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钞帝国-第23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身边同伴的说话声,旁边一名俄军士兵也顿时抱怨道:“草,老子刚才也好像已经装了一发弹丸进去了,千万别装多了,会死人的!”
“都他妈等什么?开枪,射击!”
一名俄军军官冲了过来,大声向这几个俄军士兵下令。
砰!
一声枪响,这名俄军军官瞬间被打爆了脑袋,尸体栽倒在地。
“快跑!”
“不能跑,会被当逃兵处决的!”
“你傻b啊,不跑等死啊!”
一群俄军士兵顿时哗然,老兵油子立刻脚底抹油开溜,新兵蛋子傻乎乎慢了一拍,结果被追上来的神策军战士一一射杀。
兵败如山倒!
哪怕正面俄军正面跟中**队对抗也不是对手,更何况还是被偷袭的情况下,仓促作战的俄军根本不堪一击,随着大量俄军士兵溃逃,顿时令整个雅克萨的俄军全线崩溃。
之前不堪一击的清朝军队,如今势不可挡的中**队,都是黄种人,实力却是天差地别。
俄国人吃瘪了,一万五千俄军不到半个小时就完蛋了,从北门逃出的俄军不到两千人,其余不是被打死,就是被困在了雅克萨城内,等待他们的命运要么是战死,要么是投降。
吴庸随大部队进城,看着残破的街道,他可以想象雅克萨的同袍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当然,这里曾经是八旗龙兴之地不可能有汉人存在,同胞只是一个代称罢了。
“这些旗人真是活该,他们在关内欺负我们汉人,让汉人做奴隶,却在关外让俄国人欺负,做俄国人的奴隶,真是报应啊!”
说话的是李洋,一脸幸灾乐祸的表情。他曾经奉李卫国之命潜伏在吴庸府邸,监视吴庸的一举一动,如今却成了吴庸的至交好友,跟随吴庸左右。
“不要这么说!尽管这里的人都是旗人或者蒙古人,但如今中国一统,旗人和蒙古人也都是我们的同胞了。”吴庸看了一眼李洋提醒道。他当然知道李洋的身份,却从不揭破,因为他是聪明人,只要他不起谋反的心思,李卫国就不会对他怎么样,有一个李洋在身边,反倒让吴庸安心了,因为他不用担心李卫国会怀疑他,可以放手做事情。
李洋应了一声,虽然不在坑声,却还是幸灾乐祸。
吴庸也是无奈的摇摇头,尽管他心底深处也在幸灾乐祸,却不会表现出来。
“速度清理城内残余敌人,出榜安民!”
中国神策军只用了半小时就攻下了雅克萨城,却花费了一整天的功夫才肃清城内的残余俄军,共计毙敌七千余人,俘虏三千余人。
明面上还有五千俄军逃跑了,但实际中只有三千余俄军成功逃走,还有接近两千俄军在战乱中失踪了,其中相当一部分摇身一变成了俄国难民,同样被神策军关进了集中营。
当然,难民的待遇要比俘虏好一点,只有聪明的俄军士兵才会想到。
因为在神策军的历史上,战俘向来是苦工,大多数都会被派往工地干活,结果大多数是活活累死。至于难民,初期虽然也要苦工,不过随着战争结束,双方缔结和约,那么难民就可以离开集中营获得自由了。
一天后,吴庸再次集结一镇又一个旅的兵力,沿着黑龙江上游的萨哈连乌拉河向漠河进军。
一路上中**队杀气腾腾,一边清剿从雅克萨溃败出来却迷路没能逃回漠河的俄军逃兵,一边对北方冰雪覆盖的原始森林进行适应性的训练,让战士们尽可能的适应北方的严寒条件和森林作战。
两天后,吴庸率大军抵达漠河,结果漠河已经化作一片废墟,是俄军杀光了漠河原住民,摧毁了这座小村镇,不给中国神策军留下任何东西。
“这些畜生!”
看着几百黄面孔的老百姓死在血泊中,吴庸顿时大怒。
“传我命令,大军包围莫格差,但凡俄国人,一律杀无赦,鸡犬不留,要让他们血债血偿!”
李洋担忧道:“这个恐怕不好吧,陛下会怪罪下来的!”
