员们都知道这些旗人是死在战场上便是。”
李卫国眼神一紧,顿时明白了吴庸的意思,问道:“你是让我们自己动手!”
吴庸点头道:“以有心算无心,以有备算无备,那些旗人老爷兵们根本没有还手之力!除之轻而易举,根本不需要再假借太平军之手!”
李卫国看了吴庸一眼,眼中惊讶之色一闪而过,平日里可没见吴庸如此狠辣,令他震惊。不过李卫国很好的掩饰住了,他知道一个真正的谋士就是不择手段,这也是在所难免的。
不过,李卫国心中还是多了一分警惕,因为驾驭一个这样的谋士,就是一柄双刃剑,指挥不好就会伤及自己。
想到这里,李卫国深吸一口气,已经有了决断。
“此计甚好,我同意了,还望先生走一趟。对张小六面授机宜,妥善处理好此事!”
吴庸心中苦笑,他是聪明人,怎能不明白李卫国的意思。暗道他这位主子果然是精明无比,办事滴水不漏。此事见不得光,李卫国连道手谕都不给吴庸,只叫他面授机宜跟张小六商议办理,这分明就是撇清关系。让吴庸来做这个坏人。
“为主分忧,乃是吴庸之本分,大人放心,此事吴庸一定办得妥妥当当!”
李卫国点点头,不再言语,吴庸识趣告退。
吴庸离开后,李卫国当即命人叫来中华神盾局的特工李洋。
李洋本是一名孤儿,是李卫国的孤儿院收养计划中的一员,虽然年龄只有十二岁,却非常聪明。是李卫国精心培养的高级特工,受训时间超过三年,成绩优异。
“兄长,您找我!”
李洋进来后,恭恭敬敬的对李卫国行礼。
所有李卫国收养的孤儿不论年龄大小,不论男女,都管李卫国叫兄长。对于孤儿来说,长兄如父,但凡有点人情味的人,今后都将为李卫国所用。对他忠心耿耿。
李卫国微微一笑,让李洋坐下,问道:“最近可好?”
李洋拱手道:“有劳兄长关心,一切都好。兄弟姐妹们相亲相爱,进步都很快!”
李卫国点点头,为李洋添茶水。
李洋在中华神盾局苦练本领三年有余,自然会察言观色,顿时道:“兄长叫小弟来可是有事情吩咐?”
李卫国示意李洋先尝尝茶水,待李洋喝过一杯后。才道:“从明天开始,给幕僚团的每位先生都安排仆从和丫鬟。”
“兄长是要兄弟姐妹们监视这些人吗?”李洋惊讶的问道,有些奇怪,因为李卫国以前从来不对自己的幕僚团成员监视的。
李卫国笑了笑,说道:“有些谋士越来越心狠手辣了,他们做事已经渐渐没有底线了,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杀敌,用不好就会伤自己。你们也不用太过监视他们,就安心的在他们身边做事,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他们失去人性的时候……”
李卫国没有说下去,但李洋已经明白了,于是道:“兄长放心,若有人敢踩红线,会第一时间报告兄长的!”
