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伪钞帝国 >

第236节

伪钞帝国-第236节

小说: 伪钞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李卫国这么一说,徐寿、华蘅芳、埃里克森等人不由得一愣,纷纷回想着。尤其是魏翰,博学多才,对这方面的了解极为深刻。只是以前不注意罢了,如今却突然发现。还真是这样子的。

想到这里,魏翰不由得脸红道:“陛下英明,果然是这样的,是臣等疏忽了。”

并不是魏翰等人疏忽,而是这个年代全世界各国海军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直到后来战舰的造价越来越高,自己人把自己的战舰给撞沉了所带来的巨大损失才惊醒各国海军,从而取消了撞角设计。

李卫国的眼光何其毒辣何其高明,自然是站在百年之后的高度来看待眼前的这艘甲铁战列舰。他想挑毛病实在太容易了。

只见他微点颔首,继续道:“刚才你说椭圆尾特点是正确的,但并不全面。首先椭圆船尾能够将满载水线附近的尾部水线向后作适当延长,有利于减小兴波阻力和粘压阻力,船尾甲板面积增加,有利于总布置,有利于增加初稳性。同时对螺旋桨和舵也起到保护作用,提高推进效率。但它有很大的缺点,就是构造复杂且艉垂线附近的船体应力较大(相当于悬臂梁),不方便施工。”

“陛下所言甚是!”这方面的权威是埃里克森,他见多了欧美各国海军的战舰,都是清一色的椭圆船尾。的确建造不易,需要很高的技术和设备。

徐寿直接问道:“那陛下所言的方形船尾有何优点?”

“朕所说的方尾,其特点是能将船尾做成刀切似的平直状。其各水线面的尾部形状接近方形,或弧形方角,故称方尾。”李卫国解释道:“用方尾的最主要优点在于,他的尾部纵剖线坡度缓和近于直线,从而可使水流大致沿纵剖线方向流动。减小高速水流的扭转和弯曲程度,从而减少能力损失,改善阻力性能,更重要的是高速水流沿着方尾边缘一直延伸到尾后相当距离处,其作用相当于增加了船体的有效长度,从而有利于减小剩余阻力,方尾的这种作用通常称之为虚长度作用。此外由于方尾的尾部排水体积较大,可减小航行过程中得尾倾现象,从而使尾部产生‘鸡尾流’的波浪情况得到改善,可以得到较小的阻力,有利于提高航速。”

最后,李卫国又补充了一句:“除了阻力性能外,方尾还具有结构简单并有较好的回转性能,对螺旋桨等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等好处。”

尽管众人都听得明白,但可惜他们没有制造过方形船尾。从一开始就是从欧美照搬全学来的造船技术,所以一直没有怀疑西方人使用椭圆形船尾的优缺点。

如今从李卫国这里得知方形船尾的优点,顿时如醍醐灌顶,一个个仿佛都开了眼界一般。

魏翰顿时折服,上前躬身向李卫国致歉道:“是臣井底之蛙,愚钝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朕只是偶然听说了这方形船尾之事,侥幸胜了魏卿家,若轮造船设计,朕可真是外行。”李卫国哈哈大笑,将魏翰扶起来。