“放心,大不了功过相抵!”吴庸顿时笑了,这可是他从陈静南那里学到的新手段。(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访问
第267章 中国国防白皮书(建元3966年版)
就在吴庸率八镇大军横扫远东俄军之时,李卫国的圣驾已经返回了北京紫禁城。
刚归来,就有一大群文武百官觐见,递交一大堆奏折等待李卫国决断。
想要当一个好皇帝,就得有被累成狗的思想准备。
不过李卫国似乎还没有做好准备,他迅速打发了文武百官们,令人将他们的奏折送到御书房,而他自己却没有直接去御书房办公,而是准备跟自己的四个女人一起泡个热水澡,顺便调教一下两个前皇太后女仆,探讨一下美妙的人生。
皇后傅善祥挡住了李卫国伸过来的魔抓,娇嗔道:“陛下,只要您把御书房的奏折批阅完毕,臣妾们便同意今晚一起好生伺候您,如何?”
“当真?”李卫国一愣,感觉傅善祥今天太阳大西面出来了,她向来反对大被同眠的。
“只要您君无戏言,臣妾们自当不会反悔!”傅善祥带头说道,身旁沈紫嫣、苏三娘和宜兰尽皆点头,一个个娇羞无比,十分诱人。
“君无戏言!”李卫国顿时答应了。
“不能为求速度胡乱批阅哦!”沈紫嫣补充了一句,眨眨眼,巧笑嫣然。
李卫国顿时正色道:“那是自然!”
“那臣妾们就不打扰陛下办公了,我们在后宫等你哦!”傅善祥诸女顿时离开了,直到走远才传来她们的咯咯笑声。
李卫国嘿嘿一笑,暗讨几个媳妇被他调教的越来越开放了,以前求她们大被同眠可是要花费好大力气的。
不过,当李卫国回到御书房时,他顿时傻眼了。
只见御书房内堆满了奏折,足有五六百本。
这还不算。因为不断有侍女抱着一摞摞奏折,还在往御书房里送。
这尼玛是要累成狗的节奏啊!
上当鸟!
李卫国顿时回忆起傅善祥、沈紫嫣、苏三娘和宜兰四女刚才的表情,他见沈紫嫣冲他眨眼。还以为是要他晚上多多给她雨露,现在总是明白了。
李卫国苦笑。答应了四女要把奏折批阅完,总不能反悔。
如果不看奏折随便在上面写个阅字倒是可以搞定,可惜李卫国不是那种人,尤其对待国事,稍不留神就会酿成大祸,害国害民,所以他真心不敢胡乱批阅。
叹口气,李卫国苦笑着摇摇头。便拿起红笔,开始认真的批阅起奏折来了。
奏折都是最近李卫国御驾亲征期间挤压下来的,作为一个大权独揽的皇帝,注定了要被累成狗。
当然,李卫国心中已经在思考如何提高办公效率了和减轻办公压力了,为了他既可以当一代明君,又不用被累成狗。
奏折当中,以经济建设方面最为繁琐,都是各地上奏的地方项目,请求朝廷中央财政拨款。
经济建设一直是李卫国登基以来的重中之重。整体上照搬上海经济发展模式,但各地有差异,有的地方运输方便。自然可以大兴工业和贸易。可有的地方交通不发达,没有铁路的情况下,贸然大兴工业是浪费。
整体上,李卫国是根据自己的回忆,将全国划分成六大工业基地。分别是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长江中上游工业基地、蒙古工业基地。
目前为止,六大工业基地当中只有沪宁杭工业基地完成了,以上海、金陵和杭州为中心,也是工业总类最多最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甚至全世界其他列强工业国家没有的工业。比如石油化工、内燃机、汽车工业等,都是中国首创。全世界独一无二。对于沪宁杭工业基地,李卫国的要求只有一点。要不断推陈出新,领导世界工业潮流,打造中国的世界品牌,培养和储备人才和技术。
接下来就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了,跟沪宁杭工业基地相比,差的太远。目前只是一些广州民族资本家做一些纺织、服装、食品等轻工业,因为毗邻香港、澳门和东南亚,最早接触西方列强工业技术,从而发展起来的工业。
对于珠三角工业基地,李卫国的要求依然是以纺织、服装和食品工业为主,这是南方的优势,在杂交水稻没有问世的年代,南方的粮食最为重要。另外南方的桑蚕丝养殖最为发达,可以给纺织工业提供廉价的原材料,进而推广服装制造业,形成中国的世界服装品牌、食品品牌。
剩下的四个工业基地几乎是一无所有,尤其是蒙古工业基地和辽中南工业基地,现在还都是荒漠和原始森林。