李卫国点点头,道:“下去准备吧!记住,像吴庸这些幕僚,呆在他们身边一定要格外谨慎。他们三五年内,甚至十几年内应该都很规矩,所以你们也不必着急,逐渐融进去便是,切不可急躁,平时没有我的召唤,你们不需要任何行动,除非事关生死存亡之时,否则不得暴露自己。”
“兄长放心,我们晓得!”李洋领命,顿时下去准备。
看着李洋离去,李卫国叹口气,他本不想这么做,可是随着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压在这争霸之路上,不容他有一丝大意,因为任何的大意,都有可能令李卫国丧命,家人遭难,那是李卫国最不愿意看到的灾难。看看历朝历代的开国故事,成也萧何败萧何败也萧何的事情还少吗,前车可鉴,所以李卫国不得不警惕。
只是这么快就开始布局将来,放眼天下历朝历代的帝王,却是绝无仅有的,唯一能够提及的也只近代的毛太祖有这本事了。作为一个穿越者,李卫国深知其中的厉害,这样做亦无可厚非。
中华神盾局,国之利器,王者之剑。
而它的主人,只能是李卫国自己。
不知不觉中,李卫国的思绪远去,清醒来时,外面已经天黑了。
三天后,吴庸和张小六返回杭州,带回来梅岭大战的消息,沪军被太平军击败,伤亡惨重。
杭州城内,顿时人心惶惶。
普通老百姓开始变卖家产,向上海逃去。只有一些智者发现了问题,沪军所谓的战败和伤亡,实际上只有原来的浙江省的清军八旗和绿营兵全军覆没了。
这其中意味着什么,明眼人一听就明白了,这是李卫国故意借太平军的手灭了八旗兵和绿营兵。只是,如今他们都处于沪军的管控之下,哪敢多言。
只是,八旗兵十分敏感,他们都有家眷,而且大部分都有家庭背景,此番全军覆没,尸骨无存,他们自然要闹腾的。
巡抚衙门外,上万旗人前来讨说法,一个个都非常霸道,强闯衙门,殴打衙役。
李卫国头疼,处理了八旗军,还要被他们的家人砸门。
不过李卫国很快就把吴庸找了过来,既然是吴庸献的计策,那么就让吴庸来处理后事。
吴庸苦笑,这个恶人只能他来承担,绝不可能让李卫国来承担,这是做臣子的责任,他当仁不让,再次出手。
对付这些旗人,吴庸打定主意做恶人,因为他知道,只要他示弱,那么这些旗人将会蹬鼻子上脸,更加放肆。
于是吴庸坚决不让步,只给家属应得的抚恤,多了一文钱也不给,那些仗着自己家有势力的人继续闹事,吴庸直接将他们抓了起来,关进大牢。
面对吴庸的强势,很快骚闹平息了下去。
不过,依然有一些旗人家庭并未就此罢休,他们很快将消息传出,令他们在京城的亲戚出面干预。
李卫国很清楚,这种大规模坑杀旗人的事件,绝对会引起朝廷震动。李卫国也没想躲开,只要朝廷抓不住他的把柄,就拿李卫国没办法。
然而,很快一条消息传来,令李卫国顿时紧张了起来。
皇宫中的兰贵人突然传出消息,太平军北伐失败,林凤祥、李开芳等人被俘,被押往京城处斩。这是注定了的事情,李卫国并不惊讶,但令他紧张的是,原本应该死在北伐中的洪宣娇,竟然没有被俘,安全返回了天京。
李卫国跟洪宣娇是有过节的,他希望洪宣娇折在北伐之中一了百了。但兰贵人传出的消息表明,洪宣娇曾经被俘,只不过不知为何被肃顺的人释放了。随后肃顺给咸丰上了密折,参李卫国暗中勾结太平军,私底下交易军火,演戏给朝廷看。咸丰大怒,已经命人秘密南下调查,一旦坐实,对李卫国将是灭顶之灾。(未完待续。)
PS:最近国家净网行动展开,巡洋舰已经有好几本被屏蔽,昨天是《唯我独裁》和《大清拆迁工》,今天是《超自然科技强国》,明天是什么情况已经很忐忑了,给大家带来的不便表示道歉
第121章 翻脸(上)
“一定是洪宣娇那臭娘们出卖了咱们大人!”
“肃顺这一本可是参到了咱家大人的要害上,皇上震怒,这可真么办啊!”
“还好咱家大人在宫中有耳目,现在还来得及,只要把朝廷派下来的人截住,使其闭嘴——”
“你这是什么馊主意?把皇上派下来的人干掉,你这不是告诉皇上咱们要造反了吗?”
“没错!皇上派下来的人绝对不能动!”
“那怎么办啊,我们总不能坐以待毙吧!”
