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伪钞帝国 >

第223节

伪钞帝国-第223节

小说: 伪钞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可如何是好?”

李鸿章惊慌无比,茫然的问道。换做以前,他绝不会说出这种话的,明显底气不足,是被吓怕了。

一干幕僚们也是眉头紧皱,老半天也没有拿出个好办法来,又是摇头又是叹气,就是没人去接李鸿章的话。

这个时候最能看出问题,明眼人都明白了,凭借李鸿章的实力,根本挡不住李卫国的反击。有心人已经开始考虑后路了,这个时候越是给李鸿章出谋划策,到最后算账时,绝不会是好下场的,但凡聪明的人,此刻都在给自己找后路了。

钱丁明叹口气。主动站出来道:“王爷,为今之计,当立刻向李卫国求和了!”

若是以前。有人敢当面提出求和二字,李鸿章非砍了他的脑袋不可。但眼下形势所迫,由不得自己了。

“本王也想求和,可是李卫国他肯和吗?”

的确,主动挑起战争的是李鸿章,如今打了败仗反过来求和,先不说老李丢不丢得起这个脸,李卫国那边恐怕也未必会答应的。

钱丁明苦笑道:“那就看王爷舍不舍得了?”

舍不舍得?

老李一愣,旋即明白钱丁明的意思。反问道:“你是说本王多多赔钱给李卫国?还是要让本王将郡主送给李卫国?亦或者既赔钱又赔人?”

钱丁明同样愣了,心道这李鸿章倒也不傻,至少知道该陪什么。只是这并非钱丁明本意,显然是老李会错意了。

“这个——王爷误会了,臣的意思是问王爷现在还想坐那龙椅吗?”

“这还用你问?本王已经掌控了整个大北洋,如今朝廷主力大败,再无力抗衡本王了,本王可以随时夺下京城,完成称帝霸业。”李鸿章毫不犹豫的脱口道,他自从当上了燕王。野心越来越膨胀,早就铁了心想当皇帝了。

钱丁明无奈的摇摇头,道:“若是王爷想当皇帝。那么唯有跟李卫国死战尔,绝无谈和的可能性了。”

“你这是何意?不是你说本王若是舍得就可以求和吗?”老李再次愣住了。

钱丁明翻翻白眼,解释道:“王爷,臣的确是那么认为的,可前提是王爷不可以再对皇位抱有幻想了,甚至王爷您还得自己主动削藩,从王位降下来,放弃北洋军,当一个逍遥快活的公爵。唯有这样李卫国才会放心,才会同意和谈。”

“混账!你这是要本王变成光杆吗?”李鸿章总算是听明白了。顿时大怒,想让他放弃皇位就已经很生气了。竟然还让他放弃现在的王位,还得放弃北洋军,这尼玛不如直接说投降就得了,拐什么弯儿啊!

钱丁明的确就是让李鸿章投降,他看得很明白,不投降就是个死,因为以目前李鸿章的北洋军实力,根本不是李卫国的对手,等到李卫国北伐时,北洋军不堪一击,将会瞬间土崩瓦解,与其到了那时候再投降,还不如现在就投降,还能留的一生荣华富贵。

可以说,钱丁明纯粹是为了李鸿章才这么说的。他其实完全可以不说,因为李鸿章是主公,战败必死无疑,他作为臣子,就算李鸿章战败,还可以投降李卫国,因为李卫国的胸襟,不但不会责怪,反而还会重用。

这就是主子和臣子的不同待遇。

只是老李舍不得啊,好不容当上了王爷,一只脚踏进紫禁城了,皇位就在眼前,岂能说放弃就放弃,更何况还得放弃整个北洋和王位,他做不到,至少暂时没见到棺材之前,他不会落泪。

当然,老李也不是完全没有考虑,本着试试的态度,他决定派人过江谈谈。

至于人选问题,老李征求了钱丁明的意见,因为此时的钱丁明已经是他最信任的人了,连徐挺、王凯泰这样跟随十几年的老人都没法相信了。尽管老李还没有拿到徐挺和王凯泰玩苦肉计的确凿证据,但肯定不会再信任这是真的了。

徐挺和王凯泰当然想过江了,可惜钱丁明这厮太狡猾,坚决不让他俩代表李鸿章过江谈判。

李鸿章也是这样想的,因为他刚刚调查了当年潜伏在曾国藩身边的那群人,如今全都得到李卫国的重用和奖赏,这表明李卫国是一个念旧的人,若是真到了那一天,手中握着徐挺和王凯泰二人作为筹码,说不定还能保住一条性命呢。

最终,李鸿章令钱丁明过江谈判。

与此同时,远在北京的大老爷们同样人心惶惶,谁都看得出来吴王已经成气候了,谁也镇压不了了。

随着奕欣和依克唐阿回京,残余清军八旗迅速将消息扩散了出去,闹得整个京城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紫禁城,慈宁宫。

两宫皇太后召见了奕欣和依克唐阿,询问南方战事。

奕欣和依克唐阿也没有隐瞒,这个时候隐瞒也瞒不住的。便都如实说了。只不过依克唐阿不会说他打仗不行,将战败责任都推给了李鸿章谎报军情,另说南洋军装备先进。兵力五十万,他的三十万八旗军这才战败。

鬼才会信他的话呢!

