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第22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争拖垮日本国内的经济?这其实是一个天大的玩笑,但是为了给自己脸上增光,他们只能这样宣传。
实际上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日本人在接手了东北军的财产之后,立即加大了产能,并且着重建设重工业。
抗战时期,侵华日军的弹药补给,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来自于东北,坦克也出自东北,炮弹同样出自东北,华夏已经帮日本承担了战争最大的开销,那么军饷呢?好吧,其实也是来自于华夏。
抗战时期,日本本土对侵华日军的资金付出并不多,用屈指可数来形容都一点不夸张。甚至,他们从华夏掠夺走的资产,被大量的补贴给了日本海军以及国内的经济建设。
真正拖垮日本的,是他们的野心,是他们的海军。
王思锐不希望将来有一天,在自己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手下的部队贸然的挑起了战争,让中华帝国也步入历史上日本的后尘。
所以,这件事情必须要严肃处理,哪怕现在他们正在打仗,也绝对不能手软,否则的话,将来就有可能毁掉国家的根基。
军人的野心,是永远也无法填满的,哪怕他并没有谋反的心思。
“命令曹锟,立即解除三个师的师长一切职位,并派人将他们三个押往京城,空缺职位由各师副师长暂代,志愿军团级军官,全部记过处分,旅级以上军官全部记大过处分,志愿军总司令曹锟负有失察之罪,记大过,罚奉半年!第一集团军总司令王树起负有失察之罪,记过处分。”
PS:感谢大军2016的打赏和月票支持!感谢九彩之光的两张月票支持!另外月票和推荐票都快到了二次加更了,诸位也别藏着了,快来吧,俺已经等不及了……
348:后悔也晚了
“什么?全部处分?陛下,这样是不是过于严厉了一些?他们虽然违抗了军令,但是最终所取得的效果也是巨大的,足足为战争节省出了半天的时间,您若是处置这么多人的话,怕是会引起基层将士们的不满。”王林心中尤为震惊,急忙劝说道。
当然了,后面还有一句话他没有说,那就是,前线将士正在拼命,后方的皇帝却总想着处分他们,这无论是放谁身上,怕是都会引起极大的不满的。
倘若这件事情传遍了全军,那么其他部队的将士们会如何看待?王思锐刚刚建立起的皇威,会不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这件事情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否则的话,以王林目前所处的位置,他是绝对不会替任何一个人求情的。
“的确严厉了一些,但军令就是军令,绝不能因为他们违抗了军令,而没有将部队带入万劫不复的地步而不去处分他们。倘若这种风气在部队中蔓延,有朝一日,边境部队擅自挑起了战事,帝国又该怎么办?无论是继续打下去,还是命令他们撤退,对于帝国来说,在他们做出决定的那一刻,损失就已经存在了。
倘若帝国占领了日本本土的一部分,以目前的兵力,他们有足够的能力保住那里。而帝国又没有足够的海军力量可以保障国内的物资可以随时的运往他们手中,帝国需要在占领区建设物资补给线,在物资补给线还没有建成的时候,他们又一次的挑起了战争,帝国拿什么去补给给他们?