杭州巡抚衙门大堂内,李卫国的幕僚们都非常着急,有些心理素质低的已经失了方寸。
李卫国坐在上首位,一直没有说话,只是听着幕僚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心中在盘算着如何解决这件事。
官场步步险恶,稍不留神就要出大事,丢了身家性命。
李卫国知道,这次如果处理不好,那他就得扯旗造反了。
对于李卫国而言,尽管他现在有了很强的实力,但清廷的统治根基现在还很牢靠,民心所向,这从太平天国最终的失败就能够看得出清廷尽管残暴,却还是老百姓心中的正统。
所以,李卫国不到万不得已,不想这么快就造反。
见吴庸一直安静的喝茶“吴先生,你为何不说话?”
吴庸笑道:“这不正好,太平军在西,我沪军在东,依托长江,三分天下之势已成。”
李卫国差点一口气背过气,感情这个吴庸巴不得他立刻造反。
只是吴庸再厉害再聪明,他也不可能知道未来的历史走向,清廷不是那么容易被推翻的,尤其是现在,国内的大部分的汉族地主武装都效忠清廷,从他们那么积极的为清廷卖命,疯狂镇压太平天国就可以看出来,如果这个时候就造反。阻力将是空前的。
李卫国并不怕造反,他相信自己的能力,尽管现在灭清之战阻力空前,但也就是多花费一些时日罢了。可李卫国知道一旦灭清之战长时间消耗下去。耗费的是国家的综合国力,尤其李卫国知道克里米亚战争很快就要结束了,到时候列强们将重新将屠刀转向中国,如果那时候李卫国还在跟清廷内战的话,根本没机会阻挡列强。
李卫国叹口气。如果他只是这个时代的一个土著的话,就不用想这么多了。可他毕竟是一名穿越者,有着一颗热爱祖国河山的心,他不能坐视祖国遭到列强的欺凌。
想到这里,李卫国说道:“我还不想造反,你们都给我马上想个办法出来!”
吴庸见李卫国态度坚决,顿时摇摇头,不过李卫国是主,吴庸是仆,不管吴庸想什么。只要李卫国一旦做出了决定,吴庸都不会再反对,而是会按照李卫国的决定来出谋划策。
只听吴庸道:“不造反也行,只需要让皇上派下来的人看见大人一心为朝廷做事就好了!”
“那就不能再跟太平军演戏了,不然绝对瞒不住的!”有幕僚顿时出言道。
吴庸点头道:“没错,既然洪宣娇已经出卖了大人,那我们就没必要再跟太平军演戏下去了。狠狠地打他们一顿,让他们知道出卖咱家大人的下场!”
“吴先生说的有道理,为今之计只能拿太平军开刀了!”李卫国赞同道:“只是,我们该从哪方面下手。吴先生可有妙计!”
吴庸道:“如今我水陆大军主力尽在浙江,可直接取回衡州府,北王韦昌辉的两万精锐,足以作为投名状。让朝廷安心了。”
有幕僚道:“可这样一来,太平天国方面必将全面报复,我军江东大营和江南大营将压力倍增,以目前的兵力而言,防御江南和浙江两省,全都跟太平军接壤。战线太长,一旦跟太平军全面开战,于我军不利。”
这的确是个问题,李卫国因为之前跟太平军暗中达成协议互不进攻,所以一直以来,李家军都在走精兵路线,并没有大规模扩充。四万李家军镇守江南省,相当于半个江苏,兵力还算合适,如今吞并浙江,扩大了一倍多的地盘,而且还跟太平军控制的江西、安徽全面接壤,这意味着战线太长,兵力也就捉襟见肘了。
吴庸道:“战线太长,兵力太少,的确是我们目前的短板,不过太平军方面也是一样的局面,他们四面被围,如今北伐也全军覆没,他们的兵力同样捉襟见肘,不比我们好到哪里去。我有一计,可化解眼前危局。”
只听吴庸续道:“现在太平军方面还不知道我们要对他们下手,所以我们可以先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衡州府,先出其不意消灭北王韦昌辉在衡州府的两万精锐。如果能够杀掉韦昌辉,等于断太平军一根手指。”
有幕僚插嘴道:“我们主力就在浙江,出其不意消灭韦昌辉这两万兵马胜算非常大。可是接下来太平军必然调集重兵前来报复,我大军都在浙江,江南省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