奕欣冷哼。不揭破,慈安和慈禧也都是精明的女人,一眼就看破虚妄,只是现在汉人信不过,满蒙将领自僧格林沁之后再无人可用,因此对依克唐阿采取容忍态度,都不揭破。

“现在只能动用关系牌了,姐姐不是讲宜兰妹妹嫁给李卫国了吗?听说宜兰妹妹如今在吴王府颇得宠爱。是不是让人在李卫国面前说说好话,咱们双方罢兵言和如何?”慈禧立刻向慈安提议道。

只是,慈安却是苦笑,瞪了奕欣一眼,说道:“之前本就是这样计划的,若是李鸿章和洋人都打不过李卫国的话,那咱们就不能对他用兵了,只能利用宜兰安抚李卫国。可是你摄政王怎么弄成这个地步,明知道李鸿章已经大伤元气不是李卫国的对手了,为何还要出兵?你这一出兵不但坑了三十万满蒙八旗子弟。也给了李卫国出兵北伐朝廷的借口,单靠一个宜兰吹枕边风,本宫觉得不可能了。”

奕欣被骂。心中虽憋屈,却也无法反驳,谁让他吃猪油蒙了心,当时心血来潮就动手了呢。

如今吃了大亏,也怪不得别人。

“皇嫂,事已至此,您就是宰了臣也无济于事啊!还是想想办法吧!”

慈安摇头道:“能有什么办法,本宫想不出来了!”

众人顿时沉默,过了一会儿。慈禧却突然道:“事到如今,只能牺牲一下摄政王和燕王了!”

“西太后这是何意?为何要牺牲本王?”奕欣一听顿怒了。也不叫皇嫂了。

慈禧微微一笑,说道:“六王爷不必紧张。牺牲一下也只是暂时的,只为了安抚住李卫国,否则李卫国大军北伐,试问何人能挡他进京?到时候你六王爷照样要牺牲,甚至要被砍头,而这大清江山也得丢。与其整个大清国灭亡,不如六王爷暂时牺牲一下。”

奕欣顿时皱眉,也不说话。

慈安却看向慈禧,问道:“妹妹怎么说?”

慈禧道:“咱们朝廷大军一开始并未参战,就说李鸿章图谋不轨,为了谋朝篡位必须要灭了唯一尽忠大清朝的吴王李卫国,于是发兵突袭。英法列强是李鸿章勾结的,朝廷被李鸿章蒙蔽了,不知情。摄政王也因为被人蒙蔽而一时冲动出兵,朝廷罢免六王爷的摄政王职务,软禁恭亲王府,升李卫国为摄政王,纵览朝政和天下兵马,讨伐不臣之心的李鸿章。”

奕欣冷笑道:“你这样以为李卫国会停手吗?”

慈禧同样冷哼道:“停不停手,不试试怎么能知道不行?”

见奕欣和慈禧相互怒视着对方,慈安急忙劝说道:“事到如今,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六王爷你还有更好的对策吗?”

奕欣摇摇头,显然他没有更好的对策。

慈安于是道:“既然没有更好的对策,那么就按照妹妹的计策执行吧,先委屈六王爷了。”

两宫皇太后发话了,奕欣除非造反,否则必须得执行,最后苦逼的离开了紫禁城。

得知李卫国北伐在即,不论是朝廷方面,还是李鸿章方面,全都第一时间派出了使团南下上海。

李鸿章离得近,钱丁明半日后便抵达上海,而京城离得远,使者骑上了御用宝马,八百里加急速度连夜赶路,两天后便也抵达了上海。

尽管钱丁明先到上海,但李卫国没有立即召见他。

这个时候明显是来求和的,李卫国很清楚,既然有所求,就更要晾着他,让他着急,这是谈判的基本技巧。

同时,李卫国也得知了京城的情况,毕竟中华神盾局还秘密潜伏在京城,跟慈禧有着联络,第一时间得知了朝廷的态度,飞鸽传书送回上海。

得知奕欣被罢免,李鸿章被定为反贼这两个消息后,李卫国顿时哈哈大笑,笑这两个敌人吃瘪了,最终被朝廷出卖,同时也在为慈安和慈禧这两个女人鼓掌,很显然,这两个都是精明无比的女人,难怪她们能统治中国几十年,绝对不是普通笨女人能够做得到的。

“将朝廷那边的消息透露给李鸿章,看他李鸿章怎么办?”