不要跟朕说什么不可能,日本陆军为什么会出现在边境地区的山林里?野外拉练?这种话就连三岁的小孩子都不会相信。但是朕不相信,日本国内就是这么安排的。
朝鲜,是日本的殖民地,日过是日本政府安排的,他们又何必要将部队分散开去驻扎?或许他们是在躲避帝国陆军的侦查,但是同样的,这些日本陆军也在躲避日本国内的视线。三井的口供,已经告诉了我们日本人到底想干什么,即便帝国不出兵朝鲜,日本人也没有断了入侵东北的野心。
日本陆军的确是再为日本的利益考虑的,但是他们又考虑到日本国内的具体情况吗?国内百姓连锅都揭不开了,他们却不管不顾的挑起了战争,这样只会加剧日本国内的经济衰落。
令行禁止,指的不仅仅只是军事上的一些限制,现在帝国还远没有达到随意发起一场战争就有足够的把握胜利的实力,绝不能因为眼前所获得的一点成就就沾沾自喜,那样只会害人害己。
一将功成万骨枯,将军只需要动动嘴,下面的士兵就要拿命去填他们的窟窿,难道非要等到人全部都死了以后才知道悔改吗?朕绝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王思锐语重心长道。
这话他是说给王林听的,也是说给所有的军人听的,他要严厉的处置那三个师长,但是也要告诉全军,他为什么会这么生气。
现在的中华帝国,是一个完全畸形的伪强者,除了陆军已经跻身世界前列以外,其他的领域均处于极度落后的地步,这需要时间去发展,绝不能因为军人忽然间脑子一热,做出什么二百五的举动,就让整个帝国来为他们买单。
换句话说,现在的中华帝国,还处于装孙子的阶段,远没有达到走到哪里都是大爷的地步。
如果拿个例子的话,那么帝国的经济,就像是宋朝时期的军队,在外敌面前,不堪一击。而帝国的军力,则像是宋朝的经济,处于世界的前茅。
“陛下深思远虑,属下孟浪了!”王林老老实实的低着头,他不是王思锐,也不是皇帝,甚至不是什么高官,他只是王思锐的卫队统领,一个保护王思锐安全的武官,虽然是王思锐的亲信,在帝国的地位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甚至比帝国总理王士珍还要重要。
但是王林却从未想过其他方面的事情,他想不到王思锐的想法,也看不到帝国的短处到底在哪里,他只是凭借着个人的感觉,去劝阻王思锐不要冲动。
在王思锐解释了这么做的目的之后,王林已经彻底的放弃了劝说,不仅不会再去开口劝说,反而还会竭尽可能的去完成王思锐的命令。
……
“蔡督军,陛下这个处置有些重了吧?”艾堃紧紧的皱着眉头,额头被拧成了一条线,这道命令并没有直接发给他们三个,而是途径曹锟那里,曹锟又直接发给了蔡锷,让蔡锷来宣布这个命令。
在得知了圣旨的内容之后,艾堃,徐杰二人的心情便很不美丽,即便是大大咧咧,什么事都不放在心上的李运昌,此刻也是哭丧着脸,一点也看不出昨日的风光。
“的确严重了一些,现在是战争时期,正是用人之际,而你们三人虽然违反了军纪,但是总司令也已经作出了处置,并且派我前来监督,之前的情况也是绝不可能在发生的。即便是要处理,也理应放在战争之后在去处理。”蔡锷一脸凝重的点了点头,因为这件事情,蔡锷对于他们三个也没什么好印象了,但是在接到处理的方案之后,蔡锷也还是有些难以接受的。
正值战争时期,将前线所有部队的主官全部处置了,甚至团级以上的军官也都没有能够逃掉,王思锐的这种做法,多多少少的也还是让蔡锷有些难以理解的。
虽然已经安排了副师长暂代师长职位,但他们毕竟是副师长,三个师里换一个那还好说,那三个师全部换了,搞不好的话,这三个师的战斗力将会下降一大截。
除此之外,上面还下达了继续加快进攻的命令,人生地不熟的,可以想象到,接下来的战事中会出现多少的错误。
“陛下也不是什么小肚鸡肠的人啊,这次怎么会这么严厉呢?”徐杰郁闷道,他要是早知道是这个结果的话,当初就是打死他也不会同意让李运昌去前面的。
或者,李运昌要是稍微长点心,不那么贪功好胜的话,情况也不会发展到现在这样。
很显然,随着事情被传到皇帝那里,现在就是谁也捂不住了。
战时违抗军令,立即处死!
但是王思锐却让人将他们押往京城,这也不像是要处死的节奏,难道是要拿他们当反面教材吗?还是说要杀鸡儆猴?