魏翰感激的看了李卫国一眼,众人也顿时轻松多了。

接下来,李卫国陆续又指指点点,众人在不敢轻视,虚心请教。

在这群舰船方面的**ss们面前卖弄,李卫国非常高兴,别有一番成就感。

~~~~~~~~~~~~~~~~

今天作者后台更换新版,一时间用得不喜欢,没鼓弄明白,错误的将公众章节传到了IP章节,对此向大家道歉。由于vp章节必须得向主编申请修改名字,所以晚了一个小时,已订阅的朋友不必担心,现在章节修改完毕,不另行收费。原来是3900字左右,修改后4500字左右,不另行收费,等于今天更新的两章,算是对大家的小小补偿吧,感谢大家一路对巡洋舰的支持,在此拜谢。(未完待续。)

第270章 吊打林肯小盆友

“今年是建元3966年,光华元年,就叫39661型甲铁战列舰好了!以后海军新式舰艇都这样命名,用数字和天干地支来进行组合命名,看起来越混乱越好,最好不要让敌人轻易猜测到型号,这样有利于保密工作。”

李卫国最终拍板,为这一批九艘万吨级甲铁战列舰定下了级别,此后中国海军每一设计一级战舰,都用中国之建元和年号数字组合起来命名。

这种命名方式在徐寿等人眼中,分别写着一个“懒”字,只有李卫国自己心中清楚,他那个时空的新中国也是这样给战舰命名型号的,什么052,055的,都是数字,为了表达他对那个时刻的新中国的敬意,他也采用数字来给战舰型号命名了。

这只是中国海军自己给战舰用数字命名,39661型甲铁战列舰问世后,西方列强自然也要用他们的方式来给中国海军舰艇命名,最终39661型甲铁战列舰被欧美称之为定远级,因为定远号将成为中国海军舰队的旗舰,最耀眼的明星,必然被欧美列强深深记住的。

39661型甲铁战列舰一共十艘,除了已经建成的bb…x战舰之外,其他九艘甲铁战列舰将会被重新命名为定远、镇远、威远、致远、靖远、来远、济远、经远和平远,这九艘虽然都属于39661同级舰,但因为建造误差等各方面问题,最终建成时的吨位都不尽相同,受限于这个年代的技术水平,误差最大接近一千吨,其中尤以定远号吨位最大,满载排水量高达12550吨。其他八艘相差都不大,都在几百吨之间。

至于试验舰bb…x,将被用作于训练舰。必要时可以成为替补加入主力舰队参战。

对于一般的国家海军而言,用一艘新造的大型水面战舰作为训练舰。这未免有些太奢侈了太浪费了。正常来说,各国海军都是用退役下来的主力舰来作为训练舰。不过中国海军有些特殊,不像其他国家海军那样建立几百年时间,有大量的家底和大量的海军官兵服役。中国海军起步晚,底子薄,没有蒸汽动力的铁甲舰作为训练舰,之前的浅水重炮塔铁甲舰显然不行,不符合未来海战之需要。若想尽快训练大量合格的军官和士兵出来,就只能用新造的铁甲舰了。

于是,bb…x战舰被命名为郑和号,交给上海海军舰艇学院,作为海军学员的训练舰使用,同时也是纪念郑和下西洋威震四海的辉煌时代,意喻将来郑和号培养出来的海军学员们能够再现郑和时代的辉煌。

九九舰队案,除了九艘甲铁战列舰之外,还有九艘主力巡航舰,排水量在五千吨左右。其航速高出战列舰很多,达到18节,用于周边沿海的战备巡航。海战时给主力舰提供火力掩护。为了提高航速,自然要牺牲部分装甲。

原本海军舰政总署打算仿造英国的无防护巡航舰或者平甲巡航舰,不过都被李卫国否决了,因为他知道无防护巡航舰和平甲巡航舰都是败笔,在海战中根本不堪一击。

李卫国更倾向于穹甲巡航舰和装甲巡航舰,后者披挂装甲后,会严重拖累航速,在这个蒸汽机技术不成熟的年代,被拖累速度的巡航舰便是鸡肋。所以暂时被李卫国否决,最终确定建造九艘穹甲巡航舰。

将平面的装甲甲板改成中间平、两边坡的穹面装甲甲板。即穹甲。

其中间部位的平甲提升到了水线之上,而两边的斜甲落至水线下。因为中央部位高出水线。这样即使水线处破损进水,一时也很难淹没高出水线的装甲甲板,军舰仍能保持较大的浮力;而斜延至水线下的装甲甲板的两边,成了防弹效果很好的斜面装甲,加之船外水的阻力,对军舰水线附近舷侧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即“以斜度拒弹,以穹面界隔漏水“,相对于无防护巡洋舰和平甲巡洋舰,穹甲巡洋舰的优势相当明显。

当然,李卫国也曾经想到过作为穹甲巡洋舰的鼻祖超勇号,她在甲午海战中的表现太差劲,经常被后人诟病是鸡肋。实际上,超勇号是英国出口给北洋水师的阉割版本,英国人在上面动了手脚,只是将穹甲覆盖军舰中部的机舱等要害部位,并不能保护全舰,而英国海军自己用的则是伦道尔设计的“完善型穹甲巡航舰“。