李卫国大乐,似乎已经隔着长江看到老李一脸苦逼的表情了。

果然,长江对岸海门厅衙门的李鸿章,得到这个消息后,顿时气得直骂娘。

直到这时,老李才明白是被朝廷出卖了,当初被朝廷当枪使来打李卫国,如今打不过李卫国,朝廷立刻把他老李给卖了,以期待讨好李卫国罢兵言和。

“该死的朝廷,果然是个翻脸无情的表姊,气死老夫了。”

李鸿章大怒,一口老血顿时到了嗓子眼,强忍着没有喷出来。

“大哥,既然朝廷不仁,咱们就不能再给朝廷卖命了,反了吧!”

说话的是李含章,李鸿章的弟弟,刚刚从安徽老家带兵赶来,清一色的淮军旧部,前来助战。

李鸿章皱眉道:“我们已经跟李卫国开战了,再造反跟朝廷开战,还怕我们败亡的不快吗?”

李含章道:“大哥,都到这个份上了,左右是个死,咱们也要轰轰烈烈,不能让李卫国和朝廷看咱们笑话。好歹大哥还是北洋大臣,北方八省的军队少说还有二三十万,就算打不过李卫国,也得嘣他一颗门牙下来。若是打朝廷,京城旦夕可下。”

李鸿章来回踱步,这种时候,需要他做出决断,是生是死全在一念间。

“让钱丁明尽快面见李卫国,跟他谈条件,告诉钱丁明,本王可以投降,让他尽可能给本王争取好处。”

李含章叹口气,他的哥哥终究还是怕死了,若是以前,定然是宁可玉碎不能瓦全的结局。

那边钱丁明得到了李鸿章的最新命令,再次向李卫国求见,这一次李卫国同意见他了。

只是,让李鸿章万万没想到的是,李卫国竟然愿意接受李鸿章投降,但前提是李鸿章需立即挥军进攻北京,灭了满清朝廷。

“尼玛,还是要被当枪使啊!”

阿噗……

老李一下子就看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了,顿时气得喷血。(未完待续。)

第257章 英法求和

长江口,崇明岛附近水域,从早到晚一直炮声隆隆。

自昨日吴王李卫国登台祭天后,四十万南洋军正式誓师北伐,只不过南洋军遇到了难题,英法联合舰队在李鸿章的北洋军水师残部配合下,驶入了长江,封锁江面,阻挡南洋军渡江北伐。

原本南洋军在长江上布置了大量的水镭、漂镭,用以阻挡英法战舰驶入长江,可是江北的北洋军却偷偷帮助英法舰队扫清水镭障碍,他们熟悉长江航道,尤其是李鸿章的侍卫官江涛,曾经是江竹帮的帮主,在长江一带颇有威望,纠集旧部,暗中捣毁了南洋军布设的水镭,接引英法战舰进入长江。

尽管英法联军在地面上全军覆没,但是依然拥有强大的海军力量,南洋军东海舰队仅有十艘浅水重炮铁甲舰,虽然有局部战优势,却因为数量少,机动性差,这个弱点被英法海军发现和利用,避开正面作战,利用西洋战舰的速度优势重点攻击东海舰队的其他木质风帆战舰和运兵船,给南洋军北伐造成了不小的障碍。

李鸿章拒绝被李卫国当枪使,对南洋军北伐只采取防御态势,也不去攻击朝廷,就打算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当割据藩王了。

针对李鸿章的这种龟缩战术,李卫国也迅速作出了军事调整。由于英法舰队集中于长江中下游的金陵至上海段,于是李卫国调集十万大军绕路长江中上游的武昌府,避开英法舰队的封锁,在上游横渡长江,再迂回河南,直插安徽李鸿章的老巢。

川沙镇守府,塘村集中营。

六万余英法联军战俘被集中关押在这里,等待他们的命运要么是被处决,要么是永远监禁沦为囚犯,也可能随着战争结束而被释放。

不管是哪种结局,都需要国家间的最后谈判。是被牺牲还是被营救,最终都要看运气了。

克劳斯、马林、孤拔和雷蒙,作为英法联军的核心统率,全都被俘。已经令英法两国的脸面丢到火星上去了。

李卫国故意召见了他们,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要羞辱他们一番,狠狠地打英法两国的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