“唉,你说当初你们哪怕是稍微胆小一些,也不会落到今天这一步了。”蔡锷无奈的摇着头,继续说道:“曹司令因失察被记大过,罚奉半年,就连王司令也因为失察被记了过。”
“什么?连王司令都被处分了?”艾堃猛然一愣,这个消息犹如重石忽然落入一潭平静的水池中一样,瞬间水波荡漾。
蔡锷点了点头,为了安抚部队不受影响,曹锟已经将完整的电报发给了蔡锷,所以他很清楚,这次的事情皇帝到底有多生气,但是处死,倒是还不至于。
“我们虽然是志愿军,但是内部却仍属于第一集团军,王司令作为最高的指挥官,自然难逃其咎。陛下若是想杀你们立威,那么就在这里杀掉你们,效果会更好一些。可是却偏偏让你们回京,寓意深长呐……,陛下这是想要拿你们三个树典型,警告其他部队,说到底,还是不希望因为指挥官的问题而导致将士们平白无故的去送死。”
“安抚好部队,之后千万别再出什么乱子了,否则的话,你们三个肯定脑袋不保。或许,你们还能不能穿这身军装,就看你们的部队在离开了你们之后,会打成什么样子了。部队打的越好,你们重新出山的可能性就越大。”说到这里,蔡锷稍微停顿了下,抬头看了眼有些失神的三人,心中暗叹一口气,继续说道:“这次我们只负责将你们送到山海关,王统领要亲自派人去接你们。”
蔡锷之所以说的这么多,其实只是不想让二十三,五十二和六十师这三个师失去战斗力,现如今命令已经下达了,瞒是瞒不住的,三个师长同时被召回,在联想到之前司令部的处置,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问题来。
他只是希望这三人回去之后能够安排好部队,不管如何,至少先将这场战争漂亮的赢下来再说。
庆幸的是,因为列强的调停,战争只剩下了最多半个月的时间,小心一些的话,倒也不会出现什么大错。
当然,这件事情蔡锷并没有说,整个第一集团军,也只有王树起和曹锟、蔡锷,以及那些接收电报的电报兵知道。
蔡锷能够知道这种消息,还是沾了他被王思锐所看重的光,若不是王思锐想要重点培养他,以蔡锷的级别,想要知道这种消息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蔡督军请放心,我们会安抚好部队的,明天一早就回京。”李运昌点了点头,他没有去责怪王思锐的狠心,要怪只能怪他自己太贪心了,当初在军校进修的时候,王思锐亲自给他们上过课,讲的正是命令这一堂课。
只不过李运昌早就忘完了,现在发生了这件事情,李运昌也想起了当初王思锐讲课的内容。假如当时他要是提前想到了那一堂课,他也就不会在做这种愚蠢的决定了。
349:研究所里的枪声
京城北部的一座研究所内,几名中年外国人带领着十多名中国年轻人,一群人正围在一张巨大的案台前,热烈的探讨着什么,但无论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似乎都没有能够说服对方的答案。
这座研究所是相对较为封闭的,这里的中国人,平均每三个月才能离开研究所一天的时间,即便是走出研究所,也必须要由研究所的安保人员全程跟随保护。
洋人则更像是直接卖给了研究所一般,他们更是彻彻底底的与世隔绝,自从来到这座研究所之后,便再也没有与外界联系过。
这些都是王思锐从世界各地挖来的高级技术人员,以及那些装备设计师们。
他们每一个人每年都可以拿到十万美元的固定年薪,这在现在这个时代,绝对是不敢想象的薪资。
而除了十万美元的固定年薪以外,他们还承担着培养新人的职责,同时,每为中华帝国培养出一位人才,中华帝国将支付给他们十万美元的培养费用。
虽然培养一个人才,一年的时间远远不够,但是中华帝国实行了一个全新的培养模式,只要他们这些外国人肯下功夫的去教他们,不出五年,他们绝对能够培养出一个合格的人才。
或许,应该说是培养一个合格的研团队更为靠谱一些。
所有的研究室,采用的全部都是团队培养模式,即外国人组成一个专业的团队,这个团队根据项目的不同而临时组建,一般情况下,在他们刚来到中华帝国的时候就已经组好了各自的团队,团队里大多数都是好友,配合起来也没有什么问题。
每一位团队成员,需要携带两到三名中国人,这些中国人大多数都是中华帝国从国外召回的留学生,他们本就有着工业设计的基础,在专业研究员的带领下,学习的进度还是很快的。
而现在的那些留学生,也不像是后世那样,国家辛辛苦苦的将人送出去,最终能够回国报效祖国的人才连一半都不到。
现在只需要国家一声号令,哪怕是没有薪资,留学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会义无反顾的回国效力的。
这个洋人团队一共有七个人,由一名叫威尔森的美