可以说,当年的北洋水师就是个坑,被英国人坑,被德国人坑,最终掉坑里万劫不复了。

李卫国自然不会重蹈覆辙,在他的指示下,九艘穹甲巡航舰设计的时候就将穹甲延伸到了整个军舰的舰艏和舰艉,水平方向覆盖保护整个军舰下层,防护性直接提获得质的提高,防护度接近装甲巡航舰,速度却超过装甲巡洋舰。

只是,这种完美穹甲巡航舰在19世纪80年代之前堪称完美,等到了80年代以后,随着蒸汽机的功率大幅度提升,装甲巡航舰的速度优势得到加强时,穹甲巡航舰就过时了。

当然,李卫国根本不在乎,因为等到了80年代,服役二十多年的穹甲巡航舰也该退役了,那时候自然而然的用装甲巡航舰来替代,对中国海军没有任何影响。

九艘穹甲巡航舰陆续开工,由于李卫国的插手,修改了设计图纸,使得九艘巡航舰的开工时间被推迟至光华二年春天,于是该级巡航舰被定级为39672型,分别用九大海来命名,即海圻、海天、海容、海琛、海岳、海岱、海寰、海洋和海脊。

至于九九舰队案的配套护卫舰、补给舰、警戒炮舰等,这些战舰设计起来非常容易,而且都是现成的,并没有单独进行设计,除非蒸汽机技术获得大进步,否则现有的护卫舰、补给舰和警戒炮舰就足够胜任了。

不过九九舰队案还有一个补充计划。这个是秘密,并没有公开,但李卫国却非常重视。

那就是在第三次雅片战争中立下大功劳的潜艇。这个武器依然是个秘密,被严密封锁了消息。

九九舰队案补充计划便是要大量建造潜艇。不过不是现在,因为霍兰的潜艇还无法跟随舰队到大海中同敌人作战。按照李卫国的海军发展计划表,下一个五年将要把英国海军赶出亚洲,那么势必要进行大洋上的大规模海战,彻底打败英国皇家海军亚洲舰队才行。

那时候的交战海域应该在近海或者深海,目前的霍兰潜艇续航力不够、水下鱼镭发生系统不完善、潜航性能不足等等原因,都需要加快研发速度。

按照李卫国的计划,潜艇设计必须在三年内完成。并达到作战要求,然后用两年时间大量建造,以应对五年后的中英间爆发的大海战。

为此,李卫国向霍兰提供了一千多万人民币的资金,不论霍兰需要什么都有优先级待遇,目的就是让霍兰尽快的完成潜艇项目的开发和研制工作。

同时,除了潜艇之外,鱼镭是一件大杀器,崇明岛海战之后,李卫国注意到了鱼镭发挥的巨大作用。既然潜艇的水下潜射项目还没有完成(主力舰的鱼镭发射系统也得等待)。那么不如发展一批鱼镭快艇。

虽然鱼镭快艇只能在近海和浅海作战,但只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同样可以取得巨大战果。就像淞沪战场上的加特林机关枪一样,直接横扫敌人,扭转战局。

鱼镭艇计划同样是严格保密的,为此建造鱼镭艇的地点被放在太湖中的恶魔岛海军基地,那里封闭式安保,可以防止鱼镭艇信息被泄露,当初十艘浅水重炮塔铁甲舰就打了英法海军一个措手不及,下一场战争,李卫国也打算用鱼镭艇再给敌人好好上一堂课。

那将是一场豪赌国运的战争。所以李卫国不敢大意,他所能够准备的都会尽力去准备。

李卫国在上海停留了一段时间。一方面视察海军各项工作,一方面也是在稳定江南各地官场和民心。让他们知道李卫国依然在重视着他们,刚登基不久就南巡,这便是一个强力的信号。

这期间,李卫国也不会闲着,而是通过陪都总参谋部电讯室,不停地打探着欧美各国的消息。

普鲁士和法国爆发战争,初期因为法军兵力不足,虽然宣战但并没有真正出兵,直到中法《北京和约》备忘录签署完毕,法国支付了战争赔偿将六万法军赎回后,法皇便立即率军出征,向普鲁士开战。

历史上的著名色当会战没有发生,普鲁士军队和法军打得难舍难分,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主要是李卫国向法国和普鲁士都出口了大量的加特林机关枪,其中作价二十万法郎一门加特林机关枪卖给法国一百门,配套12。7毫米子弹五百万发,赚了两千五百万法郎的外汇,以法国黄金和白银冲抵。

这种冤大头算是让李卫国抓住了,因为法国常备陆军兵力太少,算上赎回国的六万法军,能够出兵作战的部队也不过八万人,新征召的士兵还在训练,没有战斗力,而普鲁士军队采取义务兵役制,动员六十万大军,这方面法军处于绝对弱势。

在这种情况下,法皇拿破仑想起了法军在淞沪战场上的惨败,于是向中国政府求购加特林机关枪。

对付法国,落井下石是必须的,李卫国知道如果给法国人时间,不出两三年他们就会彻底研制出加特林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