但这并不妨碍李卫国的兴致,相反这两个工业基地必须立刻开工建设,而且要建设成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这是因为,辽中南工业基地拥有丰富的矿产优势,其中奉天的铁矿最为丰富,以前被满清封山导致无法开发,如今新中国成立,鞍山的优质铁矿便可以迅速开采了。然后以鞍山铁矿为原料,就地成立钢铁冶炼工厂、机械加工工厂,迅速撑起新中国的钢铁和机械等重工业,这是工业强国的基本标准之一。同时,金州湾改为了大连湾,将建成北方最大的港口和造船厂,以铁路连接鞍山、奉天及其周边,迅速将钢铁转化为资本和国防资源。
同样蒙古工业基地也因为矿产资源而设立,临近陕西和山西地区有全世界储量最大、品质最好和最易开采的煤炭资源,只要铁路建成,就可以源源不断运往全国各地,保证中国其他工业基地的煤炭需求。这也是工业强国的重要指标之一,至少在十九世纪里,没有煤炭,就不可能成为工业强国。
接下来便是京津唐工业基地了,因为清朝首都在这里的关系,直隶地区还是有一些优势的。比如人口优势,可提供大量的劳动力,支撑工业发展的关键。另外还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地理优势。整个华北平原,交通发达。矿产资源丰富。钢铁、煤炭、石油这些资源都有,将来便会形成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工业,因为帝都的关系,这里将成为第二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最后是长江中上游工业基地,这主要是从国防方面考虑,一旦沿海工业基地遭到攻击,至少确保内陆还有完备的工业基地,可以随时补充国防消耗。
同时。为了能够让全国各地同时发展,不出现后世那种先沿海地区发达富庶,后中西部的情况出现,那样会造成严重贫富差距,指望先富带后富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李卫国决定同时发展,同时富裕起来,这样最大程度控制地区性贫富差距,社会治安将会得到有效控制。
不管发展哪个工业基地,李卫国都本着一个特点。那就是要致富先修路。想要变成工业强国,至少要全国铁路网大覆盖才行。因为西方世界从1840年开始,到1900年。其国内建设几乎全都在修铁路,六十年间,美国修了三十七万公里,法国修了六万公里,德国修建了五万公里,英国修建了三万公里,沙俄修建了两万五千公里,其中前四国实现了全国铁路网覆盖,经济实现了腾飞。直接将最后的沙俄甩了几条街,导致沙俄跟前四国的经济实力差距越来越大。导致一战才打到一半就被拖垮了。
李卫国对铁路非常重视,尤其一想到春节一票难求的情景时。他就会大笔一挥,在各地上报的铁路修建计划奏折上写下准奏二字。
在修路方面,李卫国毫不吝啬,大力予以支持。
出来工业基地建设和铁路建设之外,李卫国批准最痛快的便是军事建设了。
新中国如今完成了统一,其中大陆本土面积1300万平方公里,外加阿拉斯加州171多万平方公里,合起来便是1471多万平方公里。而沙俄帝国的国土面积目前是1570万平方公里,虽然比中国还多了一百万平方公里,但李卫国已经在远东对沙俄发动了战争,相信很快就可以吞并远东,将沙俄踢下了世界最大国家的宝座,然后让中国成为世界第一。
当然,如果把中国的十几个藩国的国土面积都算上的话,现在就是世界第一了。不过李卫国不喜欢这样自欺欺人的算法,藩国只是名义上服从中国而已,实际上并不听号令,不能作数。
既然有如此庞大的国土面积,军事力量的建设当然要重中之重了。
新中国成立后,李卫国将全国划分成了十一个战区,分别东部战区、东南战区、南部战区、西南战区、西部战区、西北战区、北部战区、东北战区,然后是中央战区和海外战区。
其中中央战区即为京畿直隶地区,海外战区则是阿拉斯加州。
中国神策军以原南洋军为核心进行扩编,从南洋军时代的五十四镇扩编到一百镇,陆军第一镇至第十镇分别作为十大战区的核心王牌部队,然后每个战区保留八镇陆军,约十万人,全国十大战区计一百万人,番号从第一镇至第八十镇。
至于后面的二十镇番号,则是给各藩国的驻军预留的,因为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